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河北金融学院
出版时间:2012年9月第1版第1次
本书概述: 一是通过理论分析论证了城乡间、区域间人们基本公共服务需求的一致性,提出横向供给平等和纵向供求均衡相统一意义上的均等化是可以实现的观点;二是通过调研及统计数据分析了中国基本公共服务的非均等现象,说明其
作者姓名: 吕新发
出版社: 光明日报出版社
订购电话:400-6677-036
优惠活动:出书作者购书享受65%折优惠。
购书服务:满59免运费 : 由一站出版服务网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6:00前完成下单,预计5天可送达
图书定价:45
内容简介
一是通过理论分析论证了城乡间、区域间人们基本公共服务需求的一致性,提出横向供给平等和纵向供求均衡相统一意义上的均等化是可以实现的观点;二是通过调研及统计数据分析了中国基本公共服务的非均等现象,说明其实质即中国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薄弱落后;三是运用制度分析方法揭示出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薄弱落后的根源在于政府责任缺失和制度创新不足;四是提出既能防止“平均化陷阱”又能解避免“福利化陷阱”的均等化方案:共同而有区别的供给责任机制、政府供给为主与民间供给为辅的供给主体机制、顶层的中央政府统一基础金+中层的地方政府弹性补助金+底层的受益人多选自付金相结合的三方叠加成本分摊机制。
作者简介
吕新发 男,1969年生,河北清苑人。河北金融学院副教授,法学硕士,管理学博士,主要研究思想政治理论和农业经济理论。参与国家社科基金课题1项,主持或参与省部级课题3项、市厅级课6项,在核心和省级期刊发表论文20多篇。
1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问题的界定
1.3.1 基本概念
1.3.2 相近问题的关系
1.3.3 研究假设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1.5 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
1.5.1 研究目标
1.5.2 研究方法
1.6 创新和不足
2 农村公共服务制度创新研究理论基础
2.1 福利经济学的均等化思想及其基本理论
2.2 农业经济学的“三农”观
2.2.1 农业的基础性和弱质性
2.2.2 农村的广阔性与落后性
2.2.3 农民的众多性与整体素质的低下性
2.3 公共经济学的公共产品理论和公共财政理论
2.3.1 公共产品理论
2.3.2 公共财政理论
2.4 制度经济学的制度供求理论
2.4.1 制度与制度安排
2.4.2 制度结构和制度环境
2.4.3 制度的供求均衡
2.4.4 制度变迁与制度创新
3 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制度的历史与现状分析
3.1 古代和近现代中国基本公共服务
3.2 当代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制度
3.2.1 当代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制度的形成与变迁
3.2.2 当代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制度的问题
3.3 当代中国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制度
3.3.1 当代中国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制度的形成与变迁
3.3.2 当代中国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制度的问题
……
1 引 言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进步,开始步入“由生存型社会向发展型社会过渡的新阶段”[1]P(30)。与此同时,经济社会发展仍然面临许多新旧问题的困扰。特别是“三农”问题、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农村社会全面快速增长的基本公共需求与基本公共产品短缺和公共服务不到位之间的矛盾等问题,已经成为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障碍。上述问题的一个共性是:都与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有关。“农村基本公共服务问题已经成为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三大全局问题的矛盾汇集点。”[2]P(5)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破解这些问题的“万能钥匙”。因此,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加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建设,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成为中国政府保障民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必然选择和重大公共政策。
1.1 问题的提出
1.1.1 选题背景
均等化目标下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创新问题,是在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国情变化和国家发展战略调整的宏观背景下,为适应和满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而提出来的。
(1)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新情况是选题的国情基础
进入新世纪,中国综合国力大大加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国情基础明显改善。从经济发展水平看,到2002年,中国人均GNI已经达到1100美元;2006年,中国人均GNI达到2010美元,步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从消费结构看,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中国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在1996年降到50%以下,2000年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也降到50%以下,表明中国城乡居民生活整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从产业结构看,通常把第一产业的产值不超过10%、第三产业的产值超过40%作为分析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阶段的参考指标。中国在2001年第一产业产值降到15%以下,第三产业产值首次超过40%;而到了2006年,中国第一产业产值比重已经下降到了11.8%。从就业结构看,按照国际通行的标准,工业化初期结束的标志之一是农业劳动力比重不超过55%;工业化中期结束时农业劳动力比重低于30%。中国的农业劳动力比重在2000年低于50%;到2006年,中国的农业劳动力比重下降至42.6%。城镇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世界银行对全球133个国家的统计资料表明,当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700美元提高到1000~1500美元、经济步入中等发展中国家行列时,城镇化进程加快,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将达到40%~60%。从城镇化进程看,2003年中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首次超过了40%。至2006年,中国这一指标进一步提高到43.9%。根据以上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和数据判断,[1]P(31)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由初步小康向全面小康社会过渡、由生存型社会向发展型社会转变的新阶段。
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使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矛盾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是市场化改革使长期困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私人物品严重匮乏问题得到初步解决;二是两大新的矛盾,即经济快速增长同发展不平衡、资源环境约束之间的突出矛盾和公共需求的全面快速增长与公共服务不到位、基本公共产品短缺之间的突出矛盾日益成为新阶段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矛盾的新焦点。[3]P(281)而这一新焦点在农村表现得更为严峻:就前者而言,经济快速增长与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矛盾非常明显,经济快速增长与土地资源短缺的矛盾非常尖锐;就后者而言,广大农民在义务教育、公共医疗、社会保障、农业基础设施等方面潜在的公共需求正在全面快速转变为现实需求,这使得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的问题日渐突出,已经成为影响农村发展、农民增收和农业现代化的桎梏。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及其主要矛盾的新焦点是中国的主要国情和经济基础,是新的国家发展战略的根本依据。
(2)科学发展观和新工农城乡关系的确立是选题思想基础
针对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的一系列新情况新特征,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标志着国家对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城市发展与农村发展、工业生产与农业生产、东部与中西部区域发展等重大关系的战略调整,调整的方向是更加注重上述关系当中的后者,即社会建设、农村发展、农业生产和中西部发展。由此为确立新的城乡工农关系开启了思想门户。2004年9月,胡锦涛提出“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即“在工业化的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4]P(27)同时指出,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总体上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必须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政策,对农民、农村和农业的发展必须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科学发展观和新工农城乡关系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构筑了上层建筑。2005年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2006年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提出“完善公共财政制度,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大任务。党的十七大重申“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之,科学发展观和新工农城乡关系的相继提出及逐步落实,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奠定了政治思想基础、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营造了有利的政治环境和社会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