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贵州大学
出版时间:2015年3月第1版第1次
本书概述:本著作系统梳理和概括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有关东方国家发展过程中进行文化建设的重要思想及其在中国的发展,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全面阐述了马克思、恩格斯东方文化思想的逻辑演进。早期对东方文化的落后性进行批
作者姓名: 胡芳
出版社: 中国书籍出版社
订购电话:400-6677-036
优惠活动:出书作者购书享受65%折优惠。
购书服务:满59免运费 : 由一站出版服务网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6:00前完成下单,预计5天可送达。
图书定价:68
内容简介
本著作系统梳理和概括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有关东方国家发展过程中进行文化建设的重要思想及其在中国的发展,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全面阐述了马克思、恩格斯东方文化思想的逻辑演进。早期对东方文化的落后性进行批判与晚年探索东方文化优于资本主义制度的新生因素,两者辩证统一。第二,深刻阐述了列宁关于无产阶级革命与社会主义初期的文化建设探索。政治革命成为俄国无产阶级文化革命的先导;“文化革命”成为列宁晚年执政的主要任务。第三,阐述了东方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在中国的历史境遇。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发展了经典作家的东方文化建设思想,当代中国遭遇复杂的文化境遇,把握辨证统一的核心原则。
作者简介
胡芳,女,1983年4月出生,湖北天门人,法学博士,贵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是东方社会主义历史与实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多次被评为贵州大学“我心目中的好老师”、“建功立业女标兵”等称号。主持省厅级以上课题5项、贵州大学校级项目10余项。在《社会主义研究》、《探索》、《贵州社会科学》等重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导 论
一、选题的理由及意义
(一)问题的缘起
(二)“经典作家”“东方”“文化”概念的界定
(三)研究的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内容
四、主要的研究方法
五、研究的创新之处与成果价值
(一)研究的创新之处
(二)研究的成果价值
第一章 马克思、恩格斯早期对东方文化落后性的批判
一、东方文化理论的研究线索
(一)东方社会理论考察的两条主线:矛盾运动和社会文化机理
(二)东方文化与欧洲文化中心论的相对性
(三)西方与东方在文化上差异的历史考察
二、与西方不同的东方文化特点话语
(一)“懒散的、迷信的利己主义”与“开明的利己主义”
(二)“野蛮”与“文明”
(三)“宿命论”与“竞争开拓”
(四)“对人的依附”与“对物的依附”
三、早期“使东方从属于西方”视域下对东方文化落后性的批判
(一)处于低级文明的农村公社物质文化
(二)家长制权威的政治—伦理文化
(三)因循守旧性的精神文化
(四)愚昧与自私的行为文化
……
导 论
一、选题的理由及意义
在全球文化不断碰撞交融的际遇下,文化问题成为当下学界研究的热点。特别是在全球化加剧的后工业社会,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强势主导与文化多元化并存的现状,更加凸显了文化全球化问题。而东方文化从来都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角色!然而,一个问题也随之而来:马克思主义的东方文化建设何以可能以及怎样影响着世界?显然,准确而全面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东方文化建设的理论,“回到”东方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境遇,揭示其当代意义仍然是一个尚待解决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
(一)问题的缘起
马克思强调:“问题就是公开的、无畏的、左右一切个人的时代声音”《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89页。,而社会现实境遇则是问题的发源地。
第一,理论的需求。文化全球化与文化转型的现实境遇凸现了东方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思想的现实语境。当代现实文化境遇主要来自三方面:其一,资本主义文化在全球的强势渗入与民族文化的冲突与融合、文化霸权与普世价值观的构建、消费文化的全球蔓延与资源紧缺的世界危机的现实冲突、资本主义文化与战争的局部动荡的联系、文化多元化等国际环境使我们回到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对诸多现象进行深入“解剖”;其二,我国力求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社会主义”性质更加突出东方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其三,西方学界对于文化意识形态研究的深入和探索,从某种程度上拓宽了我们的学术界域,也促使我国学界对东方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理论进行深入研究。
第二,时代的需求。自从鸦片战争迫使中国打开了资本主义的大门,我们就与资本主义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中国的命运也因此而改变,中国的发展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确立了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主流意识形态文化基础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却面临着复杂的因素,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引入市场经济而带来的资本主义自由主义文化思潮以及马克思列宁主义主导的政治文化等多元化困扰着人们的精神世界。在“使东方从属于西方”的强势打压下,在“世界历史”(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怎样寻求和探索适合中国发展的社会主义文化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三,社会实践的需求。事实上,实践总是以其无可比拟的丰富性突破理论的界限,因而“新问题”层出不穷。历史超出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预感的典型事实有三:其一,二十世纪初的社会主义革命“东移”;其二,二十世纪末的“苏东剧变”和世界社会主义的低潮。其三,中国社会主义创造性地取得巨大进展。全球化加剧的后工业社会,资本主义文化强势渗透与文化多元化并存。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处于一种并存式的共时性关系,两者必然长期共存,既对立又合作。如何在批判和抵制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中善于学习资本主义先进文化,如何把资产阶级文化中最精粹的东西拿来为无产阶级斗争服务,是东方社会主义国家所面临的新课题。
(二)“经典作家”“东方”“文化”概念的界定
1.“经典作家”
这里是指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家。按照学术界的术语习惯,一般将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以及列宁主义的创始人列宁一起称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学术界对“经典作家”的界定有一定的争议,由于学术习惯有时将马、恩、列、斯统称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也有将“马、恩、列、毛”称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但因对斯大林有着较大的争议,根据本文的需要,仅将马、恩、列作为经典作家,而对毛泽东的相关思想纳入到中国发展中进行阐述。因此,本文所涉及的“经典作家东方文化建设理论”是指马克思、恩格斯以及列宁关于中国、印度和俄国等东方政治经济落后国家的革命和建设中所受文化之困,以及如何进行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
2.“东方”
在一般意义上,东方社会有两层含义:一是地理概念,指处于地球东半球的亚洲国家和传统的斯拉夫国家,以同西方国家相对应;二是经济政治概念,指处于前资本主义阶段的国家,以同资本主义国家相对应。在确认地理含义的前提下,马克思更多的是从经济、政治、文化的社会学角度界定东方社会的。正因为如此,马克思把地理上属于“半东方”、“半亚细亚”的俄国也归入东方社会。马克思的著作涉及东方社会时,大都以中国、印度和俄国为蓝本。列宁也将俄国文化归属为“东方”特色。
3.“文化”的含义与作用
(1)文化的含义。“文化”一词在不同的学科中和不同的背景之下有着多重的含义,常常用来指社会的“高文化”,也指一个社会的全部生活方式,包括价值观、习俗、象征、体制及人际关系等。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发展历史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即“人化”。狭义的文化即指与政治、经济等并列的即有关人类社会生活的思想理论、道德风尚、文学艺术、科学教育、宗教哲学等精神方面的内容。本文主要是从狭义的角度出发。因为从广义文化视角考察,很难厘清社会结构中经济、政治、社会与文化之间的界限及关系,无法正确揭示文化的发展以及变迁的规律,也难以彰显文化最本质的精神内涵。
(2)文化的作用。狭义的文化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是它为人们提供了精神消费和精神生产的资料,对于进一步创造文化产品起重要的作用。因为,任何文化生产都是在继承前人的文化遗产的基础上进行的。二是文化遗产作为一代人一生下来就遇到的文化环境条件,对于这一代人的精神发展和人格发展起塑造和规范的作用,因此,它不单是为人们提供精神消费资料,也决定了人们的精神消费结构和消费方式。三是文化对于社会物质生产也有重要的作用,为物质生产提供智力条件,提供具有一定思想品质、价值取向和文化素养的生产者,并影响物质生产的管理方式和产品分配方式。四是文化还对于形成一定的社会共同理想、共同信念起积极的作用。一定民族之所以有共同的社会理想、道德规范、人生信念,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们生活在共同的文化环境中。当然,就文化的价值而言,它既有正价值也有负价值,文化中的不同部分、不同因素其价值也各不相同,因而对文化的作用要作具体的分析。
(三)研究的意义
根据上述分析,进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东方文化建设理论的研究,揭示其当代意义,在理论、实践、学术层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本研究的理论价值
第一,新的理论境遇使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再认识问题凸现。20世纪80年代末苏东剧变,共产主义运动重挫,冷战的国际格局结束,意识形态的斗争开始弱化。西方的意识形态家们如丹尼尔·贝尔、弗郎西斯·福山等人提出“意识形态的终结”,他们提出苏联的解体意味着马克思列宁主义宣告彻底的失败。这种思潮在国内学术界也有一定影响。20世纪90年代,新自由主义、后现代主义思潮等在国内学界粉墨登场,相继提出“淡化马克思主义”“去主流意识形态”,意图推行全盘西方化的价值体系。与此相应,全球化后工业社会暴露出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弊端更加凸显,西方的资本主义文化所强调的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社会与自然的对立、科技造成的新的不平等等文化价值越来越受到质疑。以丹尼尔·贝尔为代表的西方学者认为,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是建立在工业生产的消费主义、资本贪婪和普遍债务基础上的畸形文化。如丹尼尔·贝尔的《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理查德·罗宾斯著的《资本主义文化与全球化问题》等都揭示了资本主义文化所固有的矛盾难以成为“普世价值观”,并将导致无法避免的灾难。塞缪尔·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而在东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建设与成就彰显了以马克思主义为主流意识和以儒家文明为传统的东方文化价值体系。因此,新的理论境遇要求我们“重新回到马克思”,积极探索马克思主义的东方文化建设理论研究。
第二,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的研究,客观上提出我们需要正视马克思主义文化建设理论。西方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经典文本的文化解读,强调阶级意识和文化革命的思想推动了东方理论学界重新“回到马克思”,深入挖掘。从1923年卢卡奇发表《历史与阶级意识》以降,葛兰西、柯尔施、马尔库塞等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以“什么是正统的马克思主义?”为旗帜,突破第二国际“经济决定论”,深入挖掘马克思的文化思想,即试图将意识形态批判和文化霸权等政治见解融入到社会文化的分析批判之中,强调无产阶级文化在与资产阶级斗争中具有重要作用。应该肯定的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文化理论的研究并不断取得突破,这为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思想研究起到了重要的借鉴和反思作用。
第三,现代西方资产阶级学者对文化问题的强大兴趣和对东方的热切关注,需要我们对东方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理论进行不断深入研究,为学术国际化提供文化理论支撑。随着冷战的结束,社会发展成为时代的主流,而文化问题日益成为世界各国学者关注的焦点,文化建设成为影响全人类命运的重要问题。随着后工业社会的到来,众多学者认识到,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日益陷入深刻的内在危机,呼吁价值重建已刻不容缓!不少有识之士把目光转向东方,高度评价东方文化在世界文化建构中的价值和意义。世界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更把全世界统一的希望寄托在以文化财富著称于世的中国身上。这使得对东方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理论进行研究成为意义重大而又十分迫切的研究课题。
2.本研究的实践价值
第一,加强马克思主义为主导的文化建设需要深入挖掘其本身的深刻内涵。马克思主义是中国文化特色的基本特点之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而不能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不断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东方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宝贵经验。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对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在实践中要加强马克思主义主导的文化建设,切实地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应用于文化改革发展各个领域,不断丰富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文化建设理论,使我国文化各方面发展建立在深厚理论基础之上。
第二,扎实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需要加强经典作家关于东方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把握国际话语权。当前时代境遇使整个世界都处于极为深刻的文化转型时期。日益加速的全球化进程促使各民族文化间不断交融与碰撞。特别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新“新自由主义”思潮登临世界历史舞台并风靡一时,在全球的泛滥,拉美、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在日益沉重的国际债务面前,也实行了新自由主义的改革。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构,中国传统社会文化结构也受到剧烈触动和巨大改变。人们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而以马克思主义为主流意识形态的社会主义文化的失范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显现。深化经典作家关于东方文化建设理论研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础,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实践指南。尽管经典文本没有也不可能给我们提供针对当代文化发展现实的现成理论,但从历史与实践中不断进行总结,把握东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发展规律必须回到经典文本,真正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文化的真精神及其基本理论与方法。
3.本研究的学术价值
第一,当前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研究相对比较薄弱。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工程。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研究是其应有之义。近年来,“回到马克思”寻求真理在学界掀起了热浪,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本研究大大深化和拓展,研究的视域和角度日益丰富,呈现出多向度发展的态势。但从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研究现状来看,主要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经济、政治以及阶级斗争等内容研究较多。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鲜有学人问津,相对薄弱。而马克思主义的东方文化建设取得的成功以及所存在的问题,无论是对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探索都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第二,东方视角应当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一个重要视角。新的历史境域要求我们深入挖掘马克思文化思想,重新解读马克思文化思想是我们的起点和根本出发点,但应以什么样的视角进行解读是我们科学认识和指导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一个重要学术问题。“马克思主义东方学”的创立者俞良早教授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视角——东方视角,他指出“所谓东方的视角,即将俄国、中国、印度、土耳其等东方国家作为一个整体性的研究对象,结合研究经典著作和后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著作,阐述关于东方社会发展的理论。”俞良早:《马克思主义东方学》“序言”,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2页。我们就可以在马克思主义的名义下实行正确的文化发展方针,既可以防止文化专制主义的出现,又可以摆脱资产阶级民主、自由等意识形态的困扰。
二、文献综述
从目前学术界和理论界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某个经典作家的文化思想研究,如马克思的文化哲学、列宁晚期的文化建设等,即学者们更多的是结合自己所处时代的主题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的某一方面内容进行了理论研究。对马克思主义东方文化建设理论进行系统研究和阐述的专著还没有。现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状况做如下梳理和概括。参见胡芳:《国内马克思文化理论研究述评》,载《贵州社会科学》,2013年第2期。
(一)国内研究现状
第一,对某个经典作家文化思想的单独领域进行“原子式”的解读,力图深刻揭示文化理论价值。这方面的成果颇丰,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领域:(1)从文化哲学的角度探索马克思主义文化,即马克思的文化哲学。国内学界较早提出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的当属李维武教授,他在《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论纲》一文中,提出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特点就是强调从文化与实践的联系上探讨人的主体性,将实践同文化联系起来才能更深刻地说明人的主体性和历史的发展。李维武、何萍:《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论纲》,载《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4期。何萍教授所著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文化哲学》试图从哲学的角度来解读马克思主义文化。何萍:《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文化哲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2)对马克思主义某个经典作家如列宁、毛泽东的某个文化建设思想进行研究,重点研究列宁晚期的文化建设、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如韦定广教授所著《历史与理论——社会主义执政党文化建设问题研究》,选择苏联共产党和中国共产党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着重分析社会主义政党在东方落后国家执政所面临的文化建设难题及其主要任务。韦定广等:《历史与理论——社会主义执政党文化建设问题研究》,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他的《后革命时代的文化主题——列宁文化思想研究》主要针对列宁晚年文化建设进行阐述。韦定广等:《后革命时代的文化主题——列宁文化思想研究》,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3)结合当代时代特性,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等政治文化主要内容进行研究。随着冷战结束和全球化的加速,国内学术界针对西方“意识形态终结论”进行了批判,并提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性。如俞吾金教授的《意识形态论》、郑永廷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研究》、王永贵教授的《经济全球化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等。
第二,以经典作家文本为蓝本,对俄罗斯、中国的东方社会主义文化问题进行学术探索。如黄力之教授的《从俄罗斯到中国:后马克思时代的社会主义文化问题》,以马克思、恩格斯奠定的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为基础,以20世纪的社会主义实践为背景,以列宁和毛泽东的文化思想为重点,兼及布哈林、托洛茨基、斯大林及邓小平的文化思想,在谱系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如下重要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意义、文化话语权问题、“双百方针”与社会主义文化民主问题、毛泽东与“以文化人”;后毛泽东时代——邓小平时期的文化问题及邓小平的文化价值诉求问题,提出了20世纪社会主义文化矛盾这一理论与实践问题,系统梳理和阐述了后马克思时代的社会主义文化问题。黄力之:《从俄罗斯到中国:后马克思时代的社会主义文化问题》,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这种从纵向角度梳理文化理论发展脉络,对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启发,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但缺少对理论与实践研究的结合。总之,尽管有一些学者做出了某些尝试,但是总体的研究成果数量仍然较少。
第三,以俄、中等东方经济文化落后国家沿着社会主义轨道发展过程中对先进文化理论探索。以马克思主义东方社会理论为基础,根据东方各国的革命和建设走不同于西方的路,对其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进行探索。在东方国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对先进文化理论进行了伟大的创造和创新。如俞良早教授在《马克思主义东方学》中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俄、中等东方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发展先进文化的理论。俞良早:《马克思主义东方学》,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这为本文提供了一定的研究基础,但此种对文化的研究是在“面”上进行的,还有深入挖掘的空间。
(二)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的关注,主要来自西方马克思主义和冷战后西方新左派理论家两个学术阵营。他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掀起了对马克思主义文化重新认识高潮。
第一,西方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文化问题的研究和对资本主义文化的批判深化了文化问题的视域和深度。西方马克思主义在重新解释马克思的思想和批判发达资本主义这两个问题上做出重大贡献,并因此实际地成为当代西方左派理论重要的学术资源。“西方马克思主义”是对新的资本主义历史条件的反映,在理论上与第二国际、苏联东欧的主流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道路有着很大的差异,改变了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传统,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主题从经济或政治斗争向哲学(文化)斗争的形式转移,具有代表性的有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和伯明翰学派的文化理论。西方马克思主义重申了历史本体论——社会存在本体论——思想,从主客体的一般关系出发来论证人的主体性。卢卡奇认为历史的核心在于不断变化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主客体之间的辩证运动所构成的一元历史是一个生成过程,同时在方法上强调总体性和辩证法,把马克思主义解释成实践哲学。在现实的指向上,强调阶级意识和文化革命,阶级意识成为革命主体的动力(青年卢卡奇),意识形态批判和文化霸权成为革命的主要对象和任务(葛兰西)。卢卡奇提出物化理论,以此批判资本主义现实。列斐伏尔将异化理论深入到日常生活批判,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不合理——异化恰恰在于日常生活之中,要求实现日常生活的解放,提出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根本的任务是进行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日常生活的批判的认识”。列斐伏尔:《现代世界中的日常生活》,纽约1971年版,第151页。同时,坚持推崇文化(艺术)政治化。西方马克思主义一直坚持精英主义和救赎主义立场,试图揭示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具有代表性的有本雅明的艺术研究,霍克海默、阿多诺对文化工业的批判,马尔库塞关于“新感性”与审美问题的研究等。从总体上说,尽管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是由于历史条件和文化传统不同而形成的理论重心迥然相异、极富个性的不同文化理论,这些理论或许有些偏颇,但它们另辟蹊径的解读仍然能够为我们提供可资借鉴的理论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