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
出版时间:2018年9月第1版第1次印刷
本书概述:本书是一本介绍高校历史文化建设为主的专著。这部书以哈尔滨工程大学校园文化价值观为主体,以“哈军工”—“哈船院”—“哈工程”三个办学时期为脉络,通过对典型人物、主要环境、历史事件的叙述,充分展现了学校的
作者姓名: 王春晖,曹良韬
出版社: 光明日报出版社
订购电话:400-6677-036
优惠活动:出书作者购书享受65%折优惠。
购书服务:满59免运费 : 由一站出版网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6:00前完成下单,预计5天可送达
图书定价:95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介绍高校历史文化建设为主的专著。这部书以哈尔滨工程大学校园文化价值观为主体,以“哈军工”—“哈船院”—“哈工程”三个办学时期为脉络,通过对典型人物、主要环境、历史事件的叙述,充分展现了学校的精神、物质、制度等方面的文化成就和光辉历程。
作者简介
王春晖,哈尔滨工程大学副研究员,著有《漫中国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走进哈军工纪念馆 走近哈军工》等。
曹良韬,哈尔滨工程大学档案馆编研员,网络文化工作获全国高校最佳、十佳奖多次,省部级以上奖励20余次。
第一篇
军工往事 厚重深沉见胸怀
(1952—1970)荣誉之城 红色记忆
陈赓受命 勇担重任
开学大典 屹立北国
领袖关怀 厚爱无边
第二篇
船院春秋 静水深流担使命
(1971—1993)国际情谊 历久弥新
三架马车 五根支柱
大师引领 教书教人
“国中有玉” 自强不息
尖端集中 常规分散
桃李天下 光耀神州
第三篇
工程岁月 三海一核写忠诚
(1994—2018)忠诚脚步 勇往无前
特色理念 “三海一核”
甲子坚贞 “核”衷进取
心系船海 面向国防
德业并授 春风化雨
智水院士 后人接力
水声力量 谋海济国
工学并举 一院多品
可靠顶用 万里横行
蓝白相间 相映成辉
忠诚文化 开放育人
哈军工文化园景区导览图
后记 做好连接历史与现实的桥
编者的话
参考文献
这是一份对哈军工(全称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意义重大的文件,事关这所大学的诞生。20世纪50年代,一场双方武器装备优劣相差悬殊的国际性局部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督促新中国建设现代化国防的理想迫不及待地需要付诸实施。“适应现代化战争,建设现代化军队,必须要建立一所综合性的高等军事技术院校,培养技术军官。”虽然解放战争开始至建国初,我军已陆续建立了各种类型的技术学校,但这些学校大多数是中专层次,对于培养现代战争条件下的高级军事技术人才,难以胜任。经过周密的调研与论证,1952年3月18日,解放军代总参谋长聂荣臻和副总参谋长粟裕向中革军委呈送了《关于成立军事工程学院的报告》。报告对学院成立的必要性、迫切性作了详细的阐述。《报告》同时提出了一个建院方案,对专业设置、毕业生分配去向、选址等问题作了报告。《报告》经林彪、周恩来、朱德审阅同意,送达毛泽东。中共中央、中革军委主席毛泽东批示“同意”。至此,我国第一所高等军事技术院校开始创办。当时美帝国主义霸占我国台湾,进攻朝鲜,妄图扼杀新生的中国;朝鲜战争中敌我双方装备悬殊的严酷现状,这些都使建设国防现代化、培养高级军事技术工程师成为新中国最迫切的需求。哈军工就在这种强国安邦的渴望中孕育、诞生,因此天然地具有一种以忠诚为核心的价值取向。
为筹建哈军工作准备,1952年6月23日,毛泽东签署确定全国应办的军事院校的番号及调整方案。方案指出,学院拟设在哈尔滨,要求1953年9月1日开学,并决定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高级步兵学校、华东军区司令部军事科学研究室和志愿军第三兵团的部分干部为组织基础,筹建学院。其实在《关于成立军事工程学院的报告》中也建议将院址选在哈尔滨,理由是“远离前线、濒临松花江、工业发达、大学较多”。至此,哈军工与哈尔滨这座城市结下了不解之缘,哈军工成就了这座城市永远的骄傲,也为这座城市又铭刻下了一段红色的记忆。
今天的哈尔滨有着冰城的美誉,曾经它还有一个动听的名字——荣誉之城。这是因为历史上哈尔滨是一座充盈着深沉爱国情感的城市。早在20世纪初叶,马克思主义思想就在这里得到传播,工人和学生爱国民主运动非常活跃。周恩来曾来哈尔滨进行革命宣传活动;李大钊、瞿秋白等在筹建中国共产党的过程中,曾相继来到哈尔滨领导反帝爱国斗争;哈尔滨成立了东北地区第一个党组织,在这里召开了东北地区第一次党代会,成立满洲临时省委;1929年,时任满洲省委书记的刘少奇曾来哈尔滨,具体领导中东铁路工人运动。“九一八”事变后,哈尔滨沦为日本侵略者的殖民地,臭名昭著的“731”细菌部队对这里的民众进行了惨无人道的细菌实验。那段血泪斑驳的历史成为了这座城市历史上最阴暗的记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哈尔滨的人民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殊死顽强的斗争,赵尚志、杨靖宇、李兆麟、赵一曼等民族英雄便是这座城市光荣的象征。解放战争中,英雄的哈尔滨人民在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积极支援前线。东北野战军,即后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从哈尔滨挥师南下,历经辽沈战役、平津战役,一路征战,直至解放海南岛,为新中国的诞生作出了重要的历史性贡献。
说哈军工为这座城市铭刻下了一段红色的记忆,不仅是因为哈军工从诞生之初就凝聚了新中国关于国防现代化的光荣与梦想,也因为哈尔滨人民深知国家要创建这样一所大学的意义深远,在学院建设过程中表现出义无反顾、毫无保留、全力支持的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哈尔滨的人民把这座城市处于最高点的位置(哈军工校址所选定的南岗区东北部的文庙街和一曼街北部)腾让给了哈军工。1952年10月初,哈军工筹建委员会刚刚圈定出院区范围,10月底,哈尔滨就将院区单位与居民全部迁出了。哈尔滨人民服从祖国需要无条件支持哈军工建设的实际行动,令世人看到了一种荣誉之城的宽厚胸怀。胸怀大志的哈军工人与胸怀宽厚的哈尔滨人相依相偎,共同穿越了令人难以忘怀的激情岁月。
在许多老哈尔滨人的记忆中,哈军工是一所既庄严又神秘的学校。那时的哈尔滨人都知道,哈军工有两道大门,外人不能随便进入军工大院,军工家属不能随便进入教学科研区。当时很多的保密实验室,即使是非本专业的军工学生也不能随便进入。任何人的进出,包括时任党政军高级领导干部在内,都需严密登记。哈军工为发展国防科技而创建,是当时国家的重点保密单位。为了使学院在执行国防科研任务时便于保密,哈军工按照部队序列对外称为“103”部队。
哈尔滨为哈军工的创建敞开了荣誉之城的胸怀,哈军工人也以自己英雄的行动报答着这座城市对它的厚爱。1957年夏,哈尔滨遭遇了一场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洪水,哈尔滨人民展开了保卫荣誉之城的战斗。哈军工上下,从将军到学员,从职工到家属,共有11200人次投入抗洪斗争,其中有1466名同志立功受奖。由于哈军工全院出动保护当时防汛最险要的一段江堤东大坝(马家沟外江堤),后来东大坝便被哈尔滨人以哈军工的代号为名,改称为103大堤。哈军工与荣誉之城同呼吸、共命运的往事被哈尔滨人民永远铭记。为了纪念哈尔滨市人民战胜特大洪水,哈尔滨市政府于1958年建设了防洪胜利纪念塔,作为这座荣誉城市的象征。塔身以浮雕形式描绘了当年哈尔滨军民战胜洪水的生动情节。纪念塔落成时,时任哈尔滨市市长吕其恩对学院领导说:纪念塔上的解放军塑像中就有你们“军工”人的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