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陕西理工学院
出版时间:2015年1月第1版第1次
本书概述:农民工题材小说是新时期以来,尤其是新世纪以来的重要文学现象。农民工题材小说基于特殊的叙述对象,穿行在意识形态丛林中,表现出复杂而深切的意识形态意味。因此,从意识形态角度观照农民工题材小说,能够更加切合
作者姓名: 陈一军
出版社: 东北师范大学
订购电话:400-6677-036
优惠活动:出书作者购书享受65%折优惠。
购书服务:满59免运费 : 由一站出版服务网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6:00前完成下单,预计5天可送达
图书定价:68
内容简介
农民工题材小说是新时期以来,尤其是新世纪以来的重要文学现象。农民工题材小说基于特殊的叙述对象,穿行在意识形态丛林中,表现出复杂而深切的意识形态意味。因此,从意识形态角度观照农民工题材小说,能够更加切合它的叙事本质,会有更多 “艺术洞见”。本书在意识形态视域中对农民工题材小说进行了多维度立体审视,可以说是对农民工题材小说的意识形态及深受其影响的审美特性的面面观,这在农民工题材小说研究方面具有独创性。
作者简介
陈一军(1970—) 甘肃通渭人,文学博士。陕西理工学院教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在《兰州大学学报》、《甘肃社会科学》、《宁夏社会科学》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 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
引论
第一章 特定社会背景与现实主义底层叙事
第一节 特定社会背景
第二节 现实主义底层叙事
第二章 农民工题材小说与国家意识形态(一)
第一节 对城乡分割国家意识形态的揭露和批判
第二节 对实践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顺应和僭越
第三章 农民工题材小说与国家意识形态(二)
第一节 对以人为本国家意识形态的积极呼应与僭越
第二节 市场经济国家意识形态与价值迷惘
第三节 农民工题材小说的戏剧性
第四章 农民工题材小说与国家意识形态(三):
强烈的反话语性质
第一节 感应的神经
第二节 在文学史的场域中
第三节 否定的艺术价值
第五章 农民工题材小说与现代性意识形态
第一节 现代性意识形态
第二节 矛盾叙述:现代性悖论的逻辑呈现
第六章 农民工题材小说与空间意识形态
第一节 城乡空间意识形态和农民工题材小说的空间表达
第二节 农民工题材小说中的城市“霸权”
第三节 农民工题材小说的“异乡”时空体
第七章 性别意识形态与农民工题材小说的女性叙事
第一节 性别意识形态
第二节 农民工题材小说的“性”叙事
第三节 由农民到市民:农民工题材小说女性意识的深度
第八章 农民工题材小说与传统文化意识形态
第一节 重农思想以及对乡土诗意的哀怨情结
第二节 “二项对立”思维与小说叙述的“歧化”选择
第三节 主奴根性与“他者”叙述
第九章 农民工题材小说与民主意识形态
第一节 民主意识形态
第二节 农民工题材小说的第一人称叙事
第十章 从意识形态角度看农民工题材小说创作的未来
第一节 当下农民工的生存现状
第二节 农民工题材小说的意识形态性
第三节 农民工题材小说创作的成就和未来
部分参考文献
后记
引 论
农民工题材小说就是以农民工的打工生活作为题材和叙述对象的小说创作。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时代涌现的一个特殊社会群体,承担了古老中国由传统向现代彻底转型的历史使命,纠结在复杂的权力关系和矛盾冲突中,从而使得农民工题材小说表现出浓厚而深切的意识形态属性。既然这样,从意识形态角度审视农民工题材小说,就是非常切合其创作本质的做法。于是,深入细致地认识和把握与农民工题材小说创作密切相关的各种社会意识与社会统治权力之间的复杂关系,就是其核心的命题。然而,这意味着农民工题材小说研究倾向了政治批评、社会批评和文化批评。但是,文学之所以为文学,在于它对生命的关切,对人生景观的呈现和人性的谛视,因此,文学研究的中心始终应该是文学的审美意识及审美特征。对农民工题材小说的意识形态观照,无非是要厘清影响这类叙事审美特性的社会意识和权力因素,明晰它们对农民工题材小说创作影响和作用的方式及程度。因而,在对农民工题材小说进行意识形态观照的时候,农民工题材小说的审美特征始终成为研究的重心和落脚点。于是,顺理成章地产生了这样的疑问:意识形态对农民工题材小说的审美特征有什么样的影响?在意识形态作用下,农民工题材小说创作到底形成了怎样的审美特质?
一、农民工与农民工题材小说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农民工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体制和社会经济结构的双重转型而出现的一个群体,是在我国特定的户口制度下发生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产物。”王小章.从“生存”到“承认”:公民权视野下的农民工问题.社会学研究,2009(1).农民工具有非农非工、亦农亦工的特点,他们的户籍身份还是农民,家里有承包土地,却由乡入城务工,主要从事非农产业,依靠工资收入生活韩长赋.中国农民工的发展与终结.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由此可见,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的社会大转型时期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拥有特殊的社会背景、特定的含义,经历着独特的生命轨迹。下面几个方面是认识和把握农民工群体生活特性的关键点。
1.农民身份
农民工的“正式”身份是农民。这里的“正式”,对农民工而言,他们的“农民”身份是由国家政治权力和有关政策规定的,属于合法的、为社会所普遍认同的标识,明确着他们在特定历史阶段所享有的社会权利和拥有的社会地位,具有一定的歧视意味。
农民本来是从事稼穑之人,表征着一个古老的职业和群体。因其古老,便拥有丰富的意味,使得农民这一阶层显得既平常又不同寻常。从不同寻常的一面看,农民世代耕种和收获五谷,构成社会的基础,遂在时间的陶冶中具有了作为人类祖先的根的意味,从而使农民获得了“原型”意义。基于这样的原因,在中国古代社会演进的过程中,农民一直拥有不俗的声誉和地位。所谓“士农工商”,农民紧随士人之后,列于手工业者、商贾之前,处在第二位。然而,古老的农民又显得太过于寻常了,只要愿意,人人便都能做得。农民的“天下之大本”的地位不过依靠其整体力量获得,几近成为一种抽象和象征。具体到农民个体,却往往卑微寒碜,实在不比手工业者、商人荣耀,距离士人则差得很远。这种情形到了近代以来更为严重。近代中国社会急剧变化,商人资本家隆起,知识阶层凸现,农民地位便更加萎缩。然而即使这样,直到民国时期,农民仍然不过平常而已,并没有特别卑贱的意味。20世纪50年代开始,“农民”逐渐演变成为一个意义复杂的低级称谓。那么,新中国成立以后社会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致使“农民”这样一个称谓别具意味,以至后来出现了农民工这样一个蹊跷暧昧的称呼呢?
新中国成立以后,与建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实行了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1958年1月9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91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将这一制度以立法的方式正式确定下来。从此,广大农民被固着在土地上,为重工业超前发展的工业模式输送资金。几十年实践的结果,“导致城乡发展严重不平衡,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韩长赋.中国农民工的发展与终结.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广大农民在这种情况下逐渐演变为中国社会的底层,因为那种“具有身份制特点的歧视性政策”的户籍制度并不是单纯的,而是与“就业、教育、社会保障和生活福利等方面的悬殊和差别”结合在一起的,这事实上造成了农民国民待遇的严重空洞化,给他们铸就了卑微屈辱的“农民身份”陈映芳.“农民工”:制度安排与身份认同.社会学研究,2005(3).。
这种身份在农民身处乡村的时候还不易为他们察觉,即使内心憋屈也是隐约的。可是当他们进入城市打工谋生的时候,身份问题就一下子凸现出来,变得无比尖利和刺痛。几十年的城乡分割体制,已经在农民和市民之间制造了莫大的隔阂,城里人对待进城农民绝少同情,充满了冷漠、嘲弄甚至仇视,就好比看待异物一样,异常冷酷地对待他们。于是,进城务工的农民发现,虽然城市需要他们,离不开他们,但是他们在城市只不过是零落人、劣等人和边缘人张鸿雁,主编.城市·空间·人际:中外城市社会发展比较研究.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他们除了基于自身的“血缘”、“地缘”和“边缘”群体的依托,别的支持和帮助都很难得到。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就成为城里最易于受伤的弱势群体。这不单是因为城市居民为了维持其特权地位对他们的蔑视、排斥和打击,使他们在城里显得格外胆怯和惶恐,内心经受着难以承受的自卑和屈辱,焦灼与孤独,还因为城市商品资本关系的掠夺性质和雇主的肆无忌惮,频频给他们的身心带来巨大的摧残和诸多不幸。本来改革开放的实行、社会经济体制的调整和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型给农民带来了新的机遇,要他们在这种机遇面前改变自身的命运,他们也应和时代的节拍,在城乡巨大反差的刺激下,怀揣梦想进入城市,却不料几十年城乡分割体制所造成的后果要他们面对城乡之间的剧烈冲撞,让他们付出沉痛的代价。
可见,农民阶级在当代中国社会地位的急剧下沉是和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体制密不可分的。正是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体制铸就的屈辱卑贱的农民身份地位衍生了一个处在夹缝中的群体,催生了一个不伦不类的“农民工”称谓。
那么,究竟什么是“农民工”,“农民工”到底具有怎样的含义呢?
农民工就是“农民”身份的进城务工者,农民工实际上是在改革开放时代继续歧视“农民”的一个称谓。仔细追究起来,“‘农民工’一词并非农民工用来描述自己存在状态的符号,而是能给他们提供工作或工作便利的资源占有者和媒体对他们的指称”潘世松.说“农民工”.湖北社会科学,2011(10).。可见,“农民工”是比农民社会地位优越的社会团体和人士对“农民”的监视和发现,企图用一种以强调“声音”及其“意义”的语言符号的方式将其固化石福祈.西方哲学中的“符号”概念.光明日报(理论周刊),2010(11).,这显然是一种他者的眼光和心态,其心理基础是“人们心底里强烈的工农差别意识”,因而使得“农民工”称谓具有“非常典型的社会身份标识意义”,让所谓的“农民工”始终不要忘记自己与别人的“差别”与“卑贱”,在“话语暴力”中想把这种“差别”永恒化熊光清.必须取消带有社会歧视含义的“农民工”称谓:再驳“改革代价论”.探索与争鸣,2012(5).。确实,这种歧视如同痼疾,在不少农民工已经在城市完全市民化、现代化的时候,也不愿被掌握话语权的那些人和组织放弃。
2.城市空间
虽然农民工的身份是“农民”,但是农民工这一独特群体并不是在农村形成的,它已不属于农村。农民工是城市的,是与农村颇为不同的场域——城市——让它出场和现身的。农民工的活动天地主要不再是农村,而是城市。城市成为农民工群体的本质空间特征,到城市的流动让农民把“我国特有的城乡二元结构搬到了城市中来”韩长赋.中国农民工的发展与终结.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于是,城市作为镜像,让农民工清楚地照见了自己卑微的农民身份。然而城市已剥夺了他们作为农民的本行,按照自己的逻辑让他们操持起了工商服务等新的行当。这样,农民工就被城市空间逐渐建构出来了。
任由城市空间建构的农民工,必然蕴含着这一群体强烈的现代性取向。农民工虽然在城市出场,却以农村作为出发点,这样,必然经历了由农村到城市的场景变换。作为农民工行动起点的农村,已经是无数农民失望、伤感的地方,失却了那种恬淡自守、活力与自信。曾经热火朝天的农村改革让农村焕发出了勃勃生机1970年代末到1980年代初期,中国农村普遍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村面貌和农民生活大为改善。,但是因为长期城乡二元分割体制造成的积弱积贫和“人满为患”,又因为社会还在不断给它增加的负担,让这种生机在纷乱喧哗的城市变革面前迅速消减和置换。这个时候,社会价值创造本来早已被城乡二元分割体制大量借用的农村,更加往困顿的局面下行;与城市相比,简直成了偌大的劳动改造的场所。所以,农民进入城市打工谋生,携带着由城市和农村投影带来的巨大心理落差,经历了一个由农村到城市的空间跨度。农民工是“向城求生”轩红芹.“向城求生”的现代化诉求.文学评论,2006(2).,“城”中的“现代化”神话在召唤着他们徐德明.乡下人的记忆与城市的冲突:论新世纪“乡下人进城”小说.文艺争鸣,2007(4).。农民工内心充满了对城市无限的憧憬和向往。
本来城市和农村是两种不同的生活区域和生存方式。在人类历史上,城市的出现比农村晚,但是因为它本身的性质,一出现便拥有了比农村更为集中的人口、财富、知识和权力,因而使城市人的生活在一般意义上获得了比农村人更多的便利、悠闲、高级和新潮。这样,城市和农村一开始就表现为一种不均衡状态。亚里士多德这样说,人们为了生活,聚居于城市;人们为了生活得更好,居留于城市。这样,在人们的心目当中,便逐渐养成了城市优越于农村的意识。城市和农村的距离在近代资本主义社会更加扩大了。资本主义的工场手工业、机器大工业标志着现代城市时代的到来,现代城市由此成为凝聚现代性的表征。中国改革开放时代基本采取了西方经济现代化的发展道路,渐次将古老国度真正导入了现代城市时代。这个时候,长期经受城乡二元分割体制侵害因而淤积了太深“城市情结”的农民工,在现代性面前蕴蓄了过于强烈的对于财富的愿望,对于平等的渴望,对于自身现代化的憧憬,城市和农民工的梦想紧密相连了。于是我们就看到了这样的现象——迅猛之势在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20世纪80年代初期,外出务工农民还不到200万人;到20世纪80年代末,迅速增加到3000万人;到了1993年,又翻了一番,达到6200多万人。韩长赋.中国农民工的发展与终结.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以后持续增长,2000年达到9400万人,2004年达到1.18亿人,眼下则已经抵达3亿人左右。邓秀华.“新生代”农民工的政治参与问题研究.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然而,农民工在城市却遭遇了极不公平的待遇。这样,农民工又成为城市的镜像,凸现着城市空间的霸权和社会权力地位的极不平等。农民工在以自己的方式诠释着当代中国特有的城市空间特性,使其在有关农民工的各种叙述形式中——包括农民工题材小说这样的叙事方式——以巨大的否定性对尚有诸多缺失的时代形成了强烈的怨怼,并寄予着强烈的带有乌托邦性质的想要迅速矫正的愿望。
这依然与20世纪50年代以后国家实行的城乡二元分割体制分剖不开。20世纪50年代之前,中国城乡差距巨大,但是并非人口流动阻断性的城乡分割。纵观中国历史,中国古代社会存在着严格的户籍制度,但是“主要服务于统治者征缴税赋和劳役”的需要,“对人口的流动并无严格的人身限制”,历史上农民一直可以“随意进出城市”。这样,在中国古代史上,“人身的自由”和共同“以乡村为根基的人口性质”使城乡人口呈现一体化趋向。徐勇.非均衡的中国政治:城市与乡村比较.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民国时代中国社会处于大转型时期,城乡间人口流动更显自由。但是这种情形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发生了重大变化,当时由于特殊情况,国家通过城乡分割的严格户籍制度基本阻断了城乡人口的自由流动,还通过一系列制度安排进一步悬殊了城乡之间的存在,使城市成为高高在上于农村的“特殊权利飞地”,让广大农民固着于土地,社会地位下降,而徒生艳羡心理。正是基于这样的差别,当改革开放打破城乡壁障,允许城乡人口自由流通的时候,亿万农民就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强烈的进城愿望。但是让他们意想不到的是,长期的城乡二元分割体制已经留下了太多的遗患,他们在城市打工,不得不面对国民待遇严重空洞化的困难处境,不得不面对身份的尴尬,不得不面对诸多的侵凌。这个时候,农民工就成为一面放大的镜子,映照着我国当代城市空间正义的缺失。曹现强,张福磊.我国城市空间正义缺失的逻辑及其矫治.城市发展研究,2012(3).
不管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在农民工题材小说中,都出现了一些远在城郊或农村甚至在大山深处的厂矿企业打工的农民工,他们的活动场所似乎出离城市了,但是他们依然在城市造就的资本逻辑中活动,他们打工的场所其实不过是城市的衍生地带,仍然属于城市空间的范畴。城市空间确实是农民工的本质活动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