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湖北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研究人员2015年关于城乡一体化建设及改革创新的部分研究成果。全书分为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新型城镇化带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研究;二是对农民市民化的研究;三是对农村改革创新及农村现代化建设的研究。三个方面互为关联、互相促进,主旨是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共同繁荣。
作者简介
蒋大国 女,1948年12月生,汉族,湖北省随州人。1973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硕士。1988年至1990年先后在东北师大学习日语一年,在日本东京研修旅游经济管理一年。1996年至1997年在中央党校中青班学习一年。曾任湖北省副省长、湖北省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武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兼职教授。现就职于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先后在全国主要报刊上发表多篇论文及文章。
新型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动力机制与创新突破项继权王明为
“四化同步”发展新型城镇化:主要困境及推进路径徐晓军
耕地压力与中国城镇化:基于地理差异的实证研究罗翔罗静张路
我国基础设施发展的城市化效应时空格局特征孙璇罗静
农村电子商务的兴起与新型城镇化的破局邵占鹏
新型城镇化的新要求、新特征与新路径袁方成杨灿
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形势、矛盾及其破解之道柳红霞罗家为
农民市民化
以户籍制度改革为突破口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蒋大国江立华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市民化的双重路径蒋大国胡倩
近郊农民户籍制度改革路径探索——以湖北省麻城市SH村为例江立华谷玉良
户籍制度改革:青年农民的认知、意愿与需求——基于湖北省黄冈市的调查分析江立华谷玉良任树正
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的中国省际劳动力迁移机制研究敖荣军李家成唐嘉韵
农村改革与建设
当代中国农地制度的存续与变迁王敬尧魏来
构建湖北新型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的思路与建议蒋大国袁方成
城乡发展一体化中的公共基础设施投融资问题研究梅德平洪霞
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创新——基于网络化治理框架的解释夏玉珍杨永伟
项目制下我国农村养老服务供给体制的探索与创新夏玉珍徐大庆
财政自主性抑或民主治理影响村庄公共品供给——2014年15省(区)102县102村的问卷调查分析吴理财
文化体制改革的转型与出口洪明星吴理财朱懿
当前农村社区建设的地方模式及发展经验袁方成杨灿
完善乡村治理体系的探索与实践——“美丽村镇”建设研究报告袁方成,等
国家级乡村旅游地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以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为例许贤棠刘大均胡静侯建楠
……
前 言
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但在全面推进中,仍然面临着传统体制机制的制约,传统规章制度的束缚,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积极探索,寻求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对策与路径。
湖北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自2012年创办以来,就一直将城乡一体化发展作为研究的重点。2014年已出版发行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探索——湖北省经验的总结与思考》。现在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本论文集,是湖北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研究人员2015年的部分研究成果。全书分为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新型城镇化带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研究;二是对农民市民化的研究;三是对农村改革创新及农村现代化建设的研究。三个方面相互关联,主旨是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共同繁荣。
城乡一体化发展,必须改变旧的城乡分割的发展模式,走新型城镇化之路,以新型城镇化带动、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首先应准确把握新型城镇化的内涵。项继权、王明为研究认为,新型城镇化的本质,既不是以地域转换和城市扩展为特征的土地城镇化,也不是农村人口盲目或强制进城的人口城镇化,而是人的城镇化,即通过重新建立城乡分工秩序,实现人的现代性自由全面发展;新型城镇化应是“四化同步”协调互动,倡导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发展方式,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旨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致力于和谐社会和幸福中国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城镇人口比例增加和城市面积扩张,更重要的是实现产业结构、就业方式、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等一系列由“乡”到“城”的重要转变。城镇化应主要是五个过程的统一,即城镇化是城市人口比重不断提高、产业结构转变、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城市文明不断发展并向广大农村地区渗透和传播、人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过程的协调与融合。
我国城镇化发展战略也是学者们讨论较多的问题,主要是从纵向上关于我国城镇化的发展道路的走向与横向上关于我国城镇化的空间布局的延伸两个维度来进行探讨,即:大中小城市如何协调发展,东中西城市群如何布局。项继权、王明为研究认为,当前中国城镇化的总体布局应是积极培育辐射全国的十大城市群,以城市群作为基本单元,实现大城市、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分工协作与互动双赢,充分发挥大城市的核心地位、中小城市的主体作用及小城镇联动城乡的特殊功能。关于发展路径,他们认为,推进新型城镇化以制度变革为突破口。打破城乡二元藩篱,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关键。应主要从土地制度、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三个方面推进。
徐晓军的《“四化同步”发展新型城镇化:主要困境及推进路径》,从“四化同步”的角度对发展新型城镇化当前的主要困境做出了分析,指出当前城镇化的主要问题是“城镇化与工业化互动有限、与信息化融合不够、与农业现代化关联不紧等。”新型城镇化不仅仅是工业化、信息化带动下的城镇化,同时也是农业现代化驱动下的城镇化。城镇化是发展载体,工业化是根本动力,信息化是重要手段,农业现代化是坚实基础。因此,要从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与城镇化深度融合来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
探讨土地资源与城镇化的关系,也是城镇化研究的又一个视角。罗翔、罗静、张路的《耕地压力与中国城镇化:基于地理差异的实证研究》,从耕地资源差异的角度,解释了中国城镇化发展中区域失衡的事实,首次将耕地压力纳入中国城镇化实证研究体系中,通过对耕地质量标准系数校正得出了修正后的耕地压力指数,并用工具变量考察了耕地压力对中国城镇化的影响机制,避免了内生性问题对估计结果可能造成的偏误。利用工具变量的估计方法进行实证检验后,得出两点主要结论:(1)耕地压力指数对城镇化有显著的正面影响,这种影响是基于耕地资源的区域差异和利用的比较优势原则之上的;(2)耕地压力对城镇化存在长期的影响机制,这表明当前以平衡区域发展的投资推动和政府推动的城市发展模式导致了城镇化中的区域发展失衡。
孙璇、罗静的《我国基础设施发展的城市化效应时空格局特征》,从数据分析上探讨了基础设施资本存量与城市化进程的关系,研究认为两者存在正相关关系。但是,城市化率增速低于基础设施投入的增速,并在不同地区显示出差异性,因而基础设施应作为各级政府重点发展的行业和领域,在制定相关的协同发展战略时,需要充分考虑二者“驱动—响应”模式的时空差异特征。
邵占鹏《农村电子商务的兴起与新型城镇化的破局》一文认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应破除一种思维陷阱,即:新型城镇化就是旨在让农村仿照城市的道路亦步亦趋地前进。他认为,造成城乡差距的关键,是城乡在整个产业链分工上的不对等。要改变农村的弱势地位,必须在调整产业布局与产业链分工上彻底改变城乡的不对等关系,必须与时代变迁接轨,抢占先机,尤其是在农村、农业信息化上要同步跟上。为此,提出以农村电子商务为突破口,大力发展农村信息产业,改变农村在整个产业链上的弱势地位,实现农村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袁方成、杨灿《新型城镇化的新要求、新特征与新路径》和柳红霞、罗家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形势、矛盾及其破解之道》两篇文章,重点探讨了武汉市新型城镇化的新要求、新特征与新路径,提出应从城市规划、体制机制改革、城乡统筹、产业升级、民生服务和“宜居新城”建设六个方面着力,破解新型城镇化建设矛盾和难题。
农民市民化是城镇化的必然结果。城镇化的过程就是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聚集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农业经营方式改革和非农产业的迅速发展,大量农民工进入城市,或工或商,加速了我国城镇化的进程。但是近年来,由于国家进一步加大了对农村、农业、农民的扶持力度,不断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农民进城的意愿正在悄然地发生变化。江立华、谷玉良在《近郊农民户籍制度改革路径探索——以湖北省麻城市SH村为例》一文给我们提供的调查资料表明不同人群的进城意愿是不同的:性别、职业不同,意愿不同;年龄、文化程度不同,意愿不同;婚姻、居住地不同,意愿不同;家庭成员、收入不同,意愿不同。
户籍制度改革,是加速农民市民化的一项重要举措。我国城乡二元化的户籍制度是长期阻隔城乡人口流动的障碍。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必须破除户籍制度的樊篱。蒋大国、江立华《以户籍制度改革为突破口,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提出了“以人为本、农民自愿,统筹规划、稳步推进,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分类有序、多元并举”的改革原则。根据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及承受能力,分步推进,即:先解决就业、子女就学和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救助,其次解决医疗、基本保险,再解决住房等。根据城镇类型与规模,分层推进,即:先放开中小城市,分步推进,大城市尤其是特大城市可采取积分制,分别推进。根据农业户籍人口分布的地域特点与意愿,分类推进,即:先城区、后城郊,再远城的户籍制度改革的路径。解决好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与集体经济分配权,是解决农民市民化并稳定市民的关键所在。而稳定的职业、城镇住房、子女就学和城乡均等化的公共服务,是农民融入城镇的重中之重。解决城乡均等化公共服务,必须实行中央、地方财政分担机制,并与农民市民化规模、质量挂钩。为此,作者就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具体政策与措施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蒋大国、胡倩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市民化的双重路径》一文中提出,农民市民化的主体,不仅包括农民工、城郊失地农民这类“进城农民”,还应该包括居村农民。“居村农民”和“进城农民”应同被视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市民化”的两大主体。作者对农民市民化的本质做出了新的解释。她们认为,农民市民化的内涵不仅是农民从农村向城市的区域空间转移、农民从农业户口向非农业户口的户籍转变、农民从农民向市民的身份转变的过程,而且还应是农民享有公共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及其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变迁过程。因此提出农民市民化的两条路径:一是发展大中小城市,解决进城农民工的市民化问题;二是发展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解决居村农民的市民化问题。
江立华、谷玉良对麻城SH村的调查,考察近郊农民参与户籍制度改革的意愿,反映了当下农民对进城居住生活的诸多担忧。人们不再只是看重一本城市的户口本,而是在收入、住房、教育、环境、人缘关系等方面进行优劣的比较。他们提出,对近郊农村,应改变以农民主体流动进城为主的户籍制度改革的传统路径,充分发挥近郊农村居民享受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较为便利、农民生活方式与城镇居民差别不大等特点,鼓励农民就地转化为市民,以在地化的形式推进城郊农村户籍制度改革。具体措施是大力发展小城镇经济,吸引农村劳动力就近转移;增加近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为农民就地市民化奠定坚实基础;建立、完善统一的城乡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小城镇居民的保障水平和生活质量。
江立华、谷玉良、任树正认为,农民落户的意愿是决定户籍制度改革成败的关键。因此,在《户籍制度改革:青年农民的认知、意愿与需求》这篇调查中,对黄冈市青年农民的进城意愿做了比较深入的调查。此调查,对有关部门深入了解青年农民的意愿和其所关心的问题,制定相关政策,推动农民市民化不无裨益。
人的城镇化,是以劳动力的流动为先导的。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多年中,迁移主流是农村劳动力。敖荣军、李家成、唐嘉韵《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的中国省际劳动力迁移机制研究》,对制定区域发展规划,引导劳动力合理流动,推进农民市民化问题也是有所帮助的。
城乡一体化发展,是要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农民生活富裕和农村社会和谐、城乡的共同繁荣。
农村土地制度变革,是实现农业规模化、现代化的前提。王敬尧、魏来《当代中国农地制度的存续与变迁》一文,运用“黏性分析”方法,对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演变过程进行了系统的回顾与评估。通过分析,他们认为,我国农地制度变迁是新中国成立后整个制度变迁的缩影,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及转型存在广泛的联系。因此,应从更广泛的角度来分析把握我国历次土地制度变革的原因及我国农地制度改革的取向。
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一靠科技,二靠制度。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设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支撑。蒋大国、袁方成《构建湖北新型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的思路与建议》一文,在对湖北省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发展状况、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后,提出了构建新型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的总体思路与政策建议。
城乡发展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是城乡之间经济、社会、生态等各项联系的基础,是城乡之间各类经济要素流动的纽带,对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直接推动作用。梅德平、洪霞认为,城乡发展一体化,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是基础,是纽带,对城乡一体化发展有着直接推动作用。而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是投融资机制改革与创新,建立一种科学高效的投融资机制。只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实现同步发展,才能真正促进城乡一体化深入发展。因此,加强广大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已成为当前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关键所在。可目前财政投入有限、投融资渠道狭窄、金融发展水平明显滞后、投资环境较差,是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的重要原因。基于上述分析,提出了建立健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政策建议。
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管理体系,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夏玉珍、杨永伟《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创新》提出,应改变公共服务供给模式,通过公共服务网络化供给来实现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创新。养老服务也是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我国有2亿多老人,其中近74%的老人分布在农村。目前农村养老服务供给严重不足,其主要原因是地方财力不足。夏玉珍、徐大庆的文章认为,应加大中央财政对该项事业的转移支付,并通过项目制对转移资金的使用进行管理,有针对性地提出构建城乡一体化公共服务体系的思路、内容和措施。
吴理财《财政自主性抑或民主治理影响村庄公共品供给》一文,主要从乡村关系、村庄财政自主性、村级治理结构、民主管理机制以及农村社会组织、村民公共意识、村庄人口流动和村庄社区类型等方面对村庄公共品供给质量进行了定量分析,对改善农村地区公共服务提供了一些定量分析资料。
农村社区建设是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袁方成、杨灿《当前农村社区建设的地方模式及发展经验》一文,介绍了我国一些地区农村社区建设的模式。提出了农村社区建设应坚持因地制宜,做到:规划引领,科学合理布局;持续发展,同步发展产业,提高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水平;城乡统筹,实行均等化公共服务,推动城乡一体;政社互动,转变政府角色,强化社区自治;多方协同,引入市场机制,创新多元主体的建设思路。
乡镇是我国基层政权组织,也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农村社会日益开放、流动、多元化和复杂化,农村乡镇政权组织的经济社会背景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农村基层组织和政权也面临重大的调整和转型。与此同时,随着小城镇人口的逐步放开,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向小城镇聚集,对小城镇的组织、管理、服务及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袁方成等人的《完善乡村治理体系的探索与实践》从美丽村镇建设的原则、指标体系,资金筹措、管理机制等方面较系统地总结了S市的做法,对其他地区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
开发乡村旅游,有利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推进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更好地适应国民日益增长的休闲消费需求。许贤棠,刘大均,胡静,侯建楠的《国家级乡村旅游地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一文,运用空间分析法,利用ArcGIS,SPSS,Google earth等软件,对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的空间分布形态、均衡程度、分布密度进行定量表征和影响因素剖析,旨在揭示示范点的空间分布规律,为制定不同区域乡村旅游发展战略及优化示范点发展的空间格局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
城乡一体化的研究,面临着许许多多新课题,新挑战,许多方面的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化。本书收集的论文若能给大家更深一步的研究提供一些帮助,或能引起大家对此问题的研究兴趣,是我们的初衷,也是我们的希望与期待,更欢迎大家共同研究与探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