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青岛市黄岛区隐珠小学
出版时间:2014年9月第1版第1次
本书概述:随着国家经济的振兴、文化的自信,国学教育蓬勃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在全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开展起来。怎样使经典诵读活动更持久、更深入、更有效?本书提出了经典诵读课程化的理念,从教学策略的角度,研究怎样选择诵
作者姓名: 杨德华
出版社: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订购电话:400-6677-036
优惠活动:出书作者购书享受65%折优惠。
购书服务:满59免运费 : 由一站出版服务网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6:00前完成下单,预计5天可送达
图书定价:36
内容简介
随着国家经济的振兴、文化的自信,国学教育蓬勃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在全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开展起来。怎样使经典诵读活动更持久、更深入、更有效?本书提出了经典诵读课程化的理念,从教学策略的角度,研究怎样选择诵读篇目、各类经典作品如何教学、经典诵读常用的教学方法、如何调动诵读的积极性、如何评价诵读的成效等。
作者简介
杨德华 男,中学高级教师,山东省特级教师,山东省语文教学能手。主持开展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熏陶实验”,长期致力于国学经典诵读的实践与研究,倡导语文教学要精读博览、课内外融合、读写有机结合。曾获山东省小学语文优质课比赛一等奖。
第一章 国学经典诵读概述
第一节 国学教育的兴衰
第二节 国学经典诵读的意义
第二章 国学经典诵读课程化的策略
第一节 经典诵读内容在三级课程中的体现
第二节 经典诵读课程化的途径
第三节 经典诵读课程化的主要内容
第三章 国学经典诵读篇目的选择策略
第一节 国学经典诵读内容的选择策略
第二节 小学生经典诵读内容举例:银杏树诵读模式
第四章 语文教材中国学经典篇目的教学策略
第一节 小学语文教材中国学经典内容的构成和呈现方式
第二节 古诗词的教学策略
第三节 文包诗特点的课文教学策略
第四节 根据名著改编的课文教学策略
第五章 国学经典诵读推荐篇目的教学策略
第一节 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时间保证
第二节 国学经典诵读篇目的推荐策略
第三节 推荐篇目的点拨策略
第六章 调动经典诵读积极性的策略
第一节 经典诵读常用的教学方法
第二节 情境教学法在经典诵读中的运用
第三节 其他有效的经典诵读教学方法
第七章 国学经典诵读的评价策略
第一节 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第二节 评价形式的多样化
第八章 人人都想读经典的策略
第一节 创设赏心悦目的经典诵读环境
第二节 营造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经典
诵读氛围
第三节 做一名优秀的经典诵读指导教师
附录扎根于传统文化的沃土里成长
参考文献
第一章
国学经典诵读概述
媒体有这样一则报道:1988年,世界各国诺贝尔奖得主在法国巴黎集会,会后发表的共同宣言中指出:“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二千五百三十年前中国的孔子那里去找智慧。”这是具有远大文化战略眼光的见解,一语道破人文血脉的传承对于民族绵延和社会进步的重大意义。
国学经典诵读,在时下的语汇中,也是一个使用频率较高的词汇。对经典诵读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很有必要把什么是国学、什么是经典、什么是诵读、为什么读经典等问题厘清。
第一节国学教育的兴衰
这是一件真实的事情:在陕西某市的一次教师培训大会上,一幅招贴广告上赫然写着这样一句话:“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许多教师围过来看,却不懂这句话的意思。有位教师开玩笑说:“这大概是说计划生育吧。”
实际上,这句话出自《礼记·礼运篇》:“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简单说,就是人不仅仅以自己的亲人为亲人,以自己的子女为子女。在现实意义中的体现就是社会的博爱精神。孟子在描述他所理想的社会时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与孔子对大同之世的理解是一致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无独有偶。看到某地方台的一则新闻,表扬某先进人物在炎热的夏天怎样工作的,说“七月流火,烈日当空,×××还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其实,“七月流火”出自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国风·七月》,指到了农历七月,大火星偏西下降,暑气已退,天气转凉,但现代多误用于形容天气炎热,这是不恰当的。
类似的笑话不少,但这样的笑话出在新闻媒体、教师身上,不能不令人感叹国学的式微。
国学教育也被称为“读经”教育。当前国学教育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虽然对于儿童读经的内容和方式存在一定的争议,但对于中华文化精髓具有毋庸置疑的重要意义却一致认同。目前在台湾,“读经”的孩子已超过百万,美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越来越多的华人孩子加入“读经”的行列。1998年,南怀瑾先生领导的“香港国际文教基金会”将“读经”引入大陆,目前大陆也有几百万、上千万的孩子在读经中受益。各地、各学校都在以不同的方式开展经典诵读活动。
一、什么是国学
国学的概念是相对的。清朝末年,清政府闭关锁国。鸦片战争后,西方的思想、学术开始进入中国,为了区别于我们固有的学术,称其为“新学”、“西学”等,与之相对的,我们固有的学问、传统称之为“旧学”、“中学”或“国学”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