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共怀仁县委党校为纪念建党90周年组织出版的图书。主要有历程大事篇、县委重视篇、党校努力篇、学员感受篇、教师论文篇。
历程大事篇
中共怀仁县委党校现状
怀仁县委党校50年的大事记述与教育发展历程
县委重视篇
[讲稿]
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
——谈资源型县区领导干部的政绩观 王智杰
把握形势寻求突破
——在全县副科级以上干部培训班的专题辅导 吴秀玲
“三个代表”思想的历史性和时代性特征 李发
坚持六个结合破解六大难题
全面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 李锦
让科学发展观在怀仁大地生根开花结果 牛志忠
科学的治国方略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根本保障 张耀生
[举措]
县委书记王智杰深入培训一线,了解学习情况
县长吴秀玲到党校教学观摩点视察指导工作
县委副书记、党校校长王彦平与党校教师座谈纪要
县委常委、纪检委书记李启军
在科级领导干部培训班交流时的发言
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吴文莉在一次“创先争优”活动会上的讲话
县委常委、政府常务副县长、行政学校校长司永恒
在“怀仁县行政学校”挂牌仪式上的讲话
……
历程大事篇
中共怀仁县委党校现状
中共怀仁县委党校位于怀仁县云中镇新华南路2号,其基本情况是:
中共怀仁县委党校实行校务委员会领导体制,现有七名校务委员,其中校长一名(县委副书记兼)、常务副校长1名、副校长3名、专职校务委员2名。校党支部现有党员21名,其中男14名,女7名。现有“三室二站”五个内设机构,即办公室、教务室、教研室、函授辅导站和电大工作站。
县委党校共有教职工41名,其中在职32人,退休人员9名;在职人员中有教师15名(其中本科学历13名,专科学历2名,讲师11名,助讲4名),干部7名,后勤人员10名。
2010年7月怀发〔2010〕12号文件决定,怀仁县人民政府成立怀仁县行政学校,与县委党校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的管理体制,两校合署办公,资源共享,承担双重任务。经县政府党组研究决定,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兼任怀仁县行政学校校长。
县委党校与县住房保障和城乡建设管理局、县广播电视中心、怀仁报社四个单位集于一楼办公。现有办公校舍52间,其中教室2个(可容纳80人的1个,30人的1个),远程网络教室1个(可容纳30人),报告厅1个(可容纳172人),图书室1个。办公室19间,库房2间,卫生间洗漱间3间,使用总面积约1000平方米。
怀仁党校诞生于1960年12月。光阴荏苒,今天,怀仁党校已经走过了50多年的发展历程。回顾历史,党校的发展始终同党的历程紧密相连,党校的教育始终同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紧密配合,并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根据不同时期党校自身的特点,党校教育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一)创办时期的曙光(1960年12月-1966年6月)
1960年至1966年是怀仁党校的开创期,在短短的六年中,她即开始闪光发亮,彰显了她的特性和作用。
1960年12月根据大同市委的决定,怀仁区委增设中共怀仁区委党校。校址设在城北原八一机械厂院内,杜荣耀任副校长,主持区委党校工作。这一年,怀仁区与全国各地一样,积极开展农村“三反”整风运动,迅速掀起群众性学习毛泽东著作的热潮。建立各种形式的红专学校或毛泽东著作学习小组,举办干部理论自修班、学习班,以此来适应全方位地、大规模地培训区、社、队以及区直机关干部的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