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一站出版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400-6677-036 全 国 免 费 咨 询 热 线
霍克斯小说戏仿研究
点赞
由中联华文组织出版,合同编号:zlhw2011-097

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出版时间:2010年12月第1版第1次

本书概述:本书从回顾霍克斯一生文学创作历程,说明他的主要创作手法是戏仿;关注战争时期人们生活、战后人们生活和西部神话,对霍克斯的三部曲进行戏仿研究。

作者姓名: 谷野平

出版社: 光明日报出版社

订购电话:400-6677-036

优惠活动:出书作者购书享受65%折优惠。

购书服务:满59免运费 : 由一站出版服务网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6:00前完成下单,预计5天可送达

图书定价:27

书稿详情 稿件目录 样章赏析 图书评价

内容简介

本书从回顾霍克斯一生文学创作历程,说明他的主要创作手法是戏仿;关注战争时期人们生活、战后人们生活和西部神话,对霍克斯的三部曲进行戏仿研究。


作者简介

谷野平 男,1965年7月生于吉林。先后在吉林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和北京语言大学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为辽宁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曾在《外国文学》等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省级项目1项。

稿件目录

引言

第一章绪论

 一、霍克斯创作的想象之旅

 二、戏仿的界定和流变

 三、国内外研究情况

 四、论文选题的意义及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二章对抗与颠覆——人类历史的戏仿

 一、《猫头鹰》——《圣经》与历史文本的戏仿

  1.虚构的历史和虚构的文本

  2.虚构的理念和扭曲的生活

  3.发霉的历史和恐怖的政治

 二、《食人者》——人性恶的戏仿

  1.创作动机的随意性和空间叙事的共时性

  2.不可靠叙事和独特的人物

  3.文本片段折射出的历史原貌

  4.人性扭曲和梦魇重现

  5.历史的循环和“英雄”的殉葬

 三、《第二层皮》——戏仿战后人类的困惑与无奈

  1.勇敢的小丑和无奈的抗争

  2.赤裸的历史和金色的世界

  3.悲惨命运和传奇幸存

 四、《粘鸟胶》——性压抑、暴力与死亡的变奏

  1.邪恶下的单纯和惊悚中的追求

  2.“鸟儿”欲望和“树胶”的诱惑

  3.迷雾背景和暴力展现

 五、《甲壳虫腿》——美国西部神话的戏仿

  1.除暴安良和心理泥潭

  2.异域风景和贫瘠大漠

  3.漠视生命和瓦解神话

第三章消解与包容——中期性爱戏仿

 一、《血橙》——伊甸园的现代戏仿

  1.乐园重访和传统影随

  2.单纯的消解和真实的骗局

 二、《睡眠、死亡和旅行者》——戏仿文本中的寻梦之旅

  1.虚假睡眠和真实逃避

  2.远航寻梦和心灵探索

  3.虚构的文本和麻木的人生

 三、《滑稽模仿》——死亡与终极的艺术创造

  1.混乱的废墟和秩序的艺术

  2.滑稽模仿和艺术创造

第四章理解与和解——艺术家激情之旅

 一、《情欲艺术家》—— 戏仿后现代短暂的“完美人生”

  1.维护秩序和自我异化

  2.探索路长和幸福短暂

  3.徘徊寻觅和渴望“秩序”

  4.培养同情与走向和解

 二、《弗吉妮:她的两条命》——日记、历史、小说等的戏仿

  1.重塑历史和见证偏见

  2.虚构身份和重构平等

 三、《普世恐惧》——艰难求生当代人的戏仿

  1.荒诞世界和荒诞的人

  2.可怜的女性和无谓的反抗

 四、《威斯尔杰克特》——对侦探小说的戏仿

  1.不确定的人物身份

  2.不确定的意义

  3.不确定的文本

第五章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查看更多>
样章赏析


第一章

绪论

约翰·霍克斯(John Hawkes)被公认为美国战后最重要的反现实主义小说家之一,他在小说创作理论和实践上对传统进行激进的对抗和颠覆。他的小说主要关注语言、美、想象、爱情、性与死亡等问题,其内容折射出后现代社会中人艰难的生存状态。因此,作品受到文学界的高度关注。仅在卡罗尔·A·亨利希·温的《约翰·霍克斯研究指南》(1986)中的相关评论数量就达1120多条。近20年来,相关评论数量持续增长,但毁誉兼而有之。比如托马斯·麦克桂恩就曾高度评价他为最好的作家。可是与此相反,罗杰·萨尔则认为霍克斯用想象进行小说创作,让人不屑一顾。总之,在所有的对霍克斯及其作品的评论中,褒多贬少。

1925年8月17日,霍克斯出生于美国东北部康涅狄格州的斯坦福市,后随家庭搬迁先后生活在新英格兰、阿拉斯加和纽约等地。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之时,霍克斯正就读于哈佛大学,随即参军。战争期间,他在意大利和德国美军战地服务中心当救护车驾驶员。战争结束后,他回到哈佛大学完成学业,同时开始文学创作,毕业后留校工作。战争期间,霍克斯目睹了人间悲剧,对人、历史、政治、宗教和意识形态有了较深刻的思考。在创作手法上,霍克斯独树一帜,在想象的基础上,也利用视觉意象以及视觉意象在读者心里产生的巨大冲击构成小说各部分的链接项,使之起到了传统小说情节的作用;人类的幻想在这种写作手法下变成了人的心理现实,同社会现实构成了一种多维度的或者立体的画卷,从而美好与丑陋同在,邪恶与善良同行,虚构与现实并存,真理与谬误并立;道德与非道德、文明与自然、性与自由等等绝对对立和相对对立的各项,都赫然出现在霍克斯的小说中。读者在震惊于小说反传统的同时,欣喜地发现小说呈献给他们的是完整的人类生活,只不过其视角是逆向的,而不是传统的视角。小说用逆向视角,对人和意识形态进行重新审视和描述,唤起读者对现实生活和世界的反思,从而更好地理解人、社会、自然和他自己。

霍克斯的中篇小说《喧闹小夜曲》(Charivari,1947)为首部作品,《一种爱尔兰眼神》(An Irish Eye,1997)为最后作品。四十年的创作不仅包括小说,同时也包括其他题材,如散文、诗歌和戏剧。同时,他是将不同的题材套用在同一部小说中,更让他的小说别具一格的是霍克斯在小说中渗透进喜剧般的滑稽和幽默成分的同时,有意识地混杂进一些恐怖因素。阵阵恐惧感在阅读的过程中,流遍读者的全身,犹如在奇形怪状的世界里历险,亦如走入梦魇世界,明知道会恐惧,但还是不愿从恐惧中醒来。但是,他们收到了令人惊喜的结果。读了霍克斯小说的读者通常会重新审视世界,从而反思自身和周围的世界,正如悲剧观众受到恐吓,而需要正视自己的生活一样。总之,霍克斯的读者更能清楚地认识自己生活的世界。霍克斯小说的文字优美,充满诗情画意。小说内容涉及色情和暴力,小说结构不合常规,却又十分紧凑、合理。总之,他的作品给读者展开一幅人类物质生活投射在心理上的幻景。

一、霍克斯创作的想象之旅

霍克斯文学创作的第一、二阶段,自1943年始,一直延续到60年代。这两个阶段在时间上相互结合,只能用作品的内容加以区分。其中《猫头鹰》(The Owl,1954)和《食人者》(The Cannibal,1962)都关注战争。两部小说唤醒人们对五十多年欧洲历史的回顾与反思。Bradbury,Malcolm“New Fiction”Punch,March 27(1963):461~462《猫头鹰》以意大利为背景,是典型的巴洛克风格《辞海》里是这样解释巴洛克的:巴洛克是一种艺术风格的名称,“巴洛克”一词来源有二:(1)葡萄牙文barroco,西班牙文barrueco,意为“不圆的珠”;(2)中世纪拉丁文barroco意为“荒谬的思想”。十八世纪末新古典主义理论家开始用它来嘲笑十七世纪意大利的艺术、文艺风格,认为它背弃了生活及古典传统,从此“巴洛克”成为风格的名称。它指十七世纪意大利的一种艺术风格,以及受意大利影响的欧洲和拉丁美洲各国相关类似的风格。它的特点是一反文艺复兴盛期的严肃、含蓄、平衡,倾向于豪华、浮夸,在教堂和宫殿中也把建筑、雕塑、绘画结合成一个整体,在这三方面都追求动势与起伏,企图造成幻像。自十八世纪以来,艺术史家和考古学家们特别重视风格的研究。所谓“风格”意味着一件作品是依照某种特定的组合方式而构成的,它本身有着内在的和谐一致,但又明显的区别于其他的风格,能给人以深刻的印像。的小说。霍克斯的文本给人带来噩梦般恐怖,也展示霍克斯创造文本世界的独具匠心。这两本小说都是建构在历史、伦理价值基础上的“编史元小说”,其中戏仿手法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小说闪烁着寓言般的光彩,似瑰丽的古老的道德剧,将人物、美德和罪恶搬上舞台;“小说的舞台效果有着迷人的魅力,节奏给读者带来梦幻般的感受,使人们感觉不到时光的流逝。在这一点上,霍克斯的小说和卡夫卡的小说惊人的相似。霍克斯小说中的意象犹如珠宝般熠熠生辉,其散文性表达产生超凡脱俗的效果。尽管梦境的中人物栩栩如生,但是缺乏充要的人性基础。”Mona Thurston“Two Novellas”Nation,July 3(1954):17

霍克斯在《食人者》中出人意料地用想象的风景当作小说的背景,小说好似“一场精妙绝伦的噩梦,在那里战争背景模糊不清,或者说人类暴力表达中充满现代人内心深处的渴望和紧张”Bush,Douglas“American Writers Come Back from the Wars”New Republic,(October 30,1950):21~24。小说没有忠实地再现战争本身,读者听不到枪炮声,闻不到硝烟,却可以看到一连串惊悚的意象:死尸、枪弹打掉的手指头、被追杀的男孩儿、挂在钩子上滴着血的人肉。霍克斯在小说中强调视觉感受,使用上述意象造成的紧张感将小说连接成一体,同时构成小说的结构,小说“晦涩难懂,充满刺激,但又感人至深。人物形象生动,事件清晰明了”Coleman,SH“The Cannibal,by John Hawkes”Chicago Review4(Winter 1950):44~45。《食人者》和格拉斯的《铁皮鼓》一样,都反映出人类在历史中表现出的顺从、无能、无知、癫狂和平庸,最后比变成历史中“心甘情愿”的牺牲品;小说预言德国纳粹主义者将再次挑起战争,战争有轮回的周期性。《食人者》戏仿人类的历史、文明,说明它们有虚构的性质,不会给人类带来福祉,只会让人类重复灾难,间接地暗示了人类没有未来。

霍克斯这个时期也出版有关战后人们生活的《粘鸟胶》(The Lime Twig,1961)和《第二层皮》(The Second Skin,1964)。继索尔·贝娄的《赫索格》之后,他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这两部小说比起前两部小说更容易理解,赢得更多读者的青睐,也吸引更多文艺批评界的目光。《粘鸟胶》部分是戏仿,部分是现实。小说超越情节剧,给人以压迫感。读者需要“像阅读诗歌一样集中精力来阅读它”John Daniel“Various Hells”Spectator(London),(September 21,1962):410。小说在噩梦气氛中展示着战后西方世界人的压抑和愤懑,性和暴力依然唱着主角。语言优美,节奏性强,风格随意,给读者以宽松感。可以看出,霍克斯是一位“戴着面纱的让人看不透的作家”,而读者需要冒险走进人类“无理性的神秘之中”。Elizabeth Harvey“New Direction”Birmingham(England)Post,(July 13,1968)8作者还认为,本小说具有噩梦般的品质,人们不容易认清人物,并赞扬了霍克斯在摧毁小说写作的限制上的努力赢得了人们尊敬。小说给读者带来暴力、欲望、死亡、剥夺和挫败感,在美轮美奂和亦真亦幻的背景中,展现出一幅人类在二战后挣扎求生的生动画面。霍克斯在这部小说中坚持把暴力喜剧和反现实主义奇妙地组合在一起,做到作品布局与碎片之间最大程度的和谐统一,在文学创作上达到更高境界,再造出一种新的“真实的”现实主义。George Monteiro“A Curve for Violence”Brown Review1(Summer 1961)24~6,28作者同时认为,小说在结构上取决于变形了的意象和个人梦境中被转释为公共行为的母题,同时也取决于人物角色的改变。

《第二层皮》堪称一部浪漫悲喜剧,是关乎人类生存的一曲悲歌。“它充满战争气氛,结尾比起所有散文小说更富于可爱的田园牧歌色彩。”Hayden Carruth“New Hawkes Novel Rich in Spirit and Style”Chicago Daily News,(March 28,1964)7他认为,人类最重要的美德就是独立于任何时尚的影响,而霍克斯继续加强自己的风格和学术进步,走向对人类现实的真正理解。小说在某种程度上承袭丹尼尔·迪福的《摩尔·弗兰德斯》悲剧主旨,即:用人类的善良承受来自各方面的打击,便可得到幸福的生活。小说也有着塞万提斯的《唐·吉诃德》的主人公脱离实际、热忱幻想、迂腐顽固、落后于历史进程所表现出的喜剧性。小说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出悲喜交加和爱恨情仇交错的情结,再加上整个小说充满了象征性语言和诗情画意,小说的独特性更显突出,

展示了其大师的风采和其在思想和创作手法上的独具匠心。他为读者提供了人类生存本质的全方位展示和解读,指出作为小人物的主人公斯基泼受到命运的戏弄而无法摆脱打击的无奈。人物在生活中索性欣然承受来自生活的各方面打击,主动承受虐待,意图向人们展示自己心里充满了所谓的“爱”,因为他相信人不残害同类。这种愚蠢的行为和错误的判断,差点结束了他渺小的生命。在承受打击的过程中,他自认为对人生的认识不断升华,在道德、身体和情感上都得到了超越。通过这种带有戏仿式的个体的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再现,霍克斯的这部小说意在挑战读者,让读者重新评价自己的生活。小说的主题是“凤凰涅槃”式的再生,悲剧中掺杂着戏剧意味,喜剧形式融入了悲剧内容。小说中的意象和背景的恐怖感与莎士比亚的浪漫悲喜剧《暴风雨》的恐怖意象和阴暗可怖的背景惊人相似;人类残暴的暴露程度可与《辛白林》同日而语;时空错置并没有将“邪恶的过去”与“充满希望的现在”截然分开,却将它们缠绕或纠缠在一起,构成一幕幕悲喜交加的后现代人类生存场景。小说中随处可见的基督徒象征和讴歌了“自然基督宗教”Jay L Halio,“Second Skins”Southern Review Ns4(Winter 1968):236~247;excerpted in Modern American Literature,v4,216~217的神话,暗示着人类的最终出路和归宿。

《甲壳虫腿》(The Beetle Leg,1951)是本时期唯一与战争无关的小说,但是思想内容和后面的小说有着共性,那就是通过揭示美国西部神话的虚构性来解释人类神话和意识形态的虚构性,意在颠覆神话、意识形态,解释人类恶的本质。小说在哥特式小说的恐怖气氛下,重新赤裸地演绎美国西部神话,指出文明的虚伪和人性的恶。小说的背景设计独特,有人认为其“设计的目的在于震惊和教育(读者)”“Books We Have Enjoyed”John OLondons7(September 27,1962):300,小说的“风格高度控制,材料组织井然有序,但首要的还是幻想”Cassill,RV,“Terror in the Grand Sense”New Leader,October 30,(1961):27~28。小说中的意象独特,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沙漠上奔驰的红魔摩托车队,像甲壳虫般缓慢移动的人造怪物——水坝,洪水中被钓起来的死去的婴儿,随风飘荡并卷成一团的蛇皮和动物的甲壳,毫无生机迹象的沙漠,代表着人类社会、却只干坏事的医生,危险的、嘶嘶作响的响尾蛇,这些意象连在一起构成了人间地狱般的背景。小说的结构有别于传统小说结构,意象、时空错置、片断构成小说的结构,恐怖感和碎片感让小说结构紧凑,起到了传统小说情节的作用。

70年代性爱三部曲包括《血橙》(The Blood Oranges,1971)、《死亡、睡眠和旅行者》(Death,Sleep and the Traveler,1974)、《滑稽的模仿》(Travesty,1976)。阅读《血橙》,犹如醉卧浓烈的玫瑰花从,花香让人陶醉,“但是玫瑰没有刺,尽管应该有刺”Roger Rakeer,“Review of The Blood Oranges”Books and Bookmen17 December(1971):64;reprinted in Contemporary Literary Criticism,v1,139(Item 955),这也是小说理想主义的痕迹。小说如泣如诉地讲述着一则“可怕的故事,一个孤独的男人心中无意识欲望和可见的破坏性欲望之间那种可怕的相似性。……它可以是劳伦斯·杜瑞尔带有诗意的准色情戏仿。但是不论小说的意图怎样,它只是在夸张的感官上做了一个逼真的实验而已,用廉价的散文,神气十足地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就好像它是真实地铸造一个(理想)王国”Pearl K Bell,“Dull Decay and Exuberant Comedy”New Leader,October 4(1971):17~18。如果说先前的霍克斯小说侧重于抒情和视觉感受而不是逻辑情节的话,那么性爱三部曲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同样也散发着诗歌般清新的气息。与其说霍克斯用想象创造出喜剧形式的悲剧,不如说他精彩绝伦地用戏仿的手法表现出人类内心生活的图景,并与人们现实生活状态构成照应。具体说来,小说同60年代的人权运动、女权运动背景下人们对自由精神的追求构成对应。小说中想象成为一种托词,而戏仿出来的扭曲生活让读者保持视审距离,也让文本和现实之间产生间离感,突出了人类的欲望在文本中摆脱了意识形态的重压后,展示出其迷人而光彩夺目的效果。阅读小说的过程犹如作者带领读者走进人物的想象或者潜意识世界的过程。其中,作家通过小说给读者展示饱尝现实世界痛苦与辛酸的人类在心灵深处的痛苦挣扎和呐喊。

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他发表了《情欲艺术家》(The Passion Artist,1979)和《弗吉妮:她的两条生命》(Virginie:Her Two Lives,1982)。《情欲艺术家》延续了对情爱与幻想进行探索的主题,强调两性之间的和解,关注女性在社会中地位的转变。小说也从重视意象转换变成对女性社会地位的关注,这充分反映霍克斯支持女权主义运动的态度。《弗吉妮:她的两条生命》为读者展开妇女为争取地位和身份而斗争的历史画卷。作者用戏仿色情小说的方式,再现从17世纪到20世纪整个历史过程中女性在男权社会中的地位,揶揄了那些为满足男性欲望而塑造女性的伪艺术家们,刻画了一位十三岁的女孩形象。她穿行于两个世纪,见证女性地位的缓慢转变、女性为争取权利的不懈抗争和男性为了维护其威权的丑恶表演。可以说,霍克斯本时期的部分小说,为女性的自由和解放吹响了进军的号角。本时期的短篇小说《恐惧》(Universal Fear,1984)略带色情因素,但是霍克斯带我们走出了潜意识世界的旅行,进入现实世界,展示了青年女性为维护自己的合法生存权而做出的盲目反击,也反映了80和90年代美国社会生活中,小人物男性生活的窘困和对待女性的心理畸形,激发了读者对女性的同情心。小说主题也围绕着社会受害者展开,展示了意识形态重压下的受害者相互发泄愤恨的主题。那些局限于意识形态的受害者甘心承担伤害,以获得伤害者同情心的萌发;而那些反抗意识形态的受害者只能被圈在一个犹如监狱的学校,受尽了欺凌。男性受害者的同情得不到女性受害者的理解,演绎出一幕血淋淋的人间悲剧。站在传统立场上的读者在欣赏受虐狂受虐后,会认识到自己内心的潜在暴力和培养同情心的必要。作者此时期的另外一部小说《维斯尔杰克特》(Whistlejacket,1988)戏仿侦探小说,说明在荒诞的世界中,一切都没有意义。

……


查看更多>
其他推荐
先出书后付款 费用低至极致 由专人全程负责 足不出户出作品
看过本书稿的人还看了 换一批
服务保障
先出书后付款 费用低至极致 由专人全程负责 足不出户出作品
更多
  • 专人对接
    专人与您无缝对接,信息沟通无障碍,及时解答作者关心的问题
  • 贴心服务
    出版费用不仅可以先出书后付款,而且还可以分期付款。
  • 多重服务
    代发稿费、代理发行、授权组稿、版权维权、知识产权法律援助
  • 到门服务
    书稿往来由顺丰快递送达,我方结算。货运图书时,物流公司送书上门。
  • 跟踪服务
    图书出版后,2年内出现图书掉页、装订开胶,无理由重印。
  • 援助服务
    遇到版权纠纷时,提供法律援助。如遇到赔偿,返还部分出版费。
  • 责任保障
    可享受一站出版网责任保障体系优先赔付,出版费差价3倍赔付。
  • 开具发票
    纳税是企业的义务。开具的发票都可在北京市税务局网站上可查询。
  • 免费仓储
    如果作者包销图书时,一站出版网免费为作者提供一条龙图书分销服务。
客户评价
先出书后付款 费用低至极致 由专人全程负责 足不出户出作品
为该书打分
还能输入500字
% 好评率
好评
中评
差评
  • 领先行业

    团结协作 资源共享

  • 后付费用

    先出书,后付款

  • 多重保障

    多重服务 专人对接

  • 一站式服务

    平台保障 先行赔付

扫一扫 关注出版服务网微信

400-6677-036
周一至周日 9:00-18:00
(仅收市话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