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宿迁市宿豫区水利志
出版时间:2014年3月北京第1版第1次
本书概述:《宿迁市宿豫区水利志》以翔实的资料,记载宿迁市宿豫治水的实践历程,记载劳动人民和水利工作者的创业功绩,也记载“蓄泄兼筹治洪”、“梯级河网化除涝”、“旱改水治盐碱”、“多元化节约水资源”、“一体化优质服
作者姓名: 宿迁市宿豫区水利志编纂委员会
出版社: 中国文史出版社
订购电话:400-6677-036
优惠活动:出书作者购书享受65%折优惠。
购书服务:满59免运费 : 由一站出版服务网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6:00前完成下单,预计5天可送达
图书定价:120
内容简介
《宿迁市宿豫区水利志》以翔实的资料,记载宿迁市宿豫治水的实践历程,记载劳动人民和水利工作者的创业功绩,也记载“蓄泄兼筹治洪”、“梯级河网化除涝”、“旱改水治盐碱”、“多元化节约水资源”、“一体化优质服务”等等的成功经验和治水方略。它是当地有史以来第一部水利专业志,具有“存史、资政、教化”的作用,为后人留下可资借鉴的宝贵财富。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篇 水文环境
第一章 自然特征
第一节 位置面积
第二节 地质地貌
第三节 土壤植被
第四节 气候、物候
第二章 水系
第一节 入淮水系
第二节 废黄河水系
第三节 沂沭泗水系
第三章 水资源
第一节 水资源总量
第二节 水资源利用
第三节 水质评价
第二篇 湖泊治理
第四章 骆马湖
第一节 概况
第二节 成湖及早期治理
第三节 临时滞洪水库
第四节 常年水库
第五节 新技术新工艺应用
第六节 工程现状
第五章 黄墩湖
第一节 概况
第二节 滞洪区建设
……
大事记
晋朝
太元年间,(440年前后),晋人石崇在苍基湖畔“椤木为桩,扪拭于水”建闸调节湖水。后人名其湖曰仓基,流出之水曰崇河,更名其闸为石崇闸。(仓基湖在清代因黄河多次泛滥,湖面俱沙,被逐渐湮没淤成田地。)
唐朝
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年)宿预县城被黄水冲圮,泗洲移治所于临淮县,宿预县移治所于原下相城址,仍属泗洲。
宋朝
太宗太平兴国七年(982年)宿迁县属淮阳军。军治所置于下邳(今江苏省睢宁县北古邳镇东)。次年夏历五月,黄河在河南滑洲东南决口,夺泗水经宿迁入淮水,至八月河水归槽。宿迁水灾尤烈。
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东京留守杜充于河南李固渡西“决黄河自泗入淮,以阻金兵”。
绍熙五年(1194年)八月,黄河阳武光禄村段(今河南省原阳县境内)决口,灌封丘而东,下注梁山泺,北派入济,南派入淮,黄河开始夺淮。
宁宗嘉定三年、金卫绍王大安二年(1210年)夏历四月,徐州、邳州及宿迁境内黄河水清,南北长达500余华里。
元朝
成宗大德元年(1297年)夏历三月,徐州、邳州、宿迁境内黄河漫溢、庄稼、人、畜漂没。
成宗大德六年(1302年)宿迁县连下阴雨50天。
明朝
成祖永乐十年(1412年)邳州、宿迁一带水灾。
孝宗弘治七年(1494年)弘治六年二月,刘大夏奉命堵黄河铜瓦厢等数道决口。七月五日塞张秋决口,并塞黄陵岗及荆隆等口门七处,在黄河北岸修360里长堤,称太行堤,阻挡黄河北流,形成黄河全流夺泗入淮。
孝宗弘治十四年(1501年)夏历四月,徐州、宿迁一带降雹,平地五寸,小麦全砸烂。
世宗嘉靖元年(1522年)夏,宿迁大水灾;冬饥荒严重,人相食。
世宗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八月黄河、淮河大溢,黄河在徐州,房村决口4处。自房村集至邳州新安运道淤50里。夏,宿迁大水灾;冬,大饥荒,人相食。
穆宗隆庆三年(1569年)黄淮交溃,沂沭并溢,两淮狂风暴雨,淮北海啸,淮南海溢,内外夹攻,漂荡庐舍人畜无算。
穆宗隆庆四年(1570年)八、九月黄河决邳州,睢宁南北横流,水势自睢宁白浪泄出,宿迁小河口正河淤百八十里,千余条船只不得进。
穆宗隆庆五年(1571年)黄河在宿迁县小河口决堤,沉没漕运船只800余艘,淹死漕卒千余人,损失大米20余万石。次年,黄河又暴涨,邳州、宿迁一带受灾尤甚。
神宗万历四年(1576年)秋,黄河啮睢宁、宿迁,水患威胁宿迁县城,水势凶猛,一夜之间把整个县城冲毁。知县喻文伟北迁治所于荒山野岭的马陵山南麓(今宿城镇一带)。次年,新县城竣工,并创修第一部《宿迁县志》。
神宗万历六年(1578年)潘季驯第三次出任总理河道兼提督军务。提出“蓄清涮黄”的治理黄河方略。
神宗万历十六年(1588年)宿迁县大饥荒,疫病流行。
神宗万历十九年(1591年)《淮系年表全编》载:夏、秋霪雨,黄河、淮河并涨泛滥,山(淮安)、清(清河)、宿(宿迁)、桃(泗阳)、安(涟水)、沭(沭阳)平地水丈余,漂溺无数。
神宗万历二十年(1592年)黄河决口,邳州、宿迁一带受灾尤甚。次年又发大水,宿迁县淹死人、畜无数。督抚呈请朝廷留粮赈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