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山西农业大学
出版时间:2015年7月北京第1版第1次
本书概述:本书精选了近十年来山西农业大学在大学生德育工作方面的优秀成果,共分为“探索思考”、“综合经验”、“学院风采”、“德育人物”和“文献资料”五个篇章。“探索思考”篇,主要收录了学校对创新德育工作机制、推进
作者姓名: 石扬令
出版社: 中国文史出版社
订购电话:400-6677-036
优惠活动:出书作者购书享受65%折优惠。
购书服务:满59免运费 : 由一站出版服务网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6:00前完成下单,预计5天可送达
图书定价:68
内容简介
本书精选了近十年来山西农业大学在大学生德育工作方面的优秀成果,共分为“探索思考”、“综合经验”、“学院风采”、“德育人物”和“文献资料”五个篇章。“探索思考”篇,主要收录了学校对创新德育工作机制、推进德育工作内涵发展和增强德育工作实效性的一些理论探索;“综合经验”篇主要介绍了学校在大学生德育工作中的实践创新和经验总结;“学院风采”篇主要收录了学校各二级学院在大学生德育工作中的典型案例;“德育人物”篇主要介绍了学校优秀德育工作者和优秀学生代表的典型事迹;“文献资料”篇主要收录了学校在大学生德育工作制度创新方面的一些文献资料。
作者简介
石扬令,男,汉族,1955年3月生,山西陵川人,现任中国共产党山西省第十届委员会委员,山西农业大学党委书记,教授,硕士生导师。1978年毕业于山西农业大学农学系并留校工作,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高等教育、农林经济管理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多年来,结合工作实际,先后主持省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两项,出版《中国食物消费分析与预测》、《投资项目评估与管理》和《产业创新与农村经济发展》等3本论著,先后发表《论高等农业教育的发展目标及其特征》、《实现五个重心转移,加快推进地方高等农林院校新发展》等论文20多篇。
第一篇 探索思考
地方农业高校发展定位和育人目标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部合力运行机制研究
高校学生班团干部能力建设与自我发展问题研究
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研究
青年学生责任意识与自我发展问题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研究
高校学生工作现代化内涵和质量效益研究
第二篇 综合经验
改进思政理论课教学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
主动融入服务“三农”主战场倾力激发基层组织新活力
创新基层党建模式校地共搭育人平台
以学生党建深化思想教育以优良党风带动学风建设
教育打出组合拳就业谱写新篇章
点燃青年学子创业激情放飞服务“三农”青春梦想
六千师生万村传科技社会实践运作社会化
深入开展心理教育工作积极护航学生健康成长
教育与资助并举扶贫与励志并重
坚持不懈实施劳动教育切实夯实学生人生基础
挖掘管理服务育人资源打造幸福温馨学生公寓
扎实推进安全教育创建平安和谐校园
第三篇 学院风采
让创业的梦想在田间地头放飞
引进来尝试育人新模式送出去实现院企共发展
让每名学生党员都成为时代先锋
“导师制”助学生成才驶上快车道
实践教育平台让毕业生成了“香饽饽”
“三位一体”助推学生创新实践
完善学风建设长效机制服务青年学生成长成才
强化三型基层党建创新三个工作格局
传承雷锋精神擦亮和谐校园
将爱的雨露洒向农村校园
在模拟运用中激发学生专业学习的积极性
国赛平台激活了专业思想教育的春水
通过新媒体占领学生思政工作新阵地
党的支部建在班级先锋模范引领方向
第四篇 德育人物
把科学理论的甘露洒向学生的心田
——记全国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武星亮教授
以平凡铸造高尚用奉献镌刻年华
——记山西省辅导员年度人物秦刚
甘做学生健康成长的奠基石
——记山西省优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程三宝
大爱无疆铸红烛平凡岗位写华章
——记山西省优秀教育工作者高俊杰
甘为人梯育才俊爱洒校园红桃李
——记全国农林院校优秀辅导员弓俊红
大学生江利斌:我要回村当农民
——记第九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江利斌
平凡女孩的不平凡心路历程
——记山西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郭娟
青春梦想与国旗相伴
——记全国十佳社团提名奖获得者大学生国旗班群体
第五篇 文献资料
校园文化活动管理办法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见
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实施意见
班团组织学生工作民主管理办法
思想政治“课堂教育日常教育党校教育”
三结合研究项目课程考核案例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细则
开展“百队师生结对百名村官”服务活动方案
新生入学教育工作实施方案
校园文化节活动实施方案
德育工作大事记
后记
第一篇 探索思考
地方农业高校发展定位和育人目标研究
高校办得好坏,不在规模大小,关键是要办出特色,形成自己的办学理念和风格。新形势下,地方农业高校要想在新的起点上实现科学发展,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次需求,牢固树立“以服务为宗旨,在贡献中发展”的理念,科学定位,突出特色,抢抓机遇,主动融入,充分发挥地方农业高校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生力军作用。
一、地方农业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
(一)主动服务,是深化教育改革最直接的指向
温家宝同志在谈到当时教育问题时,曾多次提到两个“不适应”:一是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二是不适应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教育部2010年度工作会议上也明确指出,当前,我国正处在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转轨的新形势、社会转型的新课题、科技文化发展的新动态,迫切需要我们积极行动起来,认真分析、及早谋划,切实解决好这两个“不适应”问题,不断增强主动为经济社会服务的意识和能力。这是社会发展新形势对教育的要求,也是教育事业深化改革最直接的指向。
(二)发挥优势,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最佳切入点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地方高校数量明显增加,科技实力不断增强,不仅为提高全民教育水平、科技和文化素质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已经成为科技创新中的有生力量,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基础。但是,地方高校的地方性,决定了地方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服务面向在区域,比较优势在地方。地方高校是基础研究的生力军,更是应用研究和促进科技产业化的主力军;是社会原始创新的重要载体,更是社会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的重要平台,地方高校应该更好地成为区域知识积累、创造与传播的主体,在区域创新体系中更好地发挥龙头和骨干作用。因此,地方高校发挥比较优势服务地方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三)建设新农村,是服务“三农”的新起点
农业高校素有服务“三农”的优良传统。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高屋建瓴,内涵丰富,将农业高校服务“三农”推到了一个新的起点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适应我国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发展新阶段需要而提出的时代命题,是在科学发展、以人为本、共建和谐三大理念引领下的重大战略部署。这一新背景,为农业高校更好地服务“三农”,提供了更为宽松的环境、更为强劲的动力和更为宽广的平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方针。这些新内容,为农业高校社会服务功能进一步向农村延伸,提供了新的契机,开辟了新的天地,搭建了新的舞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评价标准包括新型农民、发达农业与和谐农村。这些新标准,为农业高校更好地服务“三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是机遇,更是挑战!
二、地方农业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定位
(一)要成为高素质应用型农村人才培养的大熔炉和集散地
培养有理想、有知识、有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始终是大学的核心使命。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城乡不均衡,差距在农村,这就决定了地方农业高校应更多地着眼于农村培养人才。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时代背景下,作为地方农业高校,必须全面把握新农村建设对人才规模和素质能力的新要求,必须清醒认识我们与部属高校、专门性科研机构在服务新农村建设中的新分工,必须牢固树立地方农业高校发展出路在农村的新理念,必须认真研究新农村建设对地方农业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新要求,结合本校特色和优势,在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农业科研人员和科技人才的基础上,切实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调整到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上来,放在培养更多“下得去、待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大学生村干部、自主创业大学生上,放在培养一大批掌握专业知识、掌握现代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懂专业、懂管理、懂经营的应用型人才上,放在培养培训一大批高层次专业农民、骨干农民、文化农民上,着力把地方农业高校办成面向现代农业、面向新农村建设、面向国际竞争的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大熔炉和集散地。
(二)要成为应用型农业科技成果的孵化器和辐射源
现代农业科技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广泛应用,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和主要标志。作为地方农业高校,必须准确把握自身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所处的层次和位置,必须积极探索自身与部属高校、专门性科研机构联动发展的新思路和新途径,必须想方设法提高自身在农业、农村、农民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在有选择地开展一些有可能实现重大突破的基础理论研究的同时,下大决心调整科研工作思路,坚持以常规应用技术研究为核心,加大力度开展优质品种选育、先进种养殖技术集成等领域的研究,加大力度开展农产品产后贮运加工技术、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等领域的研究,加大力度推进产学研、农科教实验示范基地的建设,坚持推动农业科技成果在生产一线的推广实践,真正把地方农业高校建设成为应用型农业科技成果的孵化器和辐射源。
(三)要成为地方政府决策咨询的专家库和智囊团
地方农业高校,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发挥专家库和智囊团的作用,同样面临着部属高校、专门性研究机构、政府职能部门的竞争压力。面对这样的竞争压力,地方农业高校,必须切实采取错位战略,在积极争取参与国家级、省部级重大决策的过程中,扬长避短,降低重心,服务市县,辐射乡村,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地方政府事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大决策之中,参与到新农村建设规划、产业结构调整规划、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规划与建设实践中,努力成为地方政府统筹发展战略的重要顾问,成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智囊,成为农业农村发展的决策咨询中心。
三、地方农业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思路
地方农业高校,优势在农,特色在农,服务地方经济的看家本领也在农。这是地方农业高校的面向定位,也是自身能办出特色、办出一流水平之所在。
(一)立德树人要突出“农本”教育
立德树人是学校的根本任务。社会主义大学就是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地方农业高校,立德树人,必须突出理想信念教育,积极引导青年学生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突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积极引导青年学生结合自身实际选择发展方向;必须突出就业观、创业观教育,深化学农、爱农、兴农教育,积极引导青年学生到农村、农业生产第一线就业创业、建功立业;必须突出社会责任感和艰苦创业精神教育,积极引导青年学生在勇于担当、艰苦磨炼中成就辉煌人生。
(二)教学改革要突出“地方”特色
人才培养观念更新和培养模式创新,是深化教学改革的关键所在。适应高素质人才培育集散中心建设的需要,地方高等农业院校要大力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全面革新教育教学实践,要以“对新农村建设带动作用明显,对现代农业发展辐射能力强”为标准,稳步推进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拓宽专业口径,延伸专业内涵,切实提高专业设置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之间的契合度;要以“为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培养地方性、实践性、应用性人才”为主要目标,切实改变现存的、为继续深造或在教学科研单位工作而设计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培养途径、质量评价以及保障体系,积极探索多元化、层次化、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模式,着力让广大师生走出教室、走出实验室、走向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第一线,切实培养教师、学生两个主体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着力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输送各种类型的高层次人才。
(三)社会服务要突出“主动”精神
服务社会、引领社会,是新形势下高等院校的重要职能。在新的形势下,作为地方农业院校,一定要牢固树立强烈的机遇意识,紧紧抓住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的大好机遇,不等不靠,主动争取,努力在地方政府关注的热点问题中,在社会需求的重点项目中,寻找工作的切入点,以项目发展带动基地建设,以基地建设带动社会服务,以社会服务带动教学科研,以教学科研带动更深层次的服务,努力在服务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培育办学特色,推动科学发展,提升社会地位,争取学校更大的发展空间。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研究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战略思想,体现了党的执政理念的不断升华与发展,是推动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促进经济社会和人全面发展的根本指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样必须遵循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坚持以人为核心,协调好内外各方面的关系,形成整体合力,以保证取得全面、可持续的育人效果。
一、坚持统筹兼顾,着眼于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切实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统筹兼顾是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条重要经验,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统筹兼顾,包括统筹和兼顾两个方面,统筹就是为了兼顾,兼顾就可能实现协调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既受内在结构因素的制约,又受外在客观环境的影响。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要重点协调好以下几方面的关系。
(一)从教育目标而言,我们要突出四个基本观念的教育,坚持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协调发展
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最根本的教育。中央16号文件明确指出,要坚定不移地抓好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努力在两个层次上实现对于年轻一代的培养目标:对于全体大学生,都要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同时,要积极引导大学生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使他们中的先进分子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在这两个层次的目标中,前者是后者的基础,是大众化的教育目标;后者是前者的深化,是精英化的目标,二者相辅相成,协调发展,共同构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的目标体系。这是中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更趋务实的选择。
长期以来,我们思想政治教育更多强调的是更高层次的目标,一定程度上忽略了青年一代的养成教育。第十三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指出,理想信念教育,要注意帮助和引导大学生牢固树立四个基本观念:一是祖国观念,二是人民观念,三是党的观念,四是社会主义观念。这与中央16号文件对全体大学生的要求是一脉相承的,是对当代大学生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最基本的定位。因此,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首先应突出四个基本观念的教育。
(二)从教育内容而言,我们要突出时代性要求,坚持解答基本理论问题、回答时代前沿问题与解决基本道德问题的协调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只有按照时代要求不断丰富自身的内容,才有可能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当前我们主要应统筹兼顾,同时发挥三种作用,从三个层面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内容,着力解决好三类问题。一要发挥主渠道作用,解答基本理论问题。丰富和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首先应该从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的时代性入手,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理论、新成果及时充实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中来,切实回答好诸如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如何建设党等大学生普遍遇到的富有时代特征的基本理论问题。二要发挥哲学社会科学整体优势,回答时代前沿问题。大学既是先进生产力的策源地,又有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优势,是先进思想理论的重要策源地之一。因此,必须充分发挥其整体优势,始终瞄准当前已经出现和将来一段时间可能出现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攻关,以确保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能常学常新、常教常新,永葆时代气息。三要发挥大学文化“化人”功能,解决基本道德问题。传承文化是现代大学的基本功能,创新文化是现代大学的崇高使命,研究文化是现代大学全部活动的基础。解决当代大学生中存在的诸如婚恋观念、诚实守信、艰苦奋斗、敬业爱岗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要着眼于建设与市场经济相适应、与全球化趋势相适应、与信息网络社会相适应、与独生子女成长特点相适应的富有时代性的大学文化,使之发挥好教化人、塑造人、熏陶人的功能,把当代大学生培养成道德高尚、心理健康、审美情趣高雅、人格健全的合格公民和劳动者。
(三)从教育方法而言,我们要突出人性的发展,坚持理解人、尊重人与管理人的协调发展
计划经济思维模式和求稳怕乱思想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影响,就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实践中自觉不自觉地形成了一种防御式、单向式的被动工作局面,它以维护稳定为重点,以完成任务为目的,更多地体现在对人的控制、约束和管理上,体现在以此为标准来考核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于对人性的唤醒和尊重,在于最广泛地调动人的积极因素,最充分地激发人的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我们坚持人性的发展,就是要把教育和人的自由、幸福、尊严、终极价值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性,让每一位学生的人格都受到应有的尊重,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都得到充分的发展,让每一位学生同在蓝天下健康成长,着力以现代人的精神培养现代人,以全面发展的事业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但是,我们强调人性的发展,并不是说不要管理、不要约束,而是倡导在管理的过程中更多地体现道德关怀和人文情感,实行人性化管理和人性化服务。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工作的,人是有理性的,也是有感情的,感情决定思考方向,理性决定思考结果,只有以情感人才能以理服人。教育需要爱,更需要情,没有爱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但是不懂得培养情的教育同样是失败的教育。这就要求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在突出人性发展的同时,要坚持发展人和管理人的协调发展。
(四)从教育模式而言,我们要突出实践体验的育人功能,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协调发展
北师大周之良教授指出:“如果说中小学生的主要压力是升学,那大学生的最大压力是成才。如果说,过去的德育课更注重讲‘大道理’,现在的德育课就是要把这些大道理渗透到生活中来,用来指导生活、反映生活、为生活服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教人做人的学问,做人的学问就需要在实践中体味。也就是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从过去的以显性教育为主转变为以隐性教育为主,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协调互动。具体来讲,就是要不断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及时地吸收和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用科学的理论武装青年学生;就是要改革教学模式,采用启发式教学、研究式教学、应用式教学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新方法,让学生在参与中感悟、在氛围中熏陶、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将理性认识上升为更高层次的理性认识;就是要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走下讲台、走出课堂、走进校园文化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积极探索课堂育人与校园文化“化人”有机结合的有效途径,积极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大学生社会实践、社会调查有机结合的科学模式,进一步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亲和力和感召力。
(五)从教育效果而言,我们要突出以人为本,坚持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发展是一个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既包括社会的发展,也包括能动的人的发展。其中,社会发展是人的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人发展的根本保证;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目的,也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人力资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是高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础性工作,其自身的健康发展,必然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但是,较长时期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往往重视社会发展的需求,重视教育效果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价值,而忽视人的发展目标,忽视人性的发展。即使有时提到人的发展,也是将社会发展目标放在第一位,把追求人性的发展理解为助长个人主义而大加挞伐。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没有人的发展目标,就严重脱离了学生成长成才的实际情况,使学生失去了成长的信心和发展的动力,使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陷于空洞的口号或形式主义,缺乏应有的吸引力和实效性。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进一步突出人的发展目标,以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为出发点和归宿,教育和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将实现人生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二、坚持可持续发展,着眼于体制机制创新,切实保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坚持可持续发展,就是要着力构建有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深入、持久、有效开展的长效机制。从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出发,我们应重点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制度建设。
(一)要建立起有利于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提高教育质量、建设高水平社会主义大学的重要指标。因此,高等学校党政系统都要把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首要工作,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在党委统一领导下,逐步建立起党政齐抓共管、专兼职队伍结合、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学生自我教育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具体来讲,校党政每年至少要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一次专题研究,年初有部署、年中有检查、年终有总结。具体的日常工作,在分管副书记、副校长的统一领导下,或成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导小组,或建立有关部门定期召开的联席会议制度,统一部署,分工负责,以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各学院党委书记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责任人,专职副书记是工作的直接负责人,学院党政每学期应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一次专题研究;学院基层党支部应与系级教学组织或学科组建设一体化,师生党支部建设应一体化,这既有利于师生互相监督,有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教学业务工作一起研究、一起部署、一起检查,也有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专业课堂、进专业教案、进专业讲义,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特别是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
(二)要用制度的形式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地位
从理论上讲,坚持德育首位,协调德育、智育和体育的关系,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是我们的教育目标。但从现行高校的奖励机制来看,都是针对智和体的,基本没有针对“德”的奖励;从现行的考核机制而言,不论是针对学生的考核,还是针对一级组织的考核,关于“德”的考核,始终是制度建设中的一根软肋,始终处于“智、体”考核的从属地位,始终处于一种难以表达的模糊状态。当前,高校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既要在教育工作中体现德育、智育、体育的协调发展,也要在考核与奖励机制中体现德、智、体协调发展,软设施强化、软任务硬化、软指标量化,用制度的形式引导学生重视思想道德素养,引导各级党团组织和行政组织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同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也要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对高等学校办学质量和水平评估考核的重要指标,纳入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和教育教学评估体系。
(三)要健全和完善师生互动、资源共享的思想政治工作信息网络
以健全的信息反馈为基础,全面、及时、准确地进行思想政治工作信息的正反馈和负反馈,这是学校对思想政治工作进行科学决策、制定目标和计划,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运行过程实行有效调控的前提和基础。具体来讲,就是要大力实施“旗帜工程”,积极推进党组织进公寓(社区)、进社团、进学生会、进班级、进网络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学校与学生之间架起一座双向互动的信息桥梁,让鲜艳的党旗始终在学生身边飘扬;就是要大力推进“绿色校园网络”建设工程,建设一批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主题教育网站和网页,在学校和学生之间架起又一座虚拟而更加真实的信息桥梁,着力用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占领网上文化阵地,条件成熟的,可实行校际间的信息共享;就是要大力实施“对话工程”,通过工作通报、新闻发布、舆情追踪、学生接待日、热线电话以及学生参与学校管理服务工作等形式,进一步加强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就是要大力实施“爱心工程”,将更多关注的目光投向学生中的特殊群体,投向正处于角色转换时期的一年级新生和即将走向社会的毕业生,面向他们开展心理咨询、心理解压、济困助学、人生指导等活动,加强与他们之间的沟通,切实帮助他们解决经济困难和精神困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