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一站出版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400-6677-036 全 国 免 费 咨 询 热 线
党的作风建设理论与实践
点赞
由中联华文组织出版,合同编号:zlhw2014-136

作者单位:中共重庆市涪陵区委党校

出版时间:2014年6月第1版第1次

本书概述:本书以《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建设的“八项规定”为指导,结合我们党历史上关于作风建设的各项规定与制度,从中国共产

作者姓名: 汪永忠 陈力 王干江

出版社: 中国言实出版社

订购电话:400-6677-036

优惠活动:出书作者购书享受65%折优惠。

购书服务:满59免运费 : 由一站出版服务网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6:00前完成下单,预计5天可送达

图书定价:49

书稿详情 稿件目录 样章赏析 图书评价

内容简介

本书以《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建设的“八项规定”为指导,结合我们党历史上关于作风建设的各项规定与制度,从中国共产党作风建设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重要意义、作风建设的指导思想以及核心和基本内容、加强思想作风、改进工作作风、改进学风文风会风、改进调查研究、改进生活作风、开好民主生活会等方面,对广大党员干部了解党的作风建设的历史,正确理解中央关于作风建设的精神,提高个人党性修养,加强与改进作风建设,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该书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是广大党员干部学习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精神以及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作风建设的“八项规定”精神的一本难得的理论辅导读物。


作者简介

汪永忠 男,中共党员,中共重庆市涪陵区委党校副教授。

陈 力 女,中共党员,中共重庆市涪陵区委党校副教授。

王干江 男,中共党员,中共重庆市涪陵区委党校副教授。


稿件目录

第一讲  中国共产党作风建设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

一、中国共产党作风建设的历史进程

二、中国共产党作风建设的基本经验

第二讲  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总体布局的一部分

二、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第三讲  党的作风建设的指导思想、核心和基本内容

一、党的作风建设的指导思想

二、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

三、党的作风建设的基本内容

第四讲  扎实推进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

一、八项规定的主要内容

二、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重要意义

三、如何贯彻落实八项规定,扎实推进党的作风建设

第五讲  弘扬为民务实清廉作风,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一、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

二、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三、弘扬为民务实清廉作风,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第六讲  坚定理想信念,加强思想作风建设

一、抓好思想理论建设这个根本

二、抓好党性教育这个核心

三、抓好道德建设这个基础

……


查看更多>
样章赏析

第一讲  中国共产党作风建设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


党的作风是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反映党的基本特征和内在品格的整体精神风貌。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是党的性质、宗旨、纲领和路线的重要体现,是党的创造力、战斗力、凝聚力的重要内容。自成立以来,我们党根据自身历史方位和中心任务的变化,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依靠自身的力量和人民的支持,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创新理论,大胆实践,卓有成效地推进作风建设,为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提供了有力保证。重温党风建设的历程和总结党的作风建设的基本经验,对于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中国共产党作风建设的历史进程

 作风建设是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和鲜明特色。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在与来自外部的凶恶敌人进行殊死搏杀的同时,也在同自身的不正之风进行着艰苦的斗争,并从中逐渐培育和发展起了优良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

(一)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时期的作风建设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进行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过程中,倡导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关心人民群众生活,进行延安整风运动,总结革命和党的建设经验,逐步提出了党的三大优良作风,奠定了党的作风建设的理论基础。中国共产党是按照马克思主义建党原则建立起来的工人阶级先进政党,但党的作风建设则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在民主革命时期很长一段时间里,党内曾严重存在把马克思主义经典论述和共产国际的指示神圣化、教条化的倾向,给中国革命带来过严重危害。沉痛的历史教训使全党有了一次重要的思想觉醒。为此,毛泽东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口号。强调党的建设及其实践应“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思想。鲜明提出党的作风的中国特色问题,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的重大贡献,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理论创新。

中国共产党优良作风的形成,同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是紧密联系着的。早在党的创立时期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为了使党能够肩负起领导中国革命的重任,毛泽东强调党必须树立一个区别于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新的作风。他强调要进行调查研究,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分析和解决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为此,毛泽东身体力行,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写出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重要著作,为我们党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树立了光辉典范。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关于党风建设的思想在系统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得到了全面展开。1929年12月,古田会议决议把思想建党放在党的建设首要地位,提出有计划地进行党内教育,明确提出党内批评的主要任务。古田会议决议从理论上较系统地阐述了党性修养的内容和方法,是加强党性党风建设的纲领性文献。1930年5月,针对党内一些同志盲目崇拜苏俄革命与建设经验、严重脱离中国实际、主观主义、“本本”主义严重的情况,毛泽东在进行调查之后,写作并发表了《反对本本主义》一文。在文中毛泽东首次提出了“思想路线”这一科学概念,并深刻指出:“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后来,毛泽东在《实践论》、《矛盾论》等哲学著作中,又全面系统地阐明了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辩证关系,为确立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针对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已成为局部范围内执政党的客观现实,毛泽东提出了“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的著名论断,要求苏区干部“深刻地注意群众生活的问题”,与群众呼吸相通。为此,他强调要十分注意反对不关心群众痛痒的官僚主义。他说:“官僚主义的领导方式,是任何革命工作所不应有的……要把官僚主义这个极坏的家伙抛到粪缸里去,因为没有一个同志喜欢它。”在抗日战争时期特别是延安整风期间,党的作风建设取得重大发展。1942年,毛泽东在《整顿党的作风》一文中,第一次使用了“党风”这个概念,指出:“学风和文风也都是党的作风,都是党风”,“我们要完成打倒敌人的任务,必须完成这个整顿党内作风的任务”。在党中央和毛泽东的直接领导下,全党开展了以“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为主要内容的整风运动,通过学习毛泽东的整风报告、刘少奇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以及党的其他文献,极大地提高了全党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水平,同时,也使党的作风建设的思想更加系统化、理论化了。在延安整风取得伟大胜利的基础上,毛泽东在党的“七大”政治报告中把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作风概括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并指出这三大作风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毛泽东对党的“三大作风”的集中概括和深刻论述具有开创性意义,不仅反映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本质特征,同时又赋予了它深邃的理论内涵和鲜明的中国特色,标志着党的作风建设的思想已经达到了成熟阶段。解放战争时期,党在经过二十多年革命斗争的实践锤炼和延安整风的洗礼后,经受住了新的斗争考验,党的优良作风进一步得到巩固和发展。

1947年开始的整党运动是全党范围的一次党性修养活动,经过一年的党性教育和锻炼,基本上克服了党内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的成分不纯、思想不纯和作风不纯现象。这次党性修养活动,采用了“党员与党外群众结合开会”的方法。这种方法,既可以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批评审查党的干部,又可以把群众所信任和拥护的干部吸收到党的队伍中来,对于今天揭露和克服党内存在的贪污腐化、官僚主义等侵犯群众利益的现象,切实改进党的作风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新中国建立前后,中国共产党面临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向执政党转变的迫切任务。能否在执政条件下继续保持党的优良传统作风,并适应党的历史方位转变形成和发展新的作风,成为党在实现这一转变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基于这种要求,在1949年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告诫全党:“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两个务必”思想的提出,是毛泽东在深刻反思历史经验基础上对执政党作风建设做出的科学判断,深刻体现了党在历史方位转变中对党的作风建设认识的升华。新中国建立初期党的作风建设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既按照毛泽东提出的“两个务必”思想,在全党连续开展了几次大规模的整风运动,重点整顿各级领导干部的作风,解决党群关系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加强思想、工作、生活三方面作风的整顿,不仅使党保持了革命战争年代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取得了警惕和抵御“糖衣炮弹”袭击的显著效果,而且使新生的人民政权得以巩固,使党的各级组织在各条战线发挥了坚强的领导核心作用。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作风建设理论的创立者和实践倡导者,执政以后党的作风建设的路径选择同样带有创立者本人独特的风格特征。新中国建立以后,特别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在加强执政党作风建设的过程中,毛泽东仍然沿袭着传统的思维方式,借用了革命战争年代整党整风的成功经验,主张发动大规模的群众运动来解决党内作风问题,甚至将腐败现象一举铲除。这种整党整风的形式在新中国建立前期取得了良好成效,是“文化大革命”爆发,党的优良传统作风受到了林彪、“四人帮”严重破坏,产生了一系列负面效应和消极后果,也留下了沉痛的历史教训。实践证明,用大规模整党整风和群众运动的方式解决党内作风问题,应当说在特定的时期确实取得了成效,但随着党的历史方位转变,这种方式的弊端也开始显现。探索一条与长期执政相适应的党的作风建设的新路子,已经成为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课题。

(二)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时期的作风建设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围绕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启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非常重视党的作风建设,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恢复和发扬了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在这方面,邓小平、陈云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粉碎“四人帮”后不久,邓小平对十年内乱给党的肌体带来的损害有切肤之痛,深感党风迫切需要加以认真整顿,指出:“在目前的历史转变时期,问题堆积成山,工作百端待举,加强党的领导,端正党的作风,具有决定的意义。”针对改革开放以来党内腐败现象滋长蔓延的情况,邓小平严肃地指出:“应该保持艰苦奋斗的传统。坚持这个传统,才能抗住腐败现象。”他还反复强调说:“共产党的领导够不够格,决定于我们党的思想和作风。”陈云1980年也就党风问题发表谈话,指出:“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问题,因此,党风问题必须抓紧搞,永远搞。”邓小平对党的作风建设的重大理论贡献,就是明确提出必须把党的作风建设与制度建设结合起来的思想。邓小平清醒地认识到,解决党的作风问题,不能单纯靠思想改造和政治运动,治本之策是制度建设。制度问题不解决,思想作风问题也解决不了。为了实现党风的根本好转,中共中央在深刻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于制度建设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先后制定了一系列具体规定,如《关于高级干部生活待遇的若干规定》、《关于“少宣传个人”的几个问题的指示》等。1980年2月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明确提出党内政治生活的十二条基本原则,要求党员和党的组织必须“坚持集体领导,反对个人专断”、“维护党的集中统一,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坚持党性,根绝派性”、“要讲真话,言行一致”、“发扬党内民主,正确对待不同意见”等等,为新时期加强党风建设提出了明确的任务和方向。紧接着,党的十二届二中全会又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整党的决定》,并从1983年起用3年时间对党的思想、作风和组织进行了全面整顿。经过全党的努力,党内健康力量已占强大优势,党的纪律得到进一步加强,党的作风状况也有了明显改善。1987年党的十三大总结了党的制度建设的经验,提出要走出一条不靠政治运动而靠改革和制度建设的新路子。这些党内制度规章对于推动新时期党的作风建设起到了根本性的作用。

(三)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时期的作风建设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立足世情、国情和党情,围绕解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把党的作风建设提升到了新水平。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上一些长期执政的大党老党相继丧失执政地位,特别是苏共亡党、苏联解体,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极其深刻的教训和启迪。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清醒地认识到,脱离群众是共产党执政后面临的最大危险,而官僚主义加腐败必然使党蜕化变质,严重脱离群众。只有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始终保持党和人民的血肉联系,才能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始终立于不败之地。1990年3月9日至12日,党的十三届六中全会做出了《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强调必须坚持不懈地同官僚主义、主观主义、形式主义和消极腐败等严重脱离群众的现象进行斗争。四年之后,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再一次强调“要继续抓好党的作风建设,把反腐败斗争深入持久地进行下去。进一步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此后,党中央始终把党风问题作为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大问题紧抓不放,先后在全党开展了以“三讲”为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活动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努力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2000年2月,江泽民同志在深刻总结党的建设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次理论创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仅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这个时代课题,而且明确提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必须与时俱进。在党的作风建设上,既要发扬自毛泽东以来为党执政所确定的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又要培育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和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要求的新的作风,不断推进党的作风建设的与时俱进。在2001年初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江泽民又指出:“要认真总结我们党加强作风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新鲜经验,结合新形势新任务,抓住当前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学风和干部生活作风等党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工作。”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江泽民进一步强调:“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命。”“要总结新的实践经验,努力培育新的作风。一切不符合党的事业发展要求、不符合人民利益的不良风气,都应坚决克服。”这就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任务与要求。2001年9月,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专题研究作风问题,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决定》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的科学论断,并针对党的作风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纠正措施,丰富了党的作风建设的时代内涵。

(四)十六大以来全面推进党的作风建设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第四代中央领导集体,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扎实开展党的作风建设,把党的作风建设推进到一个新阶段。2002年12月,胡锦涛同志带领中央书记处成员到西柏坡学习考察,重温了毛泽东“两个务必”的教诲,号召全党继续发扬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和艰苦奋斗的作风,为实现全面小康的宏伟目标而奋斗。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全面分析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出现的一系列阶段性特征,提出和坚持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等为载体,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以改革创新精神整体推进党的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大力倡导弘扬优良传统和作风,并带头树立为民、务实、清廉作风,提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新要求,开创了党的作风建设的新局面。2007年1月9日,在中纪委第七次全体会议上,胡锦涛提出要在各级领导干部中大力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党的十七大提出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作风建设,强调要加强党风党纪教育,改进学风和文风,以求真务实的作风推进各项工作。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弘扬党的优良作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大兴密切联系群众、求真务实、艰苦奋斗、批评和自我批评之风,以坚强党性保证党的作风建设,为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指明了方向,明确了思路。党的十八大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是对党的作风建设的新要求。

经过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不懈努力,坚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不断赋予党性党风建设以新的时代内涵;建立了切实管用的规章制度,改变了党风建设无章可循的状况;探索了党性修养与党风建设之间的内在联系,取得了关于党性党风建设的一系列规律性认识。这一切为今后进一步加强党性党风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二、中国共产党作风建设的基本经验

九十多年来,党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有效地推进了作风建设,形成了宝贵的经验。这些基本经验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必须坚持以科学的思想理论为指导推进作风建设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以马克思主义的态度进行理论创新,用创新的理论武装全党,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作风,是顺利推进党的事业的根本保证,也是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基本经验。在九十多年的奋斗历程中,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先后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坚持运用这些理论成果武装全党,不仅壮大了自身的力量,而且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党的建设的基本经验告诉我们,重视运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武装全党,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本质要求,也是推进党的作风建设的根本保证。

(二)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必须注意克服党内各种错误倾向

党的优良作风是从长期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培育出来的,是与陈独秀的机会主义,特别是与王明的教条主义的长期斗争中形成的。比如,通过清算陈独秀家长制作风对中国革命的严重危害,通过清算王明唯书唯上不唯实的教条主义作风和在党内实行“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作风对中国革命的严重危害,教育了我们党必须建立民主和平等的作风,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对犯错误的同志只能采取“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1937年,毛泽东专门写了一篇反对党内和革命队伍内的不正之风的文章《反对自由主义》,指出:“我们主张积极的思想斗争,因为它是达到党内和革命团体内的团结,使之利于战斗的武器。每个共产党员和革命分子,应该拿起这个武器。”号召“一切忠诚、坦白、积极、正直的共产党员团结起来,反对一部分人的自由主义的倾向,使他们改变到正确的方面来。”在延安整风时期,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这篇著名报告中指出:主观主义这种作风是共产党的大敌,是工人阶级的大敌,是党性不纯的表现。大敌当前,我们有打倒它的必要。只有打倒了主观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才会抬头,党性才会巩固,革命才会胜利。可见,党的优良作风是同不正之风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它是同党内一切不正之风斗争的经验总结。党风建设是一个不断克服错误,提高全党素质和增强战斗力的过程,这个过程是长期的、复杂的和艰巨的过程。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里,更是如此。因为中国是封建社会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国家,封建主义思想和小生产者的习惯势力的影响将长期存在。国际敌对势力还存在,他们亡我之心不死,总是千方百计利用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等向我们党和国家渗透,对我们党和国家进行没有硝烟的战争。由于受到剥削阶级和非无产阶级思想作风的影响,党内会经常出现一些错误倾向,这些错误倾向的表现形式就是各种不正之风。当前党内存在的以权谋私、贪污受贿、中饱私囊、挥霍浪费、公款消费、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本位主义、主观主义、经验主义、唯我主义、自由主义、严重违反党的民主集中制和干部人事纪律,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等错误倾向,对党来说是一种腐蚀剂。它会使广大党员失去理想和信念而丧失斗志,会使党组织团结涣散而失去凝聚力和战斗力,还会使党的肌体腐烂变质。因此,我们必须十分注意在反对错误倾向斗争中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我们党九十多年来作风建设的经验证明:党风建设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企图一劳永逸或放松警惕是很危险的。

(三)必须从党的生死存亡的战略高度重视和加强作风建设  

党的作风是党的内在精神、整体素质、政治倾向和纪律规范的综合体现,反映了党的整体精神风貌。人民群众正是依据党的作风对党做出客观的评价。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三大优良传统作风,成为凝聚党心民心的力量源泉和有效法宝。执政以后,党在获得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条件的同时,脱离群众的危险也大大增加,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弘扬和发展党的“三大作风”的任务更加突出。反思20世纪90年代苏东共产党丧失政权的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理论脱离实际、严重脱离群众、权力腐败,严重败坏了党的形象,导致人民对党从失望到冷漠,最后彻底失去信心。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必须从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高度来认识,必须把坚持、弘扬和发展党的“三大作风”作为党风建设的主线始终不渝地抓紧抓好。这是我们党对作风建设历史经验的理论概括和实践结晶。

(四)党的作风建设必须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来进行

党的作风建设必须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开展,必须紧密结合党的历史任务和中心工作的发展变化,解决党的作风建设实践提出的紧迫问题,为党的政治路线服务,为实现党的目标任务提供保证。这是对党的作风建设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党的政治路线和中心任务对党的作风的内容和发展方向有决定性作用,在不同历史时期,党的作风的内涵都会打上时代的烙印,我们党正是依靠正确的政治路线,才顺利完成了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心任务,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的辉煌成就,取得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巨大进步。与此同时,正是由于我们党始终注意党所处环境和条件的变化,及时预见和发现党所遇到的新考验,坚持围绕不同时期的中心任务,审时度势,把握方向,抓住重点,提出和解决作风建设面临的新课题,才使作风建设能够为实现党的历史任务起到服务保证作用。当前,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更加务实的工作作风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真正把党的作风建设体现到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更好地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

(五)党的作风建设必须坚持以密切党群关系为核心

政治问题,从根本上说,就是对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和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建党以来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证明,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要经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考验,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必须坚持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不断巩固和加强同人民的血肉联系,这是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所在。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党是在人民群众中产生、发展、壮大起来的,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党一天也不能生存。革命战争年代是这样,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也是这样。党历来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路线,群众观点是我们党的基本观点,群众工作是我们党的基础工作。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坚信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特别是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党要跳出历史“周期律”,夯实执政基础。巩固执政地位,就必须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努力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的全部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六)搞好党的作风建设,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必须做出表率

好风气是领导带头带出来的。当年为了倡导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身体力行,为全党树立了光辉榜样。为积极推动大生产运动,毛泽东、朱德带头种菜,周恩来、任弼时带头纺线;为克服经济困难,彭德怀穿着用缴获敌人的降落伞布做的背心,林伯渠戴着断了一条腿的眼镜;为同甘共苦,不搞特殊,华侨捐赠的汽车,毛泽东带头不坐,分给了老同志和其他单位用;宋庆龄给几位领导人捎来的营养品,也都被送到了幼儿园;为厉行节约,当支援抗战的著名华侨领袖陈嘉庚率团来延安访问时,毛泽东就在窑洞里招待他吃饭,只花了几角钱。正是在领袖们的率先垂范下,艰苦奋斗蔚成风气。坚持领导带头,是我们党开展作风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1943年2月10日,毛泽东为了总结延安整风学习,确定新的学习计划,给周恩来、彭德怀、邓小平、聂荣臻等同志发去一个通知《请各地总结整风学习的经验》,特别关心“各级负责同志是否以身作则,亲身负责领导学习,有无放弃职责,将学习领导交给秘书或他人管理之事?”由此可见当年毛泽东非常重视领导干部在学风上的带头作用。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中梁不正倒下来。”抓作风建设,尤其有个上行下效的问题。目前我们党内在作风建设上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不少是由于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对作风建设不重视、不抓紧引起的,有的则是由于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自身作风不正引起的。因此,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一定要坚持领导带头,从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抓起。

(七)党的作风建设必须与加强制度建设紧密结合起来

党的作风是党的内在品质的外在表现,党的制度是这种内在品质的固化形式。把党的作风建设纳入制度化的轨道,通过健全和完善制度为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作风提供可靠保障,是党的作风建设着眼于根本和长远的治本之策,是提高党的作风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必由之路。我们党在作风建设的路径选择上曾经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过程,有过深刻的教训。实践证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单纯依靠思想改造和政治运动不行,治本之策是加强党的制度建设。在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过程中,制度建设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制度建设,党的作风建设就是不完整、不系统的,就没有牢固的基础。为此,必须把制度建设贯穿于作风建设之中,把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实践中逐步探索形成的作风加以理论化、系统化,用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建立健全一套系统管用的制度和机制,突出制度的科学性、可操作性、严肃性和权威性,逐步走出一条依靠健全制度来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新路子,从根本性和全局性上为党的作风建设提供坚实的保障。

(八)要把对党员的经常性教育与适当的集中教育活动结合起来

党员经常性教育是党的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程。除经常性地进行党性党风教育外,根据一定时期历史任务的需要,不失时机地在全党范围内进行相对集中的党性党风教育,集中解决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这种相对集中的党性党风教育,被称为整党或整风。纵观党的历史,每当我们党面临新的历史任务时,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时,党员队伍状况发生重大变化时,都会通过开展集中教育活动,在全党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明确任务、凝聚意志,改进作风、严肃纪律,加强组织建设、提高党员素质,进一步增强全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以更好地团结和带领群众前进。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进行了“三讲”教育、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当前正在进行的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等等,都产生了很好的效果。我们要按照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要求,进一步抓好党员日常的学习教育,对党员学习党章、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提出具体要求,同时,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专项治理或集中教育活动,真正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更好地为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服务。

(九)党的作风建设必须与时俱进,在新的实践中培育新的作风

党的作风建设是一个动态范畴。党的建设实践无止境,党的优良传统作风的发展也无止境。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在新的实践中弘扬和培育新的作风,使党的作风充分体现时代精神和时代风貌。这是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经验,也是面向未来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根本性要求。党的作风建设具有历史承继性,必须继承和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作风。同时,党的作风建设要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变革的要求,不断吸纳新的时代内容,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把继承传统与发展创新紧密结合起来,对优良传统作风始终坚持,大力提倡,同时又紧跟时代要求,勇于创新,从新的时代发展和实践中吸取新的营养,力求反映时代的本质,体现出充满活力的时代精神,使党的作风不断适应新的形势,充实新的内容,体现时代风貌。只有坚持党的作风建设的与时俱进,才能使我们党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走在时代前列,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

查看更多>
其他推荐
先出书后付款 费用低至极致 由专人全程负责 足不出户出作品
看过本书稿的人还看了 换一批
服务保障
先出书后付款 费用低至极致 由专人全程负责 足不出户出作品
更多
  • 专人对接
    专人与您无缝对接,信息沟通无障碍,及时解答作者关心的问题
  • 贴心服务
    出版费用不仅可以先出书后付款,而且还可以分期付款。
  • 多重服务
    代发稿费、代理发行、授权组稿、版权维权、知识产权法律援助
  • 到门服务
    书稿往来由顺丰快递送达,我方结算。货运图书时,物流公司送书上门。
  • 跟踪服务
    图书出版后,2年内出现图书掉页、装订开胶,无理由重印。
  • 援助服务
    遇到版权纠纷时,提供法律援助。如遇到赔偿,返还部分出版费。
  • 责任保障
    可享受一站出版网责任保障体系优先赔付,出版费差价3倍赔付。
  • 开具发票
    纳税是企业的义务。开具的发票都可在北京市税务局网站上可查询。
  • 免费仓储
    如果作者包销图书时,一站出版网免费为作者提供一条龙图书分销服务。
客户评价
先出书后付款 费用低至极致 由专人全程负责 足不出户出作品
为该书打分
还能输入500字
% 好评率
好评
中评
差评
  • 领先行业

    团结协作 资源共享

  • 后付费用

    先出书,后付款

  • 多重保障

    多重服务 专人对接

  • 一站式服务

    平台保障 先行赔付

扫一扫 关注出版服务网微信

400-6677-036
周一至周日 9:00-18:00
(仅收市话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