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清朝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皇朝,古典题材的电视剧多半是取材于清朝。就以清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80年)时的《历代职官表》为纲。加以增删,然后和当代公务员职级进行比对。
作者简介
蒋建中 男,1939年出生于江苏宜兴都山蒋家村。1955年中师毕业,取得教师资格。1985年无锡教育学院函授毕业,评为中学一级教师。毕生从事小学、中学教学工作。工作之余,勤奋好学,博闻强记,尤其爱好钻研古典文学。1999年在官林二中退休。
第一部分 清代职官各表比对
一、皇族事务机构
1.宗人府
2.銮仪卫
3.领侍卫内大臣
4.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5.内务府
6.内务府上驷院
7.内务府奉宸苑
8.内务府武备院
9.宗室封爵
10.世爵世职
11.王府各官
12.光禄寺
13.太仆寺
14.太医院
15.坛庙各官
16.陵寝各官
二、国家行政机构
1.内阁
2.吏部
3.户部
4.户部三库
5.户部仓场衙门
6.礼部
7.乐部
8.礼部会同四驿馆
9.兵部
10.八旗都统
11.前锋护军统领
12.步军统领
13.火器、健锐、虎枪各营
14.盛京将军等官
15.各省驻防将军
16.提督、总兵、副将
17.参将、游击等官
18.刑部
19.都察院
20.五城
21.通政司
22.大理寺
23.工部
24.户、工二部的钱局
25.理藩院
26.翰林院
27.文渊阁阁职
28.詹事府
29.太常寺
30.顺天府
31.鸿胪寺
32.国子监
33.钦天监
34.盛京五部等官
35.总督巡抚
36.司道
37.知府、直隶州知州等官
38.知州、知县等官
39.学政
40.司道
41.漕运各官
42.盐政
43.关税各差
44.各处驻札大臣
45.新疆各官
46.蒙古属各官
47.土司各官
三、其他
1.圣衍公后裔
2.师、傅、保加衔
3.文官阶
4.武官阶
第二部分 词目
1.三公
2.三司
3.三事
4.三师
5.三台
6.三老
7.三孤
8.三监
9.三衙
10.三长
11.三司使
12.三闾大夫
13.于越
14.万夫长
15.万户侯
16.才人
17.五百
18. 五贡
19.五军都督府
20.五均司事师
21.屯长
22.屯田都尉
23.可汗
24.平章
25.吏
26.两制
27.两江总督
28.事务官
29.师帅
30.师保
31.师傅
32.九牧
33.九品
34.九品中正
35.九卿
36.苑马寺卿
37.尚宝司卿
38.卫尉
39.两使
40.长吏
41.状元
42.长隨
43.乌布
44.州牧
45.举人
46.乡官
47.乡豪
48.乡大夫
49.乡有秩
50.尹
51.书记
52.书吏
53.书佐
54.书记员
55.司
56.司士
57.司门
58.司马
59.司仪
60.司成
61.司李
62.司兵
63.司直
64.司事
65.司官
66.司空
67.司隶
68.司徒
69.司寇
70.司稼
71.司暴
72.司令员
73.司务长
74.司礼监
75.司农寺
76.司盐校尉
77.司金中郎将
78.丞相
79.承宣使
80.万户
81.千户
82.孛堇
83.直讲
84.南面官
85.博士
86.左史
87.左师
88.左丞
89.左徒
90.左冯翊
91.左丞相
92.右丞相
93.右扶风
94.上相
95.别驾
96.判官
97.制军
98.制使
99.制置使
100.制置三使条理司
101.刑名师爷
102.副官
103.内史
104.内宰
105.内傅
106.内行厂
107.内侍省
108.内朝官
109.同考官
110.同平章事
111.仆射
112.代本
113.仪曹
114.传胪
115.伍长
116.优贡
117.优监
118.伊玛目
119.伊犂将军
120.作册
121.侍子
122.侍中
123.侍从
124.侍史
125.侍卫司
126.侍御史
127.供奉
128.使
129.使君
130.使相
131.使者校尉
132.列贡
133.修内司
134.保宫
135.保义郎
136.侯人
137.候补
138.候补道
139.健饭都尉
140.僮仆都尉
141.僧录司
142.分司
143.分封制
144.公
145.公行
146.公车司马令
147.兰台
148.关都尉
149.兵马司
150.兵备道
151.单于都护府
152.典礼
153.典客
154.典签
155.典属国
156.典农都尉
157.典农中郎将
158.酉
159.总宪
160.总统
161.总理
162.总管
163.总司令
164.总教习
165.总政治部
166.入阁
167.从事
168.仓部
169.令
170.令公
171.令尹
172.令正
173.令史
174.会元
175.会同馆
176.佥事
177.佥院
178.佥都御史
179.命妇
180.舍人
181.北司
182.北面官
183.北大王院
184.北庭都护府
185.六官
186.六曹
187.六都护府
188.市令
189.市易司
190.市舶提举司
191.京兆尹
192.亭
193.亭侯
194.帝师
195.冷官
196.军
197.军门
198.军师
199.军阀
200.军侯
201.军需
202.军务院
203.军政府
204.农都尉
205.冢宰
206.训导
207.议长
208.议郎
209.评事
210.词臣
211.译长
212.谏议大夫
213.卫所
214.卿士
215.防御使
216.都头
217.都护
218.都事
219.都转
220.都统
221.都监
222.都堂
223.都尉
224.都督
225.都水监
226.都点检
227.都统制
228.都部署
229.都元帅
230.都水使者
231.都指挥使
232.部曹
233.部堂
234.刀笔吏
235.力士
236.加官
237.助教
238.勋官
239.云中都护府
240.台
241.台院
242.台省
243.台辅
244.台谏
245.县令、县丞
246.县佐、县尉
247.县正堂
248.参议
249.参军
250.参政
251.参谋
252.参乘
253.参赞
254.参谋长
255.参知政事
256.参赞大臣
257.劝农
258.发运使
259.观察
260.观察使
261.观军客使
262.廷尉
263.干吏
264.工师
265.工官
266.功曹
267.贡生
268.士
269.士师
270.城门校尉
271.节级
272.节度使
273.苏拉
274.茶马司
275.节镇
276.荫生
277.著作郎
278.萨宝
279.葫芦王
280.藩镇
281.开坊
282.开府
283.大士
284.大夫
285.大使
286.大长秋
287.大司马
288.大司农
289.大司空
290.大司徒
291.大行人
292.大良造
293.大将军
294.太史
295.太守
296.太尉
297.太官令
298.太皇太后
299.执戟
300.执金吾
301.技监
302.折冲都尉
303.护军
304.护羌校尉
305.护乌桓校尉
306.押司
307.招讨使
308.推事
309.推官
310.提刑
311.提牢
312.提学
313.提点
314.提举
315.提督
316.提辖
317.掾史
318.摄政
319.封人
320.封疆大吏
321.尉
322.武库令
323.团练使
324.御史
325.御史大夫
326.御史中丞
327.庄宅使
328.度支使
329.庶子
330.门下侍郎
331.将军
332.将作大匠
333.客卿
334.宰
335.宰执
336.宰相
337.达鲁花赤
338.巡按
339.巡捕
340.巡检
341.巡按使
342.巡阅使
343.巡察使
344.遂录司正印
345.遂人
346.录事
347.录尚书事
348.属国都尉
349.女史
350.小史
351.小臣
352.小行人
353.少府
354.少宰
355.尚书令
356.纳言
357.经制使
358.经略使
359.紫薇郎
360.统带
361.统领
362.统制
363.主计
364.主书
365.主司
366.主考
367.主客
368.主爵
369.监冶谒者
370.天官
371.天可汗
372.枢密使
373.相国
374.柱国
375.校人
376.校尉
377.校书郎
378.支度使
379.转运使
380.比部
381.正印官
382.步军营
383.中军
384.中丞
385.中尚使
386.中郎
387.中涓
388.中书令
389.中护军
390.中郎将
391.中常侍
392.中领军
393.中朝官
394.中书侍郎
395.特进
396.特任官
397.政府首脑
398.教习
399.散官
400.散骑常侍
401.新军
402.膳夫
403.殿中侍御史
404.方伯
405.方镇
406.房考官
407.水部
408.水衡都尉
409.春官
410.堂官
411.掌固
412.掌故
413.掌玺大臣
414.督军
415.督邮
416.督学
417.田正
418.留后
419.留守
420.邮传部尚书
421.盐官
422.盐运使
423.盐铁使
424.监生
425.监司
426.监军
427.监学
428.监察御史
429.钦差大臣
430.铁官
431.铜官长
432.镇抚使
433.生员
434.知州
435.知贡举
436.知制诰
437.秋官
438.科道
439.租庸使
440.秩宗
441.秘书
442.泉府
443.刺史
444.领军
445.虞候
446.光禄勋
447.签帅
448.亦都护
449.群牧使
450.起居郎
451.里正
452.谷蠡王
453.辨铜
454.虎贲
455.骨都侯
456.黄门侍郎
第三部分 附录
附录一 中国科举制度
附录二 历代中国行政区域的变革
附录三 新中国行政区划的变革
附录四 我国工资级别制度的由来
附录五 1994年以后解放军军衔对应职务
后记
参考书目
跋
一、皇族事务机构
1.宗人府
[宗人府]:管理皇室事务的机构。明初设大宗正院,不久改称宗人府,以亲王任宗人令。其后事权归于礼部。清代沿制,长官称宗令,左右宗正,左右宗人,由亲王以下皇族充任。一般由皇室中德高望重者担任。
宗人府的组成:
[宗令]:一人。
[左右宗正]:各一人。
[左右宗人]:各一人。
[府丞]:一人。负责处理府内事务,可以由非皇室成员担任。正三品。
[左右司理事官]:宗室各二人。正五品。
[左右司副理事官]:宗室各二人。从五品。
[左右司主事]:宗室四人,正六品。
[经历]:宗室二人,正六品。
[堂主事]:宗室二人,正六品。
[笔贴式]:宗室二十四人。并支七品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