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系统介绍中国古代文学在德国接受与传播的专著。
作者简介
詹春花:1967年生,湖南桃江县人。1994年始先后在浙江大学中文系、华东师大中文系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研究生,研究方向分别为元明清文学和外国文学。2006-2008年,在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从事博士后科研工作,主要研究中德文学关系。近年发表有关黑塞、尼采及其他文学论文多篇。
上篇 中国古代文学在德语国家的传播与接受
第一章 概述
一、 起源、传播特点
二、 中学西播的杰出使者卫礼贤
三、 一雅一俗德国汉学双璧
第二章 早期接受:19世纪被译介的中国古代文学
一、诗歌
二、小说
三、戏剧
第三章 20世纪以降对中国古代文学的整体性译介
一、诗歌总集、选集的丰富翻译
二、中国诗学作品的译介
三、关于中国诗学研究举隅
第四章 《诗经》、“楚辞”翻译
一、百译不厌是《诗经》
二、知难而进译“楚辞”
……
第一章 概述
一、起源、传播特点
中国很早就与位于欧洲大陆中心覆盖今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奥地利、大部分瑞士的德语区有着经济文化联系。位于德国南部的斯图加特成为古代丝绸之路的西端,目前所见欧洲最早出土的中国丝绸,就是来自于早期铁器时代约公元前6世纪中叶一座德国南部的贵族墓葬参见沈福伟著《中西文化交流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第20页。。对文献典籍的互译约始于16、17世纪之交,就精神交流的意义来说,17世纪是以经典翻译为特征,也是欧洲接受中国思想资源的初始期。随着启蒙运动的来临,思想家们一改宗教界的初衷,从中国古典哲学中发现了一种异己的、全新的弘扬人性的思想资源,莱布尼茨(1646~1716),首次将一个德国大思想家的眼光投向东方的中国,是基于“首先应当学习他们的实用哲学以及合乎理性的生活方式”夏瑞春编、陈爱政等译《德国思想家论中国》,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9页。这样的“实用”和“理性”的需求。在这波意谓欧洲现代精神成型的启蒙浪潮中,也带来了中国文化在欧洲及德国的接受热,并且纯文学的传播已成为重要内容之一。
中国戏曲、小说等文学作品在18世纪首次进入德语地区民众视野,以两个文学事件为标志,一是法国耶稣会教士杜哈尔德(J.B.Du Halde,1674~1743)综合百多年欧洲传教士有关中国之调查报告,编纂刊印《中华帝国全志》德译本在1747~1749年出版,该书包含元剧《赵氏孤儿》、三篇《今古奇观》的小说,以及八首《诗经》的诗。第二个标志性事件是中国的长篇小说《好逑传》1766年由慕尔(Christopher Gottlieb Murr)从威尔金森夫人(Ms. of J.Wilkinson)的英译本转译成德文,以660页的篇幅在莱比锡出版,这是译成德语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尤其是具有动人的戏剧冲突又体现中国式舍己为人道德色彩的《赵氏孤儿》在启蒙运动时期的欧洲受到瞩目,相关题材也不断在德语区流传:伏尔泰的《中国孤儿》由路德维希· 科恩( Ludwig Korn)翻译成德语,于1761在维也纳出版,1763年重版。由意大利著名剧作家梅塔斯塔齐奥(1698~1782)从《赵氏孤儿》改编的《中国英雄》 Pietro Metastasio: Der chinesische Held.1753 Hubertusburg;Wienn: Krau 1754、1755、1764.也在德国多个城市及维也纳等地演出流传。还有1774年,一个自称为弗里德里希斯的作家将《赵氏孤儿》改编成六步抑扬格诗句形式的《中国人或公正的命运》以献给魏玛王子奥古斯特的名义出版,改作加进了三角爱情等因素,作者意在揭露所谓“东方专制主义的习俗” 参阅卫茂平《中国对德国文学影响史述》,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52~56页。 。
19世纪中国文学在德语区传播逐渐拉开序幕,诗歌、小说和戏剧这几种主要的文学体裁都已出现了某些经典作品的翻译,如《诗经》和楚辞,《好逑传》、《玉娇梨》和《花笺记》三部长篇才子佳人小说以及元剧《灰阑记》等构成了这一时期德译中国文学的主要风景;进入20世纪的文化大交流时代后,中国文学就被全方位译介到德语文学之中,经过两百多年的努力,已基本形成相对完整的德译中国古代文学。但中国古典文学在德语区的流传既具有欧洲语言区的共同特性,如早期传播受拉丁文影响,从拉丁文转译汉语文献,或者在译介作品的流行趋势上与欧洲其他语言区大体保持一致,但它又形成了德语区自己的个性特点和优势。它跟德语区汉学的发展相仿并紧密联系,二者都起步较晚,却能后来居上。近至20世纪初期,不少德语中国文学作品须从法、英等他种欧洲语言转译而来,如从法国戈蒂耶《玉书》转译的中国古典诗歌,从英国威利转译的诗歌、小说等,但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始以卫礼贤、库恩等汉学家为代表的德语翻译作品又成为欧美其他语言转译的对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