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武汉大学
出版时间:2012年6月第1版第1次
本书概述:本书将“样板戏”的发展历史分为“样板戏”前史(1938-1962)、“样板戏”史(1963~1976)、“样板戏”后史(1977~1981)三个部分。本书的原始材料涉及到“样板戏”的剧本创作(包括剧本
作者姓名: 李松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订购电话:400-6677-036
优惠活动:出书作者购书享受65%折优惠。
购书服务:满59免运费 : 由一站出版服务网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6:00前完成下单,预计5天可送达
图书定价:89
内容简介
本书将“样板戏”的发展历史分为“样板戏”前史(1938-1962)、“样板戏”史(1963~1976)、“样板戏”后史(1977~1981)三个部分。本书的原始材料涉及到“样板戏”的剧本创作(包括剧本移植)、剧场演出、影视文本,与之相关的所有文学评论,以及与“样板戏”有关的文学政策、文学评论等等。与“样板戏”发展有关联的历史材料按照年、月、日的纵轴编排次序,以历史事实为纬线横向展开。采用史料呈现与个人解读相结合的双线结构。对同一史实列出不同的史料进行对举;对重要史实背景情况进行必要介绍;为重要人物列出简要的小传。本书力图通过个人的研究深入历史现场,建构一种立体的、丰富的、生动的“样板戏”原生态景观。
作者简介
李 松 籍贯湖南湘乡。武汉大学副教授,文学博士。2007~2010年在武汉大学哲学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2010~2011年哈佛大学访问学者。主要从事文艺学、美学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曾经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曾经主持教育部“十一五”“211”三期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
凡例
导论
“样板戏”前史
“样板戏”史
1963年
1964年
1965年
1966年
1967年
1968年
1969年
1970年
1971年
1972年
1973年
1974年
1975年
1976年
“样板戏”后史
参考文献
后记
导论
据笔者的统计整理,国内外目前还没有一本系统详尽的“样板戏”编年史。结合对于“样板戏”的研究体会以及《“样板戏”编年史》的编纂经验,我试图对“样板戏”编年史的编撰思路与方法进行经验总结与理论分析。
目前学界与“样板戏”编年史相关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江苏省文联资料室编撰的《革命现代戏研究资料索引:1963.1~1965.3》(1965)、江苏省文联资料室与南京大学中文系资料室联合编撰的《革命现代戏资料汇编》(第一辑—第四辑)(1965)、於可训、李遇春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编年史》(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卞敬淑的《文革时期样板戏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1)等。上述研究成果史实考据方面有扎实深入的探索,为进一步的学术研究夯实了基础。
那么,我编写“样板戏”编年史的缘起是什么呢?第一,“样板戏”交织着文学与政治复杂的历史纠葛,凝聚了几代人极端的情绪体验与五味杂陈的情感记忆。自从1978年文禁渐开,关于“样板戏”思想内容与艺术成就的价值判断争讼纷纭,莫衷一是。李松曾经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研究成果进行过整理与分析,详见《近十年来中国大陆革命“样板戏”研究述评》《中国现代文学》(台湾:中国现代文学学会,2006年第10期)。如果着眼于学术研究的话,挖掘对象详尽的基本史实应该是首要的工作。“样板戏”争鸣首先应该立足于可靠的第一手史料来发言,而争鸣中的分歧其首要原因,我认为主要是研究者对史实的模糊认识或片面盲视。特别是结合“文革”时期的报刊评论、民间文献,尤其是援引江青关于“样板戏”的指示进行研究的人,少之又少。因此,一部考据扎实、材料详尽的“样板戏”编年史成为了学术研究工作的迫切需求。
“样板戏”研究涉及戏曲现代戏的创作动机、方法选择、文学史意义以及现实影响诸多方面。与文学作品研究相区别的是,戏曲研究涉及剧场与观众两个独特的因素。通过剧场,可以了解与之密切相关的历史场景;通过观众,可以发现与之密切互动的剧本创作以及广大的民间社会。总之,通过以“样板戏”为个案,可以重新认识中国当代文学转型的多重面貌:传统与现代所包含的不同价值观念,尤其是从延安的戏曲改革到“文革”“样板戏”之间,中国当代戏曲改革的精神血脉;现代文学与当代文学之间不同的价值诉求;个人、社会、国家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