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是天津市教委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开展的征文活动中精选出来的优秀文章的汇编。内容涉及党的建设、高校党建研究、科学发展观、开展争先创优活动等方面的成果。
第一篇 党史党建理论研究
党领导社会建设的主要成就和基本经验 刘景泉 张健
中国共产党“权为民所用”的三种形态 余金成
中国共产党对欧交往九十年的历史回顾与思考 吴志成 王天韵
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年来的对美交往 张睿 壮刘丰
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觉是中国共产党不断取得胜利的必要条件 寇清杰
论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孙兰英
延安时期中共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大众化的互动探索论析 魏继昆
我党历代领导核心的人才思想研究及启示 孔月霞 宋津
“三大选择”的历史必然性 陈海平
改革开放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 邰哈斯其木格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中国传统文化 李宝席 包晓光
执政与转型:中国共产党在“不变”与“变”中发展完善 刘玉靖
毛泽东农业合作化思想及对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启示 刘志锁
从现代化的角度透视中国共产党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赵美玲 滕翠华
关于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若干思考 王秀阁 杨仁忠 阎艳 李朝阳 张喜阳
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理论的重要贡献 王同起
试析国外学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解读 翟昌民
民营企业党组织嵌入公司治理监事会的模式 初明利 阎琳
建国以来党对国际形势的判断及为世界和平所做出的贡献 崔德华
市场经济条件下搞好党的廉政建设的思考 郭金城
……
第一篇 党史党建理论研究
党领导社会建设的主要成就和基本经验
刘景泉 张健
本文作者:刘景泉,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健,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副教授、政治学博士。(天津,300071)(南开大学天津300071)
摘要:中国共产党创建90年来,在致力社会革命、为中国发展进步奠定根本前提的基础上,领导人民进行全面的社会建设,使国家面貌和人民生活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其基本经验:一是树立以人为本理念明确社会建设的根本目标;二是坚持社会主义原则把握社会建设的道路方向;三是围绕优化社会结构制定社会建设的相关政策;四是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整合社会建设的各方资源;五是按照统筹兼顾方针营造社会建设的良好环境。社会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这一目标的实现,不仅需要政府部门的管理服务、社会组织的健康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更需要中国共产党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社会建设;成就;经验
将社会建设关于社会建设的涵义,目前理论界大体有广义论、中义论和狭义论三种代表性的观点。广义的社会建设是指与自然界相对的社会的整体建设,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诸多领域;中义的社会建设是指实现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社会发展;狭义的社会建设是指与经济、政治、文化相并列的社会领域的建设,也就是从社会所处发展阶段出发,遵循社会发展客观规律,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动员各种力量,在社会领域从事的重在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社会活动和过程。由于社会可作为或大或中或小的系统而存在,社会建设概念广义、中义、狭义的区分只具有相对意义,不能截然分开。(参见陆学艺编著:《北京社会建设六十年》,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4页;郑杭生主编:《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报告2006——走向更讲治理的社会: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3页)本文所使用的“社会建设”概念,主要是指狭义上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之一的社会建设,但在与“社会革命”相对应时则是指广义的社会建设,在与“社会变革”和“社会发展”相联系时则是指中义的社会建设。纳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虽然在2004年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才正式明确,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建设的伟大实践,则可以追溯到全国范围执政以前,贯穿于党创建以来90年的辉煌历史,并为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启示。
一、党领导社会建设的主要成就
社会和谐与发展进步是中国共产党不懈奋斗的目标。党成立时就在党纲中声明“党的根本政治目的是实行社会革命”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1921年7月),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3页。。所谓社会革命,就是改变生产关系,实现社会形态的根本变革。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不仅是一场改变上层建筑的政治革命,同时也是一场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革命。在局部执政的农村革命根据地、抗日民主根据地和解放区,党在变革农村旧式生产关系基础上,以“保障工农利益”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厦门大学法律系、福建省档案馆选编:《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法律文件选编》,江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7页。、“增进人民福利” 《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中华民国30年5月1日中共边区中央局提出,中共中央政治局批准),陕西省档案馆、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合编:《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5辑,档案出版社1988年版,第2页。为目的,围绕解决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进行了初步的社会建设。如毛泽东所指出:“领导农民的土地斗争,分土地给农民;提高农民的劳动热情,增加农业生产;保障工人的利益;建立合作社;发展对外贸易;解决群众的穿衣问题,吃饭问题,住房问题,柴米油盐问题,疾病卫生问题,婚姻问题。总之,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 毛泽东:《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1934年1月27日),《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6~137页。作为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雏形,党局部执政地区经济社会的繁荣发展与国民党统治区形成了鲜明对照,使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中国未来发展的前途和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