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从审美人类学的角度,运用文化人类学和美学交叉,田野调查与理论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全球化语境中的民歌的生存机制和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考察和研究,并对全球化语境中的地方性审美经验中的民歌文化、当代大众文化时代民歌的认同危机与中国少数民族艺术的表征危机等问题作出了理论的研究和阐释。
作者简介
廖国伟 1958年11月生,广西桂林人,1983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哲学系,学士学位。广西师范大学教授。主要著作有:《艺术与审美的文化阐释》、《艺术哲学初步》等。在学术杂志上发表论文若干篇。著作《艺术哲学初步》曾获广西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绪论
第一章 全球化语境与地方性审美经验中的民歌文化
第一节 全球化语境中的民族文化认同危机
第二节 全球化语境下的民族文化生态与艺术生态的问题
第三节 民歌与当代大众文化:当代大众文化时代的民歌认同危机及其重构
第二章 全球化语境下民歌艺术的生存与发展
第一节 土风与时尚的撞击:全球化语境下民歌艺术发展的现实境遇
第二节 解构与建构:全球化语境下民歌艺术发展的坚强突围
第三节 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现代审美意义
第三章 民歌艺术的当代发展及其文化价值
第一节 从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看民歌的当代发展
第二节 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文化阐释
第三节 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文化价值
第四章 刘三姐民族文化形象的建构与构成
第一节 刘三姐艺术形象的历时性建构
第二节 刘三姐形象的文化构成
第三节 刘三姐民族文化形象的内涵与特征
第四节 刘三姐民族文化资源的现代开发与利用
第五节 刘三姐民族文化品牌建构的当代意义
第五章 壮族嘹歌歌圩文化及其审美内涵
第一节 嘹歌及其嘹歌文化状况分析
第二节 嘹歌歌圩的形成及其形式与内容
第三节 嘹歌与歌圩的审美内涵
后记
绪论
在现代美学研究视野中,美学研究的范畴纷纷转向具体的文化现象,由原来的注重哲理思辨的哲学美学模式,转入宽泛、具体的文化美学模式,强调美学研究要走出书斋,走向无限丰富的人类文化,以鲜活的人类文化材料为依托来进行美学研究。也就说,是美学研究已经转向为从文化的大视野来研究美学或从审美的角度来研究文化两个维度展开,这对传统古典的“哲学美学”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冲击,同时也给美学的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西方古典美学中,美学是以思辨的形式存在的,其源头可以追溯到柏拉图的《大希庇阿斯篇》中追问“美是什么?”开始,在那时柏拉图提出了一个“美本身”,也就是美学界所讨论的“美的本质”的问题,他说:“这美本身把它的特质传给一件东西,才使那件东西成其为美”,它是“真实的东西”。[古希腊]柏拉图著、王太庆译:《柏拉图对话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78~210页。这是至今仍让美学界纠缠不清的“美的本质”之谜的源头所在。在追问美的本质问题上,黑格尔把西方思辨美学发展到了顶峰,他把美的本质概述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他说:“真,就它是真的来说,也存在着。当真在他的这种外在存在中是直接呈现于意识,而且它的概念是直接和它的外在现象处于统一体时,理念就不仅是真的,而且是美的了。美因此可以下这样的定义:‘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德]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38页。在20世纪,西方哲学美学发生了语言论的转向,分析美学代表维特根斯坦直言不讳“思想是有意义的命题,命题的总和就是语言”[德]维特根斯坦著,郭亮译:《逻辑哲学论》,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37页。,解释学美学代表伽达默尔也指出:“能理解的存在就是语言”“不仅世界只有语言才是‘世界’,而且语言也只有在世界中得以表现,这一真实才是它真正的存在”,在伽达默尔看来,“美”的实在性不过是语言游戏而已。如果说伽达默尔的“语言游戏说”还停留在说话人“在场”的“游戏”,那么德里达的“语言学游戏说”则已经颠覆和解构了美作为实体性存在的根基,在德里达的视野中,存在只是“出场”和等待“出场”的一堆语言碎片。美的实体性存在已经成为一场无始无终的语言游戏,徐崇温著:《用马克思主义批判西方思潮》,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第253页。他说:“游戏总是不出场和出场的游戏,但如果要对他进行彻底的思考,就必须把游戏设想成出场与不出场的替代品,必须把存在设想成游戏的可能性,而不是周围的其他方面的基础上的出场和不出场”胡经之著:《走向文化美学》,《学术研究》2001年第1期第110页。,这样一来,西方哲学思辨性美学被被解构为零星的碎片。
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张力在于其现实性与实践的品质,晚年的马克思对当时新兴的人类学抱有极大的兴趣和热情,他企图从人类学的角度入手,探寻出上层建筑、文化与审美之间的内在关系,遗憾的是还没来得及对此进行深入的研究就与世长辞了。在马克思之后,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流派自觉地把人类学的材料和研究方法纳入美学研究的视野。如普列汉诺夫的《没有地址的信》,卢卡奇的《审美特性》等都大量的引用人类学的材料来说明和论证复杂的审美问题。
在中国美学界,目前美学研究者不再为“美的本质问题”而争论不休,而是尽量地避开“本质论”,把“美的本质”问题悬置起来,大胆的借用西方当代哲学、美学思想和人类学的研究方法,把美学研究融入更为宽泛、具体的文化语境中,随着大众化的“审美文化”的不断发展和少数民族艺术资源的不断挖掘与开发,为中国美学研究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现实环境的巨大变化,各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现象也开始进入中国当代美学的研究的视野。叶朗、张法等主张把“文化大风格”作为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胡经之先生于1999年发表《走向文化美学》一文,他从近20年来中国美学的发展历程和世界美学的发展走向出发,提出“文化美学”这一新命题,并对此进行了一系列的理论阐释,他说:“对于我们生活于其中的文化世界,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对待,但我最感兴趣的还是如何从美学的角度来审视,我们需要各种各样的文化研究,我更希望走向文化美学”胡经之著:《走向文化美学》,《学术研究》2001年第1期第110页。,文化美学不仅要关注当代审美文化,政治文化、道德文化、科技文化、教育文化等也应得到文化美学的关注,从美学上加以审视和评析。此外,文化美学也要重视具体的文化现象,并从文化研究中吸收养料以及从众多的文化现象所作出的分析中,站在美学高度上进行思考,并做出理论概括。美学研究的文化转向,预示着中国当代美学研究方向将逐步走出传统哲学性的理论思辨的“囚笼”而走向阐释分析复杂、具体、鲜活的现实文化现象与审美现象。
当前,“从现实的角度看,在全球化语境中,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全球化的压力和市场经济的矛盾使民歌等民族艺术的内涵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民族艺术事实上已经成为当代美学的重要范畴,它以艺术的形式体现了文明的冲突以及边缘化族群的审美抵抗,艺术的内容和意义方面的理论研究被推到了理论的前台,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审美人类学成为可能”王杰著:《寻找母亲的仪式——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审美人类学考察》(总序)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页。。在当代全球化语境下,各种文化正处于一种胶状的“杂糅”状态中,纯粹的民族文化或“原生态”已经不存在。中国当代文化是“大众文化、少数民族文化、民俗文化、民族——国家意识形态等多种元素在现代传播媒介所提供的交流平台上‘多声部’地共鸣”,而重视当代审美文化的“杂糅”特征并以翔实的田野调查和具体的个案研究来揭示出这种“杂糅”特征的审美价值,正是审美人类学所关注的重点,我们在本书中所研究的个案: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作为一种特殊而又复杂的文化现象,它兼容了这些“杂糅”文化特征,“在艺术层面包容了各种形态的民歌、现代音乐艺术、流行通俗音乐以及主旋律歌曲等多个领域;在社会活动层面则包括了艺术表演、经贸活动、意识形态宣传与树立文化形象等多个目的;在参与者方面不仅有艺术家还有政府、知识分子、民间歌手、社会大众等;而在文化层面,意识形态主旋律文化、少数民族民俗小传统文化与知识分子精英大传统文化、大众消费文化等更是交织在一起。”王杰著:《审美人类学视野中的“南宁民歌节”》,《民族艺术》2002年第3期第145页。为此,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走入了审美人类学研究的视野,成为其一个典型的个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