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一站出版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400-6677-036 全 国 免 费 咨 询 热 线
文化自信 大学之道:大学文化研究论文辑刊二
点赞
由中联华文组织出版,合同编号:zlhw2019-031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

出版时间:2019年1月第1版第1次印刷

本书概述:本辑刊论文是2017年4月8日于清华大学召开的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大学文化研究分会成立大会暨高层论坛上提交的研究论文,经遴选共40篇优秀论文组成

作者姓名: 王晓阳

出版社: 光明日报出版社

订购电话:400-6677-036

优惠活动:出书作者购书享受65%折优惠。

购书服务:满59免运费 : 由一站出版网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6:00前完成下单,预计5天可送达

图书定价:95

书稿详情 稿件目录 样章赏析 图书评价

内容简介

  本辑刊论文是2017年4月8日于清华大学召开的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大学文化研究分会成立大会暨高层论坛上提交的研究论文,经遴选共40篇优秀论文组成。分为理论探讨(15篇)、文化建设(9篇)、文化育人(12篇)、国际比较(4篇)四个专题。论文作者既包括国内一流的专家学者,也包括部分高校领导。既反映了近年来的理论研究成果,也包括文化建设实践典型案例成果。本书可供大学管理者、高等教育研究者阅读参考。

作者简介

  1964年9月生,江西湖口人,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大学文化研究会秘书长,中国社会学会教育社会学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研究会理事,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国际教育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世界比较教育大会杂志编委,香港国际教育研究杂志编委等。

稿件目录

理论探讨

提高哲学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开拓中国大学之道胡显章

教育与文化——关于文化教育的哲学思考孟建伟

论文化自信与道路、理论、制度自信的关系宋伟张德祥

大学文化的时代品性与特征宫福清

文化自信与大学精神刘亚敏冯惠敏熊淦

论当代中国大学之道与文化自信间的关系陈抗

论“大学之道”的理论内涵及实践意义董晔

略论大学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和路径乔雪竹张小锋

中国传统德性伦理文化的现代价值释义张磊

论红色文化与大学之道邱小云

新形势下文化安全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项洋

大众传媒视域下大学文化发展研究彭鸿雁

场域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文化传承与创新之道李成明

文化实践:现代大学文化研究的哲学视角与进路张乐农

民办高校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的路径探析高燕林

文化建设

兴学强国——中国大学的道路选择雷鸣

大学精神与大学文化对校友成长影响实证研究钟玮

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实践探索杨静叶佳琪童宽

大学文化要讲好故事编织梦想章兢齐绍平

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推动大学文化建设赵玉娟冯大同

欠发达地区重点高校的文化底蕴及品牌建设内涵研究李彩艳

校史档案助力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的实践探索张彩会赵宪珍李娟

基于传统书院文化的当代大学精神建构周凤梅

鄂尔多斯文化与鄂尔多斯地区高校校园文化融合的实现途径杨梅

文化育人

“工匠精神”与高职院校“文化育人”徐平利陈秋明

大力弘扬墨子工匠精神,筑牢高职教育文化根基夏伟

当代大学精神建构与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和谐职业人”培养的创新实践

李海洁

大学公共空间的教育属性与文化反思蔡先金

导师的补修课研究生的必修课隋允康

从文化育人视角下探讨大学文化建设邱晓飞

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彰显地方高校素质教育特色甘筱青李宁宁

红歌传唱:井冈山精神跨越时空的讴歌王金海李霜

用好主渠道筑好主阵地唱好主旋律肖池平

大学文化的育人功能及实施途径任遵诺文素俭薛彦华

打造立足区域、专注育人的特色大学文化建设徐启达姜素锦

“一带一部”背景下湘商文化的教育传承研究廖佚

国际比较

“同分异构”视域下的中西方大学文化演进与发展李成恩侯铁珊

洞悉哈佛大学建筑空间设计背后的校园文化曹盛盛

精英教育的契机与危机——以牛津大学为例之理性探析张睦楚

试论大学知识生产范式之演变安娜丽陈·巴特尔


查看更多>
样章赏析

理论探讨提高哲学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开拓中国大学之道胡显章(清华大学)世纪之交以来,以2002年清华北大高等教育出版社联合组建大学文化研究与发展中心,直至2017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大学文化研究分会的建立为标志,中国大学的文化自觉有了普遍的提升,大学文化理论研究和建设实践正在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当今面临的一个共同命题就是进一步提高大学文化自觉,特别是大学的哲学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开拓中国特色的大学之道,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一、哲学自觉是文化自觉的最高境界一段时间里,文化自觉成为出现频数越来越高的词汇,这个词汇最先是费孝通先生1997年在北京大学正式提出的。费先生回顾了中国知识分子一个多世纪里,对中学与西学、传统与现代文化选择的艰苦历程,提出要把中国的知识分子带到文化自觉中去。指出文化自觉其意义在于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发展的趋向,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费孝通:《文化与文化自觉》,群言出版社2010年版,第403页。。他一再呼吁中国知识分子对中国社会和文化进行理性的实事求是的反思。这种通过反思来提高对主体思想的主动认识就是一种哲学自觉。因为哲学是一种反思的思维活动,或者说,是一种反思的思维方式孙正聿:《哲学通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46150页。。当今,大学人应该在国际文化交流激荡背景下,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现状和所依据的理念进行理性的反思,以提高自身办学的文化自觉。高等教育在提高人的主体思想的反思自觉和能力上起着关键性作用,而这种反思自觉和能力正是文化自觉自信的基础。目前,中华民族正在加速实现伟大复兴,文化的反思和振兴是其重要的前提和内涵。中国大学在本质上是功能独特的文化机构,是优秀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载体和源泉,对于民族伟大复兴肩负重大责任。大学人应该深刻认识文化在历史进步和大学自身建设中的作用,正确把握国家文化发展和大学文化建设的规律,主动担当发展先进文化的历史责任。为此,大学人首先应该通过整体性的反思,认识在人类文明进程和中国历史文化演变中,中国大学文化的由来、形成的过程,所具有的特色、有益的经验、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向,以取得适应新环境、新时代的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发挥好先进文化对自身、对社会的引领作用。由于哲学对人的行为具有价值规范、思维导向和理论升华的功能,欲使文化行为具有高度自觉的意识并沿着理性方向前进,就应该使其上升到哲学的高度。正如马克思1842年在《科隆日报》社论中所指,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哲学正变成文化的活的灵魂。大学人必须努力提升自身的文化自觉,特别是哲学自觉,哲学自觉是文化自觉的最高境界。二、拓宽中国大学之道的哲学基础教育与哲学有着天然的联系,许多教育家往往也是哲学家。在中国古代,教育与哲学难以分割。中国古代教育理论的代表作《大学》对做人、处事、治国等有深刻的哲理性和启迪性论述,对中国教育有着普遍而深远的影响。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曾在著名的教育论文《大学一解》中,对其做了深入的剖析。他认为,《大学》开篇语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体现了学问之最后目的、最大精神,指出若论其目,则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属明明德,而齐家,治国,平天下,属亲民。重视明明德与亲民,体现了儒家人生哲学与教育思想始终如一的核心。指出今日大学教育之种种措施,始终未能超越此二义之范围。可以理解此处的大学之道是强调通过求知,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获得洞悉事物本质和待人处事的智慧,同时通过教化、修养、陶冶,适应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要求。联系到美国教育家、高等教育哲学理论的重要奠基人约翰·S布鲁贝克在《高等教育哲学》中提到的:存在两种主要的高等教育哲学,一种哲学主要是以认识论为基础,另一种哲学则以政治论为基础。可以认为两者在哲学思想和教育理念上有着某种内在的一致性。我在主持教育部重大委托课题当代中国大学精神研究时,在上述基础上,从认识论、政治论、生命论和文化论等四个视角探讨了大学精神文化的哲学基础,可以认为是在哲学上拓宽中国大学之道的一种尝试。基于认识论哲学基础,指出大学存在的目的是为了保存、传授、发展高深学问,要求大学人追求真理,实事求是,勇于探索,保证真理的客观性。基于政治论哲学基础,指出大学要担负起服务于国家和公众利益的责任,要求大学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心系天下的家国情怀,务实奉献。由于人是教育的主体,教育是发展人的生命的实践,离开了人的生命,教育就失去本源。原湖南师大校长张楚廷提出了教育的生命论哲学基础,其基本点就在于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置于大学的中心位置,倡导以人为本和人文日新,追求真善美。王冀生研究员在其论著《大学之道》中指出:大学从本质上是一种功能独特的文化机构,它处于人与文化相互建构的高级阶段。大学的重要功能是对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通过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实现人的文化化。所以我认为,从文化论哲学基础的视角来探讨大学功能的定位和规律十分必要。基于文化论哲学基础,要求大学人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植根优秀传统文化,包容会通人类文化精华,在综合中推进文化的传承创新。关于文化论哲学基础是初次提出,是我20余年从事大学文化研究的心得,对此仍有不同意见,希望能够引起讨论。我们试着以下述坐标来表述高等教育的哲学基础:实践表明,只有将上述四种哲学基础加以有机辩证的融合,才能全面构筑当代大学精神文化体系,全面体现大学的功能,构建当代中国大学之道。本人依据上述四个方面的哲学基础,试着提出:大学之道,在明德亲民,在以人为本,在包容会通,在止于至善。大学文化研究会的成立,必将为推进大学人提高文化自觉,特别是提升哲学自觉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相信经过锲而不舍的共同努力,可以确立今后一个时期引发大学人思考以至遵循的具有当代中国特色的大学之道,并在国际高等教育领域确立应有的话语权和影响力,这应该是中国大学文化研究会的一个重大使命。三、历练大学人的哲学性格,增强中国大学文化自信黑格尔说,一个有文化的民族,如果没有哲学,就像一座庙,其他方面都装饰得富丽堂皇,却没有至圣的神那样黑格尔:《逻辑学》上卷,杨一之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大学是社会的文化高地,哲学应该成为大学存在与运行的基础,哲学生活理应成为大学人不可或缺的精神生活。没有哲学的导引,大学就会像一个没有神灵的庙堂。在1999年中国科协首届年会上,科协主席周光召指出:为什么20世纪初德国成为世界科学中心,因为德国发挥哲学的突破和指导作用”“德国在哲学上率先脱离机械论和绝对论的束缚,发展了辩证法和唯物论。德国的科学家都有很高的哲学素养。实际上,德国一度成为世界教育和科学中心,正是以柏林大学为代表的德国高校所实施的哲学与教育的融合,或者说正是康德、费希特、洪堡等哲学家兼教育家所奠定的哲学文化基础,包括洪堡在新人文主义哲学观指引下所确立的教学与科学相结合,由科学达致修养的大学理念所奠定的人才基础,还有马克思、恩格斯所发展的唯物辩证法的影响。正如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所述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这里强调的理论思维就是哲学思维。砥砺大学自身的哲学性格,提升哲学思维的自觉程度和哲学分析能力,是倡扬大学文化自觉的重要前提与内涵,也是提升文化自信的理性基础。中国古代有文可查最早提出自信的是哲学家墨子所述:“君子进,不败其志……彼有自信也。(《墨子·亲士第一》),孔子曰吾心信其成,则无坚不摧(《论语·仁语》),梁启超先生说:自信力者,成就大业之原也。(《饮冰室文集》之五)。文化自信是人们对自身主导文化价值及其生命力的信心。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文化自信。他认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我们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力量。他不仅强调了文化自信的重要性,而且指明了我国文化自信的源泉,这理应是我国高等教育文化自信的源泉。怎样建立中国教育的文化自信?首先,要确立中国的文化自信。云杉在《红旗文稿》(2010/15)撰文指出:做好文化自信,需要我们以理性、科学的态度进行文化的反思、比较、展望,正确看待自己的文化,正确对待别人的文化,充分认识中国文化的独特优势和发展前景,进一步坚定我们的文化信念和文化追求。做到文化自信,关键是不忘本来、吸收外来、着眼将来。指出:不忘本来就是勿忘深厚的民族传统文化、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丰富的革命文化,就是我们文化安身立命的根基吸收外来是指越是自信,就越能够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外来文化,越能够在同外来文化的互动交流中得到丰富发展着眼将来是指我们的文化自信,不仅来自历史的辉煌,更来自当今中国的蓬勃生机,来自未来发展的光明前景。而储朝晖研究员在中国教育的文化自信从哪里来一文中从教育的角度提出了相似的观点:中国教育要建立自信,至少包括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就是中国教育自信建立在中国广博的文化根基之上。第二个层次,当今中国人的教育自信要建立在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教育的全面了解基础上。第三个层次,就是我们的教育自信要基于专业理性,而非简单地与别人比较。他们都强调了文化自信需要抱理性的科学的态度,在本质上就是要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实际上,当今中国的文化自信是建立在坚实的发展现实基础上的,中国改革开放所创造的奇迹,让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得以确证与彰显。习近平总书记认为,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软实力提出者、哈佛大学约瑟夫·奈参观了曲阜孔庙后说:为什么中国能发展好,可能就是因为中国文化。中国文化决定了中国的发展道路。詹得雄:《历史没有终结探索永无穷期——对中国式治理的思考》,《参考消息》201572日。美国企业战略家库恩·劳伦斯·罗伯特告诉世人:中国经济上的变化只是我所看到的第二个最大变化;中国真正最大的变化是人民的思想和精神——他们的看法和见解、开放性的思维、对自己国家和人民的自信、他们走上世界舞台时所表现的那种热情,还有他们现实生活中所拥有的个人自由。库恩·劳伦斯·罗伯特:《我看到的中国变化》,《环球时报》20051116日。在这些历史性变化中,中国高等教育的探索实践功不可没。只要深入到高等教育的一线,看看那些为强国富民、探求真理而艰苦拼搏的师生和所取得的骄人业绩,是可以确立必要的自尊与自信的。同时,文化自觉自信应该建立在清醒的文化自检基础之上。没有认真而深刻的文化自我反思与批判,就不能确立理性的自觉和科学的自信。马克思认为唯物辩证法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5月版,第218页。由于在哲学的反思中,所有的思想都是反思的批判对象。哲学批判所要实现的,是整个思想逻辑层次的跃迁,也就是实现人类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意识和终极关怀的变革孙正聿:《哲学通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9月版,第170页。,所以,以哲学的批判思维思考、认识大学文化,带有整体性和前瞻性的战略意义。从不忘本来看,既要看到优秀传统文化和大学自身优良传统在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和高等教育发展的巨大生命力和影响力,又要清醒认识几千年所积淀的消极文化因素,如官本位、经验主义和人情文化,对作为现代化特征的理性精神文化的阻滞作用和对大学的负面影响;从吸收外来看,既要努力吸取西方文化中理性批判思维、法治意识以及对于人的个性发展与主体性的尊重等积极元素,又要规避其个人本位以及以工具理性屏蔽价值理性的消极影响;从着眼未来看,更要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景和要求出发,看到现实世界道德境界和创新意识的不适应。20世纪以来,在多元文化交流激荡中,中国知识分子面临着艰难的文化选择,张岱年先生是对文化选择进行哲学探索的一个典范。1936年,张岱年先生发表了《哲学上一个可能的综合》一文,探索中国哲学的发展新路,主张唯物、理想、解析综合于一,在20世纪80年代,他又发表了《综合创新,建立社会主义新文化》一文,明确提出了文化综合创新论,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一定要继承和发扬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同时汲取西方有价值的文化,逐步形成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综合中西优秀文化而创造出一种新型的文化体系。为中国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明晰的哲学模式。继而,在20世纪末,又提出要把中国古典文化中的活智慧、西方最新科学发展中的新智慧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大智慧,都综合起来,构成现代新型方法论——大成智慧学方克立主编:《走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文化》,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573页。。而他所依据的就是兼和哲学观,即最高的价值准则曰兼赅众异而得其平衡。简云兼和,古代谓之曰和,亦曰富有日新而一以贯之《张岱年文集(3)》,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13页。。我们应该将大学文化置于互相融合的高等教育认识论、政治论、生命论和文化论的哲学基础上,以张岱年倡导的兼和哲学观和大成智慧学,通过实事求是地理性比较、反思、批判与实践,努力做好文化的选择、兼容和创新,这应当是当代中国文化包括大学精神文化建设体现现实针对性和提升时代适应性的重要指导思想,亦是当今文化自觉自信的哲学基础和重要体现。教育与文化——关于文化教育的哲学思考孟建伟(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摘要:文化教育是一种崭新的教育理念。它是对狭隘的知识教育所做的重大突破和超越。从知识教育走向文化教育有其深刻的认识论根源和背景,即从知识论的认识论到文化论的认识论的转变。

……

查看更多>
其他推荐
先出书后付款 费用低至极致 由专人全程负责 足不出户出作品
看过本书稿的人还看了 换一批
服务保障
先出书后付款 费用低至极致 由专人全程负责 足不出户出作品
更多
  • 专人对接
    专人与您无缝对接,信息沟通无障碍,及时解答作者关心的问题
  • 贴心服务
    出版费用不仅可以先出书后付款,而且还可以分期付款。
  • 多重服务
    代发稿费、代理发行、授权组稿、版权维权、知识产权法律援助
  • 到门服务
    书稿往来由顺丰快递送达,我方结算。货运图书时,物流公司送书上门。
  • 跟踪服务
    图书出版后,2年内出现图书掉页、装订开胶,无理由重印。
  • 援助服务
    遇到版权纠纷时,提供法律援助。如遇到赔偿,返还部分出版费。
  • 责任保障
    可享受一站出版网责任保障体系优先赔付,出版费差价3倍赔付。
  • 开具发票
    纳税是企业的义务。开具的发票都可在北京市税务局网站上可查询。
  • 免费仓储
    如果作者包销图书时,一站出版网免费为作者提供一条龙图书分销服务。
客户评价
先出书后付款 费用低至极致 由专人全程负责 足不出户出作品
为该书打分
还能输入500字
% 好评率
好评
中评
差评
  • 领先行业

    团结协作 资源共享

  • 后付费用

    先出书,后付款

  • 多重保障

    多重服务 专人对接

  • 一站式服务

    平台保障 先行赔付

扫一扫 关注出版服务网微信

400-6677-036
周一至周日 9:00-18:00
(仅收市话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