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北京林业大学
出版时间:2018年7月第1版第1次印刷
本书概述:本书介绍了绿色文化传播理念以及绿色文化建设的重点,包括绿色新媒体、绿色出版物、绿色广播、绿色视频、绿色摄影、绿色互动、绿色课堂、绿色博物馆、绿色展示、绿色标识、绿色品牌、绿色纪念品、绿色形象大使、绿色
作者姓名: 铁铮
出版社: 经济日报出版社
订购电话:400-6677-036
优惠活动:出书作者购书享受65%折优惠。
购书服务:满59免运费 : 由一站出版网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6:00前完成下单,预计5天可送达
图书定价:38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了绿色文化传播理念以及绿色文化建设的重点,包括绿色新媒体、绿色出版物、绿色广播、绿色视频、绿色摄影、绿色互动、绿色课堂、绿色博物馆、绿色展示、绿色标识、绿色品牌、绿色纪念品、绿色形象大使、绿色新闻、绿色宣传语、绿色文学等,为新时代绿色文化建设的深入开展提供了参考、借鉴和指南。
作者简介
铁 铮 博士生导师,北京市高校新闻与文化传播研究会理事长,中国高校校报协会副理事长,国家林业局生态文明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林业大学教授;指导硕士生方向为生态文化,指导博士生方向为文化传播与农村发展;发表大量论文、新闻作品,主编、撰写30多部书籍。
田 阳 博士,副研究员。中国林业教育学会常务副秘书长、北京林业大学高教研究室主任。主持林业软科学课题、林业科普项目4项,参与完成国家林业局等多项教育课题研究,发表论文近20篇,参编、撰写多部书籍。
第一章绿色文化传播
一、绿色文化的概念与构成
二、绿色文化传播的主体与责任
三、绿色文化传播的问题与表现
四、绿色文化传播的改进与强化
第二章绿色新媒体
一、绿色新媒体的特征与发展
二、绿色新媒体的功能与作用
三、绿色新媒体需解决的问题
四、绿色新媒体的运维策略
第三章绿色出版物
一、绿色出版物的概念
二、绿色出版物的特征
三、把握绿色出版物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四、绿色出版物发展的策略选择
五、统筹把握绿色出版物发展的若干关系
第四章绿色广播
一、广播的发展与优势
二、绿色广播的内涵及影响
三、绿色广播的功能及特性
四、绿色广播的运行路径
第五章绿色视频
一、绿色视频的定义及特点
二、绿色视频的制作
三、绿色视频的思考
第六章绿色摄影
一、绿色摄影的内涵特征
二、绿色摄影的功能价值
三、绿色摄影的关键与摄影者的修养
四、积极引导公众参与绿色摄影
第七章绿色互动
一、绿色互动的要素
二、绿色互动的意义
三、绿色互动的构建
四、绿色互动的组织
第八章绿色课堂
一、绿色课堂的特征
二、绿色课堂的类型
三、绿色课堂的意义
四、绿色课堂的实施
五、开办绿色课堂注意事项
第九章绿色博物馆
一、绿色博物馆的内涵外延
二、绿色博物馆的建设重点
三、绿色博物馆的建设策略
第十章绿色展示
一、绿色展示的内涵与特征
二、绿色展示的媒介与形态
三、绿色展示的运行与管理
第十一章绿色标识
一、绿色标识的类型
二、绿色标识的特点
三、绿色标识的误区
四、绿色标识的设计
五、绿色标识的建设
第十二章绿色品牌
一、绿色品牌的概念
二、绿色品牌的内涵
三、绿色品牌的意义
四、绿色品牌的构建
五、绿色品牌的战略
第十三章绿色纪念品
一、绿色纪念品的特性
二、绿色纪念品的开发
三、高校绿色纪念品
第十四章绿色形象大使
一、绿色形象大使的作用
二、绿色形象大使的选拔
三、绿色形象大使的活动开展
四、我国绿色形象大使的概况
第十五章绿色新闻
一、绿色新闻的内涵
二、绿色新闻的写作
三、绿色新闻的创新
第十六章绿色宣传语
一、绿色宣传语的分类
二、绿色宣传语的特点
三、绿色宣传语的推广
四、绿色宣传语的创作
第十七章绿色文学
一、绿色文学的定义与概念
二、绿色文学的类型与形式
三、绿色文学的意义与作用
四、绿色文学的创新与发展
后记
第一章 绿色文化传播
绿色文化是人类与自然环境协同发展、和谐共进,并能使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切与各种植物、绿色理念直接相关的,与生态环境保护关系较紧密的文化。绿色文化是人类为适应环境而创造的以绿色植物为主体、以绿色理念为内涵、以绿色行为为表象的所有文化现象的总和。它不仅是上述多种文化的综合表现,而且在这些文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并且具有独特的内涵和发展,是一种新兴的、独立的、全面的文化类别。绿色文化的传播对于促进人类社会发展、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绿色文化的概念与构成
近来,与生态、环境相关的各种文化现象层出不穷,研究者的提法不一,所用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也不尽相同,所强调的重点也不一样。笔者所界定的绿色文化,主要包括了三个组成部分:一是与森林文化、草原文化、花卉文化、生态文化、竹文化、茶文化、古树名木文化等所并行的以绿色植物为主体的,因植物和人类关系而产生的文化现象;二是由绿色植物文化衍生出来的相关文化现象,比如森林动物文化、木文化等等;三是渗透着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为内核的科学发展观的多种文化现象。比如绿色的行为文化等。
绿色文化是一种综合的文化。其外延包括狩猎文化,与农业、林业、城市绿化以及所有的植物学科等相关的文化。绿色文化与其他相关文化的最大区别是:绿色文化既涉及物质方面的内容,又突出了绿色的理念;既针对植物为主体的客观世界进行研究,又强调人的主观意志;既包括以绿色植物为主体的群落和生态环境中产生的文化现象,又有很大的包容性、具有广阔的外延和拓展。
绿色文化的概念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它基本包含三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绿色文化是和绿色植物直接相关的文化。其中包括了花草文化、树木文化等,也应包括稻、麦、谷、油菜等农作物文化;第二层含义是,绿色文化涉及与绿色植物间接但紧密相关的文化。比如木文化。木文化与森林文化不同,是从森林的木材生产后所带来的文化现象,自然应该包含在绿色文化中。与此类似的还有“盆景文化”。但这里有个问题,“木文化”“盆景文化”不简单地等同于绿色文化。其衡量标准,正如前面所述,一定要看其是否对生态有意、是否护卫环境。山上砍树做盆景衍生的盆景文化就不是绿色文化。用滥砍滥伐来生产木材,尽管其产品非常美、能给人类带来很多便利,但这种“木文化”也不是绿色文化;第三层含义是,表面上看来和绿色植物没有直接的关系,但它渗透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的理念。这样的文化现象,也属于绿色文化的范畴。比如绿色出行、垃圾分类回收等绿色生活方式衍生的绿色行为文化。步行、回收垃圾等和绿色植物没有什么关系,但它与绿色发展直接相关,属于绿色文化的第三层含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