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出版时间:2011年6月第1版第1次
本书概述:河北经贸大学为纪念建党90周年,就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并作为学校向党的生日献礼。本书就当代大学生的感恩缺失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问题。以及从大学生个体角度和学校、社会、国家角度
作者姓名: 李卫锋 王维国
出版社: 光明日报出版社
订购电话:400-6677-036
优惠活动:出书作者购书享受65%折优惠。
购书服务:满59免运费 : 由一站出版服务网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6:00前完成下单,预计5天可送达
图书定价:35
内容简介
河北经贸大学为纪念建党90周年,就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并作为学校向党的生日献礼。本书就当代大学生的感恩缺失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问题。以及从大学生个体角度和学校、社会、国家角度,阐述加强高等院校的大学生感恩教育工作的必要性,以及如何提高大学生的感恩素养等问题进行了研究。让当代大学生懂得感恩,学会感恩。
第一章 当代大学生感恩水平及感恩教育实证分析
第一节 感恩理念的科学内涵及价值
一、感恩的概念梳理
二、感恩的核心内容
三、感恩的社会价值
第二节 大学生感恩水平的总体分析
一、大学生总体感恩水平较高的表现
二、当代大学生局部感恩缺失的表现
三、当代大学生局部感恩缺失的原因
第三节 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基本论述
一、大学生感恩教育的科学内涵
二、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内在本质
三、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核心特征
四、大学生感恩教育的主要过程
五、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时代价值
第四节 大学生感恩教育的现状分析
一、当前大学生感恩教育取得的巨大成绩
二、当前大学生感恩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二章 协同创新: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科学发展的动力
第一节 大学生感恩教育协同创新的基本界定
一、创新理念的发展与协同创新的提出
二、大学生感恩教育协同创新的新概念
第二节 大学生感恩教育协同创新的现实背景
一、大学生感恩教育协同创新的必要性
二、大学生感恩教育协同创新的可能性
三、大学生感恩教育协同创新的主要困境
第三节 大学生感恩教育协同创新的思路与特色
一、大学生感恩教育协同创新的工作思路
二、大学生感恩教育协同创新的主要特色
……
第一章 当代大学生感恩水平及感恩教育实证分析
高等院校担负着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作为高等教育直接产品的大学生,不仅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要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与素养。感恩素养是大学生道德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否具有良好的感恩素养直接关系到大学生对待学习、生活、未来工作以及社会的态度,影响到大学生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最终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大学校园的和谐发展、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又好又快发展产生巨大作用。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是提高大学生感恩素养的有效途径,因此,大学生感恩教育应该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基于此,无论从大学生的个体发展角度,还是从学校、社会、国家的整体进步角度来讲,切实加强和不断创新大学生感恩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第一节感恩理念的科学内涵及价值
一、 感恩的概念梳理
1.感恩概念的词源界定
“感”为形声字,从心,咸声。在《说文》里对“感”的定义为:“感,动人心也。”表示思想感情受到外部世界的影响而激动、感动。“恩”为形声词,从心,因声。《说文》里对其定义为:“恩,惠也。”本义指恩惠之意。最早将“感”与“恩”联系在一起,使其成为一个词语的是西晋的陈寿,在他编著的《三国志•吴志•骆统传》中提到:“飨赐之日,可人人别进,问其燥湿,加以密意,诱谕使言,察其志趣,令皆感恩戴义,怀欲报之心。”三国志•吴志•骆统传之后感恩一词就不断见之于历代著作中,如晋代潘岳的《关中》:“观遂虎奋,感恩输力。”关中诗十六首唐代陈润的诗作《阙题》:“丈夫不感恩,感恩宁有泪。心头感恩血,一滴染天地。”《三国演义》第39回:“飞得免诛戮,感恩无地,岂肯走乎!”罗贯中.三国演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版
感恩一词将施恩者与受恩者双方的情感联系在一起,表示受恩者受到别人恩惠,意图充分表达对施恩者的感激之情以及一心回报之意。在中华民族丰富的语言中有许多精辟的词语,诸如:恩怨分明、知恩图报、忘恩负义、恩将仇报等等,这些词语或者深刻体现了施恩者与受恩者的情怀,或者生动描述了忘恩负义的行为,对施受双方或赞美、或鞭挞,从而达到褒善贬恶、抑恶扬善的目的。
2.古代中国的感恩概念
在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感恩观念一直占据着十分突出的地位,中国历来十分重视感恩,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一种伟大的人文素养,感恩业已成为我们民族精神的主要元素,在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上持续发生着作用,在政治、宗教、伦理、文学、教育等领域持续产生着影响,最终成为中国人的文化基因。在中国古代,感恩思想散见于儒家经典、文学作品、家谱家训等中。在《诗经》中就有蕴含感恩思想的佳句,如“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诗经•卫风•木瓜《说苑•复恩》有“知恩图报”说苑•复恩等。孔子的“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钦”论语•学而是中国古人的人生观和感恩观,在家为孝子,在国为良民,表达了对父母养育之恩的回报和对君王、国家的忠诚。从儒家讲求的“忠、孝、仁、义”等思想中引发出来的感恩观念,是人性的根本、人伦秩序的来源和社会稳定的基础。中华民族是最懂感恩的民族,数之不尽的诸如“孟女哭竹”、“望云思亲”、“鹿乳奉亲”的感恩典故,“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动人诗句,“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的经典话语,“居功之行,人不功其行;求报之惠,人不报其惠”的训诫篇言,都集中体现了古代中国对感恩理念的认同和崇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