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中央财经大学
出版时间:2015年3月第1版第1次
本书概述:本书从高校群体性事件入手,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实证研究,系统分析了高校群体事件的网络传播路径、生命周期、群体心理表征与集群行为、传媒功用、网络舆情与网络舆论、网络舆论领袖、网络社群、网络“客群体”与网络“
作者姓名: 武超群
出版社: 中国书籍出版社
订购电话:400-6677-036
优惠活动:出书作者购书享受65%折优惠。
购书服务:满59免运费 : 由一站出版服务网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6:00前完成下单,预计5天可送达
图书定价:68
内容简介
本书从高校群体性事件入手,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实证研究,系统分析了高校群体事件的网络传播路径、生命周期、群体心理表征与集群行为、传媒功用、网络舆情与网络舆论、网络舆论领袖、网络社群、网络“客群体”与网络“客文化”、议程设置等,深入构建了信息传播模型、网络舆论传播模型、网络燃烧理论、利益相关者分析模型、网络“客文化”传播理论等,重点探讨了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危机管理,网络舆论领袖的管理,网络“客群体”的管理,网络舆论的引导策略,高校网络思政工作的创新,公共领域的重构与草根话语权的回归,网络舆情的“整体性治理”模式等,积极构建高校网络舆情的治理机制和网络思政工作的长效机制。
作者简介
武超群,山东临沂人,主任编辑职称,硕士研究生学历,曾在山东临沭广电局和中央电视台供职,现在中央财经大学宣传部工作,目前在本校政府管理学院在职攻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公共管理和网络传播等。
在学术方面,主持5项省市级和校级课题的研究,发表论文近40篇,其中有2项研究成果荣获一等奖,有5篇论文在征文中获奖,有3篇论文分别被《新华月报》、《红旗文稿》、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新闻与传播》等全文转载、摘要转载和索引;有近20篇校报作品(新闻、评论和摄影)荣获中国高校校报和北京高校校报“好新闻”奖。
第一章 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内涵
一、高校突发性事件及其分类
二、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及其特征
第二章 高校群体性事件频发的缘由
一、社会层面的因素
二、网络层面的因素
三、高校层面的因素
四、社会燃烧现象与网络燃烧理论
第三章 群体心理表征与效应
一、盲目从众的心理
二、法不责众的心理
三、情绪宣泄的心理
四、社会挫败的心理
五、相对剥夺的心理
六、因果归因的心理
七、感染与规范的心理
第四章 公众情绪与高校责任
一、公众情绪的演化机制研究
二、六层“气场”模型在公众情绪中的运用
三、强化高校责任探究公众情绪管理路径
第五章 高校群体性事件的网络传播路径
一、群体性事件的生命周期
二、群体性事件的传播模型
第六章 现代传媒的作用与网络舆论的影响
一、传统媒体到网络媒体的传播流变
二、现代传媒舆论引导的基本功能
三、现代传媒对群体性事件的双重作用
四、群体性事件中的网络舆论及其内涵
第七章 网络舆论领袖
一、大学生群体的网络认知
二、网络舆论领袖是传统舆论领袖的延伸
三、网络社群的聚类分析与内容分析
四、网络社群的主要特征
五、高校论坛中网络舆论领袖的特征
六、高校网络论坛舆论领袖的作用
七、网络舆论领袖的管理与高校网络论坛建设
第八章 网络“客群体”与网络“客文化”
一、网络“客文化”的缘起
二、网络“客”与网络“客文化”的内涵
三、网络客群体解构
四、网络客群体的特质
五、网络“客文化”的特征
六、网络“客文化”的衍生背景和发展动力
第九章 公共领域的“客文化”与高校思政工作创新
一、构建“公共领域”的路径选择
二、网络“公共领域”的理论内涵
三、网络“公共领域”的协同作用
四、网络“客文化”的经济新模式与大学生创业
五、网络“客文化”与高校思政工作创新研究
第十章 高校官方微博的功效与管控机制
一、高校官方微博概况
二、高校官方微博的基本特征
三、高校官方微博的主要功能
四、高校官方微博对大学生思政工作的影响力
五、高校官方微博功效的影响因素
六、高校官方微博的管控机制设计
七、高校官方微博在应对危机事件中的作用
第十一章 群体性事件的网络舆论治理模式
一、高校应对网络舆论危机的现实困境
二、高校群体性事件的治理原则
三、高校群体性事件危机管理的具体内涵
四、构建“整体性治理”的协同合作机制
五、高校群体性事件的“整体性治理”模式
第十二章 群体性事件的新闻处置应急机制
一、明晰群体性事件的新闻处置原则
二、构建群体性事件的组织指挥体系
三、启动群体性事件的新闻处置应急响应
附录“大学生网民上网行为调查数据统计”
后记
第一章 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内涵
高校突发事件分为个体性突发事件和群体性突发事件,部分个体性突发事件在一定的条件下可能迅速演变为群体性突发事件。高校突发事件既可以发生在校内,也可以发生在校外;既可以由高校相关人员引发,也可以因校外人员引发;只要与高校有关,涉及的主体是师生员工(尤其是学生),就会引致突发性事件或次生突发性事件,产生广泛的公共关注和社会影响。
一、高校突发性事件及其分类
突发性事件区别于正常的社会运行机制下可以容纳的事件,是人们对出乎意料事件的总称。高校突发性事件,是指在不可预知的情况下,在较短时间内骤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师生员工伤亡或重大财产损失,扰乱正常的教学、工作、科研、生活秩序乃至影响到社会稳定的公共性紧急事件。从公共政策的角度来看,突发事件是指一定时限内要求迅速做出决策的紧急事件乃至灾难。
近年来发生的具有网络影响的高校突发性事件层出不穷,诸如学生杀人事件、跳楼事件、失踪事件、泄愤事件或交通意外事件等。从类型学的意义上,我们根据突发事件的性质、机理和发生过程,可以把高校突发事件主要分为以下六类。
(1)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涉及教育系统的洪涝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等。
(2)事故灾难。主要包括涉及教育系统的火灾、交通事故、溺水、拥挤踩踏、建筑物倒塌、有毒害气体及化学品引起的中毒、爆炸、危险品泄漏污染等安全事故,造成重大影响和损失的水、电、热、气、油等能源供应事故,各类大型群体活动及军训、实习、参观等集体活动期间发生的安全事故,以及其他影响学校安全与稳定的安全事故。
(3)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涉及教育系统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卫生和食物中毒,生活饮用水污染,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学校师生员工健康与生命安全的事件。
(4)社会安全事件。主要包括发生在教育系统或与教育系统直接相关、影响国家或地方政治及社会稳定和学校正常秩序的群体性事件、恐怖袭击事件、治安刑事案件、民族宗教事件、涉外突发事件,以及其他因素造成的社会安全类突发事件。
(5)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主要包括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与直属单位、各级各类学校主管(主办)的网络和信息系统发生的有害程序事件、网络攻击事件、信息破坏事件、信息内容安全事件、设备设施故障和灾害性事件等。
(6)教育考试安全事件。主要包括由教育行政部门(或其授权的考试机构)及各级各类学校组织实施的各类国家教育考试,在命题管理、试卷印刷、运送、保管、评卷组织管理等环节出现的试卷(答卷)安全保密事件,考试实施中出现群体舞弊、阻碍考试等突发事件,以及网络有害信息等影响考试及社会稳定的其他突发事件。
这些突发性事件有时是相互交叉和关联的,某类突发性事件有可能和其他类别的事件同时发生,或引发次生、衍生事件,应当具体分析,突出重点,统筹应对。在高校应急预案的框架下处理单一的突发性事件,对于高校的信息沟通和应急处理来说应该没有太大的困难,但对于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就大不一样。
二、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及其特征
与高校突发性事件相比,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是指受校内外多种因素的影响,在较短时间内突然发生的,由一定数量的大学生参与并形成一定的规模,为表达某种共同的利益诉求或宣泄一种共同的情绪而临时聚集在一起,不受正常的社会规范制约并对高校、社会等产生深刻影响的集体行为。唐建旺:试论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的群体心理效应及其控制途径,《第三届全国高校辅导员工作创新论坛文集(第一辑)》。其表现形式主要有集体罢课、罢餐、起哄、上访、请愿静坐、围攻闹事、聚众斗殴、游行示威、网络暴力等多种形式,并以此来激化事态发展、加剧矛盾冲突、扩大社会影响,并迅速演化为较大规模的群体性公共事件。此类群体性事件容易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直接威胁高校正常的教学科研秩序,进而影响到社会的发展和稳定,因此处理的难度非常大,事态发展不易掌控。
本章研究的主要内容是“群体性突发事件”,为方便研究,后文把“群体性突发事件”简称为“群体性事件”。
近几年,像高校学生的维权事件、学生群殴事件等规模较大的群体性事件也经常发生。见下表:
在案例事件5中,自2011年5月3日起,该校经济学院2008级部分学生在相关网站疯狂发帖和传播视频,内容主要涉及经济学院因虚假招生宣传而造成2008级600余人“闹事”索取学历,引发大规模的群体性事件。相比其他高校发生的群体性事件,这是一件处理起来非常棘手的群体性事件,在高校群体性事件中可谓是“典型中的典型”,创造了多项第一:这是发生在名牌大学的群体性事件,涉及的学生众多,到国家部委局上访的人数和次数较多,事件持续的时间较长,诉求的手段较多,处理的过程较复杂,社会影响较为深远……纵观这些高校群体性事件,它一般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一)事件的突发性与时间的紧迫性
事件发生有一定的偶然性、临时性和不可预见性。由于时间紧迫,留给学校做出决策的时间很有限,并且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学校要在有限时间内迅速做出正确决策需要面对巨大压力。
(二)主体的群体性与行为的过激性
群体性事件具有一定的群体基础,规模较大,反映了某些群体共同的感情或利害关系,产生共同的意愿和诉求。因此,主体来源不再单纯,表现为多层次性。起初参与者仅为少数人,但在多种因素诱发下致使参与人数增加,并且心态不完全相同。案例事件涉及学生人数较多,其中骨干学生近100人。许多学生家长和亲属也参与其中,形成力量强大的“维权”队伍,在律师的协助下,在共同利益的支配下体现出高度一致性。该事件还涉及社会中介机构等第三方。同时,参与主体为达到“维权”目的,运用多种诉求手段,除了谈判还采取激烈的对抗方式,他们大多情绪高昂,言行过激,举止失范。在案例事件中,学生骨干与校方领导直接谈判;学生聘请的律师与学校法律顾问多次谈判;学生骨干多次组织其他学生到教育部、国家信访局、中央电视台上访;直接围攻学校主要领导;非法扣留做思政工作的思政人员,甚至殴打思政教工;打砸教室桌椅等物品和相关设施等。
(三)形式的公开性与结构的组织性
参与主体的诉求既有部分合理性,又有一些无理要求。为达到他们的目的,一般由骨干学生出头组织,明确分工,统一行动,一呼百应,在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大张旗鼓地举行宣传活动,产生连锁反应,具有明显的公开性和组织性。但在事件后期或解决期,由于参与主体之间利害关系的不同,也容易在群体内部产生分裂。这可以从群体动力学理论中的从众心理与经济学中的博弈论解析。
(四)过程的持久性与发展的阶段性
事件的持续时间一般较长,影响时间较长,影响范围比较大,信息不对称,发展状态具有不确定性。如果决策者不能减少这种不确定性,有效掌控事件过程,事件造成的损失就会增大。从整个发展过程来看,往往经历“潜伏期、爆发期、持续期、解决期”四个阶段。案例事件自爆发到解决持续了两个多月,经历的每个阶段时间也相对较长。
(五)事件的公共性与影响的深远性
高校师生作为特殊的社会群体,事件的发生关系到很多家庭的利益,容易成为政府、公众和媒体关注的焦点,导致社会与公众的热情参与和广泛讨论,以期实现自己的诉求——知情权的满足,从而对事件的解决程度和速度施加压力。这种公共性在网络时代更容易与某些外在因素产生互动,产生“放大”或“辐射”效应,使得校内事件很容易转化为社会事件,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还可能产生国际性影响。
(六)事件的新闻性与传播的多元性
群体性事件蕴含着极高的信息量,公众希望通过各种方式尽可能多地获取有关信息。在网络时代,公众获取信息的渠道很广泛,既有大众传媒,又有网络媒体和移动接收终端。网络媒体的开放性和多元性使网民能够通过论坛、SNS、微博等形式广泛交流信息,将网络和现实联系在一起,形成舆论的多元效应。这意味着“多媒体”作为“双刃剑”的功能更加强大,吸引着无数公众的“眼球”:一方面可以为社会和公众提供新闻信息,防止谣言,增强公民意识;另一方面可能对决策者产生广泛的压力。在案例事件中,《人民日报》《新京报》《工人日报》《法制晚报》《中国教育报》《京华时报》《邮电报》和《中央电视台》、网络视频网站等各大媒体纷纷报道,网络转载“爆炸式”,致使“局部性、区域性”事件变为“全国性、全球性”事件,使事件发展变得更加复杂,直接影响了事情的进展,“引爆”了中国高校网络教育存在的种种问题。可见,有效的媒体管理是危机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七)事件的危害性与处置的复杂性
事件具有一定的危害性,破坏程度相对较深,不仅会影响高校正常的学习、工作、科研、生活秩序,加大行政管理成本,还会造成生命危险、财产损失、心理伤害,甚至影响到社会的发展和稳定。有时,事件的发生对高校管理提出挑战,诸如政策失误、管理失策、回应缺失、责任丧失、信任滑坡等。此类事件呈现集结力量的态势,参与人员复杂,行为方式非正常化,对社会冲击力强,处理难度系数大,稍有不慎,会激化矛盾,造成事态扩大,增加了处置的难度。在案例事件中,如果各校涉及网络教育问题的学生群起效仿,这对高等教育的发展、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绝对是一个巨大的灾难,甚至会闹成一场“政治事件”。因此,高校妥善处理好复杂的群体性事件是一件相当“棘手”的问题。
(八)事件效果的双重性
基于发展的视角,事件形成的危机隐喻着危险和机遇并存,它既是灾难和痛苦,也是发展和创新的机会。基于公共管理的层面,危机的产生具有发现公共问题,推动公共问题解决,促使高校重新评估现行政策、制度和行为,在价值取向、制度设计、学校管理等方面不断创新和进步。危机管理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把现有危机转化成新的发展机遇。如果学校领导能够正视危机,危机就可以促进学校。在以后工作中,防患于未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