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出版时间:2018年1月第1版第1次
本书概述:课程标准是界定美国公民教育课程的指导性规定,传达的是一个国家对公民教育本质的诠释。因此,课程标准所蕴含的价值取向反映了主流政治文化对理想公民的期求与希翼。公民教育课程与政治文化在现实政治生活中体现了形
作者姓名: 聂迎娉
出版社: 人民日报出版社
订购电话:400-6677-036
优惠活动:出书作者购书享受65%折优惠。
购书服务:满59免运费 : 由一站出版服务网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6:00前完成下单,预计5天可送达
图书定价:46
内容简介
课程标准是界定美国公民教育课程的指导性规定,传达的是一个国家对公民教育本质的诠释。因此,课程标准所蕴含的价值取向反映了主流政治文化对理想公民的期求与希翼。公民教育课程与政治文化在现实政治生活中体现了形式与内容、手段与目的的关系,二者在相互构建中实现协同发展。
作者简介
聂迎娉 女,1988年生,湖南邵阳人,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现任教于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主要从事中外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目前正主持教育部课题“政治文化变迁中的美国公民教育课程研究及启示”等多个科研项目。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问题的缘起与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目标
三、研究意义
第二节研究现状与综述
一、美国公民教育课程发展史研究
二、美国公民教育基础理论研究
三、美国公民教育课程结构研究
四、美国公民教育课程实践研究
五、美国公民教育课程标准研究
第三节研究方案与创新
一、研究方案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创新点
第四节概念梳理与界定
一、社会科
二、公民学
三、课程标准
四、政治文化与政治社会化
第二章美国中小学公民教育课程的历史嬗变
第一节公民学课程的确立与困境
一、中等教育课程改革
二、新社会科运动
第二节公民学课程的蜕变与发展
一、教育标准化运动
二、《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对社会科的冲击
第三节公民学课程历史地位的变化
一、附属于历史课程中的公民教育
二、附属于社会科体系中的单独课程
三、从非核心课程到核心课程
……
绪论
第一节问题的缘起与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美国从建国至今仅有240多年的历史,其公民教育理论与实践虽然晚于德、英等传统欧洲国家,但美国一直重视公民教育,倡导公民参与,创建了丰富的公民教育理论,积淀了深厚的公民文化,被公认为西方实施公民教育最具代表性的国家之一。
美国的公民教育以各种形态渗透到公民日常生活中,如家庭和社区生活、学校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大众传播媒体、教会活动等。在其公民文化的形成过程中,从政府到社会,从国家领导人到普通民众,从政党到教会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在美国,公民教育深植于学校教育,学校是青少年接受系统、专业的公民教育的场所,承载着传播主流价值观念、培育合格美国公民的任务。公民教育课程,作为学校公民教育的核心载体,承载着系统持续传播公民知识,培养公民技能、塑造公民品格的任务。
在中小学阶段,美国公民教育主要通过社会科实现,其根本目的是帮助学生在相互依存的世界中成长为在西方民主、多元社会中,具备为公众利益做出合理决策能力的合格公民。National Council for the Social Studies Expectations of Excellence: Curriculum Standards for Social Studies [EB/OL] Washington DC: NCSS Publication http://wwwncssorg/standards11html, 1994社会科是美国基础教育阶段普遍开设的综合课程,它依托公民学、历史、地理、经济四大核心学科,围绕高度概括的研修主题,将与学生息息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知识协调整合为一套跨学科、多领域的综合学习体系。其中,公民学课程作为政治文化和政治意识代际传播的主要载体,能帮助青少年形成社会合格公民应具备的公民知识、公民技能和公民品性,在社会科中居于重要地位。
美国学校设置公民学课程的目的,是力图通过系统、相互衔接的课堂教学,培养认同美国民主价值和原则,具有知识、理性和参与意识,负责地参与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公民。公民学课程的学习内容及其价值取向,反映了美国主流社会对“理想公民”的要求,承载了美国政治体系和政治权力的期望,是国家意识的体现。
但是,由于美国实行教育分权制度,各联邦州拥有并行使教育权,这样公民学课程的呈现形式具有多样性,课程名称有公民学、公民学与政府、政府与公民、政治科学和公民等;课程取向有社会中心、学科中心和学生发展中心等类型;各联邦州课程师资投入与课程重视情况也存在差异,这种多样性的课程实践为研究和分析课程内容中隐含的政治思想和政治价值观带来了难度。
20世纪末,美国国家标准化运动倡导各学科应设立课程标准,为全国范围的课程实践提供指导性的内容框架。1994年,美国颁布了历史上第一个公民学课程的指导文件——《公民学与政府国家标准》(National Standards for Civics and Government,以下简称《国家标准》),目的在于明确国家公民教育目标,建构在美国社会中有效公民应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这既是联邦政府干预学校教育的体现,也反映了美国政治文化发展对学校公民教育的新要求。随后,联邦各州纷纷参照《国家标准》,结合地区实际情况,制定公民教育课程要求、大纲和标准,开发州级公民学课程。相对于内容多元、形式多样、操作多变的课程教学,公民学课程标准的文本形式具有相对稳定性,无论学校采取何种方式设置公民学课程,无论老师采用何种教学方法,都必须以所在地区公民学课程标准或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所以,公民学的课程标准成为观察美国公民教育一个相对稳定、有效的视角。
美国公民学课程标准是界定公民教育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教学的指导性规定,描述了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在公民教育领域应该获得成绩、行为和个人发展的要求,体现了美国主流政治文化对理想公民的期求与希冀,是研究美国学校公民教育基本特征和价值导向的重要依据。以公民学课程标准这一相对稳定、规范的文本为研究视角,既能有效规避由于教育分权制度和多样化的课程教学实践等因素给研究带来的不确定性,加深对公民学这一美国中小学教育体系中核心课程的认识,还有助于揭示公民教育目标的合法性、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深化对公民教育实践活动规律的认识,从本质上把握课程所传播的主流意识形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