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一站出版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400-6677-036 全 国 免 费 咨 询 热 线
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提升与战略——基于智力资本、吸收能力及创新文化的影响
点赞
由中联华文组织出版,合同编号:zlhw2012-118

作者单位:湘潭大学

出版时间:2012年3月第1版第1次

本书概述:本书抓住技术创新的知识本质,以知识的类生物生长规律为依据,以智力资本、吸收能力和创新文化为前因变量,探索如何有效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并以技术后发企业为具体研究对象探讨如何实施技术追赶战略。 研究发

作者姓名: 刘亚军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订购电话:400-6677-036

优惠活动:出书作者购书享受65%折优惠。

购书服务:满59免运费 : 由一站出版服务网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6:00前完成下单,预计5天可送达

图书定价:39

书稿详情 稿件目录 样章赏析 图书评价

内容简介

本书抓住技术创新的知识本质,以知识的类生物生长规律为依据,以智力资本、吸收能力和创新文化为前因变量,探索如何有效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并以技术后发企业为具体研究对象探讨如何实施技术追赶战略。

研究发现,智力资本中的人力资本和关系资本能直接有效地提升技术创新绩效,而结构资本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具有两面性。实现吸收能力对技术创新绩效有直接促进作用,而潜在吸收能力则需通过实现吸收能力对技术创新绩效发挥间接影响。企业良好的创新文化能放大智力资本对实现吸收能力和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也能放大潜在吸收能力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技术后发企业在技术追赶初始阶段一般应采取模仿创新战略,至中后期才可以实施自主创新。


作者简介

刘亚军,男,1976年生,湖南益阳人。管理学博士,理论经济学博士后,湘潭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湖南省管理科学学会副秘书长。已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多篇文章被《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等收录或转载。主持省部级课题2项。主要研究领域为:企业知识管理与战略、电子商务。

稿件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动机

  1.3 研究目标

  1.4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说明

  1.5 研究框架

  1.6 研究方法

  1.7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企业的智力资本理论

  2.2 技术创新理论演进述评:基于智力资本视角

  2.3 企业的吸收能力理论

第三章  知识的类生物性质与技术创新

  3.1 知识的实践性

  3.2 知识的外生性

  3.3 知识的依附性

  3.4 知识的酶合性

  3.5 知识的群合性

  3.6 知识的有机性

  3.7 知识的惯性

  3.8 知识的变异性

  3.9 各性质之间的逻辑联系

第四章  理论假设与概念模型

  4.1 智力资本及吸收能力内部各维度之相互关系

  4.2 智力资本对吸收能力的影响

  4.3 智力资本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

  4.4 吸收能力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

  4.5 创新文化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

  4.6 技术差距对吸收能力及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

  4.7 概念模型的建立

第五章  研究设计和研究方法

  5.1 研究方法与逻辑顺序

  5.2 变量设计与指标选择

  5.3 问卷设计

  5.4 样本数据收集

  5.5 前测数据的信度和效度评价

  5.6 样本的描述性统计

  ……


查看更多>
样章赏析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提高企业技术能力,尤其是自主创新能力是提高国家竞争力的关键因素,这一点早已上升到我国的国家战略层次。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指出,“十一五”时期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努力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加快发展服务业,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至今,5年过去了,中国的技术能力水平确实得到了较大提高。2009年《世界知识产权指标报告》表明,从专利申请数量和增长速度来看,中国近几年均保持了20%以上的专利增速,2008年申请总量已达到世界第三。但从创新结构来看,主要还是集中在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应用型专利方面,基础创新、原始创新能力明显落后于发达国家,而且在创新成本、专利转化和利用方面仍具有较大差距[1]。总结起来,中国的技术创新尚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1)中国的技术创新尚存在较大的盲目性

  近几年,国家对自主创新的投入快速增加,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政府和企业在创新投入和创新实施的过程中具有相当大的盲目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重投入而轻管理。政府、企业甚至于个人,对创新具有高涨的热情和积极性,但这种创新往往不重视效率,具有盲目性。比如近几年媒体频频报道的农民造飞机现象。其中一个典型案例是,2001年5月1日,湖北省郧西县农民苏道成的首次试飞以失败告终。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农民苏道成为了造飞机,先后购买了8台旧摩托车做试验,并花去数千元订购航天类书籍供学习用。虽然我们应该肯定这种创新的热情,但冷静思考后我们不禁要问,“农民造飞机”能否具有创新的价值?类似农民造飞机的事例除了精神上的追求外是否还存在着“永动机”式的发明冲动?再如我国研发汽车自动变速箱。据光明日报载,吉利自主研发的汽车自动变速箱获得了2006年汽车行业唯一的科技进步一等奖。按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的说法,是“穷”成就了吉利在这个项目上的成功。据说:国家有关部门曾经投入8亿元的国债专项资金支持两家比吉利更有实力的汽车企业进行并且组织了200多个专业人士参与其事,但几年下来,反倒得出了一个与研发的初衷相反的结论,就是中国的企业不应该再自己搞自动变速箱了,我们差得太远了。研究表明,中国的创新还远未达到有效的程度,在目前的创新投入下,中国的创新产出效率只是发达国家的1/2[2]。对此,我们不禁要问:对创新的支持,除了金钱上的投入,我们还需要做些什么?

  其次,重“拿来”而轻消化吸收。邻国日本在二战后的经济发展速度惊人,技术进步速度更是创造了连美国人都诧异的奇迹。在其“引进、消化、吸收”的战略指导下,短短15年间(1955~1970),日本企业几乎掌握了全世界半个世纪以来所发明的全部先进技术(常建坤,2006)[3]。资料表明,日本各产业部门从国外购买专利技术的费用总额与消化吸收研究费用的总额之比,平均约17,而反观我国,这一比例仅为101!可见,我国的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相比日本而言,更依靠的是高投入和高消耗,重数量而轻质量。从现实来看,我国在技术改革开放后,由于我国制造业技术起点低,产品竞争力差,企业为了快速赢得市场,大量采取了从国外直接引进技术和设备的方式。并采取“以市场换技术”的战略,大量的本土企业通过合资、合作和联盟,向国外企业开放市场,以获取其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但30年过去了,效果如何呢?虽然比较改革开放初期而言,中国制造业的技术能力有了长足的进步,许多产业已经拥有了足够的技术能力参与到国际竞争中,但总体而言,中国的技术和装备水平比发达国家仍落后很多,在汽车、计算机硬件、光学仪器等高科技行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产品很少,核心技术基本上都掌握在外方或外资公司手中。究其原因,主要是企业自身不重视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造成的。许多行业随着技术来源国的技术不断更新,而陷入“引进—利用—淘汰—再引进”的恶性循环中。不仅浪费了大量资金和人力、物力,更严重的是,形成了对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依赖,也抑制了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

  (2)技术创新效率的提高应以尊重知识发展规律为前提

  技术是一种附有经济意义的知识,技术创新的本质是知识的学习、重构与创造,即知识的发展。知识的发展有其自身规律,技术的创新与知识的发展遵循相似的发展规律。人类社会实践证明,谁能够更好地认识到知识的作用和发展规律,谁就能更快地学习和进步,进而获得竞争优势。二战后日本政府认识到日本自然资源稀缺的现状,提出以教育强国、以技术立国的口号,在技术上采取模仿与吸收策略,使其迅速崛起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美国克林顿政府顺应信息经济发展潮流,推出了“信息高速公路”等一系列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措施,使美国经济在20世纪90年代经历了黄金10年;邓小平根据生产力以知识为内核的性质,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尊重知识发展规律的深刻论断。相反,只具备小学文化的农民同志造飞机,没有足够的知识积累和知识基础,忽视复杂技术的群体创造性,必然导致失败;在科层的组织结构下,官僚主义盛行,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及员工之间缺乏信任,业务各自为阵,阻碍了沟通和共享,不利于知识流动和扩散,导致企业动态能力的低下;中国20世纪90年代的光纤产业,无视其技术基础和现状,盲目引进产业链高端预制棒等国外先进设备和技术,结果造成消化不良,后来转而向难度相对较低的光纤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反而取得成功。

  因此,探寻知识活动的机理,发现知识发展的一般规律,是减少技术创新盲目性和提高技术创新效率,进而有效提高国家技术能力的有效途径。

  1.2 研究动机

  中国要实现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型,提高技术能力是关键,在技术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只有在正确认识技术知识发展规律的基础上,选择正确的技术战略,增强学习能力,加强消化和吸收,提高技术创新效率,才能实现有效的赶超。

  本人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跟随导师,在前一个国家自然基金的基础上,认识到知识的发展具有类似于生物生长的一些性质,因而萌发了对技术创新机制进行重新理解的念头。本研究的选题主要出于对知识发展的类生物属性的三个认识:

  第一,知识的生长具有有机性。人只能渐进的学习,只能消化、吸收可与原有知识基础相容的新知识,不能拔苗助长也不能跨越式学习。因此,企业的技术创新必然也应该以一定的知识基础为前提。知识基础对技术创新必然存在影响。因此,这成为本研究的原始动机。进一步的问题是,企业的知识基础是什么?如何测度呢?

  在此,企业知识的测度便成为一个关键的步骤。但现实是,企业作为一种以盈利为目的生产性组织,其组织知识被赋予了价值性,并非所有知识都是有价值的,也并非所有知识都能创造价值。并且,行业之间的知识类型是有差别的,对软件业有价值的知识并不意味着对饮料行业也适用。因此知识的存量测度具有相对性,而不存在绝对的适合所有行业和所有企业的知识测度。

  在现有的研究中,从智力资本的角度,利用科学的量表,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来对企业的知识基础进行测度,是相对合理的做法。而且,这种做法相对比较成熟,对智力资本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成果也相对丰富。虽然在具体的维度定义上,学者们的结论不太一致,但这并不影响研究的深入。因此,本研究选择了智力资本作为衡量企业知识基础的工具。

  第二,知识的发展是一个先学习后创造的过程,后发企业的技术追赶,其基本方式是通过技术学习。理论和实际证明,学习的效果跟企业的吸收能力有关。技术创新的投入,如果没有吸收能力作为前提,则难以有好的收效[4][5]。基于上,本研究将吸收能力加入到考察范围。并且,在现有的研究中,关于吸收能力的实证研究量表也有不少,这也为本研究提供了方便。本研究需要进一步考虑的问题就是:吸收能力是如何影响创新绩效的?企业的智力资本对吸收能力是否具有影响?吸收能力在智力资本和技术创新绩效之间是否起到中介作用?

  第三,知识发展的酶合性。知识的扩散、重构和创造有类似于生物发酵的特点,知识酶作为反应过程中的一种催化因素,可以推动或阻碍知识创新。在企业层面,技术创新离不开一定的环境和氛围,创新绩效往往和企业内部所弥漫的创新文化有关,通过创新文化的激励和向导功能,激发员工对创新的认同并提升其主观能动性,因而获得更好的创新绩效。基于上,本研究选择了创新文化作为另一个影响技术创新绩效的因素作为考察对象。

  由于技术创新的主体是制造业企业,且其主要见证者和参与者是企业高管和研发人员,因此本研究在实证研究中选取制造业企业中的高管和研发人员为调查对象。

  ……


查看更多>
其他推荐
先出书后付款 费用低至极致 由专人全程负责 足不出户出作品
看过本书稿的人还看了 换一批
服务保障
先出书后付款 费用低至极致 由专人全程负责 足不出户出作品
更多
  • 专人对接
    专人与您无缝对接,信息沟通无障碍,及时解答作者关心的问题
  • 贴心服务
    出版费用不仅可以先出书后付款,而且还可以分期付款。
  • 多重服务
    代发稿费、代理发行、授权组稿、版权维权、知识产权法律援助
  • 到门服务
    书稿往来由顺丰快递送达,我方结算。货运图书时,物流公司送书上门。
  • 跟踪服务
    图书出版后,2年内出现图书掉页、装订开胶,无理由重印。
  • 援助服务
    遇到版权纠纷时,提供法律援助。如遇到赔偿,返还部分出版费。
  • 责任保障
    可享受一站出版网责任保障体系优先赔付,出版费差价3倍赔付。
  • 开具发票
    纳税是企业的义务。开具的发票都可在北京市税务局网站上可查询。
  • 免费仓储
    如果作者包销图书时,一站出版网免费为作者提供一条龙图书分销服务。
客户评价
先出书后付款 费用低至极致 由专人全程负责 足不出户出作品
为该书打分
还能输入500字
% 好评率
好评
中评
差评
  • 领先行业

    团结协作 资源共享

  • 后付费用

    先出书,后付款

  • 多重保障

    多重服务 专人对接

  • 一站式服务

    平台保障 先行赔付

扫一扫 关注出版服务网微信

400-6677-036
周一至周日 9:00-18:00
(仅收市话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