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学术因时发展,诸多结论性意见出现歧义。本书主要根据当代新疆考古发现的材料与结构主义理论等,考证《荀子》著作出现的“祆”“琐”、《墨子》的“胡”等字的字义。同时论述《荀子》的思想,大致内涵荀子的思想渊源、思想建构与话语系统等问题;《荀子》的文学艺术,主要涉及文体、说理与语言等艺术;荀学的发展历史,简要概括为二十世纪以前、二十世纪与新世纪三个时段。
作者简介
杨机红 1985年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现任教于山东大学(威海);1992年曾受学于复旦大学中文系。
绪论
上编考证
第一章《荀子》等文献考证
第一节《荀子》里的“祆”字考证
一、《荀子》里“祆”字的几种古今释义
二、《荀子》里“祆”字的字义考证
三、《荀子》里“祆”字产生的渊源考证
第二节《荀子》里的“琐”字考证
一、《荀子》里“琐”字的几种古今释义
二、《荀子》里“琐”字的字义考证
三、《荀子》里“琐”字的文化学视阈的考证
第三节《墨子·天志中》里的“胡”字考证
一、《墨子》里的“胡”字系列分析
二、《墨子·天志中》里的“胡”字考证
三、《墨子·节葬下》里的“胡”字考证
第四节祆教东进中原的时间考证
——兼《墨子》里“胡”字和《荀子》里“祆”字考
一、目前学界关于祆教东进中原时间的几种意见
二、祆教东进中原的时间考证
三、祆教东进中原的经历考证
下编述论
第二章荀子的思想论
第一节荀子的思想渊源论
一、荀子思想源自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二、荀子思想源自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三、荀子思想受到中西思想文化融合的影响
第二节荀子的思想建构
一、关于荀子思想结构研究的几种特征
二、荀子的思想解构
三、荀子的思想建构
第三节《荀子》的话语系统
一、《荀子》话语系统生成的原因
二、《荀子》著作几个已知的话语系统
三、《荀子》的话语系统
第三章《荀子》的文学艺术
第一节《荀子》的文体艺术
一、说理散文
二、赋
三、诗歌
第二节《荀子》的说理艺术
一、以丰富的形象说明道理
二、以缜密的逻辑说明道理
三、类比推理法的运用
第三节《荀子》的语言艺术
一、《荀子》善于运用铺陈等手法议事、论辩、抒情
二、《荀子》擅长运用修辞的手法阐释其思想理论
三、《荀子》注重语法的灵活运用和词采的精工凝练
第四章荀学概论
第一节荀学目前的发展状态
一、“荀学”概念的界定
二、荀子的研究内容
三、荀学的研究特点
第二节荀学的形成和发展经历
一、20世纪以前的荀学
二、20世纪的荀学
三、新世纪的荀学
第三节荀学的特征
一、荀子研究内容的不断丰厚
二、荀子研究方法的因时更新
三、荀子研究视阈的逐渐开放
结语
后记
绪论
荀子研究由来已久,自《荀子·尧问》篇发端荀学,经清代汪中代表的乾嘉学派的“复活”荀学,至今荀学影响了诸多领域。
《尧问》篇认为,“孙卿迫于乱世”“徒與不众”“观其善行,孔子弗过”,首开荀子生平时代、学派属性等学术研究之先,司马迁《史记》进一步以孟荀同传,简要介绍荀子的学术与思想渊源、师承等。此后直至清代,汪中、胡元仪始对荀子学统等作相对系统的研究,详致的荀子传记则出现于20世纪以后,通常以孔繁等的《荀子评传》为代表。《荀子》著作的整理研究则较早始于西汉末刘向的《孙卿新书》,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归之以儒家类。唐代杨倞首注《荀子》、北宋熙宁本的刊刻,以及自清迄今《荀子》诸多注释译本,无疑奠定了荀子研究的雄厚基础,至于《荀子》著作的真伪考辨亦是荀子学术研究的重要论题之一。清初理学家熊赐履的《学统》一书,明确以荀书“杂引物类”“务驰骋于文词,而不能一轨于义理之域”的贬荀论,归荀子于“杂”学(《学统》卷四十三);其后或有现代郭沫若先生的“杂家”论,或有当代的儒法之争等;周炽成先生认为,“从20世纪50至80年代,荀子被作为‘唯物主义者’,而孟子被作为‘唯心主义者’,前者成为新的正统,后者成为新的异端”,总体上存在荀升孟降的态势周炽成新的正统:“唯物主义视野下的荀子”邯郸学院学报,2011(2):52;当今梁涛先生则提出“新四书”说,列荀子至新道统之位。由扬雄以“同门异户”评论荀子开始的孟学正统、荀学异端说,至当代的荀学正统、孟学异端论,荀学界于荀子的学术研究领域,以科学的辩证唯物论终结了荀学学统论发展的圆圈。
《荀子·性恶》篇提出“人之性恶”的命题,于《正名》《礼论》《解蔽》《儒效》等篇,对人性的定义、性恶的内容、解决性恶的方法等问题作了详细的理论说明。后世对荀子性恶论的人性定义,或将之等同于当今的人性论范畴的人性定义,或认为是一种纯粹的生物性。考察荀子的人性定义大致有两层基本意义:一是人的自然属性;二是能化解人的自然之恶性至善的社会属性。廖名春先生认为荀子之人性含有自然之性一层和二层的情欲之性、知能之性二元的两层意义,荀子人性学说是“对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作了综合研究”廖名春《荀子》新探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92。荀子性恶论对后世中国人性理论的发展产生的主要影响,一是与孟子性善说比较而形成的荀孟比较传统;二是自董仲舒以后兴起的历代人性讨论,例董仲舒的《实性》篇以“圣人之性”“中民之性”与“斗筲之性”,分别人性作上中下三品:认为“圣人之性”是先天之善性;“斗筲之性”是生就的恶性,不能教化,只能刑治;只有“中民之性”经后天教化可变善,体现对孟荀人性论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韩愈的《原性》篇,明确提出性情的善恶分上中下三品的“性情三品”说。北宋李觏认为“退之之辨诚为得也,孟子岂能专之”(《礼论》),学界通常认为董仲舒、韩愈的“性三品”说,皆是封建的等级关系在人性理论上的反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