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较为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校长决策中的众多理论与实践问题,书中不仅有规律性的阐述,而且还有可操作性的理论指导,是这一领域很有价值的一部研究著作。
作者简介
福建柘荣人,研究生,中学高级教师。曾任福建省重点中学柘荣一中校长、校党支部书记。现任柘荣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县教育局支部书记,兼任福建省教育督导委员会理事、中华教育艺术研究会理事、中国教育家协会理事、中国管理科
学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中国《发现》杂志社副理事长,宁德市中学高级教师评委、副主任评委。
1.校长决策概述
决策的概念
校长决策的概念
校长决策的地位与作用
校长决策的内容与种类
2.校长决策层次
校长决策层次概念
校长决策的三级模式
校长决策层次分布状态
3.校长决策的一般程序
发现决策问题
确定决策目标
校长拟制决策方案
校长择定决策方案
校长决策方案的实施
校长决策方案的总结
……
1.决策的概念
一、决策自古就有
决策的起源几乎同人类的起源同步。公元前二、三百万年诞生人类,这就在动物群体中独立出了高级一族。这“高级族”同一般动物行为的最根本区别之一就在于——人类行为是有意识的、有目的的。人类在自己行为之前,总会对自己要做什么、怎么做、做了之后可能出现什么后果等都有一番思维活动,形成主意、打算直至方案,而后开始行动。原始人类最初的这种思维过程而形成的主意和行动方案等就是最早的决策行为。当然,这种决策是最简单的决策,最初级的决策方式。国家产生以后,决策也出现新的变化,出现不同的层次。在封建时代,最高层次的重大决策是由封建帝王亲自掌握的,他们在决策时,主要是依据个人的才智和经验,个人的感情和好恶以及谋臣们的进谏。贤臣还是奸臣当道,往往决定国家和人民的命运,这种决策体制和方法的落后性和局限性是人所共知的。在我国古代,成功的决策范例也很多。春秋战国时,“行有车”“食有鱼”冯戈孟尝君收租焚契之举;在赵王与齐王赛马中,齐将田忌为齐王所制定的以劣胜优的对策;诸葛亮作“隆中对”而三分天下;朱元璋采用“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而创明王朝;清朝康熙皇帝“武戏文唱”治服鳌拜等等都是名传千古、脍炙人口的古代决策“佳作”。作为“决策科学”是到20世纪30年代才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现代决策理论是在本世纪40年代以后由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的H·A西蒙和斯坦福大学的丁·G·马奇等人倡导并发展起来的,他们为此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提出了与传统决策理论有根本性差别的新见解。随着人类及人类社会的发展,决策活动也越来越发达,越来越复杂,越来越科学,也越来越重要。这也是古代决策发展的一种必然结果与趋势。
二、决策普遍存在
决策是人类的基本活动之一。在现实中,有人将决策归结为仅是领导人的事,这是一种片面的认识。事实上,决策在人类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人类无论在生活中、工作里、还是在生产上都会遇到一个又一个的问题需要解决,因而也就必须进行一次又一次的决策。人类在实践活动中面对问题必须进行思维活动,进而设想抉择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不同的部门、不同的单位和不同的人们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决策问题,大至国家大政方针的研究出台是决策,小至个人外出旅游线路的最佳选择也是一种决策。因此,决策并不神秘,也不生疏,可以说人人都会遇到决策,人人也都必须学会决策,决策普遍存在于现实之中。有人将决策看成是领导的事,也许只不过是领导的决策显得经常从事、醒目突出、作用巨大、事关全局罢了,而不是领导独有。
三、决策词见秦汉
决策行为虽然自古就有,但决策一词则出现在后。在我国,决策一词最早见于秦汉,其意思大的方面是指为军国大计,小的方面是指一般的出主意。但在后来,此词使用较少。行政管理学中的决策概念是一个外来语。英语为DeciSion,Making,日语译为“意思决定”。对于“决策”这一概念的含义,不同的人又会有不同的见解。
四、决策一词多解
什么是决策,众说纷纭,在此主要有下列几种说法:
决策就是指领导的“拍板”;
决策就是指拿主意作决定的活动;
决策就是指人们的选择;
决策就是指对未来的行为确定目标,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在多种可以相互替代的方案中选择最优方案;
决策是指人们对需要解决的特定问题,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系统地抓住主、客观条件,提出各种可行方案,并从中选择出最佳方案的活动;
决策就是管理,等等。
我们仔细分析这些说法,不难看出这些说法大同小异,人们只是从不同的角度、侧面对决策加以理解的。但我们对决策的理解应从本质意义上去认识、去把握。
五、决策的本质特征
笔者认为决策的本质含义是指人们为了实现特定目标应用一定手段选择实施行为方案的活动。
决策包含四层意思:第一,它是人类特有的行为活动,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一个体现,同时,人还是决策的主体,不同人处在不同的环境和地位就构成不同的决策主体,形成不同的主体决策,如领导决策、职工决策等。第二,它是人们对各种行为方案的选择活动,是一种择优活动。构成决策必须有多个方案可供选择,否则无决策可言。当然,多决策方案的存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书面形式,有些是口头形式,有些表现为决策者内部思维形式。第三,选择决定方案是通过一定的手段、方式来实现的,凭借一定手段进行决策也正是决策完成的必不可少的步骤。第四,决策活动是目的性十分明确的活动,有意识的活动。一个醉到神志不清的领导拍板一项工作并不是决策。决策是一种有意识行为,是一种人的主观意识的表现,也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一个反映。
六、决策的状态
不同的人由于其自身的行为目的,采取的手段、自身的知识、能力、经验以及对决策内容、客观规律的认识不同,因而其状态也是不同的。在此会呈现出三种状态:正确决策、中性决策和错误决策。正确决策状态是指符合客观实际的决策表现形式,它是人们的主观决断与客观实际有机统一和缝合;中性决策状态是指部分偏离客观实际的决策表现形式,它既有符合客观实际的一面又有脱离客观实际的一面;错误决策状态是指完全背离客观实际的决策状态,它是人们主观臆断或盲目行为在决策中的一种集中反映。我们研究决策就是寻求决策的正确状态,扬长中性状态,避免错误状态,这也正是决策者应刻意追求的问题。
七、决策的作用
决策的作用是巨大的,无论是个人、领导还是组织,不同的决策就会在一定范围内产生不同的作用;处在不同层次中的人的决策也会有不同层次的作用。决策的作用有正面和负面之分,人们正确的决策决定着行为目标的实现和从事事业的成功,人们错误的决策 (包括失误的决策)往往导致行为的失败,引起不良的后果。我国六十年代发动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是一项错误决策,它所造成的严重后果是众所周知的,也是无法挽回的。同时,人们的地位越高,组织规模越大,决策层次越高其决策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也就越大。决策的作用告知人们,要有高度的决策责任感和使命感,要使用好手中的决策权,尽力避免出现“一失策而成千古恨”。
如前所述,由于决策是人的主观能动行为,因此,不同环境、地位、角色的人就构成了不同的决策主体和决策特征。本书着重探讨的就是校长这一角色的决策艺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