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南开大学
出版时间:2015年1月北京第1版第1次
本书概述:本书从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实际需要和工作实践出发,梳理了近几年来,南开大学大力实施学生“公能”素质教育,在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及综合能力培养等方面的探索和实践,尤其是在积极探索“公能”素质教育具象化建
作者姓名: 杨克欣
出版社: 中国文史出版社
订购电话:400-6677-036
优惠活动:出书作者购书享受65%折优惠。
购书服务:满59免运费 : 由一站出版服务网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6:00前完成下单,预计5天可送达
图书定价:78
内容简介
本书从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实际需要和工作实践出发,梳理了近几年来,南开大学大力实施学生“公能”素质教育,在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及综合能力培养等方面的探索和实践,尤其是在积极探索“公能”素质教育具象化建设过程中的典型做法。内容涵盖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教育、实践教育、文化教育等四个方面,共21个实践育人的典型案例。内容既包含南开大学深入推进学生创新、文化、实践等素质教育工程的重点项目,也包含各专业学院结合学科和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的素质教育专项探索实践,较好体现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融入德育工作实践,以理论指导德育工作实践,又在实践中提炼和总结德育工作的思路。
作者简介
杨克欣,现任南开大学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全国高校辅导员研究会副会长,哲学博士,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大众文化研究等。主持多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委托研究项目,以及国家有关部委司局和天津市研究课题。研究成果先后荣获省部级优秀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成果奖励。在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
第一篇思想政治教育篇
以博士生讲师团为载体推进博士生“公能”素质教育
国策论坛
——大学生国情国策教育方式的实践和探索
以“红色周末”为主题加强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把思想政治工作做进实验室里
——研究生实验室文化建设工程的启示
“明党史·坚信仰”党员素质提升计划
第二篇创新教育篇
“知行南开”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实践和探索
研究生就业促进视角下的实践育人思考
——研究生创新实践育人工程
“知心录”
——打造与学生之间愉快的心灵沟通
立足医学学科特点创新实践育人模式
导师育人沙龙的实践和探索
建“课代表”制度促一、二课堂互动
——加强师生关系的一种尝试
第三篇实践教育篇
研究生科研道德教育和学风建设的实践和探索
加强培养机制探索推动志愿服务育人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推进研究生素质教育活动开展
研究生科研诚信和学术风气自律教育的实践和探索
以研究生支教团深入推进志愿服务实践育人工作的实践和探索
第四篇文化教育篇
校际学生协同创新
——南开大学—天津大学研究生联合学术节的实践和探索
“研究生学术周末”对研究型大学校园文化的构建
“鸣响”学术沙龙对研究生开展素质自我教育的探索
打造话剧展演品牌着力“公能”美育教育
创新留学生文化活动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明
后记
第一篇 思想政治教育篇
以博士生讲师团为载体推进博士生“公能”素质教育
为贯彻以德为先、全面发展的“公能”素质教育理念,党委研工部组建了博士生讲师团,并指导讲师团充分发挥成员的专业特长,面向社会大众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讲座、座谈、咨询、调研等公益活动,将他们的学术热情和学术能力转化为服务社会的现实力量。在一年左右的时间里,博士生讲师团深入社区、企业、医院、学校、部队,举办了一百余场公益讲座,积极宣讲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从不同角度解读“中国梦”的深刻内涵,直接受众达一万五千多人次,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欢迎和热情赞誉。作为实践育人的重要平台,讲师团提升了博士生服务社会的“公心”,提高了博士生演讲水平、组织协调和团队协作“能力”,成为宣讲党的理论和思想的稳固阵地和博士生服务社会的重要载体,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推广价值。
一、理论背景和理论支撑
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国家发展对提高教育质量的要求紧迫。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归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南开大学有着先进独特的教育理念,注重德育,主张“念书要念活的”,老校长张伯苓说过“吾国学生最大之缺点,即平日除获得书本上知识外,鲜谙社会真正情状。故一旦出校执业,常觉与社会隔阂,诸事棘手。欲免此种弊病,最宜使学生与社会接近。”王文俊、杨珣等:《张伯苓教育言论选集》,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52~153页。《南开大学素质教育实施纲要(2011~2015)》提出:实施“公能”素质教育是南开办学的基本战略。“允公允能、日新月异”是南开始终坚持的育人特色。“公能”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勇于创新”。它强调以“公能”为主线,促进知行合一,德、智、体、美的相互融合、协调发展。它具有多层次性和系统性,包括在人本层面,要求全面发展,人格丰富健全;在专业层面,要求优良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知识深厚,具有突出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在发展层面,要求公能兼备,具有爱国爱群之公德、服务社会之能力。博士生讲师团正是探索在“公”和“能”两个方面,在人本、专业和发展层面,培养博士生既有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又有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努力打造青年学子接近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有效平台。
博士生讲师团不但是实践育人的平台,也是开展思想宣传和政治教育的阵地。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并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等奋斗目标。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2012年11月8日。2013年8月1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要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把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习近平强调,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坚持党性,核心就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坚定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坚定宣传中央重大工作部署,坚定宣传中央关于形势的重大分析判断,坚决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中央权威。所有宣传思想部门和单位,所有宣传思想战线上的党员、干部都要旗帜鲜明坚持党性原则。坚持人民性,就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把满足需求同提高素养结合起来,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的伟大奋斗和火热生活,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满足人民精神需求。
青年学生是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力量,在青年学生的教育工作中注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高等教育最高层次的博士生作为传播价值理念、推进道德建设的主体之一,调动博士生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高校推动立德树人工程的有益探索。
二、实施背景和动因
(一)项目实施背景与目标:
1980年2月12日,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这是新中国颁布的第一部教育法律。截至2013年9月4日,高等教育学校机构数:研究生811所,本科院校1145所信息来源:教育部网站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567/201309/156873.html。,其中博士授予单位412家信息来源:中国知网http://acad.cnki.net/Kns55/Navi/CDMDNavi.aspx?NaviID=36。,全国在学研究生171.98万人,其中博士生28.38万人。信息来源:教育部网站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567/201309/156896.html。在新的历史时期,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育人为根本,以质量为核心,以改革为动力,坚持“完善制度、提高质量,科教结合、支撑创新,适应需求、引领未来”的基本思路,更新教育观念,创新培养模式,完善结构类型,统筹区域发展,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的高质量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提升国际竞争力提供有力支撑。刘延东在学位条例实施3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新中国教育史上的重要里程碑》,2011年2月12日。
习近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中谈到,广大青年要勇敢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努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习近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2013年5月4日。
长期以来,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为根本出发点,紧紧围绕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一中心任务,坚持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学校改革、国家发展相结合,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了大批思想合格的高素质人才。但是受到价值观多元化、文化多元化、信息全球化的影响,人们的观念、生活、学习和工作模式发生了改变。加之博士生作为接受了最高层次高等教育的群体,他们接受能力强、认知速度快,更容易受到多元文化、多元价值观的影响,给博士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带来了挑战。在现行的培养制度和评价机制的影响下,博士生思想政治教育工面临如下挑战:第一,博士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负面环境。从社会环境看,博士生思想政治教育受到来自三方面的冲击:一是大量西方思潮的涌入,博士生的思想问题、道德问题日益增长;二是网络时代的垃圾文化以及社会上拜金主义、诚信缺失等不良风气带来的消极影响;三是发展市场经济带来的消极影响和社会上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的滋长。第二,博士生管理难度大。博士生培养方式呈多样化趋势,在年龄、社会阅历、知识背景、思维方式上也呈现差异性。加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机构和人员的设置配备往往参差不齐,与本科生相比,对博士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或投入少,或缺失,或沿袭本科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缺乏一整套系统有效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制。第三,博士生思想政治教育受自身特点的影响。博士生的学习和研究具有自身独特的内在规律性,具体表现为:(1)生源广泛,学习动机各异。(2)受教育状况复杂,求知欲望强烈。(3)人生目标明确,价值取向多样。(4)思想状况稳定,可塑性不强。(5)独立生活能力强,协作意识差。第四,在博士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教”与“学”的关系具有特殊性。博士生在思想上追求独立。在接受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他们乐于同教育主体保持平等的地位,他们倾向于同教育主体在交流互动中学习。王锐:《多元文化背景下博士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研究》,载《才智》,2011年第13期。
博士生讲师团针对博士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不足,配合博士生个人成长和发展的现实需要,通过团队引导和协作,提升博士生的理论学习和创新能力,通过提供实践机会,培养其奉献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并通过授课过程中的教学相长促进科研进步,形成团队凝聚力与向心力,进而推动整个博士生群体的素质培养。
(二)基于SWOT的项目可行性分析:
1.S(strengths)优势
(1)博士生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个人能力。博士生知识结构完整,部分博士生具有一定的社会经验或工作经历,其生理、心理成熟程度较高,主体意识也较强,思路清晰,对社会与未来保持关注,有较好的主人翁意识,具有较高的求知欲和自我协调能力。
(2)校方充足的资源支持。党委研究生工作部为博士生讲师团的成立发展提供政策指导、技术培训和资金支持,并提供校内网络、报刊等宣传平台,在校内资源整合与外部联络上都提供充分便利。
(3)南开大学知名度和影响力。作为综合性大学,南开形成了文理并重、基础宽厚、突出应用与创新的办学特色,学科齐全,学术资源和人才资源丰富。
2.W(weaknesses)劣势
(1)博士生讲师团创立时间短,经验不足,在团队的制度建设、组织结构、人员分配和课程设置方面都缺乏可以直接借鉴和参考的实际案例,授课对象也需要开发和积累,团队整体制度建设和运作流程还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
(2)博士生年龄跨度大,价值取向和入团动机多元,并存在明显的专业差距,在沟通和协作创新方面的组织效率不高。博士生有极重的科研和学习任务,时间紧张,生活压力较大,协调成本较高。
(3)博士生讲师团现有宣传渠道主要依赖校内平台,自有的宣传媒介建构不够完备,尤其网络新传媒应用还不够充分,团队建设没有制度化和系统化,缺乏有效的视觉可识别系统。
3.O(opportunities)机会
(1)十八大报告提出了两个“五位一体”的战略新布局、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等新的理论成果,新一届党和国家领导人上台之后又提出了“中国梦”的口号。在新的建设时期,这些新的理论成果将极大激发全国人民的奋斗热情,为博士生思想政治学习与研究提供新的源泉、新的动力与新的视野。博士生讲师在理论学习与创新的同时,课程设置上也与时俱进,可以将党的最新理论传播给社会大众。
(2)通过前期工作获得的口碑与社会影响,讲师团形成了良好的品牌效应,获得更多实践机会。新受众的不断增多,新平台的搭建,促使讲师团组织新课题,开发新的课程资源。
(3)团队协作形成新的合作项目,不同专业的博士生跨学科合作进行学术调研,进行多样化的协同创新,为团队长期发展注入新活力、打造新空间。
4.T(threats)威胁
(1)实践活动相对单一、针对性不强。除公益宣讲之外,座谈、咨询、调研等其他形式的实践活动还未能体系化、规范化。针对社区、学校、企业等不同层次、不同需求受众,活动方式和活动内容的针对性不足。
(2)内部评审机制不健全,受众反馈具有滞后性与随意性。团队内部的激励机制还不够完善,需要对受众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有效的反馈。
(3)外部竞争复杂。现阶段文化市场比较混乱,公益性质的思想文化宣讲进入企业比较困难,需要进行新的定位,与长期品牌相配合。
三、项目实施与推进
(一)动议
2012年5月,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公能”素质教育,推动博士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南开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提出建立南开大学博士生讲师团的构想。
在探讨如何在博士生群体中深化实践育人、践行“公能”精神时,研工部部长、研究生院副院长王凤指出:南开大学作为教育部直属的综合型院校,学科设置齐全,人才济济,有能力、有义务用知识回馈社会。博士生是专业高素质人才,要在实践中检验知识,学以致用。
在深入讨论中,研工部认为,博士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以博士生乐于参与的实践活动为载体,发挥博士生群体的主体作用,活动内容应与专业学习紧密结合,有利于促进博士生个人成长和发展。因此,将讲师团定位为实践性社团,命名为“南开大学博士生讲师团”,确定讲师团的工作目标是秉承“允公允能”之志向,走进学校、企业、社区、军营等单位,将学术热情和学术能力转化为服务社会的现实力量。研工部希望把讲师团打造为宣讲党的理论和思想的稳固阵地与青年服务社会和提升自我的良好平台。
(二)策划
基于对讲师团项目的SWOT分析,党委研工部提出了“把握机遇、发挥优势、改进不足、消除威胁”的发展思路,充分利用南开大学的人才优势和品牌优势,在筹备和组织工作中集中优势力量,同时有针对性地解决SWOT分析中存在的问题,在筹备中注重章程和制度建设,在组织中强化讲师团的内部结构和团队能力建设,在工作内容上注重课程菜单建设。以保障助开拓,以执行促调整,在项目实施中强化“两项培训、三项建设”,即长期严格、逐步深化地进行博士生讲师的师德培训和专业素养培训,切实有效地持续推进博士生讲师团的制度建设、团队建设和课程建设。这些内容落实在讲师团项目的整体进程中,不断深化、落实、检验和调整。
研工部指定一位专职干部负责南开大学博士生讲师团的策划与指导工作,首先在博士生群体中选拔部分学生骨干,就博士生讲师团的组织与构建进行座谈,征求博士生的意见,启动讲师团的组建工作。
1.招聘纳新。主要分为宣传招聘、简历筛选和组织试讲三个环节。
(1)宣传招聘:党委研工部下发《关于成立南开大学博士生讲师团的通知》,对讲师团的定位、职责进行说明,并通过网站、海报、条幅,以及新媒体在全校二十多个学院(中心、所)的博士生中进行纳新宣传。纳新分讲师和行政人员两部分,行政人员要求硕士生以上,讲师只面向博士生(包含保博与直博的同学)。
(2)简历筛选:在两周时间内,讲师团收到应聘简历近百份,其中二十多份应聘行政人员,其余为应聘讲师。研工部按照“行政看经历,讲师看学历,综合看能力”的原则对简历进行了筛选,确定约五十名进入面试,其中行政人员十名,讲师近四十名。
(3)面试筛选:6月上旬,研工部集中安排两天时间对入选的应聘讲师和行政人员进行面试。面试中主要考察讲师的政治素质、语言表达能力、专业素养,同时要求面试者进行5分钟的自选题目试讲;行政人员考察沟通协调能力、文字宣传能力。研工部组织专家和学生代表对申请者进行综合评价。经过严格的面试、试讲,二十多名博士研究生脱颖而出,加上行政人员四人,讲师团的团体初步建成。
2.组建机构。六月中旬,讲师团组织全体大会,介绍团队成员互相认识,并就讲师团发展进行座谈。
经讨论,讲师团提出“读南开博士,致经世学问,秉公能志向,扬青春精神”口号。根据文、理、工专业不同,讲师团初步分为三组,选出各组组长,负责暑期调研活动。在新学期开学之后,讲师团组织汇报调研成果,通过暑期团队协作的相互了解,讲师团组织9月下旬举行全体大会,选举讲师团机构负责人。通过竞选演讲与民主投票,最终确立讲师团团长1人、副团长1人、秘书长1人、副秘书长1人。
3.拟定章程
讲师团机构负责人经选举产生,团长召集执行机构会议,主持开展日常工作,第一项即拟定章程,在原有设想基础上,经正、副团长与秘书处共议,表决通过《南开大学博士生讲师团章程(草案)》。章程共分八章,依次为总则、组织机构及其职责、讲师团成员的权利和义务、基本制度、资产管理与使用原则、章程的修改程序、终止程序及终止后的财产处理、附则。《南开大学博士生讲师团章程》自2012年11月8日正式拟定生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