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为山西民间舞蹈的教程,舞蹈分为四部分进行教学指导,对动作,场景编排都进行了详细的指导,既注重了实践性又注重了学术性,具有很强的系统性。
作者简介
顾小英,1967年出生,山西偏关人,二级演员。从事戏曲表演二十余年,出版多张戏曲专辑。2004年11月调入忻州师范学院。2008年推出个人戏曲演唱专辑;山西省高校教学成果一等奖获得者;2010年出版编著《北路梆子唱腔精选》上集;与山西省艺术研究院研究院田彩凤合著《山西民间舞蹈教程》;2014年与忻州市艺术研究院合作出版《忻州武家班•吹戏》和《北路梆子音乐研究》。现任忻州师范学院舞蹈系总支书记。
第一章 综述
源远流长的山西民间舞蹈历史
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山西民间舞蹈
山西民间舞蹈的文化特征
山西民间舞蹈的艺术特色
第二章 舞种
威风锣鼓
花鼓
穿箱锣鼓
迓鼓
音锣鼓
扇鼓
转身鼓
花敲鼓
会鼓
腰鼓
瞪眼家伙
背花锣
跑灯
顶灯
转灯
七巧灯
云彩灯
九连灯
花篮灯
五女观灯
龙舞
龙灯魔女舞
第一章 综述
源远流长的山西民间舞蹈历史
山西省简称“晋”,古称“三晋”。因地处太行山之西而得名。位于我国华北西部,居黄河中游。东与河北毗邻,南与河南接壤,北与内蒙古联袂,西与陕西隔河相望。
山西多山,有巍峨的太行山、吕梁山、中条山、恒山挺拔耸立,还有佛教圣地五台山,钟磬鼓瑟伴着朗朗经歌。在这块厚重的黄土地上,桑干河、滹沱河、涑水河、漳河、沁河纵横蜿蜒,潺潺流过,尤以纵贯南北的汾河闻名,装点着山西的秀丽山河。
山西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和华夏文明起源的中心地区之一,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考古证明,距今180万年的西侯度(芮城)人,是山西境内最早的人类,他们已学会打制石器和用火,迈出了人猿相揖别的第一步。襄汾县的丁村遗址,发现了中国境内早期的智人化石,是介于北京猿人与现代人之间的中间进化环节,具有现代黄种人的形体特征。丁村文化的遗迹绵延不绝并向四周辐射,开黄河中下游地区中国文明的先河。迄今为止,在山西境内共发现文物古迹31400余处,其中,旧石器文化遗址255处,新石器文化遗址1061处。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一代又一代的山西先民,在这块土地上劳动生活、繁衍生息,在创造生命生存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创造了不朽的文明和古老文化。
(一)山西民间舞蹈的历史进程
1.远古时期的舞蹈遗迹
山西民间舞蹈有着悠久的历史,源远而流长。在襄汾的陶寺文化遗址中,发掘出一件绘有蟠龙图案的彩色陶盘,它是以蛇身为主体,由多种动物形体综合、变异的龙,是原始氏族崇拜的图腾,也是民族象征的族徽,为山西民间的龙舞提供了形象的依据和想象的空间。同时,在陶寺文化遗址中,还出土了一件引人注目的祭器——鼍鼓,鼓腔由树干挖空制成,鼓面蒙鳄鱼皮,它不仅是原始先民通神的祭器,而且也成为后来山西民间鼓舞的主要道具。此外,在陶寺文化遗址中,还出土了鼍鼓8件,石磬4件,土鼓6件,陶铃6件,铜铃1件,陶埙1件,共6种乐器26件,这些礼乐器揭示了龙山文化时期山西礼乐文化的发展水平,表明新石器时代,山西晋南一带已经出现了先民们用多种乐器伴奏,较初创阶段有所发展的舞蹈活动。
历史文献有关于“尧治平阳(今临汾),舜治蒲坂(今永济),禹治安邑(今夏县)”的记载,三地都属于山西南部的古河东地区。据《吕氏春秋·古乐》记载:“帝尧立,乃命质为乐。质乃效山林溪谷之音以作歌,乃以麋革各置缶而鼓之,乃拊石击石以像上帝玉磬之音,以至舞百兽。”舜躬耕于历山(今垣曲、翼城、沁水交界处),以劝民发展生产,并制乐作舞以敦化民风。尧舜禅让,向被视为美谈,而以民间舞蹈《威风锣鼓》相伴的接姑姑迎娘娘的民俗活动从那时起,在4000余年漫长的历程中,在山西洪洞县的羊獬村与历山村之间一直延续流传至今。
奴隶社会时期,山西的民间舞蹈与奴隶主“以巨为美,以众为观”的表演性舞蹈形成了鲜明对比,是奴隶们自我娱乐,自我宣泄的一种形式。然而,作为奴隶制政治经济的反映,亦会与祭祀祖先,神灵崇拜结合。石楼县曹家峪出土的商代铜铃形器,保德县林遮峪出土的商代铜铃首剑,为祭祀所用,也用于激励士气,宴享功臣的歌舞器具。商代,是神权统治的时代,巫舞是巫术祭祀活动中的舞蹈。初时,具有奴隶身份的舞人,(即卜辞中的“舞臣”)也可参加祈神降福、许愿、酬神、欢庆、还愿和超度亡灵的“巫舞”,用人体姿势语言与神灵沟通,以舞蹈进行祈祷、祭献或巫术活动。当出现了专职舞蹈者——巫师之后,舞人在供王室和奴隶主消遣后,往往要被作为奴隶主的殉葬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