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是全民关注的话题之一。本书通过实证研究论证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模式。首先,提出了探索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意义,并在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阐释了培育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相关理论。其次,利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进行了现状分析。再次,从国家责任感、社会责任感(狭义)、他人责任感、家庭责任感和自我责任感五个方面分析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存在的问题,并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自我教育四个方面分析了问题的原因。最后,分别从科学培育的理念、目标、原则和对策四个方面提出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模式。
作者简介
刘峰,男,1971年10月生,中共党员,管理学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教育部辅导员培训基地特聘专家,黑龙江省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委员。在《思想理论教育导刊》《高校理论战线》《思想教育研究》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和教材3部,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课题1项,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课题3项,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项目1项、一般项目3项。获得黑龙江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成果一等奖1项,黑龙江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成果奖三等奖1项。
目录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实证性研究第一章绪论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难点与创新
(一)研究难点
(二)研究的创新性第二章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基础理论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责任的内涵
(二)责任感的内涵
(三)社会责任感的内涵
(四)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内涵
(五)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内涵
二、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基础理论与借鉴
(一)马克思主义自由与责任关系学说的理论支撑
(二)中国传统文化责任观的理论借鉴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责任观的依据
第三章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实证论
一、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调查
(一)调查的相关信息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二、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分析
(一)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主流取向
(二)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影响因素
第四章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问题论
一、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问题分析
(一)国家责任感的问题
(二)社会责任感(狭义)的问题
(三)他人责任感的问题
(四)家庭责任感的问题
(五)自我责任感的问题
二、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问题原因
(一)社会教育弱化是宏观原因
(二)家庭教育偏颇是根本原因
(三)学校教育虚化是直接原因
(四)自我教育缺乏是内在原因
第五章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模式论
一、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理念
(一)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理念的内涵
(二)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理念的意义
二、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目标
(一)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目标确立的依据
(二)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目标层次结构
(三)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目标发展结构
三、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原则
(一)坚持个体目标与社会目标相统一的目标原则
(二)坚持传递过程与接受过程相符合的过程原则
(三)坚持经典方法与新型方法相结合的方法原则
(四)坚持微观环境与宏观环境相匹配的环境原则
四、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对策
(一)优化社会教育,实现制度建设与宣传实践相结合
(二)提升家庭教育,实现言传身教与创设情境相结合
(三)强化学校教育,实现相关课程与校园活动相结合
(四)提倡自我教育,实现理论学习与实际行动相结合
(五)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个人四位一体的协作培养
体系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中国社会显现出一些不尽如人意的缺失和沉溺,有学者认为这些不良现象产生的本源就在于责任的缺失和相应道德伦理观的混乱。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陈旧的价值观念已日渐式微,新的价值观念还处在形成、发展阶段,尚不能成为人们普遍认可的价值观念,这就容易导致价值观的错位、缺失,造成社会人群责任意识下滑、责任感缺失,因此,社会中才会出现诸多消极、不良的现象。这些消极现象严重危害社会意识形态的健康形成,对我国现代化建设与社会和谐发展形成巨大挑战,亟须全社会采取有效措施妥善应对。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强弱,不仅深刻影响着大学生自身,还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前途。《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使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将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列入教育发展重要战略。2016年“五四”青年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中国科技大学时勉励大学生要做“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有作为、有品质、有修养”的大学生。其中的“有担当、有作为”就是社会责任感的体现。“六有青年”的提出也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高度重视。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当代大学生是国之栋梁,肩负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重任,培养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大学生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如何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当代大学生,是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项重要课题,同时,也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循序渐进的工程。本书旨在系统归纳总结并提炼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内涵,深入研究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实质,探索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长效机制,整体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努力践行大学生的社会责任,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及更好地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提出些许建设性意见。
(二)研究意义
首先,“责任”一词是耳熟能详、人尽皆知的词汇。那么责任究竟是什么?一旦我们试图就其本质进行深入研究时,往往会陷入一种深深地迷惑之中。不同的学科领域以及不同的研究者对于责任的理解和建构存在很大分歧,中西方理论界对于责任内涵与本质的界定和解读也大相径庭,日常生活中的责任内涵与学者在研究中对于责任的建构也很不一致。因此,澄清这些差异和分歧的实质并从中抽离出责任的基本内涵,对于责任问题的研究走向深入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其次,我国高等教育实施的素质教育是以提高人才素质为内容和目的的教育。而思想道德素质是根本和灵魂,是内在的本质的东西;社会责任是外在的、物化的、可见的现象与行为。因此,高等院校要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必须遵循培养社会主义人才的要求,把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作为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来抓。开展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内涵研究,探索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机制,有利于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和实践,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大学生的全面成长。
再次,作为一种道德情感,社会责任感是知、情、行的统一,是人的内在精神价值和外在行为规范的有机结合。总体上看,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是当代大学生群体的主流,但不可忽视社会责任感缺失现象在部分大学生中亦有日益凸显的趋势。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大学生能否树立强烈而牢固的社会责任感,不仅关系个体理想信念的实践,更与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紧密相关。因此,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我们应当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与培养放在战略高度来认识,并作为教育实践的重要环节。
最后,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发展的栋梁,他们是否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不仅影响到未来社会的财富分配是否公平、社会关系能否协调发展和国家能否长治久安,更是中华民族能否全面加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能否重新崛起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保障。因此,明确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时代内涵,研究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从搜集到的文献来看,当前国外对责任问题的研究呈现出数量增多、范围加大、程度加深的趋势。近年来专门以责任为主题的论著层出不穷,这些著作有史有论,极大地延展了责任研究的范围与深度。当前国外对责任的研究大致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
1责任的基础理论研究
国外陆续涌现出许多对概念、本质、结构等责任的基础理论进行研究的文献,比如魏舍德尔(Wilhelm Weischedel)的《责任的本质》、范伯格(Joel Feinberg)的《理性和责任:哲学基础问题读本》和《责任理论》、匹西特(GPicht)的《真理、理性与责任》等。这些学者从不同角度来理解责任的本质,并基于此对责任进行了多种类型的划分。伦克(Hans Lenk)在《在科学与伦理之间》将责任视为一个包含多种因素和关系的复杂结构,认为责任是指某人为了某事,在某一主管面前根据某项标准在某一行为范围内负责。美国现代哲学家哈特(HLAHart)在《惩罚与责任》一书中从地位、原因、义务和能力四个角度分析了责任的概念与类别。鲁卡斯(JRLucas)则认为责任的核心概念应该是一种应答,在《责任》一书中明确指出责任意味着当他人向我询问时我必须作出的回答。这种观点与法国哲学家列维那斯(ELevinas)对责任的认识比较一致。列维那斯倡导一种为他性的责任,指出责任是塑造伦理主体的理由,我之存在便是责任的存在。列维那斯的责任思想渗透在他的许多著作中,如《从存在到存在者》《总体与无限》《伦理与无限》等。以上学者尤其是列维那斯关于“他者”的伦理哲学对本书提出的关于责任本质的认识影响颇深。
2道德责任研究
道德责任一直都是责任研究的核心主题之一。威廉姆斯(John MDWilliams)的《道德责任发展史》对道德责任进行了总体性的研究。约翰·费舍(John Martin Fischer)的《道德责任的前景》《责任与控制——一种道德责任理论》,拖马斯·梅因(Thomas May)的《自治、权威与道德责任》,都从不同角度展开道德责任与控制、权威等相关范畴的关系。魏舍德尔在《责任与基督教伦理》中指出要把行为者的、社会的和对话式的三种道德责任理论整合,建立一种整体的、综合的道德责任理论。有部分学者探讨了道德责任与归因原理之间的关系,比如维纳(Bernard Weiner)在《责任推断:社会行为的理论基础》一书中对其研究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还有许多学者从不同视角研讨了自由意志与道德责任的关系,为这一传统道德责任问题拓展了视角与深度。如罗伯特·凯恩(Robert Kane)在《自由意志与价值》《自由意志当代导论》等著作中对自由意志的意义及其与道德责任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雅斯贝尔斯(Karl Jaspers)在《德国罪过问题》中对法律、政治、道德以及形上责任进行深入讨论,并把讨论的重点放在与德国普通公民有关的政治、道德和形而上这三种责任上,尤其注重后两种责任问题。这些著作与思想对本书探讨自由与责任关系、责任的道德价值等问题影响较大。
3责任伦理研究
自韦伯(Webber)在《作为职业的政治》的演讲中首次提出“责任伦理”的概念以来,责任伦理问题引起了学者的广泛重视。舒尔茨(WSchulz)、比恩巴赫尔(DBirnbacher)以及帕斯莫尔(JPassmore)等一批学者为责任伦理学的建构都作出了贡献。美国学者雷德(John Ladd)强调一种预防性的或前瞻性的责任。伦克在《应用伦理学导论——责任与良心》一书中探究了良知伦理与责任伦理的关系,德裔美籍学者尤纳斯(Hans Jonas)在《责任之原则——工业技术文明之伦理的一种尝试》中强调当代科技文明的危机迫使我们阐发出一种长远的、未来的责任意识,并表明责任伦理应该是一种整体性伦理。
4心理学视角的责任研究
20 世纪60年代,欧美的一些心理学家开始从心理层面探究责任承担者的认知、行为动机、价值观等心理问题。心理学视角的责任研究主要涉及责任体验、责任情境等方面的研究。奥哈根(Auhagen)在《社会现象的多重面目》中把责任看作是一种活动过程,积极性、自我效能和控制尤为重要。奥哈根指出,责任拒绝作为一种责任体验,受内在心理体验及其外部情境变量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