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围绕学校为什么要成为幸福的地方这一主题,就人才观(教育观念更新的前提)、教育消费与小康社会等方面的内容进行阐述,体现了作者对教育的热爱。
作者简介
邓忠汉,保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
学校为什么要成为幸福的地方?
人才观:教育观念更新的前提
新课程与新型学校的功能
新课程与新型教师的风采
新课程与学生的发展
新课程呼唤新型的评价观
新课程与课程资源
学校需要“眼线”吗?
课堂上的“民主生活会”
剪不断理还乱的教育“二极情结”
教师应该是“神”吗?
当一个“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老师
新课程给师范院校带来的新挑战
大学精神描述
大学之“大”
高校也要倡导科学的发展观
学生“假话作文”批判
——新课程条件下的写作教学反思
写作课的欣赏价值
新课程概念描述举要
崇拜文字
大声朗读
武训的膝盖
砚台咏叹调
书咏叹调
笔咏叹调
附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学校为什么要成为幸福的地方?
一、关于幸福
幸福是一条“链”,我们姑且把他称之为“幸福链”,而不是“生物链”。譬如在肉食动物中,以大欺小、弱肉强食,已经是一种铁定的“天理”,谁也奈何不得。俗话说的“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虾吃沙。”当然“沙”里还有许多细小的动物。达尔文说这是一种“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是一种“天意”。“天意”不是幸福,因为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今天,我们对动物的保护和爱护已经成为获得幸福感的重要举动之一。
在美国,专门有一个“动物保护组织”对参与一年一度的电影“奥斯卡金像奖”的影片进行品头论足。他们往往会对当年获奖呼声很高的片子进行分析,如果电影画面中出现当场把动物打死、或者折磨动物的情景,那他们就不能给这部影片好评。虽然他们的投票最终不进入评奖,但是这种影响确实非同一般。好些导演都不敢得罪他们,都要请他们事先给自己的电影“把把关”,对那些“不堪入目”的镜头进行修改。
现在在著名的风景名胜区“神农架”里有一块很大的墓碑,下面埋葬着为我国科学家研究SARS病毒而献身的十八只猴子的骨灰。当看着一个个活蹦乱跳的猴子被注入SARS病毒后痛苦、挣扎、慢慢死去的过程时,许多科学家们都流泪了。有的还留下一撮猴子的骨灰留做永恒的纪念。
有两个画面至今我都不能忘怀:一个是我在汕头市街头看到用车载来的奶羊,奶羊们被一排地绑立在车子的栏杆上。为了给人们一种货真价实、新鲜可人的印象,牧羊人当场给人们挤羊奶,人越多他越高兴,而奶羊却被挤得乱跳乱叫。其实,奶羊并不喜欢当众“出彩”,它们喜欢在静静的山水草木间生活。另一个画面是我在保山城里看到的:有一天,我在街上走着,一个人骑着摩托车迎面驶来,油门轰得很大,车速却不快。我定睛一看,摩托车后面拖着一只羊。羊被拖着走,已经筋疲力尽,一看就知道是要拖到羊肉馆去的。我是一个文弱书生,可不知哪来的一股力量让我冲到摩托车前面大喝一声:“你停下!”那人似乎懵了,只好停下车。我知道我这股力量远比摩托车的力量大,但它无法挽救羊的生命,羊已经气绝身亡。羊死了,那人自然也不能再拖了。面对我像失去伙伴一样凶狠的眼光,那人只是“嘿嘿”地傻笑。从这“嘿嘿”的傻笑中我知道那是一个与之无法对话的同类中的“异类”,但不知怎的,我还是说了一句:“伙计,善待动物吧!”我这微弱的、近乎绝望的声音其实是说给自己听的,但不管它。
正是因为我们有这份怜悯心、同情心、痛苦心,才会觉出“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那迷人的诗意;才会觉出《在那遥远的地方》里“我愿是一只小羊/守在她身旁/我愿她拿者细细的皮鞭/不断轻轻打在我身上”那美妙的情意;也才会觉出“林间小溪水潺潺/坡上青青草/野果香山花俏/狗儿跑羊儿跳/举起鞭儿轻轻摇/小曲满山飘”那《牧羊曲》里动人的美意。
同情是幸福得以产生的基础(伦理学意义上的);共鸣是幸福得以绵延的条件(社会学意义上的);审美是幸福得以升华的阶梯(美学意义上的);自由是幸福得以内化的前提(价值心理学意义上的)。所以,新课程中,原先的一些教材文本必须作调整。譬如《水浒传》中的“武松打虎”,还有《猎户》等语文篇目都在调整之列。尊重自然热爱自然,尊重人理解人,才是社会获得整体幸福的基础。
二、幸福与教育的关系是什么?
前教育部部长周济在接受《中国教师报》记者采访时说过这样一些语重心长的话:“教师是天底下最崇高的职业,这不是空话,当你看到你的学生成人、成才,当你桃李满天下时,这是最幸福的事情,比评教授、评职称都幸福。”“要带着一种爱、一种情、真心实意地把这一代人培养好的感情做德育工作。”“当老师的,要真正把教书育人作为最幸福的事情。这个事情想通了,我想什么事情都好办。”
中国儿童教育工作者卢勤曾经说过:“快乐是一种体验,体验是任何人代替不了的。让孩子从小体验快乐,成为一个乐观主义者,比成功更重要。”
有一个在美国的中国人曾以“亚裔父母眼中的好孩子”为题,做了一个调查,得出下列十条标准,摘编如下:
(一)高考得满分;
(二)会拉小提琴或弹钢琴,而且要达到能在音乐会上演奏的水平;
(三)申请报考20多所高校,并且全都通过录取线;
(四)考入全美名校,而且能获得足以支付学费的高额奖学金;
(五)有四样嗜好。第一是学习,第二是学习,第三还是学习,第四是喜爱弹钢琴或拉小提琴;
(六)喜欢古典音乐,不喜欢“煲电话粥”;
(七)考取有高额奖学金的博士研究生;
(八)立志成为一个脑外科专家;
(九)与一位亚裔美国医生结婚,儿孙也非常成功;
(十)喜欢听父母亲讲述他们过去的故事,尤其是他们赤着脚走20多里路去上学的艰苦经历。
看了这十条标准,我们不禁哑然失笑。要做一个“好孩子”,居然要失去许多孩子天然的快乐,过早步入痛苦的奋斗历程。而且应该说是比较开放的旅美亚裔父母亲眼中的好孩子,仍然使用的是国内父母亲的标准。可见我们国内的教育影响之深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