作者单位:湖南农业大学
出版时间:2015年4月北京第1版第1次
本书概述:本书是《高校德育成果文库》入选书目之一。本书是作者近十年以来,紧紧围绕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精神,就高校德育工作中的有关前沿问题展开系列研究而形成的初步
作者姓名: 周先进
出版社: 中国书籍出版社
订购电话:400-6677-036
优惠活动:出书作者购书享受65%折优惠。
购书服务:满59免运费 : 由一站出版服务网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6:00前完成下单,预计5天可送达
图书定价:68
内容简介
本书是《高校德育成果文库》入选书目之一。本书是作者近十年以来,紧紧围绕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精神,就高校德育工作中的有关前沿问题展开系列研究而形成的初步成果。本书除了引用大量经典著作的有关内容外,还参考引用了大量德育理论家、思想家以及德育工作者的理论文献和实践观点。
作者简介
周先进 教授,1963年生,湖南常德人。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训培养基地主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湖南省理论宣讲专家,湖南农业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学术委员会委员,硕士导师。
主持各类科研课题25项,其中省部级课题16项;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5项。在《光明日报》、《当代青年研究》、《湖南社会科学》等报刊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出版著作3部,主编或参编著作11部;参编教材1部。主持获奖成果9项,其中“全国优秀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优秀成果奖3项,学校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和教学成果一、二、三等奖5项。
第一专题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及其研究动态
二、传统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诸多弊端
三、主体间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范式
四、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五、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如何能实现
第二专题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契合研究
一、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契合的必要性
二、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契合的可行性
三、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契合的现状及原因
四、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契合的主要路径
第三专题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问题研究
一、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现状
二、辅导员队伍职业化的基本条件
三、辅导员选拔机制问题研究
四、辅导员职业化建设机制研究
五、本研究的实践成果
第四专题高校学生社团德育功能研究
一、高校学生社团发展的历程、类型及其重要性
二、高校学生社团的德育功能及其特点
三、高校学生社团的德育特点
四、高校学生社团德育功能实证研究
五、切实发挥高校学生社团德育功能的有效途径
第五专题高校传媒环境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
一、高校传媒的内涵、基本内容及其特点
二、高校传媒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三、高校传媒环境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
四、高校传媒环境的优化思路
第六专题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中的人际和谐
一、人际和谐的溯源
二、高校人际和谐的基本内涵、特征与原则
三、高校人际和谐的主要内容及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四、完善高校人际和谐的路径
第七专题思想政治教育微观环境研究
——基于学校、家庭和同辈群体三个方面的研究
一、导论
二、思想政治教育微观环境的内涵及特征
三、思想政治教育微观环境的基本要素
四、微观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五、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微观环境的基本对策
后记
第一专题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研究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21世纪初兴起并引起理论界和教育界广泛关注的话语,是现代哲学研究成果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具体运用和发展,是由主客二分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向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向,张耀灿等著:《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是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前沿研究课题和热点问题之一。所谓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指一种全面、真实、平等、双向互动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不是主客二分的、偏激的、片面的、过度的、单子式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对传统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合理修正和理论提升,是对传统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重新确定和超越,即由单极性主体走向交互主体性”张耀灿等著:《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一、问题的提出及其研究动态
“主体间性”这一概念由现象学大师胡塞尔于20世纪30年代首次提出。他在其著作《笛卡尔的沉思》中,主张以交互主体和主体间性来取代个人主体性。在他看来,主体性意味着自我,带有个体主义、自私自利的倾向,而主体间性则意味着自我共同体,即我们,包含有集体主义、互利互助之意,因而,极力主张主体间性原则。
自从主体间性这一概念提出以后,西方一些学者尤其是哲学家对主体间性的问题从哲学层面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和论证,如海德格尔认为主体间性就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共在,是我与他人之间生存上的联系,是我与他人对同一客观对象的认同。哈贝马斯则认为主体间性就是人与人在语言交往中形成的精神沟通、道德同情、主体的相互“理解”与“共识”。张耀灿等著:《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学者,包括文学家、哲学家、社会学家等,对主体间性在各自学科领域的地位、作用、特征、模式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思考和研究,一时间,主体间性成为文学、哲学、社会学方面的热点研究课题,有学者甚至认为主体间性与交往是紧密联系的。衣俊卿:《日常交往与非日常交往》,载《哲学研究》,1992年第10期。这些研究极大地充实和丰富了主体间性的内涵,为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来源和理论素养。
我国教育界观照主体间性这一问题始于21世纪初,是基于单子式主体性教育过分强调教师中心、课程中心、课堂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而提出的一种关注受教育者主体地位的新的教育理念。2002年,我国教育界对于主体间性能否作为教育教学的前沿动态和热点问题进行了一定层面的讨论。也有一些学者,如鲁洁、蔡春、王海燕、尹艳秋、叶绪江、岳伟等先后发表了一些学术研究论文,认为主体间性是教育中的一种“共生性存在”,是对个人主体性教育的超越,也是当代教育的价值追求。但是,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研究主体间性的学者并不多,且存在较大争议。笔者查阅了中国期刊网所有期刊论文,截至2014年8月,研究主体间性或涉及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论文共有95篇,其中2010年以后的研究论文为69篇,占72.6%;研究主体间性德育的论文只有20篇,均集中在近5年内,这两类论文共计115篇。另外,有些博士论文和专著中涉及有主体间性研究内容,但目前尚无一本专门研究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或主体间性德育的专著。
不仅如此,还有一些学者对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命题提出了诸多质疑,如祖嘉合就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者、承担者、发动者和实施者,而客体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者和受动者,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作用的对象,是生活在一定社会中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工作发生关系的人,是具有主体性质的客体,而主体间性或主体际说或双主体说却“混淆了受教育者接受教育时的主动作用和进行自我教育时的主体作用的界限”,“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责任意识”。祖嘉合:《对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作用性质的再认识》,载《北京教育·高教版》,2007年第1期。而王升臻则对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涵提出了质疑。他认为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似是而非的概念,以曲解主体性为前提,具有淡化思想政治教育阶级性的倾向,掩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矛盾。王升臻:《对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质疑》,载《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但是,他没有进一步论证是如何曲解、淡化和掩盖的。蓝江也认为,主体间性不是万能的,它不能解决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切问题,且由于主体间交往的不确定性,有时甚至会对思想政治教育起到反效果,因此,必须慎重对待之。蓝江:《对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质疑》,载《思想教育研究》,2005年第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