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江西财经大学
出版时间:2013年12月第1版第1次
本书概述: 树典型活动是当代中国社会的重要社会现象。本书主要从社会评价论和符号权力理论的视角研究树典型活动,重点探讨树典型活动的文化传统、社会结构变迁过程中树典型的价值功能与历程、树典型活动的作用和运作机制
作者姓名: 苗春凤
出版社: 光明日报出版社
订购电话:400-6677-036
优惠活动:出书作者购书享受65%折优惠。
购书服务:满59免运费 : 由一站出版服务网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6:00前完成下单,预计5天可送达
图书定价:42
内容简介
树典型活动是当代中国社会的重要社会现象。本书主要从社会评价论和符号权力理论的视角研究树典型活动,重点探讨树典型活动的文化传统、社会结构变迁过程中树典型的价值功能与历程、树典型活动的作用和运作机制,树典型活动社会效果的变化及其原因等,揭示树典型活动作为符号权力运作的实质。树典型活动作为一种权威评价活动,是一种基本的引领社会核心价值观的社会管理手段。
作者简介
苗春凤 女,1978年生,山东定陶人。江西财经大学讲师,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导师,中级社会工作师。2003年获苏州大学哲学硕士学位,2007年获香港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硕士学位,2009年获上海大学法学(社会学)博士学位。在《贵州社会科学》、《求实》、《河南大学学报》、《河南师范大学学报》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要研究领域为文化社会学、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问题与研究意义
第四节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 树典型活动的文化传统
第一节 树典型活动与“大一统”传统
第二节 树典型活动与道德教化传统
第三节 树典型活动与义务价值观传统
第四节 树典型活动与旌表制度
第三章 社会变迁中的树典型活动
第一节 革命战争时期的树典型活动
第二节 改革开放前的树典型活动
第三节 改革开放时期的树典型活动
第四节 树典型活动与社会文化变迁
第四章 权力视角下的树典型活动
第一节 树典型活动与政治和社会动员
第二节 树典型活动与政治社会化
第三节 树典型活动与规训、奖惩
第四节 树典型活动与话语、社会记忆
第五章 树典型活动的运作机制
第一节 权威评价活动与典型身份的确定
第二节 权威评价活动与典型事迹的宣传
第三节 树典型的过程是一种权威评价活动
第四节 民众评价活动与树典型活动
第六章 树典型活动的社会效果
第一节 树典型活动社会效果的变化
第二节 树典型活动社会效果变化的原因
第七章 多元文化时代的树典型活动
第一节 树典型活动与符号权力运作
第二节 树典型活动与文化价值引领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访谈提纲
附录二 中国社会树立的部分典型
附录三 本书作者关于树典型活动研究的成果
后记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与“单位”一样,“典型”也是一种很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现象。“单位”自20世纪80年代末进入中国社会学的视野以来,研究成果颇多。而时常见诸报端的“典型”却没能引起学界(社会学界)的关注。参见冯仕政:《论中国社会中的“典型”》,社会学视野网,http://www.sociologyol.org/yanjiubankuai/fenleisuoyin/shehuixuelilun/2007-05-11/1822.html这引起笔者对“典型”问题的关注,随着文献资料的梳理,笔者发现近几年已有一些学者开始从社会学视角来探讨劳模、英模、样板村等典型(关注具体的典型人物和典型村庄)。只是在把“树典型”和“典型”作为社会学意义上的研究对象(社会现象、社会事实)与核心概念方面,社会学界没有关注。中国社会中的树典型现象是如此普遍和通用,以至于我们都习以为常。有的学者认为中国是“标语治国”有效的宣传,必须力求通俗,简约为少数几点,且化为标语,使群众了解标语口号里的意思(理由:群众的感受能力有限、理解力差、健忘;标语如果太复杂,效果不佳)。参见叶至诚:《社会学概论》,台北: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版,第106页。对中国标语口号的详细探讨可参见韩承鹏:《标语与口号:一种动员模式的考察》,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其实中国又何尝不是“典型治国”一些学者根据中国社会的突出特点而把中国称为“道德中国”、“德治中国”、“单位中国”等,笔者称之为“典型中国”,意味中国为“树典型”的“典型”国家。?
中国社会曾先后树立过各种各样的典型。典型,《说文解字》:“典,五帝之书也”,“型,铸器之法也”。训诂学家段玉裁注:“以木为之曰模,以竹曰范,以土曰型,引申之为典型。”典型原指模型与模范,中国古代谓之“典范”,“典”者即“典制”(典章制度)、“经典”、“常道”、“准则”,典范又称示范、榜样、楷模和样子。典型现指在同类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人或事物。本研究中的典型是指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或事件,包括典型人物、典型事件、典型经验、典型集体、典型村庄等。
在长期的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中,中国共产党逐步形成了一套树典型的工作方法。本研究拟集中探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以来的树典型活动作为一种政治行为,“树典型”在中国可以说是古已有之,但作为一种自觉的、得到广泛遵从和应用的政治治理方式,其出现却还是最近几十年的事。我们现在通常所见和所说的“树典型”,是毛泽东同志创造并为中国共产党长期奉行的一种工作方法,大量“典型”的诞生就是这种工作方法的直接后果。参见冯仕政:《典型:一个政治社会学的研究》,《学海》2003年第3期。。树典型(在中国日常话语中也称作抓典型、树榜样或树样板)作为中国共产党长期奉行的一种工作方法,体现了中国道德化政治的色彩。总的来说,中国绝大部分典型都是党和国家方针政策活的、形象的解释者,是活化了的时代精神、社会规范或政治主张。
本书之所以把树典型活动作为研究对象,主要是因为:
第一,树典型活动是曾经、甚至现在仍然发挥重要作用,具有重要影响的社会现象或事实涂尔干发表了在西方社会学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社会学方法的准则》,他明确地提出了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现象。涂尔干对社会现象的定义:一种强制力,普遍存在于团体中,不仅独立于个人固有的存在性,而且作用于个人,使个人感受到的现象。包含以下三方面的含义:社会现象是可以用感官与知觉去体会得到的,因为它是外在于个人的实在;社会现象可当作事物,强调其客观性;社会现象有两大特性即外在性和强制性。。
①中国共产党在各个时期都展开了树典型活动,树立了各种典型。几十年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和建设的各个时期树立过各种典型,涉及国家政治生活和民众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些典型从时间维度大致可分为三大类:一是革命战争年代树立的典型,主要包括前方的战斗英雄和后方军民生产中的劳动模范。如狼牙山五壮士、战斗英雄董存瑞、劳动模范英雄吴满有、模范工人赵占魁等,就是革命战争年代树立的典型。二是改革开放前树立的典型,其中,既包括为社会主义建设而忘我工作的劳动模范、身先士卒的领导干部,也包括自力更生的先进集体等典型。例如,有工业上的王进喜、大庆油田,农业上的陈永贵、大寨大队,毛主席的好战士雷锋,党的好干部焦裕禄等典型。这些典型曾一度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与民众日常生活的焦点与重心,影响并左右着人们的思维习惯与行为方式。三是改革开放时期树立的典型,包括勇于探索的先进个人和集体、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的公安干警、廉洁奉公的领导干部等,如小岗村、华西村、济南交警等集体典型和张海迪、徐洪刚、李素丽、徐虎、孔繁森、李向群、郑培民、任长霞、牛玉儒、许振超、方永刚等一大批先进典型。中国社会树立的典型大都是先进人物,即使树立“超级名村”典型(如大寨、华西村、南街村等),实质上也是突出坚持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的典型人物(如陈永贵、吴仁宝、王宏斌等)。社会主流价值观是依赖一些符号才能被社会传承的,典型符号是社会价值观的载体,构筑了中国社会的“精神长城”。在革命和建设中树立典型的工作方法对中国当代历史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典型”带动了中国的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