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收集作者从教以来历史教育教学方面的思考与研究成果,包括教法探索、案例分析、学法引导、考试命题等方面的内容。
作者简介
汪 瀛 男,汉族,1959年6月生,湖南祁阳县人。正高级教师,硕士生导师,湖南省历史特级教师。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全国模范教师。湖南省政府最高教育奖“徐特立教育奖”得主。教育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理事。湖南省教育学会历史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基地中学历史教学研究首席专家。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国培”“省培”课程专家。株洲市核心专家和学术技术带头人。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历史学科教材培训专家。株洲市特级教师工作站和中学历史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现供职于株洲市第四中学。
汪瀛著述甚丰,出版“杏坛追梦”系列前已出版历史教研专著17部;发表论文等260余篇,其中有20余篇为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学历史、地理教学》等全文转载。主持省级教研规划课题3个,参与国家级教研课题研究1个,省级教研课题研究2个。荣获教育部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湖南省基础教育研究成果二等奖1项,湖南省教育学会教育科研课题成果一等奖2项,永州市科学技术研究成果一等奖1项,株洲市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成果一等奖2项,株洲市社科研究成果二等奖2项,株洲市“华晨科教创新奖励基金”金奖。在全国范围内承担中学历史教学专题讲座、学术报告、骨干教师培训和新课程培训近200次。
目录论人才
1.举贤治国论
2.刘秀用人论略
3.唐太宗的人才思想
4.朱元璋用人五法
[LM][BT1]说人事
1.庄子其人
2.略论项羽在楚汉战争中失败的原因
3. “文景之治”之我见
4.刘秀与昆阳之战
5.从《诸葛亮传》看其忠贞的原因
6.北魏孝文帝改革与王安石变法之比较
7.善照《镜子》的唐太宗
8.试论唐太宗的法制思想
9.从《魏征传》看其治国之道
10.唐玄宗·安禄山·安史之乱
11.爱国志士王船山
12.黄兴与黄花岗之役
13.杰出的爱国志士——黄兴
14.黄兴的教育思想
15.浅析黄兴实业救国思想
16.中国历史问题中的地理因素解析
17.抗美援朝琐谈
18.中共历史上党风建设的几个事例与理论思考
19. 吉伦特派下台的原因
20.五卅运动中首先动摇的是哪些人
21.日本米骚动及其影响
22.日本传统文化对其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23.德黑兰会议
24.关于英法美历史的几个问题
25. 世界资本主义史复习中的几个问题
[LM][BT1]讲人文
1.古史传说与我国原始社会文化
2.人皆可以为尧舜
3.皇帝·天子·万岁
4.知公元求干支一法
5. 中国人名与民众心态论纲
6.从《增广贤文》看中国民众心态
7.孔孟儒家道德修养学说述评
8.试论王夫之“主观能动”观
9.关于中国古代文化史的几个问题
10.论中国历史上的爱国主义
11.比端午申报更重要的
12.美国1787年宪法评析是与非
一、注重情感,激发兴趣,使师生心理活动有机结合
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人的认识活动和情感是紧密联系的,任何认识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情感诱发下产生的。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实现教与学之间情感的交流和融洽。教学中的“情”,主要表现在教师对学生的热爱上。教师热爱学生,学生也会热爱教师,学生对他们心爱的教师所教的学科也喜欢学。这样师生之间不仅会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而且在追求真理上也会达到同步。每当接任新班的历史课时,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充分了解和研究学生的思想动态、爱好情趣等,积极参加学生组织的文艺晚会、踏青野游和各种体育比赛等活动,与同学生们打成一片,建立良好的师生情谊。对于个别所谓“头上长角、身上长刺”的学生,我则抓住他们的爱好,或下棋中,或游泳时,或散步谈天之际,相机对话诱导,诚心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合理要求和实际困难,消除师生间的敌对情绪,从而达到情感上的交流和融合,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课堂上教师认真诱导,学生认真听课,积极思考,勤于质疑,课本中的疑难,在师生默契配合下化解于无形。
二、教师巧妙设疑与学生积极解疑的有机结合
俗话说,疑是思之始,学之由。“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教学中教师设疑,学生才能有解疑之需。因此,这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有机结合。是不是任何问题都能激发学生思维呢?答案是否定的。常言说得好:伸手就可以摘到的桃子总觉得乏味,跳一跳才能摘到的桃子吃起来方觉得香甜可口。据此,教师设置的问题要能激发学生思维的涟漪,具有一定的思想基础,富有启发性。我认为,下列设疑方法就能实现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的有机结合。
首先,在“点子”上设疑。历史课本中的内容有重点非重点之分;有难点非难点之分;有关键语句非关键语句之分。因此,教师要注意在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设疑,引导学生学好重点、突破难点、解决关键,这样其他内容也就容易解决了。例如讲授“动荡发展中的南朝”一课中的“士族”时,作为“士族”这一历史概念,对于初一学生来讲,显得抽象,难于掌握,是本节的难点。于是,我运用变抽象为具体的方法把这一概念变成几个具体问题让学生阅读思考回答:①士族是怎样形成的?②士族在经济上和政治上享有什么特权?③士族和庶族有何区别?④士族的寄生性、腐朽性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学生通过回答这些问题,加上教师小结,就不难掌握这一概念了。
其次,在衔接处设疑。社会历史发展既有它的相对独立性,又有它的系统连贯性。而中学历史教材基本上是按社会形态、地区、国别、朝代把它分成若干编、章、节和课来编写的,这就存在着前后编章节历史知识的衔接问题。教师要在知识衔接处设问,启发学生承上启下,沟通知识的前后联系。例如讲“西汉的兴盛”一课时,讲授新课前我先向学生提出这样几个问题:①自春秋以来到西汉建立之前,中国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局面?这种局面对社会生产有何影响?②秦末农民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③秦末农民战争有何伟大意义?这样,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他们通过积极回忆前面学过的有关知识回答上述三个问题,从而为正确理解汉初休养生息政策出现的背景和实质奠定了基础。
再次,在联系处设疑。历史教材中互有联系的历史概念、典章制度、政治纲领和历史事件甚多,学生对此往往混淆不清。我在教学中就针对这种情况设问,引导学生动脑筋,准确地辨别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以获得正确的认识。例如讲授“清朝前期经济的发展和闭关政策”一课中“康乾盛世”这一历史概念时,我有意识地提出:①什么是文景之治?②什么是光武中兴?③什么是开皇之治?④什么是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⑤清朝康乾盛世与上述治世或盛世有何异同?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比较鉴别能力,准确掌握上述历史概念。
在历史教学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教师不仅自己要巧设疑问,更重要的还需要启发处于主体地位的学生质疑,让他们在思想上存在迷惑疑团之点。我们要允许和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当学生提出质疑后,教师要冷静考虑,合理处理,最好是组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加以探索,最后教师给予点拨启发,让学生顺利通过疑点。启发学生质疑问难的方法甚多,或质疑思路引导;或排列矛盾史实和观点;或提供反面材料和结论。例如讲授“和同为一家”一课时,我用小黑板板书质疑思路提示:①本课与“盛世经济的繁荣”有何关系?②本课内容应与秦汉以来边疆各族发展情况进行比较分析。③注意唐朝疆界与今天中华人民共和国疆界的异同。于是,学生沿着老师提出的思路学习本课内容时就发现了不少疑问,提出了不少有质量的问题:①唐朝时边疆各族为什么都与内地通好?②唐朝时的突厥、回纥、靺鞨、南诏和吐蕃,在唐朝以前称什么?他们是怎样发展强大起来的?③为什么今天的疆域比唐朝时的疆域要小?于是,我引导学生回忆有关内容,联系本课内容并适当补充一些内容进行分析解答,从而使学生在积极思维中获得知识。
总而言之,设疑——鼓励质疑——引导解疑的过程,正是教师主导作用的表现;而思考求疑——大胆质疑——创造性解疑的过程,就是学生主体作用的体现。
三、教师精讲与学生精练有机结合
叶圣陶先生指出:“教师自始即不要多讲,而致力于导,使学生逐渐自求得之。”叶老的论述对我们历史教学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教师要以导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导来发展学生的智能。但“导”不是说不要教师“讲”的形式,而是精讲。做到讲中有导,导中有讲。精讲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讲的内容精和语言精。内容精主要指讲清教材的重点、难点和联系点,讲述易于激发学生情感和学习兴趣的题材内容。但不是说凡重点、难点都得讲,也不是说课本外的不能讲。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助于思想品德教育,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的课外补充材料,如一分钟小故事、名人趣事,只要有利于学生学好教材、增进知识、发展智能和受到教育的都可以讲,当然要有个“量”的限度。而教师的语言精,主要表现在语言的准确、生动形象和简练上。教材中有一些难以直观的抽象的名词概念,如对这些知识的讲解拖泥带水,平铺直叙,学生会感到乏味,难于接受;而教师的语言如能达到“约而达,微而藏,早譬而喻,字字珠玑”,再借助某些直观教具,教学就会收到豁然开朗的效果。
教师做到了精讲,所占时间少了,大部分时间可留给学生去动脑、动口、动手练习。学生的练习要精。为了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习效率,历史课的练习,一般主要在课堂上进行。为此,练习题设计要有代表性、典型性,分量要适度,难易有坡度,要加强中难度的综合性题目的练习,要注意培养能力、发展智力;题型、方式要多样,有趣味,使学生喜欢练和乐意练。这样,长此以往,学生就学得扎实,掌握得牢固,智能也不断加强提高。
在讲与练的关系上,我们要摒弃“讲深讲透”和“精讲多练”这两个不科学的口号。“讲深讲透”,实际上是“一讲到底”和“满堂灌”的翻版,与教学改革精神背道而驰。“精讲多练”为题海战术提供了理论根据。我们的主张是“讲得适当,练得适度”,实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的有机结合,从而使“教”与“学”都收到最佳效果。
注:本文发表于山西教育学院主编的中文核心期刊《教学与管理》,1994年第5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中心《中学历史教学》,1994年第6期全文转载。后又收入《20世纪中学历史创新教学实验设计与探索全书》,内蒙古少儿出版社出版,1999年。新课程背景下历史教学的“动”与“痛”
摘要:自主、合作、探究三大新课程教学理念,从一定角度说,就是要求学生在学习中“动”起来。但当今历史教学存在教学之“动”,不顾对象,只顾标新立异,忽视科学;只重智力,忽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之“痛”。要让全体学生在历史教学中真正有效地“动”起来,必须改变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牢固树立让全体学生真正“动”起来的教育教学意识;形成系统、科学、高效的能让全体学生真正“动”起来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历史教学“动”“痛”
自主、合作、探究被誉为新课程背景下教学改革的三大理念。从一定角度来说,自主、合作、探究的共同特点,就是要求学生在学习中“动”起来。只要我们深入考察当今中学历史教学,我们就可以发现: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学历史教学与传统的历史教学相比,“动”是多了起来;不过这种“动”多在公开课、观摩课、示范课之中,日常历史课堂“动”得并不多,而且这种“动”多为少数学生“动”,有些虽然“动”了,但“动”得不科学。因此,如何让学生在历史教学中真正“动”起来,并且“动”得科学,这是很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本人不揣浅陋,刍议新课程背景下历史教学的“动”与“痛”,旨在抛砖引玉,引起专家和中学历史教师对这一问题的重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