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在近现代中国政治史和文学史的背景下,聚焦梁启超、陈独秀、鲁迅、胡适、茅盾、巴金等六位作家,辨析他们对民主的理解、接受、质疑与反思过程,考察民主观及其变化在作家文学活动和文学作品中的复杂表现,试图勾勒出西方民主观念在中国现代文学叙述中的表现趋势和特点。本书认为,民主既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一个重要主题和表现对象;民主观念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叙述过程是与西方民主在中国的演进过程基本同步的:英美法式民主在中国的影响逐渐减弱,苏俄式人民民主在中国的影响逐渐增强。中国现代文学与西方民主之间并非简单的反映与被反映、表现与被表现的关系,二者之间充满了复杂的纠葛与互动。
作者简介
李伟,文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宝鸡文理学院副院长,宝鸡文理学院翻译研究所所长,兼任宝鸡市翻译协会副会长。主要从事美国文学、比较文学和陕西文化对外译介传播研究。曾先后主持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文学视域下美国梦、中国梦演变趋势比较研究”,陕西省社会科学界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张载关学思想英译及对外传播研究”“陕西文学对外翻译及传播策略研究”,陕西省教育厅项目等7项省厅级项目;发表论文20余篇;主编、参编教材3部。
目录
导言中国现代文学叙述中民主问题的重要性
第一章中国现代文学叙述中的民主问题溯源
第一节“民主”概念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展开
第二节西方民主观念在中国的演进过程及其与文学之关系
第二章西方文化影响下的梁启超渐进民主观和文学活动
第一节梁启超前期民主观与文学作品中的民主想象
第二节梁启超后期民主观和其文学作品对民主的理性剖析
第三章法国、苏俄思想影响下的陈独秀民主观和文学活动
第一节法国民主思想对“五四”时期陈独秀文学观的影响
第二节苏俄思想对20世纪二三十年代陈独秀文学观念和创作的影响
第四章欧洲文化影响下的鲁迅民主观念和文学叙述
第一节20世纪20年代前鲁迅的民主观念与小说的启蒙立场
第二节1930年代鲁迅的左翼立场与杂文中的民主意蕴
第五章英美文化影响下的胡适民主观念和文学活动
第一节美式民主的熏染与新文化运动时期“易卜生主义”的
宣扬
第二节20世纪20至40年代胡适的民主诉求与文学创作上的变化
第六章欧美文化影响下的茅盾民主观念和文学活动
第一节五四时期茅盾民主观念与平民文学的主张
目录中国现代六作家论第二节20世纪20至40年代茅盾的民主—文艺观及文学实绩
第七章法国、俄国文化影响下的巴金民主观念和文学叙事
第一节“安那其主义”和法国大革命对巴金文学观念的塑造
第二节巴金小说对封建家族制度的控诉、对民主自由的呼唤
一、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与民主
中国现代文学是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穷则思变的历史进程的艺术表达和生动记录,也密切地融入和推动了这一段风云巨变、波澜壮阔的历史。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中国的大门从此被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历经1856—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1884年的中法战争、1894—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1900年八国联军对北京的入侵,1904—1905年的日俄战争,中国被迫与西方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逐渐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中国的志士仁人先后发动了洋务运动、戊戌维新、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开启了从器物、制度、思想文化等层面不断向西方学习的艰苦卓绝的努力,以挽救民族危亡。1861—1895年,奕、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等发起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洋务运动;1898年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发动了戊戌变法运动,企图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制度,发展资本主义;1911年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了辛亥革命,并于次年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1915—1923年的新文化运动期间,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把新文学、新文化作为政治改革、社会变革的重要工具,用“民主”和“科学”精神塑造国民,以改造国民性,希望借此而把中国建设成独立自主、民主富强的现代民族国家。因此,民主必然成为中国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目标。
学界一般认为,晚清至“五四”时期是中国现代化进程被迫启动的时期,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酝酿和诞生期。在这一民族危亡日益加剧、中国社会从传统向现代转变的历史时期,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努力探索救亡的道路,其中不少人对文学在塑造国民、移风易俗、改造社会方面的功能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甚至是夸张的)阐释和宣传,代表人物包括晚清时期的黄遵宪、梁启超、裘廷梁,20世纪初的柳亚子等南社成员,新文化运动时期的鲁迅、胡适、陈独秀等。
自清末至“五四”之际,以黄遵宪、梁启超和裘廷梁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从开通民智、普及教育和富国强民的目标出发,积极宣传和倡导白话文,大力主张言文合一和国语统一,开启了五四“文学革命”的先声。1887年,黄遵宪在《日本国志》的《学术志二:文学》卷中提出“文言合一”的主张,以期达到“令天下之农工商贾妇女幼稚皆能通文字之用”的目的。他从语言与文字的关系出发,将语言文字与人的智识联系起来,强调通过变革文体以便利民众,把语言文字视为开启民智、维新图强的重要工具。
裘廷梁于1898年创办《无锡白话报》,并以此作为推广白话、鼓吹启蒙的一个重要阵地。他在《无锡白话报·序》中明确提出,“中外大通,环球各国,大势尽变……欲民智大开启,必自广兴学校始;不得已而求其次,必自阅报始。报安能人人而阅之,必自白话报始”,并宣称“汰芜秽,存精英,以话代文,俾商者农者工者及塾子弟力足以购报者,略能通知中外古今,为广开民智之助”裘廷梁:《无锡白话报序》,载《无锡白话报》,1898年5月。。同年他在《苏报》上发表著名论文《论白话为维新之本》,不仅明确提出了“崇白话而废文言”的口号,还用“成周”“泰西”“日本”等实例证明白话文在开启民智、推进政治改革方面的实际功效。他认为“愚天下之具,莫文言若;智天下之具,莫白话若。吾中国而不欲智天下斯已矣,苟欲智之,而犹以文言树天下之的,则吾前所云八益者,以反比例求之,其败坏天下才智之民亦已甚矣。吾今为一言以蔽之曰:文言兴而后实学废,白话行而后实学兴;实学不兴,是谓无民”裘廷梁:《论白话为维新之本》,原载《苏报》。转引自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4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178页。。
康有为、梁启超是戊戌维新运动的领袖,这一运动在文学上的代表作家则是黄遵宪、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他们自觉地使自己的文学活动为政治改良服务。1896年梁启超在《变法通议》和《〈沈氏音书〉序》等文中,极力主张言文合一,并断言:“文与言合,而读书识字之智民,可以日多矣。”梁启超:《〈沈氏音书〉序》,见张品兴主编:《梁启超全集》第1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90页。1897年,他发表《〈蒙学报〉、〈演义报〉合叙》,支持最早出现的通俗刊物,并主张通过启蒙和教育来拯救天下。他说:“故吾恒言,他日救天下者,其在今日十五岁发下之童子乎。西国教科之书最盛,而出以游戏小说者尤夥,故日本之变法,赖俚歌与小说之力。盖以悦童子,以导愚氓,未有善于是者也。”梁启超:《〈蒙学报〉、〈演义报〉合叙》,见张品兴主编:《梁启超全集》第1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131页。
1899—1902年,梁启超先后提出了“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小说界革命”的明确主张。戊戌变法前,梁启超和谭嗣同、夏曾佑曾试作“新诗”,反映了改良派对新思想、新知识即“新学”的呼吁。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提出了“以旧风格含新意境”的“诗界革命”主张,肯定黄遵宪从理论到诗作实践为“诗界革命”做出了重要贡献,并希望“竭力输入欧洲之精神思想,以供来者之诗料”梁启超:《夏威夷游记》,见张品兴主编:《梁启超全集》第2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1219页。。他的“文界革命”主张,是为适应资产阶级改革语文、“开通民智”的维新思潮而提出来的。出于同样的政治改良目的,他提倡“小说界革命”,强调小说对改良社会的重大作用,认为“今日欲改良群治,必自小说界革命起;欲新民,必自新小说起”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见张品兴主编:《梁启超全集》第2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886页。。他还创作了政治小说《新中国未来记》,描绘了“大中华民主国”的美好蓝图。梁启超创办了《清议报》《新民丛报》《新小说》等刊物,并发表了《译印政治小说序》《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等文章,还创作、翻译政治小说,极为重视文学在民族国家建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