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希望从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角度重新体会古诗(唐诗)。抹去古诗经年累月的浮尘,用现代人的生活体验,亲近它们。重温它们给我们的那种对自然自然而然的喜爱,还有一些陌生了的“温文尔雅”。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那些记录和描写景观的古诗,不管是良辰美景、春花秋月,还是小桥流水、高山大海,在使人感到心旷神怡的同时,也会被作者对大自然的细心关注和独特体会而感动。
作者简介
吴 琳 武汉市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武汉市社会科学院哲学所负责人。
武汉市政府专项津贴专家,武汉市“十佳”女宣传文化工作者。研究专长:宜居城市管理。围绕宜居城市建设和管理中的有关生态、文化问题开展研究,发表多篇论文和《宜居城市管理》等专著。课题成果《武汉绿道建设应该突出武汉特点》荣获武汉市委“十佳建议”奖等多项奖励。
目录
前言一、景观唐诗——重建与自然的缘分
1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杜甫家的园景中国人的庭院
2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比天地还要大的空间,就是空白
3感受“绿树村边合”那样的房子
4风景为什么叫:风——景
——读“动枝生乱影,吹花送远香”想到的
5诗中的“流行金曲”《春江花月夜》
6淡妆浓抹总相宜
——像唐诗一样意境的宋诗
7白居易《暮江吟》赏析
——为什么是“半江瑟瑟半江红”而不是“半江绿色半江红”
8江畔独步寻花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9一个突然来访的蜻蜓
10江南好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11平常中的大美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2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13空山寻桂树折香思故人
——大自然的语言,真美
14汀沙云树晚苍苍
15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悠然见珞珈空山养身心
16蒹葭苍苍
17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江边日出,水边花开
18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
——雾霾退去后
19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20朝雨浥轻尘新叶新枝新春
——想起了《阳关曲》
21见字如面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22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让“鸡”立于诗词之林的诗23千里黄云白日曛
——但愿不是“霾是故乡浓”
24明月几时有?雾霾出来了!
25“双11”疯狂购物节读“人间有味是清欢”
26江山美景使人与自然融为一体
——再读崔颢《黄鹤楼》
27心随静夜钟声远行
——夜半钟声到客船
28山亭夏日岁月安静如画
29烟花三月与二十四桥明月夜
——读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30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网络时代更如此
二、盛唐诗歌因为什么而蓬勃
31盛唐诗歌因为什么而蓬勃
32万物霜天竞自由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33“两栋高楼相对出,片片白云墙边来”记住了“两岸青山相
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34一片冰心在玉壶
——愿你的人生心有所持,温润如玉
35学习草的勇气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36四季花开
——新解“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37诗意、人情共品味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38古道热肠重离别
——再读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及其他
39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40母亲花
——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
41陌生又熟悉的“唐装”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42抹去岁月灰尘,读诗
——以“青梅竹马、两小无猜”诗句为例
43想象和感觉美好
——红豆生南国,此物最相思
44别在城外情走天涯
——读白居易的送别诗《赋得古原草送别》,兼读李叔同
《送别》
45多景楼上
——满眼风光北固楼
46陈教授的别墅——“悠然见南山”
47佳人穿长裙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48风雪夜归人
——国家大剧院同名话剧《风雪夜归人》
49一座楼成就了武汉的情调
——再读崔颢《黄鹤楼》有感
50诗——
一点让人保持浪漫活力的小东西
51大江东去,出自湖北的一首千古名词
52东湖就是这样美
——汀沙云树晚苍苍
53自然的诗对自然的热爱
54麻将是国粹唐诗也是
55景观唐诗重温乡愁
一、景观唐诗1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杜甫家的园景中国人的庭院庭院,一直以来是以农耕为业的国人传统的理想居住地;庭院与外界距离的隔断,符合“养”气所需要的安静环境;庭院又有院落,使人在安居的同时与自然相融,览风光接地气,可以感受体验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所以,千百年来,国人景仰“庭院”,“庭院”情结深入人心。
“深深庭院清明过,桃李初红破”(苏轼),这样的画面,是中国庭院的经典缩写;
“柿树绿阴合,王家庭院宽”(白居易),“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孟浩然),这样的庭院生活是富贵、平安、幸福的象征;
“昼永蝉声庭院,人倦懒摇团扇”(陆游),是人与庭院“合而为一”的惬意;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欧阳修),“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是庭院里春花秋月无尽的情思。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这两句也是出自庭院诗。这两句诗出自杜甫的《水槛遣心二首·其一》,《水槛遣心》记叙的是杜甫家庭院的园景。
诗人经过安史之乱及长期颠沛流离的生活后,来到远离战火的成都,在郊区有了一个安身的地方——草堂,便对此特别用心经营。一块荒地经过他的开荒、打理,不断扩大新的田园面积,树木也栽多了;水池旁,还添了专供垂钓、眺望的木亭。
水槛遣心二首·其一
杜甫
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
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槛”读音“jiàn”,“水槛”泛指水亭中的栏杆,水亭中有了槛,不仅安全,还可以凭栏眺望;此诗题目“水槛遣心”,即凭栏眺望、舒畅身心之意。“水槛遣心”中的八句,虽然句句写景,但句句有“遣心”之意。
本诗开始写草堂的环境:“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草堂离城郭较远,庭院开阔,建筑宽敞,旁无村落,因而能够极目远眺。“去郭轩楹敞”,去郭,远离城郭;敞,开朗,视野开阔。轩楹,代指草堂的建筑物。轩,长廊;楹,柱子。“无村眺望赊”,附近无村庄遮蔽,还可远望。赊:长,远。
随后写作者眺望到的景色,远景是“澄江平少岸”,近景则是“幽树晚多花”:凭槛远望,碧澄清澈的江水,浩浩荡荡,似乎和江岸齐平了;草堂四周郁郁葱葱的树木,在春日的黄昏里,盛开着姹紫嫣红的花朵,散发出迷人的清香。
与因战乱流离失所的逃难生活相比,新开荒出来的草堂称得上“好”庭院,在有限的院落中,泥土、杂草并存,但也充溢着自然带来的诗情画意。
所以,在成都草堂的新院落,杜甫有一些心满意足,有一些惬意和更多的诗意。他在新院落里看也看不够,不仅看到了花、草,树林,清江,春日黄昏,还看到了更生动的景象:“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鱼儿在绵绵春雨滴落的湖中摇曳着身躯,吐着水珠儿,欢欣地游到水面上来了;燕子轻柔的躯体在微风的吹拂下,倾斜着掠过水面。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两句成为历来为人传诵的名句——若是大雨,水面上是看不到鱼的,水上大动荡时鱼都潜在水下,只有“细雨”才会“鱼儿出”;燕子个小体轻,风猛就会避开,只有和风细雨时才会看到,所以“微风燕子斜”。“出”字,写出了鱼的欢欣,“斜”字,写出了燕子的轻盈。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又自然又生动,所以,千百年来人们都喜欢,都记得。
诗的最后,杜甫对他的新家进行总结:“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城中”,指成都。将“城中十万户”与“此地两三家”对照,写出草堂的清幽,是养身宜居的好地方。
这样的庭院,这样的家,自己亲手开荒建成,每一处都留下了自己的汗水和喜爱。
这样的庭院,这样的家,不也是现代人向往的宜居家园吗?2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比天地还要大的空间,就是空白“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是王维的诗《汉江临泛》中的两句。每次读到这首诗感觉都不错,但是总觉得理解不够透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