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从生态哲学、发展学、伦理学、文化学、社会学等学科层面,对生态价值作一个比较全面的研究,以使人们走出生态价值认识上的误区。
作者简介
刘定平 男,湖南宁乡人,教授。历任湘潭大学德育教研室主任、湖南大学德育教研室主任、湖南商学院党委宣传部、统战部副部长、党委统战部部长。主持完成省部级课题20余项,发表论文100多篇。获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研究课题优秀成果一等奖、湖南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理论文章一等奖、湖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等多项奖励。出版《理论与现实的良性对接》、《大学生品德心理学》、《思想道德修养》等多部著作、教材。
第一章 认识论视阈的生态价值取向
一、认识论视阈下的生态环境
二、生态价值认识论:“人天同一”的生态文明观
三、科学(技术)的态度与生态价值取向
第二章 价值观视阈的生态价值取向
一、价值的哲学界定
二、价值观念在生态域中的矛盾
三、生态价值观:现代文明体系中的价值理念
四、生态文明观:全球资源共享中的价值理念
第三章 发展观视阈的生态价值取向
一、和谐发展:人与自然环境的生态价值取向
二、协调发展:文化与自然环境的生态价值取向
三、可持续发展:社会与经济的生态价值
第四章 伦理观视阈的生态价值取向
一、生态伦理的价值主体
二、生态伦理价值观的内涵与启示
三、生态伦理的文化价值向度
第五章 传统文化视阈的生态价值取向
一、中国哲学文化中的生态价值模式
二、中国道家文化中的生态价值取向
三、中国儒家文化中的生态价值取向
第六章 现代社会视阈的生态价值取向
一、中国生态环境现状解析
二、科学发展观与生态价值取向
三、对生态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评析
主要参考文献
后 记
第一章 认识论视阈的生态价值取向
20世纪,生态系统、生态环境、生态文明、生态价值等词汇为西方学人提出并纳入生态学、经济学、政治学、哲学、生物学、环境保护等学科的视野。进入21世纪,相关的研究在中国也成了“显学”。在取得共识的基础上,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来阐述:“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本书我们将从认识论、价值观、发展观、伦理观四个维度,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两个层面阐述多重视阈的生态价值取向,并力图强调这样一个理念:生态价值是现代价值体系的基础和出发点,又是我们追求价值的目标和归宿。
一、认识论视阈下的生态环境
生态价值是一个历史范畴,是社会的产物,随社会经济发展、环境状况的变化而变化。当今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其根源在于我们认识的局限和偏差导致了人类的行为模式、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机制方面的缺陷。要克服生态危机,人类必须对以往人与自然的认识做一个深刻的反思,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科学的认识观念,由此构建相应的消费模式、生活方式和社会政治机制。生态价值是一个现代的观念,用通俗的语言来说,生态价值是人对生态环境的一种认识和价值考量。因此,要弄清生态价值观念,还须先考察人与生态环境的关联,即,人与生态环境本质上是一个怎样的关系?
(一)生态环境是人类生成与生活的物质前提和基础
地质科学家告诉我们,地球已有45-46亿年的历史。而根据人类考古学的研究,大约距今300—350万年前,地球上才出现猿类。然后经历了能人、直立人、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等阶段,到大约3万年前,进化为完全意义上的现代人。地球的历史告诉我们,在人类出现之前,无人的世界遵循其自然的节律运行,正所谓“天地固有常矣,日月固有明矣,星辰固有列矣,禽兽固有群矣,树木固有立矣。”《庄子·天道》。
人猿辑别,本质的区别在于人是有意识、有目的进行活动。“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单纯地以自己的存在来使自然界改变;而人则通过他所作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来服务,来支配自然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作为人类有意识、有目的活动的物质器官——人脑——的产生,是生物进化史上一个划时代的里程碑。根据已经发现的化石,古生物学家们认为,在大约五亿年前的奥陶纪,原始沧海里遨游着一种名叫甲胄鱼和盾皮鱼的原始鱼类。这些鱼类虽然很小,基本上没有大脑皮层,却已经形成了后脑、中脑和前脑。到了四亿年前的泥盆纪,出现了智力高于鱼类的两栖类动物。此时的两栖动物仍然没有大脑皮层,前脑较大,略微覆盖着中脑,其听觉、嗅觉、视觉器官都比较发达,行为也复杂多了。三亿五千万年前的石炭纪,地球上出现了爬行动物,它们的神经系统进一步完善,出现了大脑皮质的萌芽。一亿八千万年前的中生代侏罗纪,鸟类出现了,鸟类的行为远比爬行动物复杂,都与大脑皮层的发展有关。哺乳动物出现在中生代早期,这些动物脑的不同部位有了明确的分工:延髓调节消化、循环、呼吸;中脑协调身体的姿势;小脑控制着运动;间脑实现高级植物性能和某些复杂的无条件反射。哺乳动物的大脑皮层已经出现了沟回,可以对从身体外部或内部来的刺激进行改造。到了高等哺乳动物猿类,就与人很相似了。科学家发现,猿脑和人脑不仅在脑量上比较接近,而且在结构上也十分相似。人类和其他灵长目的大脑结构,除了同语言有关的两个“联络区”之外,差别就很少了。张浩:《思维发生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古人类学、考古学的大量资料证明,人脑是从猿脑进化而来,促进这一进化的原因是劳动和语言。恩格斯指出:“首先是劳动,然后是语言和劳动一起,成了两个最主要的推动力,在它们的影响下,猿的脑髓就逐渐地变成人的脑髓”《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因此,从历史学、发生学、生物学的考察看,人是自然界长期进化的结果,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种自然的历史过程。
人类社会存续和繁衍的前提是什么呢?马克思认为,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同时这也是人们仅仅为了能够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都要进行的(现在也和几千年前一样)一种历史活动,即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那么,构成“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的要素是什么呢?1894年1月25日恩格斯在《致瓦·博尔吉乌斯》中认为包括以下四个要素:①决定性基础的经济关系,即一定社会人们用以生产生活资料和彼此交换产品(在有分工的条件下)的方式,包括生产和运输的全部技术装备;②经济关系中的还有这些关系赖以发展的地理基础;③事实上由过去沿袭下来的先前各种经济发展阶段的残余(这些残余往往只是由于传统或惰力才继续保存下来;④围绕着这一社会形式的外部环境。
恩格斯四个要素中的后三个要素,即“地理基础”、“先前各种经济发展阶段的残余”和“外部环境”,用现代生态学理论来说是“生态环境”或“生态系统”。生态系统(ecosystem),指由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构成的统一整体。无机环境是一个生态系统的基础,其条件的好坏直接决定生态系统的复杂程度和其中生物群落的丰富度;生物群落反作用于无机环境,生物群落在生态系统中既在适应环境,也在改变着周边的环境。1935年,英国生物学家阿瑟·乔治·坦斯利爵士明确提出“生态系统”的概念。他认为“生态系统是一个的‘系统的’整体。这个系统不仅包括有机复合体,而且包括形成环境的整个物理因子复合体……这种系统是地球表面上自然界的基本单位,它们有各种大小和种类”。生态系统是开放系统。为了维系自身的稳定,生态系统需要外来能量(主要是太阳辐射能)的不断输入,并在系统内传输、消耗、转化,保障系统稳定而不发生崩溃;生态系统是动态平衡系统。系统内的物质和输入系统的能量从植物的光合作为合成有机物,经由草食动物、肉食动物传递转移,物质和能量各种生物间转换,最后被微生物分解为简单的化合物和元素,再回到环境系统中。
进入现代社会,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得到空前的提升。我们有了基因工程、试管婴儿,我们制造了一个新的世界——人造世界。尽管如此,我们仍然只能生活在地球上,我们依赖于自然资源和外部环境去创造人类的生活。因此,人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人类的存在和发展也以保有一定程度为“自然”、平衡的生态环境为前提和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在一定的程度和空间范围保有一个合乎自然本性和自然规律的生态环境,是生态价值理论的逻辑的和现实的前提,是构成生态哲学的出发点。
(二)人类环境观及其形态的演化
自然和环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我们把客观物质世界称为自然界或大自然,它包括无机界和有机界。“自然有多种含义,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点:自然是人类活动和创造未曾改变或增益之状态。”《西方大观念》第2卷,陈嘉映等译,华夏出版社2008年版。尽管自然与环境的内涵在一定语境下相互重叠,但相对于环境而言,自然的历史更为久远,外延更为广阔。环境是人“在”的一种状态,没有人类,这个世界就不是什么环境,没有人就没有环境。以生态价值理论视角,进入人类生存、生活领域和人类视野的自然界可以称之为环境。以哲学认识论的视角,环境认识的演化过程依随两条重合的路径:一是大自然按照其自身的规律不断“呈现”、“开显”于人类,决定人们对环境认识观念的变化发展;二是随着人的主体性不断强化,人类在反思“人与环境关系”认识中会刷新旧的认识观念,创新人与生态环境的认识观、价值观、发展观和伦理观。按照人类理性及认识能力无限性思想的逻辑假设,在人与自然的互动过程中,人类环境的演化依次生成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生态环境三个时期,分别代表过去时、进行时和将来时三种形态。与此相应,作为对人类环境的认识反映的人类环境观,经历了由“天人一体”的自然环境观、“天人二分”的人文环境观到“人天同一”的生态文明观演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