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把经济制度、阶级关系的研究同既定制度下的资源配置过程、诸经济变量之间作用机制的研究加以结合,即把经济制度本质的分析与既定制度下经济运行过程数量的分析结合起来。
作者简介
沈 阳 女,1968年9月出生,经济学硕士,云南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教授。已出版专著1部,编著、参著著作6部。主持省哲学和社会科学课题2项、参与国家社会科学规划课题4项,另外参与省部级课题多项。在CSSCI发表论文15项,公开发表论文近50项。
前言
第一章 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制度因素
第一节 经济发展史中的制度因素
一、早期资本主义发展
二、近代中国的衰落
三、其他案例
第二节 社会发展中的制度因素
一、人类社会形态的变迁
二、社会发展的合力思想
第三节 正确认识制度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一、经济制度分析变迁
二、新制度经济学在中国受到追捧
第二章 制度的一般比较
第一节 制度内涵及构成比较
一、制度学派对制度的界定
二、新制度经济的制度范畴及其分类
三、马克思主义的制度范畴及其类型
四、制度范畴比较分析
第二节 制度起源论的比较
一、制度学派的制度起源论
二、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起源
三、马克思主义的制度起源——物质生产条件起源论
四、制度起源论的比较分析
第三节 制度功能的比较
一、关于制度功能的一般性描述
二、新制度经济学家论制度的功能
三、简单比较
第三章 制度分析方法比较
第一节 关于人的行为的基本假设
一、“经济人”假设
二、制度学派对人的行为的基本假设
三、新制度经济学关于人的行为的基本假设
四、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行为的基本假设
五、关于人的行为假设的比较
第二节 制度分析方法的比较
一、制度学派的制度分析方法
二、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方法
三、马克思主义的制度分析方法
四、制度分析方法比较
……
第一章 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制度因素
“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是经济增长的关键;一个有效率的经济组织在西欧的发展,正是西方兴起的原因所在。”[美]道格拉斯·C·诺斯、罗伯特·托马斯:《西方世界的兴起》,厉以平、蔡磊译,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
——诺斯
“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而由此就产生出“一个总的平均数,一个总的合力”,这个结果“可以看做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力量的产物”《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恩格斯
社会经济是一个复杂的演变系统,如何满足人类丰富而多变的需求,既是一部生产要素演化的历史,又是一部社会发展的历史。制度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什么作用?让我们循着社会经济发展的轨迹去探询制度在经济发展史中的作用以及经济学家对制度问题的关注历程。
第一节 经济发展史中的制度因素
人类社会发展至今,经历了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在时代的更迭和社会的变迁中,经历了几次大的变局,一些国家曾经辉煌而后又衰落,一些国家曾经默默无闻后又崛起,是什么原因导致?这里我们不可能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行一次全面回顾,其中的变数也相当多,但是有一个重要因素,我们不可以忽视。这就是制度的作用。制度的作用在于,规制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减少信息成本和不确定性,把阻碍合作得以进行的因素减少到最低程度。事实上,在人类社会的初期,由于交易的简单和参与者双方的信息对称,无需建立一套制度来约束人们的交易行为。但是随着分工的发展,交易范围的扩大和交易层次的增加,交易越来越复杂,人的行为也越来越难以预期,于是制度就很重要了。也就是说从简单的交易到非人格化交易过程,是一个制度作用不断增加的过程。而从历史上看,在进入工业化时代以后,制度上的差异才发挥出明显的作用。下面我们就追溯历史发展的一些典型案例来说明制度在近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一、早期资本主义发展
研究近代世界经济史,“资本主义时代是从16世纪开始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从16世纪到18世纪是西欧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资本原始积累的时期。在这段时期,资本主义手工工场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封建主义过渡到资本主义,整个世界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场伟大的历史变革中,地理大发现是一个以暴力为基础的残暴的血腥制度。这一时期,进行殖民掠夺的主要国家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和法国。这几个国家的殖民势力此消彼长,分别在不同时期掌握着当时的世界殖民霸权。
诺斯在描述这段历史时指出:经济增长的基本条件是建立有效率的经济组织。他在《西方世界的兴起》一书中,开门见山地提出了一个不同凡响的观点:对经济增长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制度因素而非技术因素——“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是经济增长的关键;一个有效率的经济组织在西欧的发展,正是西方兴起的原因所在。”诺斯的上述观点是通过对公元900~1700年间西方经济史的考察而得出的。他指出:历史上的产权没有做到使个人收益与社会收益相等,其原因就在于或是没法阻止“搭便车”的行为,或是创立和行使产权的费用超过了收益。在解答为什么历史上的经济增长没有在整个西方世界同时出现而首先在尼德兰和英格兰地区出现时,诺斯指出:1500~1700年,西欧的民族国家由于实施了两种不同的所有权结构,导致了两种不同的结果。尼德兰和英格兰地区最早进行了产权结构方面的变革,从制度上激发和保护了经济领域内的创新活动,因此它们首先在西方世界崛起,而法兰西和西班牙则没有做到这一点,因此它们在竞争中失败并大大落伍了。
法国和西班牙是竞争失败的国家。17世纪的法国仍实行土地的世袭占用,没能有效地重新组织耕地,使16世纪的人口增长造成的土地收益递减及阻挠有效调整和新技术创新的制度环境造成了法国17世纪的农业日趋衰落,而行会、垄断和地方市场的保护,又使其经济丧失了可以从交易部门得到的收益。也就是说,法国17世纪经济未能长期稳定的增长是由于没有发展有效的所有权,从而不能摆脱马尔萨斯陷阱。(“马尔萨斯陷阱”,本质上是食物生产、经济增长、自然资源供给速度赶不上人口增长的速度或人口对食物、资源需求增长的速度太快,以致形成矛盾。当对立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社会容忍到达一定极限,则人口生产、食物资源生产或经济发展,必然因为战争爆发、经济危机、自然灾难的强制解决而最终倒退。而其突破则是通过重要的发明和创新,制度发展使社会收益率和个人收益率趋于一致,使经济增长率高于人口增长率。“马尔萨斯陷阱”在13~16世纪制约了欧洲国家的发展。)而另一个曾经强大的国家——西班牙,曾经征服了海洋,获得了世界。但像潮水一样涌入的财富,几乎都用来支撑为宗教信仰、为殖民扩张而进行的战争,而没有用来发展真正地能够让国家富裕起来的工商业,更没有发展维护其长远发展的制度。势力强大的王公贵族不愿意看到工商业的发展导致新兴势力的崛起,他们曾经荒唐地把数以万计从事工商业的外国人,从自己的国土上赶走了。西班牙逐渐习惯了不投资本国的工业,久而久之国内工业极度萎缩,而货币急剧贬值。由此可见西班牙和法国的衰落在政治上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