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一站出版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400-6677-036 全 国 免 费 咨 询 热 线
穿越人性艺术山水的意识流
点赞
由中联华文组织出版,合同编号:zlhw2017-033

作者单位:贵州警官职业学院

出版时间:2018年1月第1版第1次

本书概述:本书是一部散文集。无论亲人还是朋友,总是为留下温馨的情意;无论读书还是登山,总是为带来愉悦的性情。就这样,人生中总留下一些文字,写字人的文字就是写字人生活的意识流。无论这些文字潇不潇洒,写字人的心情总

作者姓名: 申元初

出版社: 中国文联出版社

订购电话:400-6677-036

优惠活动:出书作者购书享受65%折优惠。

购书服务:满59免运费 : 由一站出版服务网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6:00前完成下单,预计5天可送达

图书定价:38

书稿详情 稿件目录 样章赏析 图书评价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散文集。无论亲人还是朋友,总是为留下温馨的情意;无论读书还是登山,总是为带来愉悦的性情。就这样,人生中总留下一些文字,写字人的文字就是写字人生活的意识流。无论这些文字潇不潇洒,写字人的心情总归是潇洒,总归愿意与你分享。


作者简介

申元初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教授;贵州作协理事。出版著作5部;发表文章约300篇。

稿件目录

胡适激赏的“乡巴佬”

乡巴佬寿生

父亲的诗

“北平‘拉丁区’的英雄”

相识总是可爱人

我的舅舅  陈建华

要么不做,要做就做一番事业

我的最大心愿是老百姓的怀念

民族之魂的淋漓展示

中文78级的七七八八

此老玩童不是彼老顽童

在“艺术人生”中追求“快乐人生”

沙滩:唱诗的老人

拇指和食指的致敬  手语:“我爱你”

工作狂人萌萌哒

读朋友书如品茶

“教师的称谓有很多含义”

此中有真意 欲辩已忘言

作家黄先荣作品之一见

时代记忆中的《清明上河图》

沉重的隐喻

来自一个青藏高原军人的诗

超奇想象力的巨帙

竹窗疏影横斜论稿青春浮动

温情脉脉的人生叠影

行学术之智慧  叙散文之悠远

为徐庆书序

从骨子里解读魏荣钊的小说

推理的智慧


品味无穷山水

嘘!这里有条静静的女红军街

历史文化旅行道上的法兰西艺术之花

爽,好爽啊!

好一座旧州城

这座莽莽苍苍的十万营啊

重安三朝桥,历史交汇点

柚子花和崖壁上的牛圈

茅台——游荡诗的精灵

神奇的布依铜鼓

哑面——原始朴素震撼人心

牂牁江江水里的古驿道

牂牁江水底下的村寨

从沐恩寺到字库塔——突兀的美

飞湍、涟漪和栈道:梦幻南江

马坝似油彩平寨如水墨

阿乐郎岱一条街

参加新堡乡渡寨村乔迁之喜集会记

大龙:跨过那条美丽的河流

请你记住雷公山白岩寨

山野仙境:雷公山的树、雾、水

文峰塔——匀城美轮美奂的文化标志

双乳峰——东方女性美质的形象标志

三合记忆

高原上的咏叹调

千年古树瑞灵峰

清水红裳秀肯池

金沙后山有条“红旗渠”

擎天五柱峰  丹霞第一园

诗魂在诗乡漫游

走进二十一世纪的石阡古巷

我在云舍喝了三碗酒

游梵净山龙泉寺记

溪水浸泡的古盐道


查看更多>
样章赏析


胡适激赏的“乡巴佬”


“但也尽有毫无别意为学问而学问,一年又一年去的。并且产生的英雄并不少。听说沈从文就是此中人物。时常在《独立评论》上发表极精彩的文章,为胡适之先生所激赏的申寿生,也是‘拉丁区’的一位年轻佳客。

——《“拉丁区”与“偷听生”》《北大旧事》三联书店1998胡适激赏的“乡巴佬”0000穿越人性艺术山水的意识流乡巴佬寿生(《山花》2012.8)1989年第8期《民俗(画刊)》刊登了署名王文宝的文章《风谣学会的一帧宝贵留影》并附了一幅照片,照片中人,有寿生的提携老师胡适,还有北大著名才女徐芳。还有我的父亲寿生。

年轻时的寿生,英俊帅气,身高一米七八,腰板笔挺,黑亮的皮肤,峻拔的鼻梁,那双内敛着一种锐气的大眼,总令人想起贺铸那首《六洲歌头》中的句子:“剑吼西风”、“目送归鸿”。20世纪20年代周西成任贵州省主席时期,他是贵阳老一中的篮球队长。《寿生文集》上有一张20世纪30年代他在北京中山公园的留影,一袭长衫,在微风中衣袂飘飘。如果你对“玉树临风”这个词没有太多的实际感受,你看寿生这张照片,你就豁然了。

寿生曾经自豪地对我们说过,胡适因喜欢他的文章,便给他介绍北大著名的江南才女徐芳做女朋友。第一次,徐芳到沙滩公寓来看望他,吓了他一跳,“第二次她又来了,我赶紧预先把你们妈妈的照片摆在书桌上。第三次,徐芳便不再来了”。对于寿生的这个说法,我们需要母亲的态度来验证,当时,母亲只是瘪了瘪嘴,说,“人家来看看你,你就以为你了不起,人家根本没有那意思吧”。我们就知道了,徐芳到公寓看寿生,这事是存在的,寿生把母亲的照片摆在书桌上以示他已经是有了女朋友的,这事也是存在的,但徐芳来看这位乡巴佬才子,多半是听了胡适对寿生的褒扬之词,出于好奇来见识见识这位乡下黑俊。谁都知道,比胡适年轻21岁的女弟子徐芳,那时正浓情蜜意地恋着他的老师呢,这位痴情的女子给胡适的诗里有《车中》一首,诗中写道:“我闭眼坐在车里/什么都不看/什么都不想/只想得一会儿安静/但我惦着一个人/他使得我的心不定/”。这时的徐芳,喜欢的是儒雅倜傥的老师胡适,大约不会移情到即便“玉树临风”却始终是一个乡巴佬的青年身上。

当然,乡巴佬寿生也是很儒雅的。当天气平和的黄昏,天上有些云层,有几处如洞似的薄薄的白云,隐约透出一点将有将无的微光,微风吹来,屋外梧桐的枝叶发出轻微的簌簌声。一天的工作和学习完成后,父亲寿生回来了,二哥也回来了。母亲在厨房里轻手轻脚地做饭,少不更事的我在屋檐下看小说,寿生和二哥在我与二哥的卧室兼书房里泡茶。我知道,他们又准备开始声情并茂的古诗文诵读了。

作为文人的寿生,留给我最深印象的,是他诵读古诗文的样子。如果你读过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那里面全身心投入到诵读中的老夫子,就是如此了。好歹在中文系混了四年,其实,除了在古汉语课文中分析过《郑伯克段于鄢》之类的文章,我对于那部中国文人都应该熟悉的《古文观止》,并不了然于心。但李华的那篇《吊古战场文》,却是耳熟能详,因为寿生常常仰头长诵这篇古文,往往至于手舞足蹈,在古诗文中,这是他的最爱。吟诵《吊古战场文》,他一定先抬头吸一口气,然后,从丹田里长啸出来:

浩浩乎!平沙无垠,不见人,河水萦带,群山纠纷。黯兮惨悴,风悲日曛。蓬断草枯,凛若霜晨。鸟飞不下,兽铤亡群。长告余曰: “此古战场也。常覆三军,往往鬼哭,天阴则闻。”……

在我的记忆中,寿生经常吟诵的篇章,大约有《滕王阁序》、前后《赤壁赋》、《桃花源记》、《阿房宫赋》、《岳阳楼记》、《湖心亭看雪》等——他最瞧不起的,是刘禹锡的《陋室铭》,他说:“《陋室铭》,一句话,小贱。哪样‘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太小家子气了!”寿生的这个评价,一直到我教了大学后,渐渐地觉出其深刻的道理来。

看寿生吟诵古诗文,你就会充分理解《诗大序》中所言 “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的真谛了。我想,《寿生文集》中那“重九登西山,昆湖脚下宽,天外云飞缓,胸中气浩然”的诗句,就是这么自然而然地从心底流出来的罢。

现在人们说到寿生的小说,大多引用我省著名评论家何光渝的评论:“寿生的这些小说,已经毫不逊色于四川的沙汀、李劫人、周文,湖南的沈从文、黎锦明等人同时期的同类小说。”

但每当我们用敬佩的口气说到沈从文时,寿生却总是从鼻子里哼一声:“沈从文,那是什么文章,哼哼唧唧的小白脸!”当时,我们感到讶然。而现在,每当我想起寿生那酸不拉唧的表情,却总是忍俊不禁,原来,那是可以理解的嘛!

关于寿生与沈从文,确实有一些耐人寻味的牵连不断的趣事。本文开头所提1989年第8期《民俗(画刊)》刊登的署名王文宝的文章《风谣学会的一帧宝贵留影》,文章说:“1936年2月,顾颉刚发起筹备“风谣学会”,5月16日在北京大学文学院举行成立会议,顾颉刚、方纪生、容肇祖、沈从文、申寿生、常惠、胡适、吴世昌、李素英、章廷谦、罗庸、罗常培、周炅、钱玄同、朱光潜、徐芳出席,周作人、魏建功因事未到。其时,加入该会的还有广州、杭州、厦门、苏州、上海、南京以及日本各地的同好,共30余名会员。”沈从文与申寿生名字比肩而立。

无独有偶,在三联书店出版的《北大旧事》一书中,有朱海涛先生所著“北大与北大人”一组文章,其中《“拉丁区”与“偷听生”》一文说:“但也尽有毫无别意为学问而学问,一年又一年去的。并且产生的英雄并不少。听说沈从文就是此中人物。时常在《独立评论》上发表极精彩的文章,为胡适之先生所激赏的申寿生,也是‘拉丁区’的一位年轻佳客。”沈从文和寿生相提并论,作为北大沙滩的“英雄”代表。

应该说,沈从文和寿生之地域文化小说,都是同类小说中的翘楚。但两人的文章风格,其实相差甚远。寿生经常给我们提起他与沈从文之间的“恩怨”。寿生的学历文化十分“单边”,现代化的数理化知识差不多是一知半解都不甚解,无法考取北大,胡适先生为了培养这位“为学问知识而来的‘野’学生”(《论走直道儿》胡适编后语,《独立评论》第一三一号,民国二十三年(1934)十二月十六日),专门为寿生举行了一次考试,内容就是写一篇文章,这摆明了就是要将寿生拉进北大,谁知这篇文章却送给了沈从文评改。沈从文不是胡适,与寿生年龄不相上下,同为寄居北大“拉丁区”的“英雄”,而写作风格完全是两派,用京剧做比喻,如果沈从文的文章是“袍带小生”,而寿生的文章则是“铜锤花脸”。“铜锤花脸”的文章落在了“袍带小生”的手里,命运可想而知,寿生的作文考试,只得了40多分。从此北大的学历之门,向寿生而关闭。后来胡适欲邀请寿生做北大教职,这个倔强怪僻的乡巴佬青年拒绝说:“我做学生都不够格,又怎么能做老师呢!”

寿生的这一举动,至今难被我们理解,放在现时代,恐怕十之八九要说他是个痴呆。但想想寿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能做非常之事,必是非常之人,也有可想之理。

寿生经常摇头晃脑地哼唱一首文人山歌:“相思江上相思岩,相思豆儿靠岩栽,三年结子不嫌晚,一夜相思也难挨”,他自我陶醉些哪样呢?原来这是他给他的老师胡适改的一首自创山歌。

他告诉我们,广西有条相思江,江上有座崖石岩,胡适将其命名为相思岩,相思岩风光秀丽,好长红豆。有感于相思江地方风情之美,胡适仿当地山歌,作了一首歌谣:

相思江上相思岩,相思岩上相思豆,三年结子不嫌迟,一夜相思使人廋。

回到北京,这位不耻下问的学界长者,知道寿生于山歌一道是个内行,便将他写的这首“相思岩”的山歌给寿生看。乡巴佬寿生没有虚套子礼数,胡适给他看,他便老实不客气修改了老师的山歌。他告诉我们,那时,北京正热,他爬到公寓屋顶上,大热的天,晒着太阳,口中反复吟唱:“相思江上相思岩,相思岩上相思豆,三年结子不嫌迟,一夜相思使人廋。”他告诉我们,“既是山歌,一定是能够吟唱”,但唱去唱来,胡适的这首山歌,总觉不畅,“我发觉了,胡适的这首山歌,基本是首文人诗,而不是山歌,它不能唱,不合山歌的音节要求,唱之气促!”

于是,寿生就像在农村山野里顶着日头唱山歌一样,晒着太阳,流着满头的汗,终于按照自己的吟唱,把胡适的这首山歌改成了如前所示的文字,并兴致勃勃地唱给胡适听。胡适听了,觉得寿生改的山歌果然好。

在《胡适文集5·南游杂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中,胡适记载了此事。其实,当胡适在飞机上想起头一天游相思岩的情景,仿当地山歌,作了这首《相思岩》,他自己就感觉到,“这究竟是文人的山歌,远不如小儿女唱的道地山歌的朴素而新鲜”。因此,大度的胡适不因寿生修改了他的诗而以为忤,反而赞扬有加。

胡适在《南游杂忆》中记道:

“后来我的朋友寿生先生看见了这首山歌,他说它不合山歌的音节,不适宜于歌唱。他替我修改成这个样子:

相思江上相思岩,

相思豆儿靠岩栽,

(它)三年结子不嫌晚,

(我)一夜相思也难挨

寿生先生生长贵州,能唱山歌,这一只我也听他唱过,确是哀婉好听。我谢谢他的好意。”

寿生为胡适改山歌的故事,听寿生讲过多次。除了觉得寿生于山歌一道,果然内行,更觉得胡适先生的伟人谦虚风度,世人难及。叹曰:当世觅胡适风范者,能有几人!

寿生精于山歌一道,源于他对于农村的熟悉。而他与农民的交往,完全达于水乳交融。

1978年,我已经是县师范学校的教师,正准备高考。我家住在务川县一中。这里离城两公里,隔着宽宽的田畴,夏稻冬麦,春天是一片金灿灿的油菜花,景色绮丽。田畴的中间有一道水沟,隐隐约约,淙淙的溪水一直流到城里。公路沿山脚弯弯曲曲绕过来,在县一中宽阔的运动场边变得笔直,然后穿过一条山沟,消失在目不能及的远方。每逢赶场天,络绎不绝的农民便背篓挑担经过一中运动场前的公路,去到城里。于是,县一中运动场沿公路一带的槐树林下,便站满了一中采买农产品的教师职工。站在运动场边高地上的教工宿舍看下去,具有十分的情调。

当此时,如逢寿生休假在家,他也会漫不经心地踱到运动场边看热闹,他一般是不管家事的,并无采购任务。但兴之所至,他也会参与其中。

一次,一个农民用稻草绳包提了一个黑乎乎的似乎是石头的东西从马路垭口走上来,正好寿生坐在路边石坎上看风景,见了招招手:“咦,你手头是个哪样子东西,好像重得很呢!”

胡适激赏的“乡巴佬”00穿越人性艺术山水的意识流农民见寿生招手,倒有些不好意思,说:“啊,是老县长唛,哎呀,莫得哪样好东西咯,一坨石头。”

寿生笑了说:“哪样石头你提去卖得?”——按:那个时候,还没有玩石头这一说,那是“封资修”的玩意儿——农民笑嘻嘻地把东西放在地上,原来是个冲辣椒的“擂钵”。四面都凿得十分粗糙,中间那个石头窝窝倒磨得溜光。

寿生说:“这个窝窝摸起倒还玉光光的舒服呢。”

农民摸摸头,大笑:“老县长,你说肮话咯!”

寿生“呸”了一声,骂他:“老子说的是真话,夸你磨得细致,你个舅子的倒想邪了!”这是寿生说话的特点,他和知识分子说话可以引经据典,和农民说话则不上三句就开骂,农民恰恰喜欢与他交流,没有隔膜感。

农民哈哈地笑说:“老县长,那石头摸起有哪样舒服的,又不是摸……咹!哈哈哈!”

寿生赶紧骂道:“你格老子莫扯邪的!卖跟我,好多钱?”

农民又摸摸脑壳,支支吾吾地说:“你老人家要唛,一块三啦嘛,你看啷样?”

寿生笑笑,说:“那就一块五,你说要得不?”旁边围观的老师们“哄”地一声就笑开了:“你这个申县长,硬是会还价,怕是天下还找不到说要不得的!”

农民有些不好意思,扭扭捏捏地说:“那就不好意思勒,老县长,你喜欢,下回我再跟你整个来,不要钱,送你,等它们配对。”

寿生大笑,拍拍农民的肩膀,说:“又不是猪牛马,配哪样子对哟,赶紧把你的钱揣好,赶场去哟!”

大家都哈哈大笑,散开去。

寿生就是这样一个秉性独特的乡土作家。文坛学界,议及寿生,皆认为,一个卓有成就的青年乡土作家,竟淹没于文学史中数十年,无人提及,不能不是一种遗憾和不公,比如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古代文学研究室主任刘扬中认为:“新中国建国以来海内外出版的许多或详或略的中国现代文学史著作中,竟然没有一部提到过寿生。这种遗漏对于作家本人是极不公平的!”(《弥补现代文学史书写的遗珠之憾》,贵州人民出版社《寿生文集》)何光渝也认为:“令人遗憾的是,曾经写下了这些无论思想和艺术上都颇为优秀的小说的作家寿生,却被长久地遗忘在林林总总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中,竟没有留下一点印记,是很不公正的。”(《寿生:不应被遗忘的贵州作家》,《贵州文史天地》2001年第2期)

其实,虽然现代文学正史中确无寿生之名,但一个能够在《独立评论》上大量发表评论和小说的青年作家——如千家驹所说,“当时在《独立评论》上撰稿多为名流学者。如丁文江、翁文灏、蒋廷黻等,在该刊上发表文章,颇有一登龙门身价十倍之感。”(《名家经典记怀散文选》,向弓主编,四川文艺出版社,1995年5月)——这样的青年才俊,历史是不会遗忘的。现代文学正史而外,记载寿生的文献不可谓少也!在《胡适文集》、《胡适传》、《北大旧事》等重要著作中尽有详细评述,至于像《民俗(画刊)》和《文摘》等其他报刊,也不乏记载。

而一些重要学者在一些重要刊物发表的论文,也多有对寿生的记载,比如《民间文化论坛》2004年第3期刘锡诚的文章《歌谣研究会与启蒙运动──中国民间文艺学史上的第一个流派》,在论及中国歌谣的研究时,也不期而然地提及寿生:“后期《歌谣》坚定地选择了文学派的立场。一大批文学研究者和教授,如朱光潜、李长之、吴世昌、林庚、台静农、陆侃如、吴晓铃、寿生等参加进来,他们分别从自己的文学立场对歌谣作出种种微观的阐发。”

比如张太原在《历史研究》2002年第12期发表的《自由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之一):〈独立评论〉对中国共产党的态度》一文中,也并非偶然地提及寿生:“一个为胡适所欣赏的《独立评论》投稿者申寿生,把当时资本主义的‘落魄’说得更为形象,‘只要看现在那些资本主义者,在明地里,不敢直表白其意向的那种狼狈相,就可明白一时代的主干思潮,一时代的要求,其力量之伟大了’。”

书香贝叶传经典,历史未必总无痕!翻检重要的历史文献,议及20世纪30年代的文坛往事,“寿生”,这个名号往往闪烁其间。历史其实对寿生并未遗忘,作为寿生子女,我自倍感欣慰,我对学者专家们的公正记载深感敬佩。而泉下寿生,亦能不叹之感之也乎?父亲的诗(《山花》2014.12)寿生说,诗不是做出来的。

寿生的诗,相连着很多美轮美奂的故事。

这一天——当然说不准是哪一天了——总之,那天的天气,是初夏的季节,时不时,阳光艳艳地从云层后照下来,时不时,忽然洒下一泼“隔牛屁股雨”,从河这边上桥的人,刚刚把伞撑开,头上叮叮咚咚地像敲鼓,到了河对面下桥的时候,阳光却燎过来,花呀草呀,些许的水珠还反射着虹影,黄泥地下,只剩下些若有若无的湿印子,鞋都不沾。

这时候的田野,真是干净清爽,一如写意的水墨画。

寿生站在“罗峰书院”的飞檐下,忽然手舞足蹈地唱了起来:

风——吹过了菠萝山,

雨——打下了虎踞关,

风风雨雨你看六月

秧针

绿幽啊幽!

寿生这首名为《六月秧针绿》的诗,是母亲唱给我听的。

唐诗唯美而能吟唱,是它的特色。所以有了王昌龄、高适和王之涣旗亭听歌画壁的雅传,那最美的歌女演唱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让王之涣着实得意了一回。

寿生的诗,很多时候,就是他唱出来的。在县里,有很多老一辈听过寿生课的学生,都能唱他的诗。我读小学四年级的时候,给我们上算术、地理和图画的一个叫李俊的老师,就是寿生的学生,李俊老师才华横溢,他也给我们唱过寿生的诗:

天苍苍,地苍苍,

大雪飘飘当筛糠,

哪怕那雪山高万丈,

太阳一出化长江!

《大雪飘飘当筛糠》这首诗,苍凉壮阔,震撼人心!据说是寿生站在虎踞关上,手一挥就唱出来的。李俊老师唱得也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从那以后,每当考试来临,我们班的同学们就放声大唱“天苍苍,地苍苍”,竟然有效化解了大家的考前恐怖。

寿生的唱诗,每当需要记录下来,就求教于母亲,母亲就用简谱给他录下来。比如他在北大沙滩与李长之先生进行山歌理论大战,发表于1936年《歌谣周刊》第二卷第十三期的《答李长之先生》,当中讲到江南小调“跳粉墙”,就是母亲为他录成的简谱:

这首《六月秧针绿》,也是母亲为他录记的简谱,母亲轻轻缓缓地唱来,自是十分动听:

我们的县城,西北方向,有一座窝头形状的山峰,因峰顶上有一座园堡形的寨子,故而像极了一个巨大的菠萝,县城的人们便把它叫作“菠萝山”。菠萝山的对面,也就是县城的东南面,有一座极大的书院——就叫罗峰书院。书院的门外是一个很宽阔的石院坝,迎面是一溜石台阶,台阶上是一道厚重的双开大门,进了大门,站在亭台式的门厅内,一抬头,前面又是一溜石台阶,台阶上是一座雄伟的三层楼阁,翘角飞檐,白墙黑瓦。从楼阁下的过厅穿过,是一座宽阔的石天井、四合院,两面是回廊教室,正面又是一溜石台阶,上面是一个极大的大厅。书院最早是县中学所在,母亲熊南英为县中学教师,因爱生如子被学生尊称为“熊妈妈”,其时我家住罗峰书院内。后来到我读小学时,这里改成了小学,中学搬到了离城两公里远的芭蕉湾去了。全校学生放学集合,就是在大厅排队,风雨不惊,可见这个大厅有多么的宽大。大厅两面又是教室。两边的教室后面都是花园。东面的花园,有很多石山,石山旁种着柚子树——我们叫橙子树。西面的花园,长长的一排葡萄架——老师学生晨读的极好去处,园里种着很多桂花树,每到八月,整个校园就笼罩在一片浓郁的幽香中。

整个书院坐落于一座大山的半腰,从书院外面的石院坝眺望,是穷尽目光的杨村坝,那里是万亩良田,每到六月,秧苗茁壮,满田满坝,绿茵似毯,正是“水田漠漠飞白鹭”的景色。

在这画境的正中,有一座小小的石拱桥,紧挨着一座尖尖的白塔。“桥是弯弓塔是箭”,是整个杨村坝的风水灵物。

县城的南面,是一排壮观的石牌坊,沿着石牌坊下的石板路拾级而上,就看见一排高峻的大山,最前面的两座山堡,形成一个险峻而雄壮的关隘,如巨虎雄踞,俯瞰着坐落于盆地当中的整个县城,因此,城里的人们就把这座关隘称为“虎踞关”。

寿生吟唱的《六月秧针绿》,不过三句话,五行字,竟把这整个县城及周边的胜景,进行了全景式的观照,营造了一个唯美的意境。

——令人沮丧的是,这些美轮美奂的历史人文建筑,先毁于“文革”破“四旧”,再毁于其后的冷漠侵占蚕食和城市建设开发狂潮。

但,就在我作此文时,在《务川人网》看见了政府重新修缮的罗峰书院焕然一新,不禁心中激动感慨,而更多的是云游外乡务川人真诚的感谢!这是题外话了——

从杨村坝再往北走,翻过一座巨大的山崖,有一条波涛汹涌的大河,叫“羊岗河”。这片河谷,名为“捣羊岗”,巨壑深沟,险峻万分,正如天公用巨凿恣意捣戳而成。

那时县城通往外界的公路,仅有一条独路,南上凤冈县再达遵义,北下浞水镇可到四川所辖武隆、彭水——现为重庆所辖。公路要北下,就必须跨过羊岗河。当时,时任副县长的寿生是公路建设总指挥——或者是副总指挥吧,我记得不是太清楚——也是羊岗河大桥建设总指挥。那时,国家建桥技术和经济水平都还落后,如羊岗河这样的公路大桥,也只能建造木桥。木桥建好了,下面是垂直百多米惊涛翻滚的羊岗河,试车的是一辆大货车,司机胆战心惊,不敢上桥,经反复动员鼓劲,司机提出一个条件:“只要县长敢在前面带路,我就上桥!”寿生哈哈大笑说:“要得,老哥就在前面给你带路!过了桥,我请你喝酒吃肉!”

于是,寿生在前面带路,大货车在后面慢慢地跟着,发动机隆隆地响,两岸的人们都屏声静气……

当车行到大桥的中央,忽听“咔嚓嚓”一声巨响,一块木板从桥上崩脱,直掉下滚滚的激流之中!“哎呀!”大桥两边河岸上的人们都惊叫了一声!说时迟那时快,只见寿生往旁边一让,手一挥,大吼一声:“冲!”大货车“呜”的一声,冲过了桥去!

当惊吓的人们回过神来,担心地往桥上看去,只见寿生面不改色,镇静如常,稳稳地走过桥来,高喊一声:“大桥无事!不过是工人师傅临时钉在边上的一块工作板子被崩脱而已!”两岸的人们顿时欢呼雀跃。货车司机飞快地跑过来拉住寿生的手:“县长,你真了不起!要不是你那么镇静,我早吓软了,那里还踩得动油门!”大家都哈哈大笑起来。寿生手指工地食堂,喊道:“走,喝酒吃肉去!”

人们都喊着跳着,向食堂跑去。寿生却站在桥上,长长地吐了一口气,仰天而吟:

捣羊岗上巉岩叠,捣羊岗下河流急。河流急,千年愁涉,万年愁越。

岩头爆破万千穴,河心下挂百十尺。百十尺,长桥如练,车路如矢。

……


查看更多>
其他推荐
先出书后付款 费用低至极致 由专人全程负责 足不出户出作品
看过本书稿的人还看了 换一批
服务保障
先出书后付款 费用低至极致 由专人全程负责 足不出户出作品
更多
  • 专人对接
    专人与您无缝对接,信息沟通无障碍,及时解答作者关心的问题
  • 贴心服务
    出版费用不仅可以先出书后付款,而且还可以分期付款。
  • 多重服务
    代发稿费、代理发行、授权组稿、版权维权、知识产权法律援助
  • 到门服务
    书稿往来由顺丰快递送达,我方结算。货运图书时,物流公司送书上门。
  • 跟踪服务
    图书出版后,2年内出现图书掉页、装订开胶,无理由重印。
  • 援助服务
    遇到版权纠纷时,提供法律援助。如遇到赔偿,返还部分出版费。
  • 责任保障
    可享受一站出版网责任保障体系优先赔付,出版费差价3倍赔付。
  • 开具发票
    纳税是企业的义务。开具的发票都可在北京市税务局网站上可查询。
  • 免费仓储
    如果作者包销图书时,一站出版网免费为作者提供一条龙图书分销服务。
客户评价
先出书后付款 费用低至极致 由专人全程负责 足不出户出作品
为该书打分
还能输入500字
% 好评率
好评
中评
差评
  • 领先行业

    团结协作 资源共享

  • 后付费用

    先出书,后付款

  • 多重保障

    多重服务 专人对接

  • 一站式服务

    平台保障 先行赔付

扫一扫 关注出版服务网微信

400-6677-036
周一至周日 9:00-18:00
(仅收市话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