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一站出版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400-6677-036 全 国 免 费 咨 询 热 线
生态文明与中国现代化转型研究
点赞
由中联华文组织出版,合同编号:zlhw2014-024

作者单位:淮阴工学院

出版时间:2014年11月第1版第1次

本书概述: 实现国家现代化是近百年来中华儿女的共同梦想。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创造了举世罕见的奇迹,为这一梦想的实现奠定了现实的基础。但快速发展中所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恰恰构成中国现代

作者姓名: 薛建明 仇桂且

出版社: 光明日报出版社

订购电话:400-6677-036

优惠活动:出书作者购书享受65%折优惠。

购书服务:满59免运费 : 由一站出版服务网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6:00前完成下单,预计5天可送达

图书定价:68

书稿详情 稿件目录 样章赏析 图书评价

内容简介

实现国家现代化是近百年来中华儿女的共同梦想。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创造了举世罕见的奇迹,为这一梦想的实现奠定了现实的基础。但快速发展中所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恰恰构成中国现代化发展的瓶颈。本书以生态文明为指导,在回顾梳理了中国现代化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对工业、农业、科技及人的全面现代化的转型、发展方向和实施路径进行认真研究,认为我们必须从生态文明的角度重新考察中国的现代化道路,开辟一条全新的超越以往西方模式的现代化道路。


作者简介

薛建明 男,江苏淮安人,理学博士,淮阴工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校环境社会学学科方向带头人。在学术研究方面,公开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或参编书籍6部;主持省、市厅级课题10多项;荣获省高校及市厅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市厅级科技进步等级奖共计5项。

稿件目录

第一章 人类文明新形态:生态文明

 第一节 人类文明的步履与困境

  一、人类文明概述

  二、前工业文明的基本识别和演变

  三、工业文明的变奏

 第二节 生态危机与工业文明反思

  一、生态危机及其特征

  二、亟须生态反思的工业文明

 第三节 人类文明的新境界

  一、新的文明观——基于环境伦理学的视角

  二、生态现代化理念

  三、生态社会主义理念

 第四节 生态文明观的觉起

  一、生态文明观的提出背景

  二、生态文明概念的界定

  三、生态文明的主要特征

第二章 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历史沿革

 第一节 中国近代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

  ……


查看更多>
样章赏析


第一章 人类文明新形态:生态文明


人类的文明史实质上就是一部人与自然关系史,在漫长的人类文明进步与演化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总体和谐。然而随着工业文明的到来,虽然在短短的四百多年中,创造了过去几千年所无法创造的物质财富,但是一系列生态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20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日益严重的生态和能源危机使人类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困境,越来越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类社会不可避免地探索和找寻一种更高级的文明形态来摆脱人与自然失衡所带来的人类生存危机。

第一节 人类文明的步履与困境

一、人类文明概述

 (一)文明的释义

 古往今来,文明是一个抽象而内涵丰富的概念,在中外思想发展史上,“文明”一词的解读散见于各大学术典籍之中。由于受特定历史文化条件的限制,文明的具体内涵并未明确定义,但是通过各学术典籍的分析,我们可以得知“文明”一词代表着人类社会开化和进步的程度,它以社会生产的积极成果展示着社会进步和发展,成为人们衡量社会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志。

“文明”一词,中国古代典籍中早有记载,中国古代先贤对文明的诠释也十分富有内涵。如《周易·乾·文言》中言:“见龙在田,天下文明”(见《易·干·文言》)。唐经学家孔颖达曰“天下文明者,阳气在田,始生万物,故天下有文章而光明也”。“文明”代表着光明、富有文采之意。前蜀杜光庭在《贺黄云表》中曰:“柔远俗以文明,慑匈奴以武略”。宋代司马光《呈范景仁》诗云“朝家文明所及远,于今台阁尤蝉联”。“文明”有文治武功教化之意。再者明代高明《琵琶记》云:“抱经济之奇才,当文明之盛世”。清代李渔在《闲情偶寄》中有:“若因好句不来,遂以俚词塞责,则走入荒芜一路,求辟草昧而致文明,不可得矣。”清秋瑾《愤时迭前韵》:“文明种子已萌芽,好振精神爱岁华。”这里的“文明”则是指社会面貌的开化、进步、光明的一种状态。

 就西方而言,文明源于拉丁语里面的civis(古希腊“城邦”),英文是civilization,即城市的居民,指人民和睦、有序地生活于城市和社会集团中的能力,象征着一种社会生活状态。经过历史变迁,civilization被定义为人类经过教化后,摆脱蛮荒而达到的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与野蛮相对。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文明一词又引申为先进的社会和文化发展水准,及其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1973年出版的《英国大百科全书》中称:文明的内容包括语言、宗教、信仰、道德、艺术和人类思想与理想的表述。从本质上讲,文明是人类在进化历史的长河中费尽心力打造出的所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不可避免,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和生产力方式下进行的,并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演化的,表明人类社会越来越发达。

 “文明”不等简单地等同于“文化”。广义上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上的“文化”是指意识形态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包括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情操、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各种制度等。文明是文化的内在价值,文化是文明的外在形式。文明的内在价值通过文化的外在形式得以实现,文化的外在形式借助文明的内在价值而有意义。一般来说,文明的内在价值总要通过文化的外在形式体现出来,而文化的外在形式之中又总会包含着文明的内在价值。陈炎:《社会科学报》,2006年1月26日第5版。

 (二)人类文明的内涵及特征

 人类文明是一个多元复合的历史总体,呈非线性的有机构成模式。人类文明内部包含着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个层面因素,以系统的方式呈现在世人面前。西方学者弗洛伊德认为文明“只不过意指人类对自然之防卫及人际关系之调整所累积而造成的结果、制度等的总和”[奥]西格蒙特·弗洛伊德:《图腾与禁忌》,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11页。。《古代社会》的作者摩尔根则把人类文明看作一个历史过程,认为文明是社会历史长期发展的产物。J·凯因斯博士则在其《人类学》一书中从文明的形成方式对文明作了如下定义:“我们的文明奇迹乃是千千万万无名的人们无声无息孜孜努力的结果。”J.凯因斯博士:《人类学》第1卷第2期,第233页。马克思和恩格斯则从实践和劳动的角度阐明了文明的本质内涵。恩格斯在《家庭和国家的起源》中提到文明时代是学会对天然产物进一步加工的时期,是真正的工业和艺术产生的时期。《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3页。恩格斯还认为文明刚开始之时,生产就开始建立在级别、等级和阶级的对抗上,最后建立在积累的劳动和直接的劳动对抗之上,没有对抗就没有进步,这是文明直到今天所遵循的规律。

不难看出,人类文明是人本身通过长期劳动而创造的历史,它是多方力量合力而成的结果,展现着一种非线性的发展状态。同时,人类文明代表着人类总体的前进方向,预示着开化进步的态势。文明是相对于低级野蛮而言,囊括了社会发展的全部成果。在原始蒙昧社会,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根本谈不上文明。只有当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各有机体全面开化的时候才伴随有文明的出现。人类文明是与社会经济基础相联系的,经济基础的形式直接决定作为上层建筑的人类文明的形态。另外,人类文明是社会历史的产物,具有浓厚的历史唯物主义色彩。纵观人类发展史,人类至今已有440万年的历史,人类文明史则更为短暂,仅有五六千年的历史。文明不是与人类相伴随出现的,而是社会经济条件综合作用的产物。

综合以上的观点,人类文明的内涵主要有以下几个层面。首先,人类文明是一个“属人”的范畴,人是文明的主体和创造者,也是推动文明前进的决定性力量。正如恩格斯所说:“文明是实践的事情,是一种社会品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666页。;其次,人类文明具有时间、空间双重性。文明的时间性表现为:文明不是僵化静止的实体,而是一个流动的过程,文明的空间性强调的是:文明不是抽象而空洞的概念,文明具有可见的载体和表现样式。文明的时间、空间性是人类活动的真实性、客观性的写照;第三,人类文明既具有层次性又具有整体性。文明的层次性指的是按照不同的标准对文明进行多层次的划分,按照地域特色属性把文明分为东方文明、西方文明等。按照文明发展的历史轨迹可以将文明划分为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等。按照文明的具体属性又可以划分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等。

 关于人类文明的特征,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首先,人类文明呈从混沌走向有序的历史进程。文明的创造发展是一个长期历史过程,它是社会自身内外因素相互交织演绎的结果。文明的出现表明社会有机体实现着有序运行,各个子体之间呈相互融合之势。史前社会,人类与自然界处于物我不分,混为一体的蒙昧状态。原始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和改造停留于浅显的地表层面。当社会经济发展到相当程度以后,人类才开始了有意识地创造活动,自然才逐渐演化为符合人类愿望和目的的人工世界。人类对自然界的改造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自然和社会日渐趋向融合,展现出有序发展的文明态势。其次,人类文明呈一种开化、进步的状态。文明特指人类改造自然、社会及自身的过程中所取得的积极成果,并且这种积极成果必须经过历史沉淀以后才能达到高度发展的状态,进而呈现出真正的文明。因此,人类文明代表着一种开化的状态,属于一个整体性概念。另外,文明不是单一要素的简单叠加,它是诸要素之间的有机结合。社会是一个大系统,囊括了政治、经济、意识等多个子系统,单个子系统的繁荣无法促成整体系统的良性运转,只有每个子系统发挥自身优势,协同并进,相互融合,才可能创造出“1+1>2”的整体进化效果。第三,人类文明与科技进步息息相关。人类文明发展最根本的标志是科技,正是人类在生产实践的过程中掌握了科技这一重要成果,才得以促进文明的诞生。顾名思义,文明意指一种积极的有价值的成果。原始文明时期是一种较低级的文明形式,因生产力低下,科技成果微乎其微。当人类步入农业文明,特别是进入工业文明以后,科技对文明的力量得以彰显,社会生活发生了改变,文明时代真正来临。伴随科技的进步,人类文明的形式进行着一次又一次的变革,每一文明形态均与一定的科技水平密不可分。特别是当今高科技社会,文明的形态直接决定于科技的发达情况,科技不仅变革着人类生产形式,而且带来了社会生活的一系列革新。由此可见,科技的发达带领着人类从蒙昧走向文明,人类在利用科技改造着自身的同时也改造着世界。

二、前工业文明的基本识别和演变

 文明是人类在各个时期所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它产生于人类与自然的矛盾之中,而这一矛盾又不断推动着生产方式的变化,促使文明从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前进。它作为人类的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往往因其核心产业的不同而区分为不同的类型和阶段。人类文明的发展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三个阶段,史学界一般把工业文明以前的文明称作为前工业文明。目前,人类文明正处于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的阶段。

 (一)原始文明:始于混沌中的愚蒙

对于原始文明的提法现在可谓是众说纷纭。一种观点认为文明是奴隶社会才有的,原始社会根本就没有文明可谈;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文字的出现标志着文明的产生,原始社会已有了最基本的文字和生存工具,当然是有文明的。基于对文明的概念本身理解的不同,文明的划分和内容也各有各的不同。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来看,在原始社会,人类已开始狩猎采集等基本活动,虽是依靠大自然的完全赐予,但已学会了使用火、弓箭、石器等重要工具,而且在爱琴文明时期已有了象形文字,这都能成为原始社会拥有文明的标志。

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在原始社会时期,由于人们生产能力的低下,当时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还很弱,生产关系极为简单,而恰恰是这种简单的生产关系筑就了他们最朴素的文明形态——原始文明。原始文明主要指的是在原始社会末期和奴隶社会早期所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包括一些物质的客观实在物和一定的相对稳定发展时期。

人类的产生是地球史上最重大的事件。大约300万年前,人类从高度发达的类人猿发展出来,开始了地球的人类史时期。远古时代,人类在诞生以后很长的一段岁月里,人类的力量非常弱小,在强大的自然界面前,人类与其他自然生物一样,其生存基本遵循自然界的必然性法则,还只是自然食物的采集者和捕食者,人类生活完全依靠大自然赐予,以采集、狩猎、渔捞等靠天然的劳动方式去获得所需要的生活资料。那时人类对自然界的作用非常有限,人类是以极其简单的石制、木制的工具,以采集、狩猎、渔捞等劳动方式,去直接获得自然界赐给的“现成产品”。石器、弓箭、火是原始文明的重要标志。

 远古的人类面对异常强大的自然力,力量非常弱小,他们面临寒冷、饥饿、野兽、疾病和死亡的威胁,生活得十分不容易。为了克服这些困难,人类成群结队地生活在一起。原始人群聚集在一个地区,辟山洞为居室,靠采摘植物的果实和块根,猎取野兽、飞禽,得到自己生存所需要的食物。通过这样的采集和狩猎活动,人类既对他赖以为生的动植物种群施加影响,又受自然界中植物及果实的生长季节、动物繁衍及迁移的规律的制约。可以说,人类在这一时期还只是自然生态系统食物网上的一个环节,人类对自然的影响,只是通过直接作用于食物网而反馈到生态系统中去的。这时的人类活动主要是顺其自然地利用环境,而不是有意识地改造环境,环境对人类活动有巨大的制约力。由于采集狩猎技术进步缓慢,人口增长和社会规模主要受自然资源再生能力的限制。在这一漫长的时期里,人和自然相互作用的历史形式,是以生态规律占支配地位的原始人和自然共同进化的方式。原始人对人和自然关系的认识,还处于一种混沌不分、主客体不清的神秘状态中。

 在这里,我们还可以通过原始人的图腾崇拜来具体认识原始人对自然的强烈依赖。由于原始人干预自然的能力非常小,他们不得不屈服于各种强大的、变幻无常的自然力。在对各种自然现象,如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巨石大树的惊奇和敬畏中,他们把一些与自己氏族生存密切相关的动植物联系起来,于是形成了图腾崇拜。原始人通过把自己跟图腾氏族的集体和图腾物视为一个整体,来扩大对自然环境的依赖,从而找到自己在自然整体中的一席地位。图腾崇拜说明了原始人的存在完全依赖于自然、归属于自然。正如马克思所指出:“自然界起初是作为一种完全异化的、有无限威力和不可制服的力量与人们对立的,人们同自然的关系完全像动物同自然界的关系一样,人们就像畜生一样慑服于自然界,因而,这是对自然界的一种纯粹动物式的意识(自然宗教)。”《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1-82页。

 在原始文明时代,尽管人对自然界的认识和改造作用是极其有限,但也开始了推动自然界人化的过程。随着人类适应自然环境能力的增强,由于人类过度的采集和渔猎,往往消灭了居住地的许多物种,人们在取得食物的同时,破坏了原有的食物链和生态环境,也就破坏了自己的食物来源,失去进一步获得食物的可能性,使自己的生存受到威胁。有许多大型哺乳动物,如披毛犀就是这样灭绝的。竭泽而渔的掠夺式生存所造成的生态平衡的失调,是人类早期以土地破坏为主要特征的环境问题。这些孕育了人类灿烂古代文明的沃土,曾经是生态条件良好、人和自然和谐生存的地方。但由于人类活动缺乏科学限制,导致了自身的生存危机。为了解决生存危机,古人群便进行迁徙,转移到有食物的地方去。

 但是,过一个时期,又以同样的方式破坏了那里的食物来源,被迫再度进行迁徙。那时,由于地球上人口数量很少,一个地区停止人类活动之后,生命维持系统可以慢慢地自行恢复,因而古人群总是可以从一个地方迁徙到另一个地方。这样,人类的原始生活状态维持了300多万年。但是,迁徙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类与自然的上述问题。为了解决这个矛盾,需要选择新的生存方式,引进一个新的技术过程,这便是一万多年前农业产生的原因。在原始文明的末期,人类生物进化基本完成,技术进步加快,发生了旧石器晚期的技术革命,尤其是铁器的发明和普及,极大地增强了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能力,创造了人类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农业文明,实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文明的转型。

 (二)农业文明:从自在走向自为

 如果说,原始文明时期的人类尚是一个浑噩的“自在之物”注:来源于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哲学的一个基本概念,又译“物自体”或“物自身”。指认识之外的,但又绝对不可认识的存在之物。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不可认识的自在之物是不存在的,现象和自在之物之间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可能能动地从事物的现象进到事物的本质,实现自在之物向为我之物的转化,人们的认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反映。人们的社会实践不仅批驳了自在之物不可知的观点,而且证明了自在之物向为我之物的转化。,那么人类在进入农业文明时期则有了更多的自主意识,开始主动的调整人与自然地关系。大约在一万年前,人类从中石器时代过渡到新石器时代,出现了石犁、石锄、石杵以及弓箭的广泛运用和陶器的发明,这些都表征着新的生产力以及新的产业——农业的产生。农业作为中心产业的完成是由金属工具的使用推动的。首先是铜器,接着是青铜器和铁器的使用,在能源方面,不仅仅利用人的体力,而且随着畜牧业的产生开始了畜力的利用。农业和畜牧业产生,在社会生产中逐渐代替采集狩猎成为社会的核心产业,这是人类史上的第一次产业革命。

 人们创造了农田、牧业、渔业生态系统,把人和自然的相互作用扩大到了物质循环、水循环、气候条件和生物物种关系等许多层次。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增强,生产对象本身也成了人类劳动的产物,无论是农作物还是被驯化的牲畜都已经不是天然环境下的面貌,它们已经属于某种“人造自然”。第一次打破了大自然不受人类控制的自发变化状态,从此它开始一步一步地在人类的控制下为人类所利用。在农业文明条件下,人类通过与自然的密切交往,通过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对自然规律的经验把握和利用,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了自己和自然的区别,同时人们还深深地体验到自己的生存对整个自然的依赖,认识到人类必须和自然建立和谐一体的融洽关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最初认识,表现在对自然的崇拜和万物有灵的观念中。如中国古代哲学的“天人合一”思想,就是用整体观来有机地看待人与自然的统一。在道家看来,自然是创造生命的本源,是人和万物的母亲,人的生命应该与自然的生命融为一体,人和自然的关系应该是亲如母子的关系。自然是人的安身立命之所,天道的自然是人道的社会根基,也是建立人与人和谐关系效法的榜样。人类只有与自然建立起和谐的关系,才能在世界中找到一个值得依赖的最深刻的根源。中国古代哲学的这种看法,体现了建立在农业生产基础上的中国古代社会对自然环境的强烈依赖,体现了农业社会中的人们对生存于其中的自然环境的高度关怀。

 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成果为今人赞叹,然而,大部分的古代文明,却在兴盛繁荣了10多个世纪之后湮灭了,或者埋葬于沙漠下,或者遗留在荒野中,人们只能通过考古发掘将其光辉历史陈迹展示在世人面前。这是因为在农业文明时期,为了发展种植业和畜牧业,人们砍伐和焚烧森林,开垦土地和草原,把焚烧森林的草木灰作为土地的肥料。这样耕种土地,总是力求最高的产量,但是常常是过分利用地力。耕种几年之后,天然肥力用尽,收成开始下降,继而被迫弃耕,转移到别的地方去。但是,随着人口增加,越来越多的森林被砍伐变成农田和牧场,反复地进行刀耕火种,反复地弃耕,广种薄收,地力很快被耗尽。由于掠夺式的开发自然生态系统,没有重视从外部补充相应的物质和能量,人们在许多地区逐渐破坏了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条件,导致土地破坏,出现严重的水土流失,使沃野良田变为不毛之地。

 面对这一自然环境的变化,美国学者认为,“文明之所以会在孕育了这些文明的故乡衰落,主要是由于人们糟蹋或者毁坏了帮助人类发展文明的环境。”弗·卡特等:《表土与人类文明》,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5页。恩格斯更是明确指出:“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毁灭了森林,但是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而成为不毛之地,因为他们使这些地方失去了森林,也就失去了水分的积聚中心和贮藏库。阿尔卑斯山的意大利人,当他们在山南坡把在山北坡得到精心保护的那同一种枞树林砍光用尽时,没有预料到,这样一来,他们就把本地区的高山畜牧业的根基毁掉了,他们更没有预料到,他们这样做,竟使山泉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内枯竭了,同时在雨季又使更加凶猛的洪水倾泻到平原上。”《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版,第294页。因此,人类农业文明带来的最严重问题就是森林植被破坏以及随后导致的土地破坏,而环境迅速恶化是造成人类文明衰落的一个重要原因。

 总的看来,农业文明时期,人类在相当程度上保持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这是因为这一时期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较为缓慢,人类物质生产活动基本上是利用和强化自然的过程,对自然的开发利用是一种局部的、表层的,缺乏对自然实行根本性的变革和改造。所以,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尽管具有一定的规模,并且破坏的总趋势从未中止,但只是造成整个自然界的局部斑秃和伤痕,并没有造成严重的生态危机。此时,人类的生存状况和发展水平还远远不尽如人意,人类还不能成为自然进化的帮手,文明样式还需变革和深化。


查看更多>
其他推荐
先出书后付款 费用低至极致 由专人全程负责 足不出户出作品
看过本书稿的人还看了 换一批
服务保障
先出书后付款 费用低至极致 由专人全程负责 足不出户出作品
更多
  • 专人对接
    专人与您无缝对接,信息沟通无障碍,及时解答作者关心的问题
  • 贴心服务
    出版费用不仅可以先出书后付款,而且还可以分期付款。
  • 多重服务
    代发稿费、代理发行、授权组稿、版权维权、知识产权法律援助
  • 到门服务
    书稿往来由顺丰快递送达,我方结算。货运图书时,物流公司送书上门。
  • 跟踪服务
    图书出版后,2年内出现图书掉页、装订开胶,无理由重印。
  • 援助服务
    遇到版权纠纷时,提供法律援助。如遇到赔偿,返还部分出版费。
  • 责任保障
    可享受一站出版网责任保障体系优先赔付,出版费差价3倍赔付。
  • 开具发票
    纳税是企业的义务。开具的发票都可在北京市税务局网站上可查询。
  • 免费仓储
    如果作者包销图书时,一站出版网免费为作者提供一条龙图书分销服务。
客户评价
先出书后付款 费用低至极致 由专人全程负责 足不出户出作品
为该书打分
还能输入500字
% 好评率
好评
中评
差评
  • 领先行业

    团结协作 资源共享

  • 后付费用

    先出书,后付款

  • 多重保障

    多重服务 专人对接

  • 一站式服务

    平台保障 先行赔付

扫一扫 关注出版服务网微信

400-6677-036
周一至周日 9:00-18:00
(仅收市话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