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一站出版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400-6677-036 全 国 免 费 咨 询 热 线
回到原点做教育
点赞
由中联华文组织出版,合同编号:zlhw2014-158

作者单位:中山市技师学院

出版时间:2014年6月第1次印刷

本书概述:本书内容包括六辑,第一辑为回到教育原点的反思;第二辑以经营视角看学校管理;第三辑为卓有成效管理者的几条管理法则;第四辑讲今天应当怎样做教师;第五辑阐述在课堂中享受人生;第六辑为学生管理。

作者姓名: 赵海吉

出版社: 光明日报出版社

订购电话:400-6677-036

优惠活动:出书作者购书享受65%折优惠。

购书服务:满59免运费 : 由一站出版服务网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6:00前完成下单,预计5天可送达。

图书定价:39

书稿详情 稿件目录 样章赏析 图书评价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六辑,第一辑为回到教育原点的反思;第二辑以经营视角看学校管理;第三辑为卓有成效管理者的几条管理法则;第四辑讲今天应当怎样做教师;第五辑阐述在课堂中享受人生;第六辑为学生管理。


作者简介

赵海吉 厦门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从教近20年,做过班主任、主任、副校长等职,被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少年成长平台誉为:“教育管理的思想者,身体力行的行动家。”荣获“全国杰出教育研究者”、“广东省优秀科技教师”、“中山市优秀教师”等称号,著有《做最好的爸爸》等。

稿件目录

第一辑回到教育的原点
        回到教育的原点
       “重点校”情结何时休
       由一张谢师宴海报所想到的
       向外来打工子弟说句心里话
       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提高了多少
       谁来教会我们的孩子做人
       也谈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网络对学生就那么可怕吗
       教学上的几条“定律”

第二辑经营学校
       从企业经营中学管理
       教育中的“长尾理论”
       对扁平化学校组织结构的实践与思考
       木桶的“短板”与“紧密度”
       合并学校管理策略谈
       学校中的“小圈子”
       从福斯特职教思想看当前中等职业教育发展
       苏州十中学校文化之美
       既要会“生孩子”,又要会起名字
       精心经营学校会议

第三辑卓有成效管理者的几条法则
       卓有成效管理者的几条法则
       从他们身上我们应该学到什么
       选择什么样的人做你的下属
       今天怎样做校长——卢志文“九观”
       校长“五忙”与“五不忙”
       是谁动了校长的时间
       新官上任“三不急”

第四辑今天应当怎样做教师
       今天应当怎样做教师
       青年教师成长应注意的两个问题
       对教师成长的投入是效益最大的投入
       “立交桥”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对教师评价的思考
       教师节感言
       理发有感
       对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内涵的认识第五辑在课堂中享受人生
       面对失控的课堂
       公开课“五忌”
       关于“备课”的思考
       在研究中享受幸福
       上海新课程改革的几个关注点
       “双结合”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探索
       信息技术对现代教育理念影响的探讨
       课堂提问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我有一个“家”(代后记)

 

查看更多>
样章赏析

第一辑回到教育的原点

回到教育的原点

作为一名基础教育工作者,多少年来,我看着一批批天真好奇、高高兴兴地背着书包踏入校园的儿童,怎样一步步变成循规蹈矩、毫无灵气的所谓“学子”,我的内心在滴血。学校“圈养”学生,“题海战术”;家长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能够上一所好的小学、初中、高中,可谓含辛茹苦,不惜任何代价为孩子择校;不惜扼杀孩子天性,强迫孩子学各种各样的特长,考各种各样的级,为得是能拿到上一张跨入重点校的“绿卡”或所谓“成才”;为考上大学,家长又不惜以每小时几百元的价钱为孩子请家教;报考大学,什么专业未来赚钱,就填什么专业。我们的教授们,不仅报怨基础教育泯灭了学生的灵气,而且学生还缺“德”。有人说,现在的学校工厂化、管理军事化,校长工头化、经纪人化,教师奴隶化、教学程序化、加班正常化、待遇民工化,学生“祖宗化”,课程改革成“神话”。

我们的教育到底怎么啦?

上述种种表象,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教育资源匮乏问题;二是教育的功能过分追求功利化问题。

那么怎样看待我们今天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呢?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钱志亮先生认为:我国是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直接跨越到社会主义社会,缺少原始资本的积累过程,多元社会结构决定了现代化进程中几十年要解决西方几百年才能解决的矛盾与问题。跨越式、超常规的改革和发展,会形成过多、过快的分化,使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性加剧,社会的优质教育资源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

教育资源匮乏,可从一组数据中看出。我国公共教育经费总量为美国的8%,日本的16%,德国的30%;人均教育经费韩国比我国高15倍,挪威比我国高100多倍;每10万居民中大学生数中国723人,韩国4955人,加拿大6984人。我国以约占15%的世界教育经费,却培养了世界25%以上的受教育的人!依美国标准中国大学应有20000所,大家可以查一查,我们现在全国共有多少所大学。我们现在也讲普及义务教育,大家可以到落后地区去看看,班额到底有多大?一个班有的竟高达百余人!师生比更不用说。这种普及是建立在教育资源相对缺乏的情况下进行的。

即使这样,我国东西部、甚至同一个地区不同学校之间,在软、硬件建设方面城乡差距之大,却令人目眩。我于2007年5月参观北京的某所中学,一座大楼可以投入几个亿,全国优秀教师、省部级劳模11人,特级教师20人(其中16人从全国各地“招聘”而来),硕士研究生94人,21人博士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班结业131人,市区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119人,来自美国、英国等国家外籍教师常年7~10人。据学校的一位负责人讲,学校正计划在校内建“博士后流动站”。这是中学啊,在西部地区,大批代课教师正面临下岗,我不知道被分配去的“正式教师”,在徒有四壁的校舍里能待多久,更可怕的是,越落后的地方,越缺少留人的环境,往往有好的政策,但很难得到具体落实,不按规则办事。当你连吃饭都成了问题时,有多少人还能谈奉献?

这就是我们的教育,跟国外比、国内自己比,差距都是明显的,这也许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吧。

再谈谈教育的功能问题。马克思说过,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当前,中国整体还处于工业化时代,由于工业化生产的要求,在很大程度上限定了我们教育的功能。现在的教育就类似于流水线一样,多、快、好、省地培养适应工业化生产的参与世界竞争的技术人员。当前我们的媒体热炒的“技师荒”就是一个例证。当一个社会出现“技师荒”时,人的工具性将会被放在重要位置,而极易忽视人的终极培养目标。教育于是带有明显的功利性。历史上也大致如此,1884年,英国哲学家斯宾塞在《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文中指出:最有价值的知识是科学,因为它最直接地关系到我们自我保存。大家知道,那时英国正以机器大工业为主体的工厂制度,取代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工厂手工业,使英国率先成为以机器大工业占据优势的先进的工业国。可以说,斯宾塞道出了当时英国所处时代对教育最直接的需求。20世纪70年代,雅斯贝斯就当时的教育指出:“人们所理解的教育只是将青年人培养成有用人才。当某一科学被运用于经济之时,这门科学马上身价百倍,人们为了获利,纷纷追求它,并在学校中推广这一学说;研究者和教师也以此要求编入教材中。”

决定教育功利化也存在另外因素。陈思和在《教育的对象是人》一文中指出:“当一个国家举出一面旗帜要大家朝一个方向跑的时候,会以一个倾向掩盖另外一种倾向,会遮蔽甚至失落某些暂时不需要的东西,比如人文精神。”这一点,美国人在反思几十年前美国的教育时,说得更直白:“国家如果想在经济和军事前沿与苏联展开有力的竞争,学校就应该在像道德教育这样的‘软’领域中少花些时间,而在学术性主题上多花些时间,民主更多的是依靠国家产品的多少和核弹头的数量而不是个人的道德自律。”RHergh,JMiller,and GFrelding(1998)Models of Moral Education:An AppraisalNew York:Longman,P23

再看我们的教育,“今天当人们在谈论‘科教兴国’、谈论‘知识经济’、谈论‘创新人才’等等时,人们把教育的功能捧上了天,但从中演绎出的只会是教育的经济功能、人才的科技素质等,有多少人会从中看到这一切与社会精神道德建设的关系,看到人的精神价值提升的重要性?这种功利性教育在社会层面成为政治经济的‘侍女’,在个人的层面则成为谋取名利、攀登高枝的工具。”鲁结教育的返本归真——德育之根基见刘铁芳主编回到原点:时代冲突中的教育理念华东师大出版社,2006

教育的人文性缺失,重功利性,这是相当危险的。一位纳粹集中营的幸存者,当上了美国一所中学的校长。在学校开学的第一天,所有的教师都收到一封他的信,信的内容如下:“亲爱的教师们,我是集中营的幸存者,我的眼睛看到一般人看不到的事情:瓦斯房由‘有学识的’工程师建造;儿童被‘受过教育的’医生毒死;婴儿被‘训练有素的’护士杀害;妇女和婴孩被‘高学历毕业生’射杀且焚毁。因此,我怀疑教育。我的要求是:希望你们帮助学生做一个有人性的人。千万不要让你们的辛劳,栽培出有学识的怪物,有技术的疯子或受过教育的纳粹。阅读、写作、算术等学科只有用来把孩子教得更有人性时,才算是重要。”[美]海穆、基诺特著师生沟通的艺术世界图书出版社,2003十年“文革”,整个民族如此疯狂,这在近代人类发展史上是罕见的。社会的问题直接反映了学校教育的问题。

如何面对当前的教育?

钱理群在他的《重新确立教育的终极目标》一文中,提到蔡元培先生的教育思想,值得思考与借鉴:蔡元培把教育分成两个层面。一是“现象世界”的教育,就是德育、智育、体育。它是服务于国家政治和国家利益的,也就是说是为国家建设培养人才,是服务于眼前的现实利益的。另一个层面就是在“现象世界”之外,还有一个“实体世界”。他是从康德的理论前提来看待教育的,即人不仅仅是为了追求眼前的物质利益而活着,人还有一种超越于“现象世界”的追求,一种形而上的精神追求,教育也就是要培养学生的一种终极关怀,培养人的信仰和信念。后一个层面也就是蔡元培提到的“世界观教育”,而美育是“现象世界”过渡到“精神世界”的一个桥梁。所以他提出“五育并举”,即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世界观教育。

钱志亮将教育划分为三个层次境界:第一层次是“工具性”,就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应付考试,能在商业化的社会中满足生存之需;第二层次是“人文性”,就是提高学生审美鉴赏能力,培养真实个性与独立人格,能在庸俗功利社会中保持不泯人性;第三层次是“精神信仰”,即“文以载道”,儒者兼济天下,侠者为国为民,道者独善其身,释者身体力行。一个孩子从家长和老师那里如果学会了勤劳善良、自强不息、坚忍不拔、好学博爱、以礼待人、诚实守信、认真做事,那么即使他的学习成绩不好,也只是暂时的,将来他一定会生活得非常充实与幸福,甚至大有作为。才的不足可以由德来弥补,德的不足是无法由才来弥补的。上善若水,厚德载物。

对待教育应当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一手抓教育资源的投入与均衡,一手抓人文精神培养。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如果要取得突破,必须建立行之有效的评价机制,特别是反映新课程评价的考试制度的变革,否则新课程改革真得会变成“空中楼阁”式神话。


附:


请不要再以中国教育资源贫乏为借口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许锡良

赵海吉校长是广东中山市一个年轻有为的专家型校长,他是非常善于思考的。他提供的一篇文章叫《回到教育的原点》,文中提出了许多值得我们好好思考的问题。这是一篇有材料有思考的好文章。但对文中个别的思想观点我有一点点不同的思考。

也就是我们的教育问题不能认为仅仅是教育资源的贫乏。应该承认中国的基础教育资源相对西方发达国家来说确实是贫乏的,但是,再贫乏也不会比日本战败时贫乏。但是,我们翻开历史去比较一下我们现在的教育与日本战败后的几年里的教育,我们仍然没有任何优势可言。有时不是看得见的教育物质资源决定了我们的办教育的水平,而是由于我们的看不见的办教育的思想观念出现了问题。一个社会的教育不仅仅是教育资源决定的,而是一个综合的因素,特别是制度、文化及价值观念决定的。这个可能比有形的教育资源要重要得多。

比如,我们资源严重不足,这也是一个事实,但是,这也应该看成是一个结果,而不是原因。我们有那样的制度有那样的办学理念,当然就是如此结果了。教育经费不足也是一种落后的制度的结果。我们不能倒果为因。即使如此,我们还是会把本来不足的资源集中到极少数几间学校及几个地区,办起贵族皇宫式的学校。全国的学校景观仍然一边是“朱门酒肉臭”,一边的学校是“路有冻死骨”。而在日本、韩国你几乎看不见有这样巨大差别的学校。他们认为,所有的学校都是培养自己的未来公民的,而所有的公民都会在这个社会上产生作用。所以,所有的学校都必须办好,宁愿最好的不那么好,也要让最坏的学校与地区保证有足够的培养公民素养的教育资源。如果我们现在拥有美国、日本式的教育资源,我们会怎样做?我们有一些地区的学校会由政府出面花一亿元建一个学校的大门,再花一亿元建一个厕所,再花一亿元来搞一个艺术塑像。在这样的情况下,你的钱还会多吗?十个美国的教育经费拿到中国来,用这种思想价值观念来用也是不够的。中国教育最大的弊病就是利用政府的特殊的公共权力来制造教育差异,注意不是自然形成的巨大差异,而是利用特殊的公共权力制造出来的巨大差距。比如,永无休止的各类学校的各级政府的教育评估,以这各种重点学校的设置:区一级、市一级、省一级,省重点、国家级示范性学校、国家王牌学校等等。而这个过程实际上也是教育腐败的过程,是权力寻租的过程和绝好机会,也是把学校的教育过程变成弄虚作假的过程。我们的孩子就是在这个劳民伤财的过程中遭受到致命的毁灭的。一个学校不能够保证求真务实,有再多的教育经费只能是把孩子教育坏。

 另外,我们的教育重物轻人。我考察美国、日本、韩国的教育,它们的经费大多是用在人的身上的。比如教师的工资很高而且很均衡和稳定。用大量的教育经费花在教师的培训提高上,花在学生大量的课外活动课程及教育资源上。而我们的教育经费主要是花在建大楼,搞花里胡哨的种类繁多的装饰上。我们的教育主要是办给领导看的,是用来获得业绩与提升的资本的。而我在日本、韩国的学校看到的有形的物质建筑都非常朴实自然。许多教育设施都是天然的。比如他们每年都用经费让学生外出参观考察学习。中小学有三分之一的课程是在自然环境中和社会环境中完成的。每一天在日本的任何景点都可以看到日本的学生在风景秀美的景点学习参观。甚至每个中小学生都有一次出国考察的机会。这些当然也是要花钱的,但是更为重要的是这里有一种不同的教育思想观念在起作用。论地大物博,这些天然的课程资源,我们不知道比日本、韩国多多少倍。可是你去问问,我们许多中小学校,连本地的教育资源都没有得到开发。广州的学生极少上美丽的白云山与越秀山体验一下自然风光。这些可怜的学生,为了复习应付考试,也为了安全起见,还为了节省教育经费起见,他们被关在教室里苦读。再比如韩国、日本的中小学校都极少见有什么塑胶跑道之类。他们不是没有钱,而是不认为用这些化学物品把孩子从自然界中划分开来对孩子们的身心健康会有什么好处。而我们却把这些当成上更高一级学校必备的东西。并且看成是办学的先进业绩,是教育现代化的标志。花了几百万元,而且还是借来的钱,就为了在评估时候让领导满意。评估完了就把操场的门锁起来,以便下次领导来参观。这是什么教育啊!所以,我们觉得我们的教育不仅仅是差在教育资源上,更主要是差在教育制度、用人制度、培训制度,特别是教育思想价值观念上。我们现在的教育缺乏的是人性化的启蒙教育,缺乏的是对民主、法治、公德的基本常识。我们的许多教育是用大量的教育资金包装着教育的垃圾来腐蚀学生。以此为出发点,再给中国一百年时间,再给中国十倍于美国的教育经费,也仍然是弄不过美国、日本的。这里的原因就是我们是在错误的跑道上洋洋自得,越跑越远。赵海吉校长说,世界上最豪华的学校与最差劲的学校都在中国。这个话只说对了一半。如果是指学校的看得见的教育硬件的话,确实是如此。但是,即使是那些豪华得令人炫目的学校也不见得就是什么好学校。如果这样的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只是一些学会了歧视自己同胞的贵族子弟的话,这仍然是垃圾学校所施加的垃圾教育。当然,中国那些生存在边区山区与都市大楼下的贫民窟里的学校却是不折不扣的世界上最差的学校。因为,这样的学校除了培养出自卑的与充满仇恨的学生外,看不出还有什么别的希望。
“重点校”情结何时休

每一个国家,对学生的培养都有一个明确的坐标指引。美国培养的是“不畏一切艰难”的美国公民;日本培养的是“和谐、勇敢”;德国是“全面发展的劳动者”;法国是“高级情感的公民”;英国是“绅士与淑女”。在我们中国,不同的历史时期似乎有不同的侧重点。1957年,毛泽东提出教育的方针是:德、智、体全面发展;邓小平所提倡的是:三个面向、四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与五个方面的全面发展(德、智、体、美、劳);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倡导的是一种精神、两个核心能力,即中华民族精神,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现在讲什么?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教育要走“以人为本,和谐发展”之路。

既然我们现在的社会大力倡导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那么我们在基础教育阶段,集中有限的教育资源办起贵族皇宫式的学校,一边是“朱门酒肉臭”,一边的学校是“路有冻死骨”(许锡良语),这和谐吗?符合“以人为本”吗?所有的学校都是培养自己的未来公民的,而所有的公民都会在这个社会上产生作用。为什么非要边缘化大部分孩子?如果赵承熙是生在中国边远落后的农村,好不容易比北京、上海的学生高出几十分才考上中国的大学,他会不会杀人?也许他又是另一个版本的马加爵!带给我们的难道只有反思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只有对他们绳之以法后的欢呼吗?

……

查看更多>
其他推荐
先出书后付款 费用低至极致 由专人全程负责 足不出户出作品
看过本书稿的人还看了 换一批
服务保障
先出书后付款 费用低至极致 由专人全程负责 足不出户出作品
更多
  • 专人对接
    专人与您无缝对接,信息沟通无障碍,及时解答作者关心的问题
  • 贴心服务
    出版费用不仅可以先出书后付款,而且还可以分期付款。
  • 多重服务
    代发稿费、代理发行、授权组稿、版权维权、知识产权法律援助
  • 到门服务
    书稿往来由顺丰快递送达,我方结算。货运图书时,物流公司送书上门。
  • 跟踪服务
    图书出版后,2年内出现图书掉页、装订开胶,无理由重印。
  • 援助服务
    遇到版权纠纷时,提供法律援助。如遇到赔偿,返还部分出版费。
  • 责任保障
    可享受一站出版网责任保障体系优先赔付,出版费差价3倍赔付。
  • 开具发票
    纳税是企业的义务。开具的发票都可在北京市税务局网站上可查询。
  • 免费仓储
    如果作者包销图书时,一站出版网免费为作者提供一条龙图书分销服务。
客户评价
先出书后付款 费用低至极致 由专人全程负责 足不出户出作品
为该书打分
还能输入500字
% 好评率
好评
中评
差评
  • 领先行业

    团结协作 资源共享

  • 后付费用

    先出书,后付款

  • 多重保障

    多重服务 专人对接

  • 一站式服务

    平台保障 先行赔付

扫一扫 关注出版服务网微信

400-6677-036
周一至周日 9:00-18:00
(仅收市话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