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四川外国语大学
出版时间:2014年6月第1次印刷
本书概述:西南地区自古民族众多,区域特征明显,其民族地理格局经历了一个长期的演变历程。本书全面梳理不同历史时期人们的西南区域民族地理观的产生背景、内容、特点及变化,并探讨其发展演变规律。本书综合运用历史学、民族
作者姓名: 张勇
出版社: 中国文史出版社
订购电话:400-6677-036
优惠活动:出书作者购书享受65%折优惠。
购书服务:满59免运费 : 由一站出版服务网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6:00前完成下单,预计5天可送达。
图书定价:43
内容简介
西南地区自古民族众多,区域特征明显,其民族地理格局经历了一个长期的演变历程。本书全面梳理不同历史时期人们的西南区域民族地理观的产生背景、内容、特点及变化,并探讨其发展演变规律。本书综合运用历史学、民族学、地理学等学科的研究理论和方法,是第一部系统论述民族地理观的著作。
作者简介
张 勇 重庆人,历史学博士,四川外国语大学副教授。涉猎较杂,对民族史、社会史、历史地理、旅游文化等领域有所关注。在《史学理论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云南社会科学》、《西南民族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持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重庆市社科规划重点项目等多个课题。
绪论
一、基本概念
二、研究综述
三、理论视角、研究方法
第一章周秦汉晋民族地理观
第一节先秦时期的民族地理观
一、华夷之辨:传统的民族观
二、华夷“五方之民”格局论:大一统的民族地理观
三、对西南巴蜀地区的民族地理认识
第二节汉晋时期的西南区域民族地理观
一、汉晋人眼中的“西南”概念及范围
二、《史记》的民族地理观
三、《后汉书》的西南区域民族地理观
四、《华阳国志》的西南区域民族地理观
本章小结
第二章隋唐宋西南区域民族地理观
第一节唐宋人眼中的“西南”概念及范围
一、狭义的“西南”
二、广义的“西南”
三、“西南蕃”与“西南”
第二节隋代及唐前期的西南区域民族地理观
一、“巴蜀—西南夷”民族地理观的沿袭与变化
二、西爨白蛮、东爨乌蛮:对南中的民族地理划分
第三节唐代中后期至两宋时期的西南区域民族地理观
一、三重格局西南区域民族地理观形成的现实格局与社会意识
二、唐代中后期的三重格局西南区域民族地理观
三、宋代三重格局西南区域民族地理观的沿袭与变化
本章小结
第三章元明清西南区域民族地理观
第一节元明清人眼中的“西南”
一、元人眼中的“西南”及西南民族地理格局
二、明清人眼中的多种“西南”范围
第二节行省制下的西南民族地理划分
一、明清人对西南民族的行省划分
二、民族行省划分的背景和影响
第三节明清人的西南民族“杂居”、“聚居”观
一、西南民族“杂居”、“聚居”观形成的现实背景
二、西南民族“杂居”、“聚居”观的盛行
三、对百夷、苗疆等大型民族聚居区的认识
本章小结
第四章结语
一、西南区域民族地理观的演变历程
二、区域民族地理观的划分标准和影响因素
三、区域民族地理观:一个有待继续研究的领域
参考文献
作者近年的相关学术论文
后记
绪论
20世纪80年代前后,我国著名的社会学家、民族学家费孝通从“全国一盘棋”的研究视角出发,宏观地把中华民族所在的地域分为中原地区、北部草原地区、东北角的高山森林地区、西南角的青藏高原地区、云贵高原地区、藏彝走廊、南岭走廊、西北走廊、沿海地区、沿海诸岛等“历史形成的民族地区”。费孝通:《关于我国民族的识别问题》,《中国社会科学》1980年第1期;《民族社会学调查的尝试》,载费孝通著《从事社会学五十年》,天津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谈深入开展民族调查问题》,《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82年第3期。这种“板块—走廊”学说,体现了费孝通对中国民族地理格局的总体认识。在此基础上,后来他提出了关于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重要理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费孝通主编:《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对于当代的民族地理格局,人们的普遍认识是“汉族多居中原,少数民族聚居周边”,“大杂居,小聚居”。李志华主编:《中国民族地理》,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37~53页;管彦波:《民族地理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532~548页。不论费孝通的“板块—走廊”学说,还是其他人的“大杂居,小聚居”观点,都是当代人对古、今中国民族地理格局的概括性、总结性认识。那么,历史时期的人们又是如何认识当时的民族地理格局的呢?
对于民族地理格局的认识,既有全国性的,也有区域性的。中国的西南地区,具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复杂的民族构成、丰富的文化习俗,是一个区域性特征非常明显的地区。此地区自古为多民族地区,进行该区域的民族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以往学术界对历史时期西南民族的研究涉及面较广,研究也较为深入,在民族的源流、种类、分布等方面建树颇为丰厚。但在民族地理方面多关注若干民族的具体分布情况,而较少论及当时的人们对西南民族地理格局的整体性认识与划分观念,因而关于西南区域民族地理观的研究成果较为少见。西南区域民族地理观是怎样形成的?不同历史时期(如汉晋、唐宋、明清时期)人们的西南区域民族地理观有何内容和变化?其发展演变有何规律?这些问题都有待深入的研究。因此,笔者拟以西南地区为研究的空间范围,对我国历史时期人们的区域民族地理观进行系统的探讨。
一、基本概念
(一)民族地理观
目前学术界未见对民族地理观概念的专门阐释。要界定“民族地理观”,首先应分析与之相关的几个概念:民族观、地理观以及民族地理。民族观是人们对民族现象的根本认识和基本观点赵建利:《试论中国传统民族观的历史演变》,《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和民族观相似的概念有族群观、民族思想、民族史观等。崔明德为了学术研究的客观公正或说中立,本书在提及当代学者时一律不加尊称或名衔。等研究认为民族观适合于概括人们对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民族和民族问题的认识和观点崔明德:《中国民族思想的概念及发展脉络》,《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6年第4期;崔明德、曹鲁超:《近十年来传统民族观及民族思想研究述评》,《齐鲁学刊》2005年第5期。,考虑到本书主要探讨中国古代的民族问题,故选择“民族观”这一概念。对于地理观,目前学术界没有明确界定其概念。唐晓峰认为地理观念比地理知识高一个层次,是一种概念性认识。唐晓峰:《从混沌到秩序:中国上古地理思想史述论》,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6页。和地理观相似的概念有地理思想、地理学思想等。笔者认为,地理观是人们对各类地理现象的根本认识和基本观点。根据地理学的各个分支,人们又将地理观分为社会地理观、文化地理观、政治地理观、经济地理观、旅游地理观、语言地理观、历史地理观等这些称谓与划分直接体现在人们论著的名称中,如袁书琪、郑耀星:《论当前中外社会地理观》,《人文地理》1994年第1期;陈旋波:《〈奇岛〉与林语堂的文化地理观》,《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4期;叶舒宪:《〈山海经〉神话政治地理观》,《民族艺术》1999年第3期;胡洁、陈彦煌:《引进外资与失业:新经济地理观》,《南开经济研究》2010年第4期;蔡梅良:《论我国古代朴素的旅游地理观》,《船山学刊》2005年第2期;马德强:《中国古代的语言地理观评介》,《兰州学刊》2007年第3期;邓永成:《香港天水围新市镇社会问题的历史地理观》,《中国名城》2009年第7期。,其中也应当包括民族地理观。在众多对民族地理的解释中,《中国大百科全书》的定义最具权威性,民族地理是“研究民族的地理分布及其形成和演变的地理背景的领域”,是“民族学和地理学之间的交叉领域”,“民族地理研究的主要内容是民族分布”。本书编委会:《中国大百科全书》(第16册),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年版,第119~120页。结合以上对民族观、地理观、民族地理的阐释,并参考民族地理观的已有研究如黎小龙:《周秦两汉西南区域民族地理观的形成与嬗变》,《民族研究》2004年第3期;黎小龙、徐难于:《“五方之民”格局与大一统国家民族地理观的形成》,《民族研究》2008年第6期。,笔者认为,民族地理观是人们对民族的地理分布及其形成和演变的地理背景的认识观念。民族地理观涉及内容较多,其中对民族地理分布格局的认识最具整体性和宏观视野,故本书侧重探讨人们对一定区域内民族地理分布格局整体性、概括性的认识与划分观念,而不专门关注一个民族或几个民族具体的地理分布状况。
但凡“认识”,都有认识的客体和主体。民族地理观的认识客体(即认识对象)是一定区域内的民族地理分布状况,本书主要指民族地理分布的整体格局。民族地理观的认识主体是对民族地理格局有一定认识的人群,历史时期民族地理观的认识主体本来既包括华夏(汉)族也包括少数民族,既包括统治阶层、知识分子也包括普通百姓。但众所周知,历史上的各类书籍资料几乎都是知识分子所撰写的,并且大部分史籍出自汉族人士之手,少数民族撰写的涉及民族地理格局的资料极少。所以,本书所探讨的民族地理观更多反映的是历史时期汉人中的知识分子、统治阶层的认识与观念。
我国古代的民族地理观包括全国性的民族地理观和区域性的民族地理观。全国性的民族地理观,即以大一统的视角来看待全国的民族地理分布格局,如华夷“五方之民”格局论。区域性的民族地理观,是对某一地区民族地理格局的概括性认识,如西南区域民族地理观。本书探讨的西南区域民族地理观包括多个层面的研究内容,第一个层面是对整个西南地区“华—夷”民族地理格局的全局性认识与划分,例如汉代人们对西南地区巴蜀(华)—西南夷(夷)格局的认识;第二个层面是对西南区域内民族地理格局的局部性认识与划分,例如司马迁将西南夷地区划分为西夷、南夷两部分。每一层面中的民族地理观,既包括时人对民族地理格局的认识(如明清人的民族“杂居”、“聚居”观),也包括对民族地理格局的划分(如明清人的行省划分观)。
本书研究的时间范畴主要集中于中国古代。“古代”在我国历史分期上泛指19世纪中叶以前的时代。一般而言,中国古代的上限远自原始社会时期,不过西南区域民族地理观从周秦以后才开始形成,因而本书的研究时间从周秦时期起。此外,对于中国近现代的民族地理观,本书在结语部分也会有所涉及。
(二)西南
“西南”是我国常见的一个区域地理概念。它是本书研究的空间范围,因而厘清“西南”概念是本书研究的前提。“西南”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方位,表示西和南之间的方向;二是指地区,表示西南部地区,第二层含义源自第一层含义。本书的“西南”,主要是指中国的西南地区。西南地区的范围,今人一般有狭义和广义两种说法。狭义的“西南”包括如今的川、渝、滇、黔四省市,广义的“西南”则还包括藏、桂两地甚至湘、鄂西部一些地区。
在历史时期,“西南”一词隐含着一个视角前提,即以中原汉文化为中心,是中原汉文化的西南(西南方、西南部)。徐新建著:《西南研究论》,云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总序第9页。从古至今,不同时期人们对西南的区域概念认识是有差异的,人们对西南区域范围的认识也有一个变化过程。大体来看,汉晋时期人们眼中的“西南”主要包括巴蜀和西南夷地区。唐宋时期的“西南”则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西南”是指唐、宋王朝统治区域内(徼内)的西南地区,广义的“西南”还包括唐宋统治区域外(徼外)的南诏(大理)以及其他一些民族和王国。明清时期徼内的“西南”范围有所扩大,除了云、贵、川三省外,还包括广西以及湖广的民族地区,有人还把西藏囊括进来。
在研究一个地区的历史地理问题之前,人们通常会为之界定一个固定的区域范围,本书则不给“西南”划定一个固定不变的范围。因为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西南”区域概念及范围的认识有一个变化过程,如果研究者人为地划定一个固定的区域范围,那么这个“范围”则不一定是当时人们心中的一个区域整体。例如,倘若我们界定西南的范围包括川、渝、滇、黔、藏、桂六地,但实际上汉晋和唐宋时期这个范围却不是人们心中的“西南”汉晋、唐宋时期广西、西藏的大部分未被时人纳入“西南”之中,详见后文论述。,那么我们在研究汉晋、唐宋西南区域民族地理观时,就不宜将此六地视为一个区域整体并探讨人们对其内部的民族地理划分。因此,本书在研究各个时期的区域民族地理观时,以当时人们心目中的“西南”作为研究的空间范围。当然,历史时期的“西南”有一个相对稳固的核心区域,如古代的巴蜀、西南夷地区,近现代的四川(包括重庆)、云南、贵州三省,不同时期的“西南”范围都是在此基础上发生的局部变化,故本书研究的“西南”区域范围在不同时期虽然有所调整,但主体部分变化不大。
二、研究综述
西南区域民族地理观的研究涉及民族史、历史地理、文化人类学等专业领域。历史时期西南民族、西南民族地理及民族地理观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一)西南民族史方面的研究成果
民族史一直都是中国史学界和民族学界多年为之奋斗探索的重要领域。民族史的研究成果往往集中于民族的起源及其发展演变,同时也涉及民族起源地的考证以及分布变迁状况,与历史民族地理关系较为密切。西南民族史中涉及民族地理的研究主要从三个角度展开:
1全国民族通史中的研究
学界撰写的中国民族史著作较多。在中华民国时期,就出版了三种较有影响的《中国民族史》专著,集中代表了当时学术界的研究成果。这三部书的作者分别是吕思勉、王桐龄、林惠祥。吕书将中国古代民族分为十二族,分别进行考证阐述,其中将西南诸族析为苗族、粤族、濮族、羌族、藏族等五族,依次论述其起源、发展、分布等问题。吕思勉著:《中国民族史》,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该书最早由世界书局1934年出版。王书以中国历史分期为章节,以汉族与其他族群之间的交往与融合同化为主线来进行介绍与讨论,各章节引经据典,介绍了历史上各个族群部落融入中原以及边疆各个族群部落被中原文化同化(汉化)的过程。王桐龄著:《中国民族史》,北平文化学社1934年版。林书将历史上的民族与现代民族联系起来,将历史上的民族分为十六族系,其中涉及西南地区的有氐羌系、藏系、苗瑶系、罗罗缅甸系、僰掸系等,均引用史料简要论述其在不同时期的情况。林惠祥著:《中国民族史》,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据商务印书馆1937年第5版影印。这三部著作都涉及了西南地区的一些主要民族,但论述较为简略,同时由于时代所限,这些早期带有初创性的学术著作也存在着明显的局限。
新中国成立后民族史研究发展迅速,出现了大量有价值、有分量的论著。20世纪90年代有四部民族史著作集中代表了民族史学的成就,分别是翁独健主编的《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翁独健主编:《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江应梁主编的《中国民族史》江应梁主编:《中国民族史》,民族出版社1990年版。、王钟翰主编的《中国民族史》王钟翰主编:《中国民族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中国社科院民族研究所编著的《中国历代民族史丛书》该套丛书于1996年由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2007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再版。包括《先秦民族史》、《秦汉民族史》、《魏晋南北朝民族史》、《隋唐民族史》、《宋辽金时期民族史》、《元代民族史》、《明代民族史》、《清代代民族史》等八部。。此外,还有徐杰舜《中国民族史新编》徐杰舜著:《中国民族史新编》,广西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王钟翰《中国民族史概要》王钟翰主编:《中国民族史概要》,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王文光《中国民族发展史》王文光著:《中国民族发展史》,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罗贤佑《中国民族史纲要》罗贤佑著:《中国民族史纲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等多部民族史著作。这些著作或以时间为线索论述各个历史时期不同民族的发展状况,或以区域为单元论述不同地区的民族发展情况此类体例如徐杰舜的《中国民族史新编》、王钟翰的《中国民族史概要》,其他著作多为第一种体例。,对中国民族史的研究较为系统和深入,都涉及了西南地区的民族起源、种类、分布、发展等内容。有些论著也论述了中国古代的某些民族思想,如华夷五方格局思想。如王钟翰主编:《中国民族史》第二章第三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罗贤佑著:《中国民族史纲要》第二章第二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这些研究成果为西南民族地理及西南区域民族地理观的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2族别史方面的研究
学界对我国单个民族历史的研究更为丰富和突出。许多前辈都倾力于其中,如马长寿著有《氐与羌》马长寿著:《氐与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方国瑜著有《彝族史稿》方国瑜著:《彝族史稿》,四川民族出版社1984年版。,江应梁著有《傣族史》江应梁著:《傣族史》,四川民族出版社1983年版。,冉光荣、李绍明、周锡银著有《羌族史》冉光荣、李绍明、周锡银著:《羌族史》,四川民族出版社1985年版。,为族别史的研究开创了局面。20世纪80年代,国家民委组织专家学者编纂了《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丛书》,西南地区的数十个少数民族均有了自己的一本“简史”。20世纪90年代,出版了《中国少数民族专史丛书》,如伍新福、龙伯亚著《苗族史》伍新福、龙伯亚:《苗族史》,四川民族出版社1992年版。、伍新福著《中国苗族通史》伍新福著:《中国苗族通史》,贵州民族出版社1999年版。、吴永章著《瑶族史》吴永章著:《瑶族史》,四川民族出版社1993年版。、郭大烈等著《纳西族史》郭大烈、和志武著:《纳西族史》,四川民族出版社1994年版。,该套丛书对于单个民族史的研究更为深入。此外,还有王辅仁等撰写的《藏族史要》王辅仁、索文清著:《藏族史要》,四川民族出版社1982年版。、易谋远撰写的《彝族史要》易谋远著:《彝族史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吴荣臻、吴曙光主编的《苗族通史》吴荣臻、吴曙光主编:《苗族通史》,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等族别史著作。
学界对中国古代的民族或民族政权也多有研究。如尤中编著的《南诏史话》尤中编著:《南诏史话》,云南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李昆声、祁庆富合著的《南诏史话》李昆声、祁庆富:《南诏史话》,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黄懿陆的《滇国研究》黄懿陆著:《滇国研究》,云南美术出版社2001年版。、贵州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编的论文集《夜郎史探》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夜郎史探》,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屈川的《都掌蛮——一个消失民族的历史与文化》屈川著:《都掌蛮——一个消失民族的历史与文化》,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等著作分别对这些民族或民族政权诸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此外,还有许多专题研究。例如,张福的《彝族古代文化史》张福著:《彝族古代文化史》,云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从文化史的角度探讨彝族史,范建华的《爨文化史》范建华著:《爨文化史》,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论述了三国至唐代爨区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等情况。
对单个民族历史的研究也常常涉及该民族的起源地、地理分布和变迁,但研究时往往只关注于这一单个民族,而很少考虑整个西南地区的民族地理状况。
3西南区域民族史方面的研究
有一些学者致力于某一区域民族史的耕耘。对于西南地区,尤中的著述比较丰厚,他的三部专著《中国西南的古代民族》、《中国西南的古代民族(续编)》和《中国西南民族史》系统地论述了中国西南少数民族从远古至清末的历史,考证翔实,史料丰富,对古代西南地区各民族的源流、分布区域都有深入探讨。尤中著:《中国西南的古代民族》,云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中国西南的古代民族(续编)》,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中国西南民族史》,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胡绍华著有《中国南方民族发展史》,分为上篇西南民族和下篇中南东南民族,上篇论述了不同历史时期的西南各民族社会状况。胡绍华著:《中国南方民族发展史》,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王文光等撰写的《中国西南民族关系史》,论述了不同历史时期西南地区的民族关系,主要包括各少数民族与统治民族的关系、该地区的民族政策等方面内容,不过对西南民族地理的探讨较少。王文光、龙晓燕、陈斌著:《中国西南民族关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张增祺的《中国西南民族考古》利用考古资料对西南地区(主要是云南地区)民族史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为西南民族史的研究提供了其他学科的支撑。张增祺著:《中国西南民族考古》,云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除了对整个西南地区民族史的研究外,更多的是分省民族史研究。如马曜主编的《云南各族古代史略》马曜主编:《云南各族古代史略》,云南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尤中的《云南民族史》尤中著:《云南民族史》,云南大学边疆民族历史研究所1985年编印。、侯绍庄等的《贵州古代民族关系史》侯绍庄等著:《贵州古代民族关系史》,贵州民族出版社1991年版,管维良的《重庆民族史》管维良著:《重庆民族史》,重庆出版社2002年版。、吴永章的《湖北民族史》吴永章著:《湖北民族史》,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游俊、李汉林的《湖南少数民族史》游俊、李汉林著:《湖南少数民族史》,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伍新福的《湖南民族关系史》伍新福著:《湖南民族关系史》(上卷),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等。西南各省的地方史著作如童恩正的《古代的巴蜀》童恩正著:《古代的巴蜀》,重庆出版社1998年版。、陈世松、贾大泉主编的《四川通史》陈世松、贾大泉主编:《四川通史》(共7册),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1993、1994年版。、《贵州通史》本书编委会:《贵州通史》(共5册),当代中国出版社2003年版。、马曜主编的《云南简史》马曜主编:《云南简史》,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钟文典主编的《广西通史》钟文典主编:《广西通史》,广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伍新福主编的《湖南通史》伍新福主编:《湖南通史》,湖南出版社1994年版。对西南民族也多有论述。
此外,有关西南的整体民族史、民族关系史、地区史、古国史、地方沿革史、辞书、史料汇编等方面研究不断涌现出新成果。参见王文光、朱映占:《中国西南民族史研究的实践与理论运用评述》,《思想战线》2009年第2期。对西南地区的民族史进行各种专题研究的论文数量则更多,不胜枚举。但这些从民族史角度进行研究的成果大都只关注西南地区的民族起源、种类、分布、发展等具体内容,而较少探讨历史时期人们对西南民族地理的认识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