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一站出版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400-6677-036 全 国 免 费 咨 询 热 线
品学一生 德领善导
点赞
教育部思政司委托中联华文出版项目,档案编号:zlhwdy-1

作者单位:青海大学

出版时间:2015年1月北京第1版第1次

本书概述:自中共中央 [2004]16号文件实施以来,校党委将加强和改进德育建设列入长期目标,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职能部门紧密配合、思政部门具体实施”的管理机制,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强大的指引

作者姓名: 俞红贤

出版社: 中国文史出版社

订购电话:400-6677-036

优惠活动:出书作者购书享受65%折优惠。

购书服务:满59免运费 : 由一站出版服务网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6:00前完成下单,预计5天可送达

图书定价:78

书稿详情 稿件目录 样章赏析 图书评价

内容简介

自中共中央 [2004]16号文件实施以来,校党委将加强和改进德育建设列入长期目标,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职能部门紧密配合、思政部门具体实施”的管理机制,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强大的指引力量,使德育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有力地推动了学校各项工作的跨越式发展。

  值此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织出版《高校德育成果文库 》之际,我们特整理编撰了由《理论研究篇》、《课堂教学篇》、《实践育人篇》、《校园文化篇》、《心理健康教育篇》、《创新案例篇》、《特色经验篇》和《文献资料篇》八部分组成的文集。本撰收录的文章来自近年来校领导的重要讲话、社科理论教师们和从事思政管理工作者的最新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俞红贤,男,1960年生,青海省乐都县人,研究生学历,农学硕士学位,教授,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青海省自然学科学术带头人,省委、省政府领导联系的高层次人才。近年来,主持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3项,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一次,获教育部“对口支援突出贡献个人”荣誉称号。兼任青海省教育学会副会长、教育部院校设置评审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对口支援中心委员、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评估专家、教育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与评估协作会常务理事,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全国动物解剖组织胚胎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共产党青海省第十二届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


稿件目录

第一篇理论研究篇

做立德树人的大文章必须强化高校意识形态工作

构建实现“中国梦”的三维精神坐标

发展繁荣青海文化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支撑

关于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思考—基于青海高校实际的思考

关于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论青海藏族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和谐发展

高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认知倾向调查

——以青海省为例

多元文化视阈下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选择

——以青海省为例


第二篇课堂教学篇

青海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新课程实施方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路径探析

——以青海省为例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研究

青海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群建设与改革的探索

青海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实践教学探析

基于研究型教学理念的教学模式创新

——青海大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

教学模式改革实践

苦练内功勤练外功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涵和艺术性

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朗道三角的启示

体验式教学理念下“模拟法庭”课程教学模式探索

青海大学人文素质选修课程体系研究

以课程资源为载体增强多民族大学生实现中国梦的使命感

——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为例


第三篇实践育人篇

放飞梦想爱心护航

——财经学院财政金融系“放飞梦想爱心护航”团队

医学院“我的中国梦·医疗卫生”实践服务团

本土文化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实践教学中的创新应用

草原红歌——实践育人新概念


第四篇校园文化篇

青海高校大学文化建设研究

进一步强化校园廉政文化建设的思考

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融合初探

士志于道博极医源

——营造医学特色校园文化氛围培养医学生职业道德素养

特色文化品牌建设——寝室文化

工程师养成文化的探讨

加强农业科研机构文化建设

——努力构建以利益共同体为核心的主人翁意识

加强医疗文化内涵建设全面提升服务水平


第五篇心理健康教育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案例

——心理协会的成长之路

全面教育与个别心理辅导结合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心理健康教育在青海大学校园网络中的舆论导向策略研究

大一新生心理特点及干预措施探讨


第六篇创新案例篇

“模拟法庭”教学案例

案例思考和工作建议

人文关怀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案例

——感恩是爱心之初生活之本学习之动力

在爱的思想教育下成长

——辅导员工作案例

促进个别性格腼腆、有自卑心理的同学较快融于集体

道德小品案例教学

卓有成效的主题班会将对学生的行为产生深远的影响

——“五分钟展示”主题班会案例

帮助他们找回自信心


第七篇特色经验篇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推进学校科学发展

充分利用“优秀校友”资源积极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工作情况

充分发挥高校职能努力创建平安校园

本科生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弘扬雷锋精神构建和谐校园


第八篇文献资料篇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见

青海大学2010年精神文明创建工作计划

关于开展学习贯彻强卫书记《我眼中的青海》省情形势报告活动的

安排意见

关于选调机关人员从事辅导员工作的通知

青海大学2011精神文明创建工作要点

青海大学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名校的实施意见

青海大学全员育人实施方案

关于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通知

关于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实施方案

关于在全校开展“牢记宗旨清正廉洁”主题教育宣传月活动的通知

关于在全校组织学习刘延东副总理9月14日视察青海大学时重要

讲话的通知

关于印发校党委书记俞红贤同志在全校处级干部大会上的讲话的通知

关于印发《青海大学2014年宣传思想工作要点》的通知


后记


查看更多>
样章赏析

第一篇 理论研究篇

做立德树人的大文章 必须强化高校意识形态工作

高等学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四大任务,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历来是各种政治势力争夺青年、争夺意识形态领导权的重要场所。历史事实证明,经济建设搞不好,会出大事,意识形态工作搞不好,同样会出大事。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在新的历史时期已经被赋予特殊的重要意义,直接影响到学生培养质量,影响到校园与社会和谐稳定,甚至影响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面对当前国际国内意识形态斗争领域的客观形势,高校必须强化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注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引领,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及全国第二十二次党建工作会议精神,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个“巩固”的根本任务,即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在高校,要重点解决好广大青年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仰问题,充分发挥好舆论宣传作用,加强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教育党员干部和广大师生员工,引导师生时刻筑牢思想防线,把好方向、管好阵地、配强干部、抓好协调,切实解决好“我是谁、依靠谁、为了谁”的问题。要注重意识形态工作的方法和手段创新,力求“创”到点子上,“新”在关键处。要始终站在意识形态工作的最前沿,弘扬主旋律、发出正声音、传递正能量、塑造正形象。

一、充分认识当前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艰巨性和紧迫性。目前,国际国内形势错综复杂,一些“异见分子”持续散播和鼓吹西方价值观,肆意攻击主流思想观点;敌对势力和达赖集团不断变换手法,加大对藏区的分裂渗透力度;宗教势力和极端民族主义思潮有所抬头。针对这种严峻形势,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任务更加繁重,高校又是敌对势力的重点渗透区,加上世俗文化的消极影响,势必导致大学生更多地关注个人利益、推崇享乐主义、忽视人性的崇高性、神圣性和超越性。因此,高校必须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宣传部门指导协调、党政部门各负其责、各级部门齐抓共管的大宣传工作格局,深刻认识当前意识形态领域错误思潮的本质和危害,充分认识这项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尖锐性,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坚定自觉地站在意识形态工作第一线,统一思想、坚定立场、把握方向、讲究方法、综合施策、扎实工作,牢牢掌握领导权和主动权,核心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党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和思政工作的绝对领导,关键是确立党委的绝对领导,明确党政领导负责制,形成党委主抓、二级院(系)党委具体抓、基层支部盯着抓、书记抓书记、一级抓一级的工作局面和责任联动机制。各级党委要切实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的大事来抓,确立一把手工程,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经常分析研判意识形态领域新情况新动向,及时有效地加以谋划和应对,做到勇于担当、敢抓善管,特别是在出台重大决策、改革举措前,同步考虑意识形态和社会舆论风险,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要把握舆论导向,抢占制高点,在时机上做到先人一步,先声夺人,关键时刻不哑语、不失语,重大问题不错位,增加正面发声的幅度和频率,最大限度地挤压负面信息和错误思想空间,同时要把意识形态工作情况作为考核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工作业绩的重要内容,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原则,认真落实意识形态的管理责任,明确各部门管理任务,履行好管理职能。

二、进一步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理论研究。应该说,我省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总体态势是好的,是健康向上的。但也要看到,我省高校在意识形态领域的理论研究相对薄弱,存在重专业学习,轻思想政治教育的现象,对意识形态领域里出现的新现象、新问题、新思想、新观点聚焦不够、研究不深,高水平的理论研究团队不多,具有先进性和指导性的理论成果产出不高,这是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的短板,制约着高校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高校作为科学研究的前沿阵地,又是专家教授及理论研究者的汇聚地,理应在理论研究上不断有新成果、新突破。正如刘奇葆同志在第二十二次全国高校党建会议上所讲的“加强高校党建思政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首先要抓好理论建设这个根本”。青海大学近期做了两件事,一是在学校层面上成立了理论研究小组,组成了专门机构,小组由理论功底深、研究能力强的专家教授组成,旨在进一步加强对意识形态领域中的重大理论问题的研究,形成研究团队;二是设立了党建和思想教育研究基金,搭建理论研究平台,开设研究项目指南,针对性的以项目方式鼓励学者开展理论研究。我们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充分调动理论工作者的积极性,大力营造良好的理论研究氛围,争取产出一批指导学校工作,富有高校理论工作特色的研究成果。

三、进一步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目前,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主要途径是理论课程和日常的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实际,只注重理论体系的完整性,而缺乏对实践中的热点、难点以及学生感兴趣问题的关注;教学内容过于固定,缺乏时事热点,焦点内容的引入,教学方法不灵活,课堂教学变成了理论说教,比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的历史必然和选择,能说出其然,但不能很好地解释其所以然,只能回答是“什么”,不能回答“为什么”,教学内容无法脱开课本知识,甚至照本宣科,凌空笃虚,这就大大降低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和实效性。如何加强政治理论课和形势政策课的吸引力,近期,习总书记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议做出批示,强调,高校思想政治课必须办好,关键是把教材编好,把教师队伍建好,把课讲好,总书记的话讲得很透,关键是怎么做?关键在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上,作为青海高校,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本土化红色教育资源,如西路军教育基地、原子城教育基地等,增加实践教学的比例,是否可以建议举办青海藏区建设成就展,展示新中国成立以来,藏区社会经济发展成就,对比新中国成立前后藏区人民的生活;另一方面要善于把抽象概念具体化、把深奥的阐述通俗化、以“小故事”表现“大主题”、用“家常话”宣讲“大道理”。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感悟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意义,接受理想信念教育。

四、进一步加强意识形态工作机制创新。刘奇葆同志在第二十二次全国高校党建会议上指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建设,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大学的办学方向,事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根本问题”。一要成立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健全体制机制,加强工作力量,坚持把意识形态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二要组织力量抓好网络宣传教育和舆情监控工作,努力降低网上负面信息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对错误思潮和主张,要敢于亮剑、敢于斗争,对媒体网络虚假信息尤其是恶意造谣、诽谤、中伤性言论要及时澄清、坚决反击。宣传部门和基层部门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及时掌握师生思想动态、社会舆情等情况,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及时处置有关问题。三要抓好教师队伍建设,抓好辅导员和班主任工作,提升辅导员班主任队伍整体素质,要抓好思政课教师真学、真懂、真用的问题,努力增强思政课教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认同、政治认同和情感认同,坚定思政课教师跟党走的信念,倡导为人师表,立德树人。要积极探索建立意识形态工作量化机制,对各级领导、机关干部、思想政治课教师和学生参与的意识形态工作进行适当考核,配套建立意识形态工作奖惩机制,要出台政策,在职称评定、职务晋升、待遇保障等方面形成激励机制,鼓励和吸引教师从事这方面的工作,把“奖惩分明,树立典型”抓紧抓实抓好。要尝试从毕业的研究生、本科生中选留优秀学生专职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彻底解决思政工作队伍短缺问题。

五、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主流话语支配了社会生活和它的发展方向,它被普遍认同的同时,也为大众文化或者称为世俗文化的生长、发展提供了空间。随着市场化、全球化的发展,社会主流思想以及人们的行为都发生着剧烈的改变。这种负面影响辐射到大学校园,势必导致大学生更多地关注个人利益、推崇享乐主义,从而对主流意识形态所主导的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价值理想产生拒斥心理。因此,高校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的宣传教育,把“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贯彻到育人的全过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在高校要广泛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大力宣讲解读“中国梦”的历史底蕴、时代内涵和个人追求,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征文和社会实践活动,增强主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青海大学在广大师生中开展的“中国梦”征文比赛、在副处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的“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征文比赛,取得了显出实效,共收到征文稿件50篇,也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稿件;另外,学校曾邀请清华大学艺术团来我校演出了自编、自导、自演的话剧《马兰花开》,剧中塑造和弘扬了两弹元勋邓稼先等老一辈科学家为祖国奉献一生的爱国精神,在广大师生中引起了强烈反响,进一步坚定了广大师生员工的理想信念,形成了建设大美青海的强大精神力量,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六、进一步践行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德树人”首次被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对十七大“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育理念的深化,指明了今后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党的十八大报告所说的“立德树人”,既有中华文明的深厚根基,又体现了时代发展的进步精神,是在新的形势和条件下提出的新的教育理念,有着崭新的科学内涵和丰富的理论意蕴。在今天,“立德”中的“德”是广义的,“立德”指树立美德,就是要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对高校而言,就是要培养大学生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观。“树人”中的“人”也是广义的,“树人”指培养人才,我国教育事业要努力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等。“立德”与“树人”不仅在理论上紧密相连,而且在实践中不可或分。在新形势下,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党和国家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作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要求高校不仅要向大学生传授知识、培养他们的能力,而且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大学生头脑,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使他们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2014年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是全国上下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我校全面落实国家提升综合实力计划,力争实现“2011计划”突破最重要的一年,学校将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三区”建设目标,按照“十二五”规划总体要求,以科学发展为统领,牢牢抓住中央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支持青海藏区发展和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的历史机遇,全面实施人才强校核心战略,显著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构建协同创新平台,充分发挥高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四大职能,力争早日实现有特色、高水平现代大学的建设目标。

构建实现“中国梦”的三维精神坐标

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发表讲话,在详细阐释“中国梦”时指出,要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其中弘扬中国精神,就是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两种精神是构成实现“中国梦”的基本二维主坐标,它们是支撑全中华民族凝心聚力的强大动力,也是扣紧全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重要纽带。另外,我国地域辽阔,区域特色鲜明,在长期的发展中,各地区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和奋斗中,形成了独特的具有地方性、民族性、差异化的区域精神,我们称为本土精神,这种精神也是推动各地区人民建设自己美好家园的强大动力和内在激励,也正是这种根植于祖国不同区域的精神成为实现“中国梦”不可缺少的第三种坐标,它与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共同构成了实现“中国梦”的三维精神坐标。

一、实现“中国梦”的三维精神坐标架的构建

(一)本土精神的核心和内涵

本土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多体现区域文化精神,它是以铸就凝聚力为核心,它体现一个区域(乡村、城市、省份等)的灵魂,是一种文明素养和道德理想的综合反映,是一种意志品格与文化特色的精确提炼,是一种生活信念与人生境界的高度升华,是区域人民认同的精神价值与共同追求,也是展示区域形象、引领区域发展的一面旗帜。不同区域的本土精神尽管表达有差异,但本质是相同的,那就是凝聚本区域各民族力量,为实现区域发展追逐辉煌。例如江西省上饶市提炼出“爱国、创造、清贫、奉献”的方志敏精神,并深入开展“弘扬方志敏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推动科学发展”活动,构筑起以方志敏精神为主流精神、主流意识的本土精神;云南省提出树立高原情怀,提倡大山精神。树立高原情怀,就是要立足高原,形成开拓、创新、奋进、包容的精神,就是要有开阔的视野、创新的勇气、包容的胸怀、学习的态度。提倡大山精神,就是要信念坚定,像大山一样执着;扎实苦干,像大山一样根基牢固;不断进取,像大山一样攀高不止,生生不息;勇于担当,像大山一样不逃避电闪雷鸣,历经风霜而巍然挺立。浙江人在2000年提炼出的浙江精神是16个字:“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到2005年,进入发展新时期的浙江,又把浙江精神再次提炼为12个字:“求真务实、诚信和谐、开放图强”。2011年11月2日,北京市公布了“北京精神”——“爱国 创新 包容 厚德”。作为城市精神,它是首都人民长期发展建设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精神财富的概括和总结,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体现了首都历史文化的特征,体现了首都群众的精神文化追求。

(二)三维精神坐标架的意义表现

在以上三维精神坐标架中,民族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时代精神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这是全中国人民所具有的基本的共同精神,而本土精神是以凝聚乡土人心为核心。在三维坐标架中元素主体就是每一个中国人,他被赋予民族、时代和本土这三维精神,作为坐标架中的每一个人,为实现“中国梦”,不仅具有共有的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还要具有扎根乡土,凝心区域,聚力奉献区域建设的本土精神,三者缺一不可。三维精神坐标架是全中国人民心中的精神支撑,是全民族共同拥有的精神追求,也是实现“中国梦”所必须具有的强大精神动力,作为每一名中国人,置身于三维坐标架,就被赋予了三维精神,在不同纬度精神的作用下,形成强大的合力,为实现中国梦而拼搏奋斗。

……


查看更多>
其他推荐
先出书后付款 费用低至极致 由专人全程负责 足不出户出作品
看过本书稿的人还看了 换一批
服务保障
先出书后付款 费用低至极致 由专人全程负责 足不出户出作品
更多
  • 专人对接
    专人与您无缝对接,信息沟通无障碍,及时解答作者关心的问题
  • 贴心服务
    出版费用不仅可以先出书后付款,而且还可以分期付款。
  • 多重服务
    代发稿费、代理发行、授权组稿、版权维权、知识产权法律援助
  • 到门服务
    书稿往来由顺丰快递送达,我方结算。货运图书时,物流公司送书上门。
  • 跟踪服务
    图书出版后,2年内出现图书掉页、装订开胶,无理由重印。
  • 援助服务
    遇到版权纠纷时,提供法律援助。如遇到赔偿,返还部分出版费。
  • 责任保障
    可享受一站出版网责任保障体系优先赔付,出版费差价3倍赔付。
  • 开具发票
    纳税是企业的义务。开具的发票都可在北京市税务局网站上可查询。
  • 免费仓储
    如果作者包销图书时,一站出版网免费为作者提供一条龙图书分销服务。
客户评价
先出书后付款 费用低至极致 由专人全程负责 足不出户出作品
为该书打分
还能输入500字
% 好评率
好评
中评
差评
  • 领先行业

    团结协作 资源共享

  • 后付费用

    先出书,后付款

  • 多重保障

    多重服务 专人对接

  • 一站式服务

    平台保障 先行赔付

扫一扫 关注出版服务网微信

400-6677-036
周一至周日 9:00-18:00
(仅收市话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