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该书从当前高等学校教师管理的现状出发,以心理学理论为指导,阐述高校领导的行为如何影响教师的心理和行为,探讨高校管理的效用。
作者简介
梅红,西安交通大学副教授,工学学士、教育学硕士、管理学博士。曾赴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教育学院,新加坡国立大学教育研究院访问交流。主要从事教育管理与公共政策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发表中英文论文四十余篇,出版参与图书8部。
宋晓平,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博导。历任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院院长,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曾任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全国MPA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会长;全国第二届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现任全国第三届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1 绪论
1.1 实践背景分析
1.1.1 学院领导的管理环境
1.1.2 部分教师的职业状态
1.2 理论背景
1.2.1 领导理论与激励管理的相关研究
1.2.2 社会交换理论与双因素激励理论的研究
1.2.3 现有理论研究的启示与局限
1.3 相关概念
1.4 研究问题
1.5 研究思路与框架
2 文献述评
2.1 领导理论
2.1.1 领导理论的发展
2.1.2 变革型领导理论
2.1.3 关系型领导理论
2.1.4 研究趋势与现状
2.2 组织沟通理论
2.2.1 沟通
2.2.2 组织沟通
2.2.3 组织沟通理论的发展
2.2.4 组织沟通理论的研究趋势
2.2.5 沟通满意感与沟通开放性
2.3 心理契约研究
2.3.1 心理契约的定义
2.3.2 心理契约的内容与结构
2.3.3 心理契约研究与双因素激励理论
2.3.4 心理契约的相关研究
2.4 社会交换理论
2.4.1 理论基础
2.4.2 理论衍伸
2.5 本章小结
……
1 绪论
中国的高等教育正在经历着从规模扩张到质量提高的重要转变,在经历了大约10年的持续扩招之后,高等院校普遍面临着学生人数剧增与人均资源相对不足、师资队伍水平迫切需要提升、科研竞争日益激烈等方面的突出矛盾,高等院校如何既要保持快速的发展以适应经济社会的需求,又要确保办学质量,成为高等教育管理者必须深入分析和思考的问题。高校教师作为学校发展中最重要的人力资源,教师的工作状态与表现对繁荣学术研究、促进学院和学校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院的领导者如何在现有办学资源的基础上引入符合知识型人才特征的现代管理方式,通过综合运用不同的组织沟通与激励管理手段,促进组织与个体、个体与个体、组织与组织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推动知识创新的进程,改进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院校管理水平,成为提升办学绩效、促进大学发展的基础和关键。《领导行为与高校教师心理契约研究》将以我国的高等院校为背景,针对高等院校二级学院管理中领导行为和教师心理契约的影响关系展开研究。
1.1 实践背景分析
1.1.1 学院领导的管理环境
(1)高校管理与一般企业管理的差异分析
高等院校中学院一级组织的管理活动应该显著地区别于传统的企业组织。这是因为在组织文化、人员特征、组织形态、绩效目标等多个方面,学院组织都与传统的企业组织显著不同。学院管理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与传统的企业组织不同,高校的管理形态相对松散,高校的教学科研人员既可以与他人合作,也可以自成一体开展工作,领导者通常既从事行政工作也身兼教学科研任务。虽然学院或者学校可以通过对教师工作的认知与价值权衡来判断教学与科研的质量,但是由于大学教师工作的高度自主性,导致难以完全介入和监督教师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和具体的细节。此外,在教师依托团队进行教学科研的过程中,每一位教师在团队中分享、付出、承担的责任与义务通常都是隐性且不稳定的,这些都难以通过组织的规章条文来明确要求。因此,在高等院校的二级学院管理中,干扰组织目标实现的因素更多、更隐秘,管理实践中对教师的沟通与激励也显得更为重要。
第二,与传统的生产工人不同,高校教师属于典型的知识型员工,高校教师的教学科研活动具有高度的专业性,每一位教师都有专长的研究领域,其他领域的教师一般难以替代。教师个人状态对组织的目标的实现都具有重要影响,部分优秀教师对提高学院发展的带动作用更是显著,反之,教师个人消极行为甚至离职也会对学院的发展带来很大的损失。由于知识半衰期的缩短和知识创新的需要,高校教师还需要不断地通过学习、进修、交流等途径来获取和更新知识,这些既需要个人的努力也需要得到组织的支持,但是由于个体知识水平、学科发展进展以及其他外部条件的影响,其组织和管理的过程都难以明确定量的要求。
第三,与传统的组织产出不同,高校通过人才培养活动提高学生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通过科学研究活动改进技术创新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来感染学生、获得学生的崇敬和尊重,教师在科研过程中实现创新与突破并获得长久的愉悦心理体验,这些工作产出的数量和质量都难以简单的量化统计,运用常规物质激励方式难以全面、有效地调动教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高等院校具备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学院管理的方式方法应该明显区别于一般的企业组织。在学院管理中,不仅需要通过常规的物质激励与满足来促使组织目标实现,还应该考虑到教职员工精神情感的激励与心理契约的满足,通过增强沟通、构建信任、体现尊重来帮助教职员工在自主宽松的工作氛围中实现自我价值、创造自我价值,最终实现对教师的人本关怀和组织目标的改进与提高。然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