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出版时间:2017年9月第1版第1次
本书概述:本书分析了区域精神的特征、功能及典型塑造模式,梳理了山西省区域精神塑造的发展历程,在对其进行深入反思的基础上,探究了区域精神塑造的发展趋向。在此基础上,归纳概括了当前区域精神塑造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对造
作者姓名: 郭建民
出版社: 人民日报出版社
订购电话:400-6677-036
优惠活动:出书作者购书享受65%折优惠。
购书服务:满59免运费 : 由一站出版服务网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6:00前完成下单,预计5天可送达
图书定价:68
内容简介
本书分析了区域精神的特征、功能及典型塑造模式,梳理了山西省区域精神塑造的发展历程,在对其进行深入反思的基础上,探究了区域精神塑造的发展趋向。在此基础上,归纳概括了当前区域精神塑造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对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明确提出了完善区域精神塑造的理性选择应当是其复合塑造模式。
作者简介
郭建民 男,汉族,1971年12月出生,山西襄汾县人,研究生学历,法学博士。现就职于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先后在《山西政报》《山西师大学报》《人民论坛》《理论探索》《山西日报》等期刊报纸发表多篇文章,曾参与《WTO与山西》《企业韬略》《山西故事》丛书的编写等工作。
引论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相关基础理论问题研究
二、相关实践问题研究
三、对目前研究的综合评析
第三节 研究理论基础和方法
一、研究理论基础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区域精神的特征、功能和典型塑造模式
第一节 区域精神的特征
一、时代发展动态性与内涵相对稳定性的统一
二、内容多元性与表述凝练性的统一
三、文化传统继承性与区域特点鲜明性的统一
第二节 区域精神的功能
一、社会整合功能
二、精神导向功能
三、经济促进功能
四、政治服务功能
第三节 区域精神塑造的典型模式
一、地域特点主导型
二、经济发展主导型
三、意识形态主导型
四、文化传统主导型
第二章 山西省区域精神塑造的实践探索
第一节 山西省区域精神塑造的历史发展
一、山西省历史传统中形成的区域精神
二、革命战争时期的区域精神塑造
三、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的区域精神塑造
四、改革开放以来的区域精神塑造
第二节 新时期山西省区域精神塑造的特点
一、区域精神塑造内涵的深刻性
二、区域精神塑造层次的分明性
三、区域精神塑造形式的多样性
四、区域精神塑造特色的鲜明性
五、区域精神塑造底蕴的深厚性
第三节 区域精神塑造的实践成效
一、促进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二、改进了地方政治文明建设
三、推动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繁荣发展
四、推进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
五、改善了生态文明建设状况
第四节 山西省区域精神塑造实践的发展趋向
一、塑造内涵:从单一偏重到多元包容
二、塑造主体:从党政主导到社会参与
三、塑造功能作用:从意识形态灌输到构建社会共识
四、塑造态度行为:从离散自发到主动自觉
五、塑造方式:从传统继承到创造转化
第三章 区域精神塑造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成因分析
第一节 区域精神塑造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塑造目标同质化的问题
二、塑造内容空洞化的问题
三、塑造方法简单化的问题
第二节 区域精神塑造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区域精神塑造过程中科学化与民主化不足
二、区域精神塑造过程中顶层设计不完善
三、区域精神塑造过程中区域整合不够通畅
第四章 区域精神塑造的理性选择:复合塑造模式
第一节 国内外区域精神塑造的经验借鉴
一、国内区域精神塑造的经验借鉴
二、国外区域精神塑造的经验借鉴
第二节 区域精神复合塑造模式的基本内涵
一、区域精神塑造内容取向的复合
二、区域精神塑造过程的复合
三、区域精神塑造影响因素的复合
四、区域精神塑造根本价值功能的复合
五、区域精神塑造主体的复合
第三节 区域精神塑造模式的基本价值取向和原则
一、区域精神塑造必须坚持的基本价值取向
二、区域精神塑造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
第四节 从离散到整合:构建区域精神复合塑造模式的对策
措施
一、整合文化资源
二、整合区域精神塑造机制
三、区域精神复合塑造要保持差异并存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引 论
区域精神塑造是区域竞争从硬实力转向软实力的显著标志,表明了现阶段对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区域精神塑造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一种非常重要并且贴合实际的实践形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凝聚社会共识、实现团结和谐的根本途径,是树立国家良好形象、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迫切需要。”本书编写组.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51-253.区域精神塑造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受到全社会广泛关注。我国改革开放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注重“摸着石头过河”的基层探索。物质文明建设如此,精神文明建设也是如此。区域精神塑造承载着我们党和国家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重要使命。各地塑造区域精神的基本路径包括培育、提炼、弘扬和践行等四个方面。可以说,培育、提炼、弘扬和践行区域精神,也就是区域精神的塑造正在逐步成为区域软实力竞争的重要体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发展的生动形式,在塑造区域精神的过程中,为探索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律提供了生动的理论和实践借鉴。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意义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无论是乘车经过不同的地域,还是乘飞机抵达陌生的城市,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公路两旁告示牌上,或者机场大楼上方正而醒目的几个或十几个大字;当夜晚的灯光亮起的时候,这些字眼闪烁的霓虹灯分外醒目;在一些地区性的经贸、文化等活动中,地方领导经常会提到这些字眼;在学校校园中,也常常能听到稚嫩的童音在高喊这些字眼……这些字眼,如文明、和谐、发展、创新等,由于高频出现,不管在何处都让人似曾相识。这就是近年来在各地兴起,并被冠以“运动”之称的区域精神塑造。作为一种文化表达,能够迅速兴起并产生重要的社会影响,至少表明地区发展的目标、地区的价值导向在发生着重要的调整和变化,地区竞争的方式、发展的内在动力等也在悄然发生重要改变。按照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关于“软实力”[美]约瑟夫·奈.软实力:权力,从硬实力到软实力[M].马娟娟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3-8.的解释框架,区域精神是地方发展的软实力,区域精神塑造也正是在锻造区域竞争的软实力。
从世界历史发展进程来看,大国崛起的背后,软实力是一个国家不可或缺的“稳定器”和“推进器”。英国精神、法国精神、德国精神、美国精神与这些国家的现代化发展进程乃至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成为它们影响世界和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精神力量。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实践,今天的中国正在逐渐崛起,我们同样必须重视中国精神的塑造,在与世界文明与文化的交流互动中改变中国,影响世界。
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推进,为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注入了巨大的活力,使经济社会生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执政党和国家的顶层设计上,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将极大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发展。伟大的事业需要坚贞不渝的精神。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取决于中国精神的国际影响力。精神力量是中国发展的动力和条件,也是中国发展的结果和表征。展望未来发展前景的时候,我们既要继续寻找人民群众身上存在的宝贵精神品质,也要关注国家体制设计和机制安排在精神塑造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地方和社会的活力以及积极性不断释放。从农村到城市、从沿海到内地,渐进式改革赋予了地方行政主体非常大的自主权和灵活性。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来,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参与提炼了区域精神,200多个城市参与提炼了城市精神。如何更好地发挥精神力量在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的作用,既需要顶层设计方面的安排,也需要基层实践的探索。区域精神塑造已经成为当下中国地方行政主体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场重要的精神运动。
以培育提炼区域精神的主体和广度为标准,改革开放以来的区域精神塑造运动总体上可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改革开放初期到20世纪90年代末期;第二个阶段是21世纪以来的发展时期。随着区域精神塑造的实践推进,区域精神及其塑造问题逐渐成为学术研究的重要对象。
改革开放前对区域精神的研究基本上是一个意识形态导向问题,是政策层面的问题。理论问题研究关注的重点内容,就是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普适性出发,阐释与说明某一区域精神与主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高度一致性。周恩来在1964年12月召开的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次会议上,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代表党中央、国务院郑重宣布:“山西省昔阳县大寨公社大寨大队,是一个依靠人民公社集体力量、自力更生地进行农业建设,发展农业生产的先进典型。”赵根成、王久英.周总理对大寨精神的概括[J].山西文史资料,1995(5):52-53.周恩来进一步强调:“大寨大队所坚持的政治挂帅、思想领先的原则,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爱国家、爱集体的共产主义风格,都是值得大大提倡的。”赵根成、王久英.周总理对大寨精神的概括[J].山西文史资料,1995(5):52-53.像“大寨精神”这样产生于特定年代的区域精神,对它的研究基本上是遵循主流意识形态宣传的路径来论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优越性和竞争力在某一区域发挥的重要作用。因此,政治挂帅、思想领先、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爱国家、爱集体这些体现社会主义精神的价值观,基本上通过官方宣传教育的途径影响整个社会,鲜有高水平的学术研究去厘清它们与区域发展之间的有机联系。至于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不一致的现实情况,改革开放前的做法基本上可以从中国特殊的国情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出发给出合理性解释。
改革开放从生活和生产领域方面极大地改变了中国人的生存状况,精神面貌也大为改观。中国改革的经验很多,其中有一条是渐进式改革模式。渐进式改革的内在逻辑,包含有各个地方分兵突进实行改革探索的内容。也就是说,让一部分地区在改革方面先行先试的政策,使得区域发展和区域竞争成为整个改革年代的一大特色。因此,经过20世纪80年代,到了90年代以后,对改革开放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具有榜样示范作用的地方改革经验进行总结逐渐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可以说,区域精神的培育提炼已经呼之欲出。为了实现宣传和示范的目的,同时也为了激励其他地区的改革,一些改革的先行或典型地区,先后培育提炼出了“小岗精神”“浦东精神”“深圳精神”“华西精神”和“张家港精神”等各种不同的区域精神。
新世纪以来,区域精神塑造进入到了第二个阶段。新世纪以来的区域精神塑造,一个鲜明的特征就是,它不仅具有第一阶段的宣传和示范功能,而且还上升到了区域之间软实力竞争的高度。区域精神塑造的这一变化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解释。一是从执政党理论创新的角度看,新世纪以来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就是全面协调可持续。随着新世纪以来中国发展战略的调整,也随着市场化的推进与全球化合作的参与,就地方层面而言,随着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发展理念也在从过去粗放式发展思维转到科学发展统筹发展思维上来,文化软实力竞争越来越成为区域竞争的重要指标。在此情形下,区际竞争模式正在发生重要变化,内涵也在发生重大的调整,由原来单纯的经济竞争扩展至话语优越性的竞争,因此目前以总结和传播区域精神为核心、强化本地区“软实力”成为新的竞争点。二是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完善的角度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区域精神塑造提供了一种具体的实践形式。“摸着石头过河”,需要地方大胆地探索。党的十七大特别是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来,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一些地方在区域精神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而有益的探索,从区域自身实际出发提出了各具特色的区域精神。因此,探索区域精神塑造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点的过程,其实就是在寻找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区域精神塑造的实现路径。
二、研究意义
作为涵盖了哲学、经济学、文化学、管理学、历史学、伦理学、社会学、政治学,乃至宗教学内容的区域精神文化,其所倡导和践行的积极观念必然会对当地民众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区域精神塑造必然会对当地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产生积极有效的推动作用。无论是地方发展战略的调整和变化,还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探索与实践,区域精神塑造研究的意义都不可低估。
第一,为助推地方发展战略调整和变化提供精神支撑。在改革实践方面,新世纪以来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改革,其内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越走越宽,区域竞争从过去的经济实力的竞争转到了综合实力特别是软实力方面的竞争上来。长期以来,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常常把发展的手段与目的倒置,陷入发展主义的怪圈里不能自拔,导致社会建设缓慢、民生发展不足、生态环境破坏、人文环境发展滞后等严重问题,得之“硬实力”发展,失之“软实力”发展。一个地方竞争的“软实力”如何打造?相比过去“硬实力”的发展,“软实力”打造需要全新的发展理念。区域竞争“软实力”的打造,需要党委、政府、学界、社会等方方面面的参与。区域精神塑造研究的意义也就在于此。
第二,为国家意识形态转型和重构提供基础素材。马克思主义与落后国家实际结合的过程中,一个不容忽视的根本问题是理论与实践的矛盾如何合理化解。列宁关于东方落后国家可以成为打开帝国主义链条的突破口的认识,智慧地化解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应该首先发生在发达国家的论断;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智慧地回答了先进社会主义制度为什么要借鉴人类文明成果,特别是要向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学习的问题。但是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去探索,进一步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按照邓小平的说法,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是几十代人的努力才能建成。那么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把握也就需要好几代人持续接力的探索。改革开放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不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是必然选择。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何才能成为我们国家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思想、理想、信念这些软实力的东西如何才能伴随改革开放的推进不断强大,区域精神塑造就是这样一个探索,基层的探索,“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与过去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自上而下宣传教育不同,区域精神塑造采取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的精神互动,希冀找到用社会主义价值观凝聚整个社会的方法和途径。这也是区域精神塑造研究的重要意义。
第三,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构建提供智力支持。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来的一个伟大的战略目标。它与新“四化”一起被学者们称为“五个现代化”。中国自秦朝以来,到新中国成立以前,一直是一个中央高度集权的国家。新中国成立以后,到改革开放前,在国家权力纵向配置上也是贯彻权力向中央集权方向发展的原则。在中央与地方权力配置上,可以说一直以来没有定论。但正如邓小平讲的那样,权力过分集中是我国领导体制的权力配置的“总病根”。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改革就是从分权开始的。但是从改革实践过程来看,权力在地方与中央之间的重新分配,使得地方在利益驱动下做出一些违背中央意愿的事情,导致中央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实施过程中打了折扣。如在诸多政策的执行上,“政策出不了中南海”、地方与中央唱反调的情况并不鲜见。如何解开中央权力“一放就活,一活就乱,一乱就收,一收就死”的死结,这是构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面对的问题。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就是要找中央和地方的最大公约数,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以,研究区域精神塑造的实践发展,逐步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入践行,有利于找到中央和地方话语与立场一致性的地方,并通过这个交叉点继续探索中央和地方良性互动的规律。
第二节文献综述
目前,国内外对区域精神塑造的研究应该说还不是特别成熟,科学全面系统的研究成果也不是很丰富,进一步深入研究的空间还比较大。从中国知网按主题和篇名搜索“区域精神”,仅有12篇文章,其中期刊10篇、报纸2篇。为提高关联性,又从中国知网按主题和篇名分别搜索“地域精神”“区域精神”和“地方精神”,共有45篇文章,其中期刊35篇、报纸10篇,均无博士硕士论文。从中国知网按主题和篇名搜索“城市精神”,共有1636篇文章,本书的研究选取其中2010-2015年共575篇文章进行整理和分析。此外,本研究还选取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以及省会(首府)所在市和副省级城市中已明确提出区域精神的55个区域,对其区域精神的培育、提炼、弘扬和践行的有关论文和资料进行了部分搜集整理,此类文章约有200篇。总体上看,报纸的文章大多倾向于对地域、区域、地方精神或城市精神的具体阐述和教育实践活动的新闻通稿,期刊的文章则更多地侧重于理论阐述和对策措施。区域精神塑造包含着培育、提炼、弘扬和践行等四个方面的内容,本书将目前搜集到的有关文献进行了总结归纳,并对目前的研究进行了综合评价。
一、相关基础理论问题研究
区域精神与区域意识、区域文化、区域价值紧密相关,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从一定意义上说,区域精神是区域意识的系统性升华,是区域文化的核心内容,是实现区域价值的内生动力。从本质上讲,区域精神是某一区域思想文化的特质、内核和灵魂,是具有广泛认同性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从现有的文献资料分析来看,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区域精神基本内涵的相关论述
区域精神是某一区域内建立在传统与现代文化基础之上形成的具有高度认同感,富有区域特色的理论体系、发展理念、行为规范和价值目标的集中体现。赵峥在接受《北方周末报》采访时曾经说过,国外城市大多数没有如中国城市单独提炼精神的传统。他们认为,精神是纯粹的思想层面的概念,大多是不好描述的,不是轻易能够定义的。提炼城市精神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现象。《自由钟与美国精神》一书中提出,自由钟在全世界范围内都被看作美国独立的象征,同时也代表了全人类对自由的深切向往。自由钟所承载的自由精神其实就是美国取得独立的力量源泉,也是美国在国际社会上各种内政外交政策的要义所在,自由精神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美国精神的集中体现。[美]彼得·里尔巴克.自由钟与美国精神[M].黄剑波、高民贵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2-4.纽约城市网(http://www.nyspirit.com)的网站名字就是New York Spirit,关于纽约精神的研究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高度的融合力,二是卓越的创造力,三是强大的竞争力,四是非凡的应变力。英国学者在对伦敦精神的研究过程中提出,伦敦精神要注重历史与现实的和谐统一、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东京学》一书专门研究东京城市精神,书中将东京精神概括为:干练、优雅、合作,而且提出东京精神是日本精神的集大成者。李建平,谭烈飞,马建农,郗志群.北京精神与文化[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139-140.新加坡精神的表述语为“国家至上,社会为先;家庭为根,社会为本;关怀扶持,尊重个人;求同存异,协商共识;种族和谐,宗教宽容。”城市精神,城市最基本的价值体系[N].哈尔滨日报,2005-7-5.夏重伟提出,区域精神是指居住在同一区域的人们,在一系列共同的历史条件,特别是经济社会生活的影响下而形成的心理素质、价值体系和思维方式。区域精神,包含着心理素质、价值体系、思维方式等相互联系、又相互作用的单元,每一个单元又包含许多相互作用的要素。如心理素质中饮食情感、意志、信仰、理想等要素;价值体系中包括习俗风尚、道德规范、审美情趣等子系统;而思维方式则处于最高层次,以理性的内容渗透进各要素之中,形成区域精神心理结构的特点和趋向。夏重伟.关于区域精神的重要意义和提炼黑河精神的思考[J].黑河学刊,1997(1):88.孙文营提出,地域精神指的是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凝练成的为本地域民众所认同、遵守的带有地域特色的价值观念、发展理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孙文营.如何科学凝练地域精神[J].理论探索,2013(2):44.陈钦柳提出,城市精神是一种深层次的社会意识,是一座城市的历史传统、文化底蕴、发展特征、时代风貌和价值追求的总概括,是一种文明素养和道德理想的综合反映,是一种意志品格与文化特色的精确提炼,是一种生活信念与人生境界的高度升华,是城市市民认同的精神价值与共同追求。陈钦柳.城市精神及其塑造与弘扬[J].理论学习,2010(10):27.黄杰提出,地方精神是地方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是一个地方共同的价值取向,是一个地方不同于另一个地方的标志。黄杰.弘扬地方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J].商业现代化,2010(9):147.
(二)对区域精神特征的相关论述
区域精神作为某一区域的特质性文化标志,具有强烈的历史传承性、现实时代性、未来引领性、异质特殊性、人文关怀性、民族融合性等特征。任吉东提出,树立科学到位的城市精神,必须正确认识城市精神的内在特质,把握城市精神各要素的相互关系与地位,既要重视继承性,也要重视变异性。城市精神就实现状态而言,是已然与应然的统一,亦即现实与理想的统一、历史传统与地域特色的统一、现实发展与未来趋向的统一。任吉东.理性思考综合定位:“城市精神”辨析[J].城市,2012(2):72-73.程萍提出,要深挖城市精神的“源”与“骨”,把握城市精神的“魂”与“体”,丰满城市精神的“血”与“肉”,提出城市精神要体现历史与现实、内容与形式、物质和精神的结合。在提炼和塑造城市精神的过程中,切不可盲目跟风、追风,必须深挖城市历史、文化中的精华和特征,在传承中华文化和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背景下,突出城市的文化个性和价值追求。程萍.城市精神提炼:个性如何彰显[J].人民论坛,2012(13):66-67.陈钦柳提出,城市精神的基本特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城市精神是在城市整个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性和传承性特征;二是城市精神是一种民族精神;三是城市精神是一种时代精神;四是城市精神是一种人文精神;五是城市精神具有张扬城市个性的异质性特征。陈钦柳.“城市精神”五大特征[N].北京日报,2011-9-26.
(三)对区域精神功能的相关论述
目前国内对区域精神功能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功能、作用和价值三个方面,可以说各有侧重,也各有所长。赵绍敏提出,重视地域精神建设,是推进地域物质建设的成功保证,是提升地域人文素质的首要前提,是实现地域改革、稳定、发展的基本条件。由于地域精神所处的社会文化、价值取向、心理塑造中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其自身对于国家、民族、大众的重大而长期的作用和影响。没有精神层面的建设,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地区,抑或是一个城市,都将失去精魂与动力。地域精神对一个地区起着灵魂支柱作用、旗帜引领作用、动力源泉作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地域精神的建设将深刻影响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地区的现实与未来。赵绍敏.地域精神的本质、特征和塑造[N].云南日报,2012-6-18.夏重伟提出,弘扬区域精神,能焕发出强大的内驱力,能产生巨大的凝聚力,继承和发扬区域精神,可以增强人们的约束力。夏重伟.关于区域精神的重要意义和提炼黑河精神的思考[J].黑河学刊,1997(1):88-89.吴潜涛、张新桥提出,城市精神的动力功能集中体现在对城市的发展方向、市民精神面貌的塑造,以及市民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的引领与导向;对激发市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使他们产生强烈的责任感、荣誉感、自豪感和使命感的凝聚和激励;通过辐射与传导把城市生活方式、文明礼仪传播到农村偏远地区,成为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重要精神支撑。从时代价值方面分析,弘扬和培育城市精神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的客观需要;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城市社会和谐发展的现实要求;有助于在城市的各个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培植共同的价值认同和精神追求,从而在他们中间架起情感沟通和精神交流的桥梁和纽带,使市民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选择和情感表达符合城市发展繁荣和市民共同幸福的长远目标,最终促进城市社会的和谐发展。吴潜涛、张新桥.城市精神的内涵、时代价值及其弘扬和培育[J].北京教育(德育),2012(5):15-16.吴艳玲、陈钦柳等也在论文中提出,城市精神的作用包括凝聚、激励、引领作用、吸引和辐射作用等,城市精神的基本功能可以归纳为动力功能、导向功能、凝聚功能、融合功能、约束功能等五类。
二、相关实践问题研究
为了更周密翔实地对区域精神进行研究,本书的研究选取一个对区域精神表述内容的研究范围,包括全国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以及省市区的省会(首府)所在市和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因有重复或其他原因,共有67个区域进入研究范围内(见附录A)。经过初步研究和分析,所选定的67个区域中,已有55个明确提出区域精神,6个正在征集中,6个还没有提出。此外,山西省和11个设区的市共有12个区域,其中有9个区域已经明确提出了自己的区域精神,2个区域正在广泛征集过程中,1个区域还没有提出(见附录B),也作为本书的重点研究对象。在这些区域精神塑造实践过程中,主要集中于以下问题研究:
(一)有关区域精神表述内容的相关研究和论述
作为具有鲜明地域特征的区域精神,各地在表述语方面也不尽相同。北京精神的表述语为“爱国、创新、包容、厚德”,广西精神的表述语为“团结和谐、爱国奉献、开放包容、创新争先”,山西精神的表述语为“信义、坚韧、创新、图强”,南京精神的表述语为“开明开放、诚朴诚信、博爱博雅、创业创新”。在对研究范围内的区域精神进行分析时发现,具有宏观指导性的文字或词语出现的频率最高,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语是和谐,共21次,接下来依次是诚信(15次)、开放(14次)、创新(14次)、包容(11次),出现5次以上的词语还有务实、爱国、团结、卓越等(见附录A)。从山西省范围内来看,9个已经明确区域精神的区域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语依次是:包容(5次)、开放(3次)、创新(3次)(见附录B),这也是区域精神塑造研究中值得关注的现象。
李建平、谭烈飞等对北京精神进行了具体阐释。北京精神是首都人民长期发展建设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精神财富的概括和总结,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体现了首都历史文化的特征,体现了首都群众的精神文化追求。北京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也就是要爱祖国、爱人民、爱中国共产党、爱社会主义,以爱国主义旗帜的高扬,把爱国精神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动力。北京精神的精髓是创新。无论是北京城市建设发展史,还是文化和科技发展史,无不体现着观念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实践创新和文化创新的烙印,创新就是要承载国家发展昌盛的使命,体现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顺应科学发展的规律,实现创新发展的终极目标。包容作为北京精神的特征,体现出特有的文化融合力和亲和力,造就了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和人文关怀,在这个特定的地域中,成为北京城市发展和文化形成的重要基础和主动力,也成为北京民众共同拥有的深厚情怀。北京的品质是厚德,意为推崇、崇尚美好的品德与操守,作为北京品质,体现在崇善尚美、尚礼厚道、顺应规律、包容和谐等方面,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红线。李建平、谭烈飞、马建农、郗志群.北京精神与文化[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111-113.
山西精神的表述语为“信义、坚韧、创新、图强”,山西省委宣传部的负责同志在表述语发布会上指出,这八个字高度概括了山西人民传承古今的核心精神:“信义”铸就三晋之魂,以关公文化、晋商精神为代表的崇信尚义是“山西精神”的鲜明特征;“坚韧”体现三晋之风,以太行精神、右玉精神为代表的山西人民坚强韧劲是“山西精神”的重要品格;“创新”彰显三晋之要,从“胡服骑射”到转型跨越发展都体现了山西人民发展进步的精神特质,是“山西精神”的不竭动力;“图强”昭示三晋之愿,是“山西精神”的永恒目标。王秀娟.追问山西风骨之所在——“山西精神”表述语诞生记[N].山西日报,2013-1-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