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对《文心雕龙》审美心理学领域进行了初步探索,并根据中国古代审美心理学的一般理论来解释和分析《文心雕龙》中的审美学思想。作者就审美主体心理智能结构、审美主体修养、审美创作体验、审美接受等相关问题展开了论述。同时探讨了中国古代审美心理学思想极为重视审美主体的心理智能结构的建构等问题。
作者简介
李天道,四川省彭州市人,四川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专家,四川省文科二级教授、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美学学会副会长,中华美学学会理事,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理事。在《文学遗产》《文学评论》《文艺研究》《北京大学学报》等刊物上发表论文二百余篇;在中华书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商务印书馆、中央编译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四川文艺出版社等多家出版社出版《普利策新闻奖名篇快读》《普利策新闻奖图语》等专著多本。获四川省教学科研成果奖一等奖1次;获省部级社科优秀科研成果奖三等奖7次、二等奖1次。
目录
绪 论
第一编
审美主体心理智能结构
第一章 心生言立:审美主体作用论
第二章 以气为主:审美主体心理智能结构论
第三章 各师成心:审美主体个性结构论
第四章 才气学习:审美主体智能结构论
第二编
审美主体修养
第五章 积学储宝:审美主体心理智能结构建构论之一
第六章 研阅穷照:审美主体心理智能结构建构论之二
第三编
审美创作体验
第七章 感物吟志:审美创作动机生成论之一
第八章 志思蓄愤:审美创作动机生成论之二
第九章 情动言形:审美创作构思论之一
第十章 贵在虚静:审美创作构思论之二
第十一章 神与物游:审美创作构思论之三
第十二章 神用象通:审美创作构思论之四
第四编
审美接受
第十三章 知音见异:审美接受心理论
附录一 我国四十年来审美心理学研究概观
附录二 《文心雕龙》论“文”的构成论意义
附录三 中国古代“文”符论
参考文献
后 记
第一章 心生言立:审美主体作用论
所谓“木美而定于斧斤,事美而制于刀笔”(《事类》),在《文心雕龙》审美心理学看来,文艺审美创作活动中“美”的生成与艺术审美境域的创构,是文艺创作者“润色取美”的结果,离不开主体的介入和主导作用。刘勰认为,审美活动的发生与进行是“心生”“情动”,是“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文心雕龙》一书所标举的最高审美创作境域是心与物的交融、造化与心灵的凝合。它的创构,既离不开社会生活与自然景观等一切审美创作活动的终极之源,必须师法造化,“从物出发”;同时,更需要主体的心旌宕荡和心灵领悟,必须“因心而得”,从而才能达成心物一体。故而,刘勰在《体性》篇中说:“吐纳英华,莫非情性。”认为审美创作活动是文艺创作者“情性所铄,陶染所凝”。在《序志》篇又说:“文果载心,余心有寄。”就着重强调指出,文艺创作者的“心”与“情性”在审美创作活动中具有主导的作用,由“心”与“情性”到“文”,即整个审美创作体验与构思活动到作品完成的过程,则是“沿隐以至显,因内而符外”(《体性》)的过程,是“昭明心曲”(《章表》),“神与物游”;是“情动而言形,理发而文见”(《体性》;也是“述理于心,著言于翰”(《书记》);是“心定而后结音,理正而后摛藻”(《情采》);也是“为情造文”(《情采》),“意得则舒怀以命笔”(《养气》)。“心”与“情性”的具体内涵包括属于主体审美心理智能结构组成的神、理、情、意、志等各方面的心理要素,是诸多心理要素的有机组合。总之,在刘勰看来,文艺审美创作中“美”的生成与艺术审美境域的创构,必须要有主体作为主导因素的参与,离开了文艺创作者的“心”与“情性”的主导作用,就不可能有审美创作活动的发生,也不可能有艺术美与艺术审美境域的创构。刘勰之后,唐代诗人兼文艺美学家王昌龄说得好:文艺审美创作活动的发生与艺术审美境域的创构是“搜求于象,心入于境,神会于物,因心而得”;说得具体一些,则是“置意作诗,即须凝心,目击其物,便以心击之,深穿其境”;也就是“目睹其物,即入于心,心通其物,物通即言”。这就是说,艺术审美境域的创构是属于文艺创作者的“心”与作为审美客体的“物”相互凝结而成的。这种意与象合、心与境交、神与物会,或谓“目击其物”,更“以心击之”的审美境域创构过程,也就是刘勰所强调的“心生言立”,是艺术审美创作构思活动中心物一体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属于文艺创作者方面的“意”“心”“神”起着主导与关键的作用。在刘勰看来,审美创作构思中所要达成的境域是作为主体的人向宇宙自然的整体生命的投入和与自然万物契合的自由感兴的获得。《文心雕龙》审美心理学所追求的艺术审美境域不是一片死寂的虚空,而是全幅生气流衍、鸢飞鱼跃的生命真境。并且,就《文心雕龙》审美心理学的精神实质而言,客体的真实,在于其本体和生命,而不在于个体秩序的完整和形式的和谐,即不在于个体的孤立静止的存在,而在于个体融于大化、合于宇宙万物永恒生命的生气氤氲。即如钱穆所说:“中国人视天地大自然如一大生命,一流动欢畅快活之大全体。”中国古代艺术家的胸中大千是气韵流动、无往而非生机勃勃的世界,在其“心”中,万有大千鸢飞鱼跃、生气流衍、生机勃勃、生生不息,故而,在《文心雕龙》审美心理学所标举的审美境域创作活动中,一山一石、一草一木都不是孤立绝缘的,而是化入了空灵动荡的宇宙元气之中。面对这一生命的世界,审美活动也就不是简单的心感外射,而是“目既往还,心亦吐纳”,是“心总要术”(《神思》)、“心之照理”“述理于心”“心与理会”,是“情动”“情变”“心入”“心凝”“心击”“心通”,是以主体为主,主客共参的双向运动。“心得”的根本目的也并不在于把握物象的形式美,而在于“深穿其境”“心通其物”,在于通过心灵去直接领悟自然万物的物态天趣,在于体悟“境”与“物”中所蕴藉的“道”(气)这一宇宙生命本体。刘勰认为,只有心灵与物象,审美主体的生命精神和自然万物的天地精神交感互通,心“随物以宛转”,物“与心而徘徊”,才能最终实现主体融入自然,自然融进主体,“心通其物”,物我浑然合一的最高审美境域。由此可见,在刘勰看来,“心”与“物”的地位也并不是完全平等的,在艺术审美创作中所构成的意境,正是通过主体之心的“动”“照”“击”“穿”“通”“总”和“得”,由主体之心所熔裁、改铸和重新组合而成的“境”与“物”。正如刘熙载所说:“要其胸中具有炉锤,不是金银铜铁强令混合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