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信用概论;信用流变论——信用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分析;信用观念论——中外历史上的信用观及其作用分析;信用利益论——信用与利益的关系分析;信用道德论——信用道德建设与市场经济的关系分析;信用经济功能论——信用对市场经济的促进作用分析;信用借鉴论——国外信用制度建设及其对我国的启示;信用建设论——社会信用制度体系建设的基本框架;信用中国特色论——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总体构架。
作者简介
李新庚,男,1962年出生,江西省吉水县人。1985年兰州大学哲学系本科毕业,2003年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现代管理哲学方向博士研究生毕业。2004年获教授职称,研究生导师。现任广东白云学院。
目录
第一章导论——信用概论
第一节研究信用问题的重要意义
一、信用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基础和生命线
二、信用在不同研究领域中的意义
三、信用理论当前的研究状况及开展信用理论研究的重要意义
第二节信用的含义与本质特征
一、信用概念的一般理解
二、信用概念的不同含义
三、信用的本质特征
第三节信用的结构
一、信用的基本要素及其后果评价
二、信用的形式和表现方式
三、信用的类型
第四节信用与货币的关系
一、不同的商品交换形式具有不同的信用基础
二、信用以货币作为载体
三、信用货币的作用
第五节信用关系与信用机制
一、信用关系和信用行为
二、信用制度
三、信用机制及其作用
第二章信用流变论——信用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分析
第一节信用的产生
一、信用产生于劳动分工与合作
二、信用产生的经济、伦理和制度基础
三、信用活动带来自由和平等的社会生活
第二节信用发展的基本历史形态
一、原始社会以诚实劳动为基础的信用形态
二、中古农业社会以社会身份为标志的信用形态
三、市场经济社会以契约履行为核心内容的信用形态
第三章信用观念论——中外历史上的信用观及其作用分析
第一节中国传统信用观分析
一、信用观是中国传统道德的重要德目
二、中国传统信用观的实践方式
三、恪守信用是中国传统商品交换的行为规范
四、信用反映了中国传统商德的高尚境界
第二节西方传统信用观分析
一、西方传统信用观的思想基础
二、新教伦理对信用精神的重要影响
三、法律规范对信用活动的强制约束
第四章信用利益论——信用与利益的关系分析
第一节恪守信用是满足利益的条件
一、个人主义的基本观点
二、利他主义的基本观点
三、恪守信用与满足个人利益的一致性
第二节信用的经济利益价值分析
一、信用关系反映人们的经济利益关系
二、信用是利益调节的有效机制
三、利益实现中的信用风险与违信利益分析
第三节信守契约是实现利益的基础
一、契约对信用活动起着规范和保障作用
二、实现契约的基本原则
第四节恪守信用对于消解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作用
一、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商品拜物教
二、恪守信用对消解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积极作用
第五章信用道德论——信用道德建设与市场经济的关系分析
第一节信用道德的内涵
一、信用道德的含义
二、信用道德是公平竞争的前提条件
三、信用道德是人们道德素质的重要表现
四、道德交换的等质原则与利益让渡关系
第二节信用道德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一、信用道德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
二、信用道德是我国当前稀缺的社会资源
三、信用道德缺失导致市场经济的混乱和衰退
四、市场经济不能自发地产生信用道德
五、强化制度伦理建设,实现信用道德的规范化发展
第六章信用经济功能论——信用对市场经济的促进作用
第一节市场经济是建立在信用基础上的经济形态
一、信用是维系市场经济关系的基本链条
二、信用交易能够不断实现市场的扩展
三、信用反映市场发育程度和市场活力状况
第二节信用是市场要素中的一种社会资本
一、信用资本是能够带来经济效益的社会资本
二、信用资本的投资需要付出信用成本
三、信用投资可以产生积极的信用收益
第三节信用状况对经济运行效率的影响
一、从营销领域看,信用状况决定着商品营销成本的高低
二、从生产领域看,信用状况决定着企业生产成本的高低
第四节信用对市场经济的促进作用
一、信用能够规范经济主体的行为
二、信用能够降低市场交易的成本
三、信用能够起到动员和合理配置社会资源的作用
四、信用能够促进政府宏观调控目标的实现
五、信用能够推动市场经济的良性循环和发展
六、信用能够不断增加全社会的经济利益
第七章信用借鉴论——国外信用制度建设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第一节国外社会信用制度的总体特点
一、美国信用管理制度的总体特点
二、发展中国家建设社会信用制度的实践
第二节美国的信用报告制度和评估制度
一、美国个人信用制度的起源和发展
二、美国的个人信用报告制度
三、美国的个人信用评估制度
四、美国公众对个人信用制度的不同声音
第三节美国信用管理制度的相关法律体系
一、美国信用管理的相关法律
二、美国信用管理的执法机构
三、美国信用管理相关法律的基本内容
第四节美国信用制度建设对我国的启示
一、我国要建立一个准确公正的个人信用档案系统
二、我国要设计一个科学、透明的信用分评估模型
三、储蓄实名制不能成为个人信用好坏的关键因素
四、建立我国的信用制度需要国家的组织和协调
五、我国的信用管理机构应该是企业化经营的商业组织
六、我国要建立社会信用制度的法律保障体系
第八章信用建设论——社会信用制度体系建设的基本框架
第一节信用法律制度体系
一、信用法律制度体系的作用
二、信用法律制度体系的内容
第二节信用信息系统
一、信用信息系统的概念
二、信用信息系统的功能
三、信用信息系统的作用
四、信用信息系统的标准化
五、我国征信模式的选择
第三节信用服务中介体系
一、信用服务中介机构的作用
二、信用服务中介行业的分类
三、我国信用服务中介体系的现状与问题
第四节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机制
一、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机制的含义
二、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机制的内容和条件
三、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机制的特征
四、建立企业失信惩戒机制
第五节社会信用体系的主要功能
一、减少信用风险
二、降低交易成本
三、制裁失信行为
四、提升企业融资能力
五、促进社会和谐公平正义发展
第九章信用中国特色论——中国社会信用体系的总体构架
第一节信用体系及其中国特色
一、信用体系建设承担塑造社会信用的功能
二、中国信用体系建设要具有中国特色
第二节中国社会信用体系滞后的主要制约因素
一、缺乏与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相适应的信用意识
二、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尚未实现向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
三、国有企业产权等基础信用制度不健全
四、债权保护制度和信用监控机制不完善
五、缺乏全社会的信用激励和惩戒制度
六、信用中介服务的市场化程度低
第三节中国社会信用体系的基本构架
一、在文化思想上强化全民信用意识教育,建设诚实守信的
社会环境
二、在法制建设上加强信用立法和执法,强化法律对失信行为的
威慑力
三、在信用制度建设上,要根据现实需要和可能,参照国际规范,注重全面性和系统性
结束语
参考文献信用理论与制度建设研究>>><<<第一章导论第一章
导论
第一章 导论
——信用概论信用是人与人之间最普遍、最基本的行为规范之一,也是与商品交换和市场经济紧密联系的伦理和经济范畴,它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产物,并以商品生产、货币流通、市场贸易等经济活动作为存在的基础。人与人之间的信用关系是在商品交换的基础上产生的,信用关系既反映了不同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同时也体现了人们共同社会生活中应该普遍遵守的伦理和行为准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信用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第一节研究信用问题的重要意义
信用是由人们的社会交往和商品交换而逐渐建立起来的重要行为规则,根据价值规律的等价交换原则,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求所有经济主体都必须具有良好的信用意识,能够恪守信用规则进行生产和经营活动,这本来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应有之意。但是,通过考察历史和现实,我们看到,恰恰是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不遵守信用的现象大量存在,这些问题成为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阻碍。从这个意义上说,研究信用理论,搞好信用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信用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基础和生命线
1恪守信用和破坏信用的斗争是市场经济发展中的普遍性问题
综观人类发展史,自从产生了商品交换和市场经济,就一直存在着恪守信用和破坏信用的矛盾斗争。在大多数生产经营者遵守市场交换准则,恪守市场信用的同时,总有少数利欲熏心的人从事假冒欺诈勾当,谋取不义之财。尤其在市场经济发展初期,破坏市场信用的行为更为突出。因此,恪守信用与破坏信用的斗争总是在进行着顽强的较量。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发展,社会经济生活领域也出现了许多恪守信用与破坏信用的矛盾:一方面,经济的发展迫切要求人们普遍维护经济秩序,恪守市场信用;另一方面,又正是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却滋生了大量的违反市场秩序、破坏信用规则现象。这种奇怪的二律背反现象,恰恰应和了对立统一规律的真理,揭示出市场经济一定要在恪守信用与破坏信用的斗争中才能得到发展。
让我们先看两个企业违信的例子。
第一个例子发生在美国。2002年,号称世界上市场经济最发达、信用制度最完善的美国,突然爆发了“安然”公司、世通公司的信用状况严重恶化的事件。这里讲一下美国世界通信公司(World Com)违反财务信用的情况。美国世通公司是全球第一大数据网络公司、美国第二大长途电话公司,在过去一年半时间内,共虚报了70亿美元以上的利润,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财务欺诈案。1999年,美国“世界通信”的股票每股曾高达645美元,一年来持续下降,最后每股只剩下83美分。美林和摩根等权威咨询公司已连续降低世通公司的信用评级。截至2002年7月份,该公司实际亏损已达300亿美元。由于财务状况持续恶化,2002年7月22日,世通公司正式申请破产,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大的破产案。时任美国总统布什谴责此事是“无耻的行为”,要求美国司法部和证券交易委员会彻底调查此事。
第二个例子发生在日本。2017年下半年以来,日本连续发生日产汽车、神户制钢、商工中金和农协牛肉等造假丑闻。这四个日本企业造假案,引发了日本企业的产品质量危机和企业诚信危机,进一步可能引发日本制造业“大地震”。且看这四个典型造假事件的情况。
日产汽车案。2017年5月,日本国土交通省通过早些时候对日产的工厂进行检查,发现该公司位于神奈川、栃木、福冈3县的5家工厂内,由不具备资格的技术人员进行车辆最终检验,并使用正规检查员的印章在检查记录上盖章。而正常情况下这些未经授权的质检人员需在持证检验员的监督下开展工作。10月19日,日产汽车宣布,将在日本本土停售日产汽车并停止日本国内全部6家整车工厂的出货,为期两周。被揭发后的日产汽车质检造假的事件正在不断升级,日产汽车由于车辆质量检查失误而产生的影响进一步恶化,日产汽车将停产的原因归咎于重新调整最后的检查线。日产汽车也因此决定召回2014年1月至2017年9月在日本生产及销售的116万辆汽车,以做质量复检。此次事件将导致日产损失高达250亿日元(222亿美元)。
神户制钢案。2017年6月份以后,日本神户制钢公司造假事件波及的企业名单从最初的200家扩大到500家,涉及行业横跨汽车、公共交通、航天航空、防卫、电子IT、能源等多个领域。神户钢铁公司承认,篡改铝铜制品强度、尺寸数据,造假产品流入约200多家企业,部分违规行为可追溯至十年前。还确认铁粉产品,及用于DVD和LCD屏幕制造的靶材料数据也经过篡改。该事件的负面影响很快突破日本边界,向海外多个国家辐射。造假事件发生后,神钢与高田、东芝、日产汽车、斯巴鲁、马自达、川崎、三菱等日企一起被列为“日本制造”走下神坛的佐证。神钢还确认,泰国、马来西亚和中国等,都存在神钢生产的违规铜管、铝合金线材、钢丝、特殊钢等产品。除先前披露的美国通用汽车、福特汽车和波音公司外,已有30多家境外公司使用了神钢生产的问题制品,其中包括美国汽车制造商特斯拉、德国戴姆勒、法国标致雪铁龙、英国劳斯莱斯和欧洲的空中客车。此前日立制作所透露称,神钢相关制品还曾用于为英国制造的部分铁路车辆。
商工中金案。2017年10月25日,日本政府对涉嫌在政策性融资业务中造假商工中金发出第2次业务整改命令。内容包括使管理人员和员工责任明确化、制定彻底的再发防止对策、实施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引进外部人才以及重新审视经营管理架构。日本商工组合中央金库(商工中金)所有100家营业点中有97家存在造假行为,参与造假人员达444人,他们涉嫌通过篡改文件数据等方式造假,次数达4609次,涉及放贷总金额达2646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50亿元)。据悉,商工组合中央金库是由日本政府和民间共同运营的一家政策性金融机构,简称“商工中金”,主要从事面向中小企业和相关组织的融资业务。这次造假丑闻基本集中在“危机融资”领域。所谓危机融资,是指发生自然灾害和经济危机等紧急情况时,商工中金向经营基础薄弱的中小企业提供低息贷款,日本政府则向商工中金提供相应的政策补贴。然而商工中金在实行这项业务时,通过篡改财务数据的方式向许多不符合条件的企业发放贷款,从而骗取了更多的政策补贴。
神户牛肉案。2017年10月24日,日本农协的兵库县地方总部向外界承认,由该机构在神户市内直接经营的一家餐厅从2016年4月起至今,向顾客提供了大约3200份次等牛肉冒充的神户牛。而神户牛是代表日本牛肉的高级品牌之一。其实这家餐厅并不是直接拿次等牛肉去冒充,而是往普通牛肉粒注射了脂肪,从而获得了与正宗神户牛肉类似的风味和口感。其方法是用乳化剂把脂肪分散成细小的颗粒,在配以保水剂以及风味成分,用专门的注射机器按照特定的深度和密度进行注射。注射完毕,需要进行速冻,最后得到“山寨雪花牛肉”。再经过调味烹饪,假冒版跟正品的差别会进一步减小。真的雪花牛肉也有不同的形态以及品质,如果不把假冒版跟正品直接对比,仅仅通过品尝,广大普通消费者也就不见得能够分辨出来,食客们并不能分辨真假。丑闻的曝出,是因为该商家员工的举报。这个案子中,价格和欺骗是问题的关键。
日本曾连续发生日产汽车、神户制钢、商工中金和农协牛肉这4起造假丑闻,涵盖了包括农业、制造业和金融服务业在内的多个行业领域。日本企业造假案,引发了其制造业产品质量和企业诚信危机。无论造假的具体动机是为了赶工期还是谋取非法利益,从结果来看都是欺骗了客户和消费者,最终动摇了日本品牌的信用基础,消费者的信赖很可能难以在短期之内得到恢复。而循此往前追溯,人们发现,近10年来,日本企业数据造假事件共149例,涉及13家企业。这些先后爆出来的数据造假等系列丑闻,让以工匠精神著称的日本制造信誉一落千丈。曾几何时,日本产品可都是高品质的代名词。世人一说起日本产品,从不吝惜赞美之词,纷纷惊叹于日本现代化的程度和产品制造的精美,对日本产品品质十分认可。现在人们不禁要问,在日本这样一个高度发达的制造强国,各项法律制度和管理体系都很完善,怎么会出现这样持续的大规模造假事件。
2日本企业造假案对中国企业的警示
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的工业基础,也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体现。曾站在高水准的日本制造业,如今屡屡出现企业造假等事件,导致企业品牌丢失,成为媒体报道的焦点、人们谈论的热点。对此,有人认为日本制造业这样明目张胆地造假,是工匠精神的沦落,日本的制造业已经落伍了,中国已经赶上来了,中国的制造业可以与日本比肩了。也有人认为,日本企业出现的造假仅是个别现象,不能一叶障目,要看日本产品质量的全局,大多数日本企业的产品还是过硬的,还有很多需要中国企业学习的地方。还有人则对这样的现象进行深刻反思,认为日本制造业不断出现的造假事件,暴露了日本企业在转型过程中积存而无法解决的许多问题,特别是企业诚信和社会责任问题,因此,中国制造业要变强,应该吸取日本的教训。
有专家们指出,日本制造频频出现造假事件,一方面对于中国制造进军国际高端制造市场提供了机会。另一方面,正在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中国制造,也应当汲取日本制造此次事件的经验教训,在质量提升方面永远不能懈怠。对于正在努力进入全球制造业中高端的中国制造业而言,主要利好有两个方面:一是从正面地提升了中国制造的竞争力。中国制造业传统的竞争优势是价格,如果能够进一步叠加上质量优势,竞争力无疑将大幅提升。二是扩大了中国制造的市场空间。一旦日本制造在质量上走向下坡路,国际、国内对日本出口商品的需求会有所下降,为中国商品进一步扩大国际、国内的市场份额提供了契机。对于正在升级换代的中国制造而言,这确实可以视为一个重要机会。中国制造企业可以借机加速推进战略转型,从低端制造领域转向日企扎堆的高端制造业挺进,同时更大胆地参与到全球制造之中,积极争取参与更多高端制造的机会。
因此,日本企业的质量危机对中国企业的质量提升具有极强的警示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质量提升的根本是要靠企业发挥主体作用。从国际、国内的发展格局看,中国企业和日本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环境几乎没有太大差异,日本企业面临的质量与成本的矛盾,中国企业同样会遇到。日本企业为应对成本压力而牺牲质量的非理性行为,中国企业同样会有。从某种意义上讲,由于在一些产业,产能过剩还普遍存在,中国企业在质量上刻意犯错的风险更大。
第二,政府质量监管不能放松。现在,中国正处在质量监管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与转型时期,存在着质量监管松弛的极大风险。日本质量危机的爆发,在很大程度上是社会监督松弛、政府监管松弛和企业管理松弛共同作用的结果。由于中国在质量发展上存在着更大的不平衡、不充分和不协调,监管松弛引发系统性、区域性质量安全问题的风险要大得多。
第三,推动产业转型必须同时重视科技创新与质量升级。日本造假的质量危机,现象上是质量衰退,根源在于科技创新的不足与失误。由于科技创新不足与失误,难以推出适应新的市场需求的创新产品和创新设计,无法在全球价值链的顶端向上竞争,被动选择向下竞争,导致巨大的成本压力。这其实也是中国企业当下面临的经营困境。
这些事例表明,信用缺失是一个世界性问题,恪守信用和破坏信用的斗争是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普遍性问题。事实正是如此,自从有了商品经济,特别是近代以来,市场经济体制成为一种基本的经济形态以后,一直到现在,在全世界范围内,从政府到企业,从企业家到研究者,从社会各界人士到普通市民,都在寻找信用缺失的根源,都在探求治理信用问题的良策。欧、美国家大约经过了一百多年的时间,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市场经济秩序才逐渐趋于完善,社会信用制度才真正建立和完善起来。但即便如此,欧美国家当前也经常发生破坏信用的事件。可见,对破坏市场信用规则的斗争将是长期的、持续的过程。
市场经济愈发达,就愈普遍地要求人们诚实守信,社会一旦失去信用,也就毁坏了市场经济的道义和法律基础,从而也就必然葬送市场经济本身。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恰恰就是在恪守信用与破坏信用的斗争中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的。在市场经济逐步发育成熟的历史进程中,诚实守信行为必然逐步遏制、削弱各种违反信用行为,不断开辟市场经济正常发展的道路,最终确立信用规则在市场经济中的主导地位。这就是说,信用已经成为现代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则,是现代文明的重要基础和标志。从理论深层分析,这是由于人类道德本性、社会法制力量和市场经济规律会综合形成一种强大的正义力量,它能够促使恪守信用行为与破坏信用行为进行不断的优胜劣汰,从而铸造了信用规则的生命力。
3恪守信用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内在需要
信用是人类社会生活十分重要的伦理规则和交往准则。因为人类的社会生活,是建立在人与人的劳动合作和相互交往的基础之上的,所以人们普遍把诚实信用基础之上的自我规范和相互合作,视为社会生活的共同准则。综观古今中外,无论哪个时期或哪种社会,人们在共同的劳动生产和社会生活中,无不根据自己所处社会形态的共同生活特点而建立和发展出相应的信用观念、信用规范乃至信用制度。数千年来,不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关于恪守信用的思想观念从来都不绝于世。
在中国历史上,信用与诚实常常是一对具有同等意义的概念,人们常以信用与诚实互训,故在一般意义上把信用称为“诚信”。中国历来就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说法。这个“道”,不单单是指客观的经济规律,同样也包含恪守信用的经济伦理之道。《左传》一书中称“信”为“国之宝”。孔子也主张,一个国家统治者可以去食、去兵,但不能去信,“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中国传统道德提倡人与人之间以信义相交,坦诚相待,实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反对相互欺骗、相互猜疑,反对言行不一、表里不一、勾心斗角。因而,恪守信用被中国传统道德提升为立人与立国之本。
在西方历史上,从古希腊开始,许多思想家都提出过在社会生活、经济活动、利益追求中必须恪守信用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包括:日常生活中的信用问题,商品生产和交换、财富分配、债务清偿、物质消费中的信用问题。在人们看来,恪守信用是人与人的社会交往和商品交换所体现出来的人格上的至高品质,它是一种甚至比金钱、生命更宝贵道德资源。这种人格上的高尚行为不仅仅靠法律的约束,而且更重要的是靠理性的道德自觉来实现。近代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信用的认识也不断深化,对于恪守信用的要求,已逐渐从单纯的个人交往行为发展到企业、政府等一切社会组织的群体行为。到了20世纪中叶以后,西方很多国家纷纷着手社会信用体系和信用制度的建设。目前,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的社会信用制度已经达到了比较完备的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