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中国民生银行
出版时间:2014年3月北京第1版第1次
本书概述:美国的房地产泡沫破裂最终引爆次贷危机,次贷危机借助国际金融市场向全球扩散,最终引发国际金融危机,美国政府为应对金融危机不得不频频挥舞货币与财政政策的魔杖,但发达国家经济衰退仍未能幸免,本书对这一影响深
作者姓名: 刘明彦,王彦博
出版社: 光明日报出版社
订购电话:400-6677-036
优惠活动:出书作者购书享受65%折优惠。
购书服务:满59免运费 : 由一站出版服务网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6:00前完成下单,预计5天可送达
图书定价:32
内容简介
美国的房地产泡沫破裂最终引爆次贷危机,次贷危机借助国际金融市场向全球扩散,最终引发国际金融危机,美国政府为应对金融危机不得不频频挥舞货币与财政政策的魔杖,但发达国家经济衰退仍未能幸免,本书对这一影响深远的历史事件进行了深入、全面地研究。本书对国内研究具有以下启示:一是为中国房地产经济趋势研究提供参考;二是有助于加深中国金融机构对房地产价格波动影响的认识;三是为中国金融监管机构应对危机提供了策略选择;四是有助于中国相关机构科学全面地审视存款保险制度。
作者简介
刘明彦 男,1970年生,陕西富平人,副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博士后,供职于中国民生银行信息管理中心,兼任对外经贸大学硕士生导师。在宏观经济、银行风险管理等领域有深入的研究,出版《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专著一部,先后在《财贸经济》、《经济管理》、《读书》、《银行家》等刊物公开发表文章七十余篇,参加省部级课题十余项。作者博客:liumingyan.blog.ifeng.com
王彦博 男,1981年生,英国利物浦大学计算机科学博士、曼彻斯特大学计算机科学博士后,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所博士研究生,现就职于中国民生银行。主要从事数据挖掘理论及金融数据挖掘应用等研究,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获2011和2012年度银行科技发展二等奖。
第一章 房地产泡沫破裂引爆次贷危机
第一节 美国房地产泡沫:谁是始作俑者?
第二节 诺森罗克银行:在次级债风暴中祈祷
第三节 法兴欺诈案:无名小卒重创金融巨擘
第二章 次贷危机全球化
第一节 次级债风险全球化,中国难以独善其身
第二节 美国政府力挽次级债危机狂澜:自由经济下的国家干预
第三节 对次贷危机演化为全球金融危机的反思
第四节 对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反思
第三章 危机应对:压力测试与监管改革
第一节 透视美国银行业压力测试
第二节 美国金融机构监管改革
第三节 美国衍生品监管改革
第四节 欧盟银行业压力测试
第五节 英国银行业围栏改革
第四章 金融危机的反思
第一节 危机期间国际油价泡沫成因思考
第二节 从雷曼破产透视美国金融市场缺陷
第三节 美国存款保险制度在金融危机中为何失灵
第五章 金融危机展望
第一节 国际金融危机是否还有第二波?
第二节 美国不会跌落财政悬崖
参考文献
第一章 房地产泡沫破裂引爆次贷危机
第一节 美国房地产泡沫:谁是始作俑者?
一切金融危机根源事后看来都显而易见,理应避免,即所谓的“后见之明”。分析美国房地产泡沫形成各方的责任无意于显示我们的高明,只想揭示房地产金融市场复杂异常的庐山面目,为中国抑制房地产泡沫膨胀提供参考。
2007年8月以来,美联储被迫两度降息,欧美各国央行向市场注资数千亿美元试图化解殃及全球的美国次级债危机,随即动荡不安的国际资本市场开始止跌企稳。正当人们为次级债危机魔咒被解除而庆幸之际,2007年10月15日又爆出全球银行巨头花旗因投资次级债巨亏65亿美元的消息,与此同时,有报道称欧洲的瑞信银行也因次级债投资亏损19亿美元,一时间次级债危机的阴云再度笼罩全球资本市场,美国道琼斯工业指数连续重跌,全球股市再次陷入痛苦调整之中。痛未定而思痛,剖析引发美国次级债危机的地产泡沫的主要制造者,对于中国,乃至全球预防此类悲剧的重演都具有意义。
美联储不当的货币政策
美联储的两轮激进的货币政策与本次房地产泡沫密切相关,而两次货币政策的制定则缘于21世纪初的两大威胁:网络泡沫破灭和“9·11”恐怖事件。美联储为了防止这两大事件引发经济衰退,大幅降息,将联邦基金利率从2001年1月的65%降至2003年6月的1%,使利率水平创下四十年来新低。此举果然有效地阻止了美国经济衰退,但一系列不利后果和负面影响也接踵而至:
创纪录的低名义利率导致美国进入了负实际利率时代,使数百万美国人所依赖的储蓄产品实际收益化为乌有,储蓄产品主要包括:短期国债、储蓄存款和货币市场共同基金。
空前的低利率大幅降低了贷款的实际成本。三十年期限的固定房贷利率从2001年1月的707%降至2003年6月的521%,在2005年仍保持着低于6%的低利率水平。与此同时,一年期可调整抵押贷款利率大幅跳水,从668%降至3%,如果扣除通货膨胀率,贷款成本就低廉到几乎免费的地步。
负实际利率打破了谨慎储蓄与投机风险之间的平衡,刺激了房地产市场的投机心理。在低成本资金的推动下,美国住宅中间价从2001年初到2006年7月飙升了50%,每套价格从1713万美元升至2570万美元,而同期美国家庭平均收入仅增加了945%,导致平均房价收入比从362倍骤增至560倍,购房成本与租金之比由10倍升至12倍。各种数据表明,美国房地产已经具备泡沫的基本特征,美联储理应调整货币政策予以抑制,但它却不认为自己应该肩负起此项责任,而坚守于传统的通货膨胀目标。直至2004年6月美联储才将短期利率小幅调升,采取行动远不及之前降息之果敢。不仅如此,美联储官员还利用他们的影响为房地产投机火上浇油,向市场传递模糊信号,甚至鼓励投资者承担更大的风险。
鼓励调整利率抵押贷款。2004年2月,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发表演讲,将房地产借贷双方成功引至风险更高的调整利率抵押贷款(ARMS)领域,当时他表示:
“如果房贷机构能用创新的房贷金融产品来替代传统的固定利率房贷,那么美国消费者将从中受益。从一定程度上讲,家庭对月供的波动表示恐惧,但他们更愿意管理所面临的利率风险,相比之下传统的固定利率房贷对家庭更为昂贵。”
实践证明,众多美国家庭为接受格林斯潘的建议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当时固定利率正处于几十年来难得的底部,而调整利率已经高出其最低点2%,约55%,更糟糕的是,随后持续的加息使他们几乎不堪重负。
盛赞次级抵押贷款。格林斯潘对更多抵押贷款创新的支持被房贷机构视为进行更激进金融产品创新的绿灯,他在2005年4月的演讲中对次级抵押贷款大为赞赏,他说:
“随着技术的进步,贷款机构可以运用信用计分模型和其他技术对更大范围的借款人进行有效甄别,这些方法的广泛采用大大降低了评估借款人信用状况的成本,在充分竞争的市场中,成本的降低将使借款人受益。房贷申请人过去因信用评分低被拒之门外,现在贷款机构可以有效地识别借款人的风险并予以科学定价。这种技术进步推动了次级抵押贷款的迅速增长,目前次级抵押贷款约占总房贷额的10%,而这一比例在上世纪90年代初仅为1%~2%。”
事实上是,许多房贷机构并没有有效判断申请人的信用风险,他们轻易地把太多资金借给了大量不合格借款人,最终导致违约率和丧失抵押品赎回权的大幅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