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杭州师范大学
出版时间:2013年1月第1版第1次
本书概述:本书是以教师专业化成长基地为背景,以杭州德天实验小学校本培训为案例,探究教师群体专业成长的理论与实践,重点阐述教师群体专业成长的平台构建、培训机制、培训模式及评价体系。反映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新思路与
作者姓名: 刘堤仿 杨仙萍
出版社: 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订购电话:400-6677-036
优惠活动:出书作者购书享受65%折优惠。
购书服务:满59免运费 : 由一站出版服务网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6:00前完成下单,预计5天可送达
图书定价:43
内容简介
本书是以教师专业化成长基地为背景,以杭州德天实验小学校本培训为案例,探究教师群体专业成长的理论与实践,重点阐述教师群体专业成长的平台构建、培训机制、培训模式及评价体系。反映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新思路与新成果。
本书可供高等院校、教师进修学校、中小学教师培训使用,也可供教师教育研究者参考。
作者简介
现为杭州师范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教师教育研究所所长,全国校本培训研究中心副主任,湖北省数学特级教师。
第一章 教师群体专业成长的生成理论
一、教师群体互动场理论
二、教师校本教育场理论
三、校本培训项目制理论
四、教师职业智慧体验理论
五、教师专业成长能力理论
第二章 教师群体专业成长的自主实现
一、教师群体专业成长的自主要求
二、教师群体专业发展的自我完善
第三章 教师群体专业成长的平台构建
一、学在《成长》长在《成长》
二、专业搭桥专家引领
三、体验生活了解社会
四、借鉴经验提升形象
五、拓展训练熔炼团队
六、媒体互动信息交流
第四章 教师群体专业成长的培训机制
一、转变观念,树立四本意识
二、教师培训内容的选择
三、教师培训机制的建立
第五章 教师群体专业成长的校本培训模式
一、论坛参与式
二、观点辩论式
三、反思诊断式
四、主题建构式
五、课题带动式
六、专题讲座式
第六章 教师群体成长的评价体系
一、“以人为本”教师专业成长的评价理念和策略
二、教师群体专业成长的评价标准及其应用
三、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学生满意教师”评比
参考文献
……
第一章
教师群体专业成长的生成理论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以及知识经济的日臻成熟,人们的创造才能和自我发展、自我更新能力,越来越成为人们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时代要求我们每个社会成员都能成为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勇于创新的终生学习者和探索者。教师工作所赋予我们教育人、培养人的职能,决定了教师自身必须具有自我发展能力和创新精神,否则我们就不能很好地完成教书育人这一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快速推进,一部分教师较快地达到了一定的水准,但继续提高发展的动力和空间又似乎非常有限,出现了比较明显的“高原现象”。也有一部分教师感到工作难以适应,处于不断被边缘化的状态中,使这部分教师产生了比较严重的“职业枯竭”困惑。解决教师成长中专业化发展问题,成为中、小学校迎接信息时代挑战的迫切需要。
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随着全国教育体制改革、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区域性教育管理体系创新越来越受到重视,具有本地特色、教育集团化名校教育战略的兴起,使创办特色学校的呼声愈来愈高,与之相应的对特色教师的需求越来越旺盛。这一切给予教师群体专业成长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为使我们的教师队伍能够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学校在不断强化、优化教师培训功能的同时,自觉地挑起促进教师自我发展、不断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的重任,以完成学校教师群体专业成长的任务。
与此同时,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经过第一轮“国家跨世纪中小学教师园丁工程”的实施,初步形成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现代模式,推动了教师教育的区域性发展,教师院校培训与校本培训一体化实验正处于萌芽状态,他们的成功经验对我们深入研究教师群体专业化发展带来启示。现代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普及,又为教师教育走进校本插上了腾飞翅膀,与教师培训院校(或机构)共同构建的教师专业发展平台,使学校教师群体专业的持续成长起步于本校,发展于本校,成熟于本校成为可能。
教师群体专业成长理论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理论和学说在我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验的总结,是培训院校和中小学学校教师教育实践的提升,是学校教育特色和学校教师特色的双重体现,我们着重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理性思考,由此形成教师群体专业成长德天实验(德天实验小学,以下同)理论体系。
一、教师群体互动场理论
基于德天实验教师的群体结构与专业发展呈动态这一现状,我们在设计项目时充分考虑以问题解决为中心,以行动研究为载体。在研究进程中,我们始终把全体教师作为研究对象,实行全员参与研究,坚持由学校管理者、教师乃至学生及其家长共同研究,坚持为全体教师的专业成长而研究,坚持对教师专业发展过程的研究,坚持在教师专业化发展中研究。在研究的共同体中,教师是核心,课题组成员是支撑点,学校是教师专业生成的内应场,社会是教师发展的外援场,教师在研究中互动,专业在互动中发展。教师群体中各个个体不是完全同质的,各有特长,见解也有差异,因此这就为研讨中互动,互动中共同成长创造了条件。
王建军的《课程变革与教师专业发展》一书中在讨论学校层面教师发展途径时提出了建构教师专业社群的概念,他认为我国中小学以集体形式活动的如学科教研、年级组、备课组等教师群组就是教师专业社群。我们认为没有必要增加过多的理论,还是直接用教师群体为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