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清华大学
出版时间:2012年9月第1版第1次
本书概述:本书实证考察了中国大学生在学期间的各种就业准备对于他们就业结果的影响。这些就业准备包括就业信心、就业观念、对自身以及就业环境分析后确定的就业期望、学校的就业引导等。 另外,本书还重点关注了高校毕业生迁
作者姓名: 李锋亮
出版社: 光明日报出版社
订购电话:400-6677-036
优惠活动:出书作者购书享受65%折优惠。
购书服务:满59免运费 : 由一站出版服务网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6:00前完成下单,预计5天可送达。
图书定价:38
内容简介
本书实证考察了中国大学生在学期间的各种就业准备对于他们就业结果的影响。这些就业准备包括就业信心、就业观念、对自身以及就业环境分析后确定的就业期望、学校的就业引导等。
另外,本书还重点关注了高校毕业生迁移就业这一问题。本书对于高校毕业生迁移就业的实证结果有助于从微观角度进一步解读为什么毕业生愿意“蜗居”、“北漂”的原因。
本书还专门研究了“女博士”的就业问题,发现社会上关于“女博士”就业难的问题存在夸大与炒作的嫌疑,而“女博士”成为“剩女”却是一种理性的选择。
作者简介
李锋亮 男,1977年11月出生,清华大学副教授。
研究兴趣广泛,包括工作找寻、收入变化、过度教育;社会资本的构建与效益,尤其关注的是来源于组织的社会资本;远程教育经济学等。
性格与爱好:非常喜欢阅读、音乐和电影,并且时常写一些读后感、影评自娱,记日记也是一直保持的习惯。喜欢各项体育活动,对足球、羽毛球、跑步、远足、登山、骑自行车、舞蹈等尤为感兴趣。
第一章 导言
1.1 背景与意义
1.2 数据与方法
1.3 章节分布
第二章 对大学在校生就业准备的实证分析
2.1 数据和研究方法
2.2 大学在校生的就业压力状况
2.3 大学在校生的就业信心状况
2.4 小结:高校的就业工作应该关注在校生的就业准备
第三章 就业信心、就业观念、工作找寻与学用匹配
3.1 学用匹配是一项衡量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
3.2 研究假设
3.3 数据和研究方法
3.4 实证发现及其讨论
3.5 小结:前期准备有助于高校毕业生找到学用更加匹配的工作
第四章 就业社会实践与毕业生的就业:来自清华大学就业引导的证据
4.1 大学生结构性就业难与就业引导
4.2 清华大学的就业指导
4.3 清华大学的就业社会实践
4.5 实证结果及其讨论
4.6 小结:加强就业社会实践以缓解毕业生结构性就业难
第五章 工作找寻的信息渠道与过度教育
5.1 过度教育的起因以及理论解释
5.2 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上的过度教育情况
5.3 研究假设
5.4 数据和研究方法
5.5 实证检验结果
5.6 对实证结果的讨论与政策建议
5.7 小结:拓宽毕业生的就业信息渠道以减少过度教育的发生
第六章 保留工资、就业概率以及工作起薪
6.1 对保留工资的介绍
6.2 研究假设与数据
6.3 研究方法
6.4 实证结果
6.5 对实证结果的讨论
6.6 小结:保留工资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了高校毕业生内在能力的一个信号
……
第一章 导言
1.1 背景与意义
在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的高等教育系统基本上是实行统招统分的计划体制,毕业生的就业由国家统一分配,高校毕业生基本上不存在求职的问题,高校也不用为学生的就业问题发愁,高校就业工作的重点就在于号召学生服从国家分配。进入1990年代后,随着市场经济成分的不断壮大,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也逐渐走向以市场为导向的“双向选择”,对毕业生的就业引导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而且由于那时候高等教育的规模较小,大学生是“天之骄子”,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因此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并没有成为一个问题,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也就不是那么必需,高校学生也不会在进入毕业学年之前就开始进行就业环境的分析,也不需要对自己未来的就业早早做出各种准备。
然而从上个世纪末起,我国高等教育系统开始进行持续大规模的扩展。本书作者认为当时的规模大扩展是和当时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相一致的,而且一些国际比较的研究也支持了这个观点(岳昌君,2004)。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高等教育规模在短短几年内的大幅度扩展,出现了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并且衍生了许许多多相类似的问题,比如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较低、毕业生选择“自愿性失业”(吴克明和赖德胜,2004)、“知识失业”(赖德胜和田永坡,2005)等。
由于高校毕业生遭遇了就业难的问题,加上近年来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危机,使得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重新成为高等学校的工作重点,甚至成为温家宝总理和教育部部长非常关心的议题。针对上述这些问题,很多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其中的原因,比如谢维和和王洪才早在2000年就指出,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与体制改革的大环境有关,而毕业生自身素质和就业观念等也是造成其就业难的重要原因。赖德胜(2001)认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现象,是转型过程中劳动力市场分割这一制度背景下,高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相互搜寻的结果。岳昌君和丁小浩(2004)经过研究发现,主要是行业之间收益的差异导致了毕业生的“有业不就”和“无业可就”并存。吴克明和赖德胜(2004)从二元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职业找寻理论和保留工资理论的角度出发,发现高校毕业生的自愿性失业其实是他们在制度背景下的一种理性选择。赖德胜和田永坡(2005)进一步发现高校毕业生的“知识失业”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劳动力市场的制度性分割引起的。
其实,受金融危机的影响,2007年以来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近几十年来最为严重的失业问题,这也被认为是直接导致了201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被外界称之为“黑马”的三位一直以来从事工作找寻(job search)和摩擦性失业(frictional unemployment)的经济学家Diamond、Mortensen以及Pissarides的重要原因(邢飞,2010)。所谓摩擦性失业,就是就业市场中并不缺乏工作岗位,而是由于劳动力市场充满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对称以及一些制度性的安排(比如最低工资、失业保险等),使得一方面很多雇主在寻找合适的劳动者的同时很多劳动者却在找寻合适的工作岗位中处于失业的状态(Mortensen,1977;Tucker,2004),通俗而言就是一种结构性的失业。而中国许多高校生的“毕业即失业”,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一种摩擦性的失业。这是因为在众多高校毕业生迫切希望“孔雀东南飞”、宁愿选择“蜗居”、“毕业即失业”也在所不惜的同时,中国广大的欠发达地区却急需引进高素质的人才进行建设。
国际上关于就业或者工作找寻已经有了很多成熟的理论、流派与模型。这些工作找寻模型大体上可以分为三大类。
第一大类是关注求职者在工作找寻过程中的实际找寻行为对于其找寻结果的影响,这一类研究目前占据了工作找寻理论的主流位置。在这一类研究中,有的关注工作找寻的努力程度(job search efforts)——包括找寻持续时间、找寻次数、成功找寻的次数、找寻的范围、找寻所用渠道的多少、找寻投入的金钱成本等(Barron和Mellow,1979;Louis等,1986;Mortensen,1986;Birger,1988;Holzer,1987,1988;Kahn和Low,1990),有的关注不同工作找寻渠道的效率(Holzer,1988;Gregg和Wadsworth,1996;Addison和Portugal,2002),有的关注求职渠道中社会网络的强关系与弱关系(strong vs. weak tie)(Granovetter,1973,1983;Friedkin,1980,1982;Wegener,1991;Watanabe,1987;Bian,1997;Bian和Ang,1997)以及私人社会资本与组织社会资本的区别(private social capital vs. institutional social capital)(Rosenbaum,1996;Brinton和Kariya,1998;Brinton,2000;Fujimoto,2004)。
第二大类是将研究视野提前到求职者在实际工作找寻之前的各种准备与期望,比如有的关注求职者“对自我的分析”(self exploration)以及“对环境的分析”(environmental exploration)(Werbel,2000),有的关注求职者接受的培训与指导在他们工作找寻中的作用(Anderson,1992;Gorter和Kalb,1996)、有的关注求职者的保留工资(reservation wage)、预期工资(expected wage)对于他们工作找寻结果的影响(Kiefer和Neumann,1979;Gorter和Gorter,19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