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广西工学院
出版时间:2012年7月第1版第1次
本书概述:本书全景式地评述了石达开太平军回师广西的战斗历程,对石达开太平军回师广西的几个重要战役作了深入的剖析,深入探讨了石军在庆远府毁佛之谜,对太平天国历史上的唯一文化胜事—白龙洞诗会的诗文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评
作者姓名: 李光正
出版社: 中国书籍出版社
订购电话:400-6677-036
优惠活动:出书作者购书享受65%折优惠。
购书服务:满59免运费 : 由一站出版服务网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6:00前完成下单,预计5天可送达
图书定价:30
内容简介
本书全景式地评述了石达开太平军回师广西的战斗历程,对石达开太平军回师广西的几个重要战役作了深入的剖析,深入探讨了石军在庆远府毁佛之谜,对太平天国历史上的唯一文化胜事—白龙洞诗会的诗文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评析,并全面论述了石达开回师广西失败的原因。
作者简介
李光正 男,广西工学院副教授。1982年7月毕业于广西师范大学历史系。长期从事中国近现代史教学和研究,已发表论文20多篇,参编教材3部。现为高校专职纪检监察干部。
一、湘桂走廊古道的忧思
二、出师再表真
三、转战赣、浙、闽
四、围攻宝庆城
五、回师广西
六、石镇吉围攻桂林、进击桂西
七、石达开驻师庆远
八、白龙洞诗会与石达开部太平军的毁佛行为
九、队伍离散
十、太平天国与广西各族人民大起义
十一、赖裕新围攻南宁
十二、石达开回故乡
十三、踏上一条不归路
十四、没落天国的一曲悲歌石达开回师广西大事记
参考文献
一、湘桂走廊古道的忧思
夕阳西下,秋风萧瑟,满山的红叶在落日余晖的映照下,像一簇蔟燃烧的火焰跳跃在树丛中熠熠生辉。湘桂走廊古道,一支偃旗息鼓的队伍沿着崎岖的山路悄悄地行进。队伍中,一位身披黄袍骑着黄膘马的青年统帅紧锁着眉头,默默地沉思着,他那坚毅的脸庞上弥漫着长途征战的疲惫,峡谷的山风迎面拂来,顿时使他感到一丝凉意,一股刺心裂肺的忧思涌上他的心头。重返故乡,他不禁思绪万千:八年前,他怀着“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理想,跟随天王洪秀全举旗起义;接着,离开故乡,率军冲出广西,作为先锋杀出清军重围,攻长沙、克武昌、下南京,纵横南中国,创立新朝,立下赫赫战功;随后,为解太平天国首都天京之围,他又率师西征,于湖口之役,大破湘军,令湘军头子曾国藩“魂梦皆惊”,解救了太平天国的危局,人称“石敢当”。如今,他独自率领一支偏师,回到贫瘠多灾的故乡。饱经战祸的故土,还能挤出乳汁来喂养它的子弟兵吗?!他的心在踌躇,在战栗,在忧思!天京血腥内讧事变后离京远征的历程,又一幕一幕地映现在他的脑海中。这位青年统帅,就是太平天国著名将领——翼王石达开。
二、出师再表真
血腥的天京内讧事变后,一八五七年初,痛定思定的太平天国将士一致拥戴翼王石达开主持政务、军务。当时被洪秀全授为通军主将的翼王石达开在政治上大刀阔斧、整纲肃纪,革除旧弊;军事上采取固守江西,反攻鄂皖的战略,一心一意地谋划复兴太平天国的大计。在他和太平天国众多将士的努力下,天京内讧事变后的危险局面渐渐有一些好转,天朝一度出现扭转颓势的可能性。但是,就是这个时候,正欲在军政上大展拳脚的石达开却遭到洪秀全“重重生疑忌”,甚至“疑多将图害”。天京血腥内讧事变,其实就是洪秀全一手策划的事件。他先是示弱骄杨,之后又用韦杀杨,接着又借石诛韦,将太平天国首义的东王、北王、翼王等将领玩弄于股掌之中,权谋用之至极,简直无以复加。洪秀全完全不顾天京军民的死活和太平天国的安危,一心只为保住他淫乐奢侈的天王独尊之位。太平天国原来的五个王,如今只剩下翼王与他了,是与翼王分治,还是由他专制?当然要专制!“卧榻之下,岂容他人安睡!?”功高震主的翼王这时候自然成了他的眼中钉和肉中刺。于是,洪秀全背弃天京事变后“永不封王”的誓言,先是封自己的两个兄弟为安、福二王,接着又连封洪姓王侯十六人来挟制翼王,乃至进而有加害石达开之意。百般无奈,为了避免内讧的惨剧重演,一八五七年五月石达开被迫离京远征。有些论者不分青红皂白,将石达开被迫离京远征之举斥之为分裂太平天国之行为,这显然是有失公允的。难道要石达开引颈以待洪秀全即将挥起的屠刀,坐以待毙才有利于太平天国的事业吗?何况此时,由于洪秀全为保洪姓江山永坐,一意孤行,听不进手下大臣、将领的任何忠言,只信任洪姓家族成员,甚至胡言乱语,痴迷于所谓“天兵天将”的保护,已经是一个精神极不正常的狂人。太平天国事业已经是日薄西山,不可避免地没落下去了。虽然还有几位忠贞的将领在悉心苦斗,支撑危局,但天朝内部已上下离心,君臣离德,军心涣散。正如当时流传在太平军中的一首歌谣所言:“天父杀天兄,江山打不通,不如回家去,重新当长工。”天国没落的趋势已是人力无法挽回的,如果石达开不离开天京,等待他的就是下一个杨秀清的下场和兄弟骨肉相残的局面。因此,石达开离京远征之举是避免太平天国再次发生血腥内讧的唯一正确的决策。
离京远征途中,在安徽无为,为正视听,石达开发布了剖沥心迹的五言告示:“为沥剖血陈,谆谕众军民:自愧无才智,天恩愧荷深。惟矢忠贞志,区区一片心,上可对皇天,下可质世人。去岁遭祸乱,狼狈赶回京,自谓此愚衷,定蒙圣鉴明。乃事有不然,诏旨降频仍,重重生疑忌,一笔难尽陈。疑多将图害,惟是用奋勉,出师再表真。力酬上帝德,勉报主恩仁。惟期成功后,予志复归林。为此行谆谕,谆谕众军民:依然守本分,各自立功名。或随本主将,亦一样立勋,一统太平日,各邀天恩荣。”
文告公开表达了石达开离京出走远征的百般无奈和依然忠于太平天国事业的坚定信念。这个告示是研究石达开离京远征问题的一分重要资料。告示的前段揭示了石达开被迫离开天京远征的原因:天京内讧事件发生后,石达开奉诏从西征战场回京救驾,本以为自己忠心耿耿保国救主,会得到洪秀全信任和重用。然而,事与愿违,这时的石达开已被洪秀全认定为是他维持家天下的最大障碍,所以遭到洪秀全“重重生疑忌”,甚至“疑多将图害”。在百般无奈的情况下,石达开只好率部离开天京,继续与清军作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表明对太平天国事业的赤胆忠心。但是,在文告中他明确表示自己没有任何政治野心,待太平天国的大业成功后,他的志向是功成身退,归隐山林。他是这样表白的,也是这样做的。在后来的征战中,他一再拒绝部下提出的独自竖旗的建议,始终信守着这份庄严的承诺。告示的最后,石达开给跟随自己远征的部下定了一个去留选择的自由:“依然守本分,各自立功名”,“或随本主将,亦一样立勋”。在后来的长途征战中,石达开始终遵守这个诺言。然而,这样一个来去自由的规定,实际上为他的队伍后来的离散留下了深深的隐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