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上饶师范学院
出版时间:2014年6月第1版第1次
本书概述:赣东北地区拥有非常丰富的红色资源,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旧址、方志敏革命烈士纪念馆、方志敏故居、上饶集中营革命烈士陵园等就在这片红色土地上。如何充分利用其红色资源用于高校的教育教学及人才培养呢?本书汇集介
作者姓名: 吴晓东
出版社: 中国言实出版社
订购电话:400-6677-036
优惠活动:出书作者购书享受65%折优惠。
购书服务:满59免运费 : 由一站出版服务网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6:00前完成下单,预计5天可送达
图书定价:39
内容简介
赣东北地区拥有非常丰富的红色资源,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旧址、方志敏革命烈士纪念馆、方志敏故居、上饶集中营革命烈士陵园等就在这片红色土地上。如何充分利用其红色资源用于高校的教育教学及人才培养呢?本书汇集介绍了赣东北红色资源,并分别研究了方志敏的思想、新形势下高校教育教学及人才培养的规律和途径、赣东北红色资源对高校的教育意义和作用。
作者简介
吴晓东 男,1956年9月出生,江西省南昌县人,上饶师范学院教授。在各类刊物发表了近百篇学术论文,专著有《哲学探新》,主编《新编哲学教程》、《西方哲学概要》,副主编《毛泽东思想体系研究》等。
第一章 赣东北红色资源采撷
一、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
二、上饶集中营
三、革命先烈战斗遗址
四、革命先烈纪念馆(碑)
第二章 方志敏思想研究
一、研究方志敏思想的意义
二、方志敏的“清贫”思想
三、方志敏的物质观和精神观
四、方志敏的人生价值观
五、方志敏关于“死”的理念
六、方志敏的中国梦
七、方志敏的民生思想
第三章 高校的教育教学及人才培养述略
一、树立创新意识,为高校教育教学及人才培养而努力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要求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大学生实践能力的缺失与培养
四、实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学的重要内容
五、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大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的途径
六、大学生调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学内容中实践的地位
七、解决大学生深层次思想问题的渠道
八、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育人”方法
九、师德及其与师能的关系
十、校外兼职: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中不可忽视的内容
十一、普通高校办成人高等教育的“一体两翼”
十二、普通高校办成人教育的教学模式研究
十三、高校统战工作为教学服务的职能
第四章 赣东北红色资源对地方高校作用探析
一、赣东北红色资源的教育意义的状况
二、利用赣东北红色资源对大学生进行教育的方法
三、赣东北红色资源的史料挖掘及意义
四、红色资源:老区高校思政教育专业教学中必然的内容
五、老区高校:以红色资源彰显有特色的重点学科建设
六、利用红色资源,建设老区有特色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七、大学生调研:老区高校大学生对红色资源作用的认识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第一章 赣东北红色资源采撷
在赣东北这块红色土地上有着非常丰富的红色资源,其中最为突出是在中国革命史中占有非常重要地位的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和闻名于世的上饶集中营。在这里,留有方志敏、邵式平、黄道、粟裕及叶挺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革命斗争的足迹,保存了红十军及大量革命先烈浴血奋战的战斗遗址,也建立了寄托了赣东北老区人民哀思和敬意的纪念馆及纪念碑。
赣东北革命根据地,也称闽浙赣省革命根据地,由方志敏、邵式平、黄道等创建,被毛泽东称之为“方志敏式”根据地。1930年11月,中共中央将它划为全国六大革命根据地之一。1934年1月,在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上,得到毛泽东的高度赞扬,成为“苏维埃模范省”。目前在横峰县葛源镇还遗存中共闽浙皖赣省委旧址、闽浙赣省苏维埃政府旧址、赭亭山战斗遗址、漆工镇暴动遗址、窑头会议旧址、闽浙皖赣省洋源兵工厂旧址、列宁公园旧址等著名革命旧址。
上饶集中营,是“皖南事变”的历史产物。它是国民党1941年3月在上饶茅家岭、周田、李村、七峰岩、石底等地设立的一座规模庞大的法西斯式的人间地狱,主要囚禁皖南事变中谈判被扣的新四军军长叶挺和弹尽粮绝被俘的新四军排以上干部,还有部分从东南各省地方上搜捕来的共产党和其他爱国进步人士,共760余人。目前还遗存上饶集中营监狱旧址、上饶集中营本部旧址、高干禁闭室旧址和叶挺囚室旧址等。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为了缅怀先烈的丰功伟绩,激励教育后人,先后在茅家岭设立了上饶集中营烈士陵园,兴建和重建上饶集中营革命烈士纪念碑、革命烈士纪念馆、纪念亭等建筑物。
除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和上饶集中营外,在赣东北地区内的弋阳、横峰、德兴、鄱阳、万年、玉山、广丰等市县,保存了大量革命先烈的战斗遗址,拥有许多被无数革命先烈鲜血染红和埋有他们忠骨的山山水水,蕴藏着珍贵的红色资源。
为纪念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学习革命先烈的思想品行,赣东北老区人民在革命先烈战斗的地方建立了纪念馆、雕塑像、墓碑等,成为我们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进行中国现代革命史研究的重要基地。
一、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
闽浙赣省革命根据地旧址位于横峰县葛源镇,这里是第二次革命战争时期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的中心,方志敏等革命先驱在这里创建了红色政权,开创了“两条半枪闹革命”的历史,被毛泽东同志誉为“我们光荣的模范苏区”。这里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共闽浙赣省委机关、省苏维埃旧址、省军区司令部旧址、红军五分校旧址、红色列宁公园等一大批经过维修的革命旧址。还有红军广场、司令台、四部一会旧址、少共省委旧址。红色列宁公园是我党历史上建立的第一个公园。2009年5月,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旧址群被中共中央宣传部公布为第四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一)中共闽浙赣省委旧址
位于横峰县葛源镇枫林村,占地1000平方米,四周筑有围墙,大门两边书写了一副对联:“坚决执行党的进攻路线,彻底粉碎敌人五次围攻”。大门内是一个小院子,院内栽了高大丰腴的芭蕉。旧址房舍为一字形平房,内设省委秘书处、组织部、宣传部、妇女部和白区工作部等机构。曾任省委书记的方志敏卧室兼办公室内,还留下主人睡过的四轮架子床,墙壁上糊着《工农报》、《红色东北》报。
中共闽浙赣省委是在中共赣东北省委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在党的“八七”会议精神的鼓舞下,方志敏、邵式平、黄道等以弋阳和横峰为中心,于1927年12月10日,领导了赣东北起义,创建了革命军队和农村革命根据地。根据地创立后,先后成立了弋阳、横峰两县县委和苏维埃政府。1928年5月,敌人开始向根据地大举进攻,方志敏等领导人率领只有一个连的红军队伍,以磨盘山为依托,与敌周旋奋战,在一年时间里,不仅多次粉碎了敌人的疯狂“围剿”,而且使根据地不断扩大到信江流域各地。1929年3月和10月,在弋阳县漆工镇分别成立信江特委和信江苏维埃政府。1930年7月,党中央决定将信江特委和设在景德镇的东北特委合并,在弋阳县芳家墩组成赣东北特委,同年8月1日,成立赣东北特区革命委员会,红军独立团也扩编成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1931年2月,赣东北特区党政军机关迁至葛源镇,同年9月和11月,党中央指示成立中共赣东北省委和赣东北省苏维埃政府。随着军事上的不断胜利和根据地范围已发展扩大到闽、浙、赣三省边区,1932年11月,经党中央批准,将赣东北省易名为闽浙赣省,机关地址迁至枫林村。同年12月,党中央又将皖南特区划归闽浙赣省委,构成了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并做出了巨大成就,曾受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表彰。
闽浙赣省委于1932年底迁至枫林村,1934年10月,因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葛源失陷,省委撤离枫林村流动在横峰的槎源坞,德兴广才山和鄣公山区,转入领导闽浙赣边区的游击战争。历任中共闽浙赣省委书记有万永诚、曾洪易、方志敏、关英。
闽浙赣省委机关旧址,于1996年11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1997年、2006江西省文化厅、国家文物局拨款分别对旧址进行了局部和落架维修,同时开辟了《闽浙赣省委机关旧址陈列》。2001年12月被江西省委、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江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二)闽浙赣省苏维埃政府旧址
位于横峰县葛源镇枫林村,占地880平方米,四周筑有围墙。大门为一座高大的八字形朝门,门内有一个小院子,院内栽种了几株枣树,搭了一间马棚。房舍呈工字形,正房横摆,左右偏房竖设,建筑面积共664平方米。内设省苏政府办公室、财政部银库等机关。
闽浙赣苏维埃政府,是在党的领导下依靠长期的武装斗争逐步建立起来的。1927年12月底,方志敏、黄道等在弋阳、横峰两县发动了著名的“弋横起义”,随后成立了区苏维埃政府,颁布了《土地分配法》和《平债法》,1929年10月,成立了信江特区苏维埃政府,机关由弋阳芳家墩迁驻横峰葛源。1930年8月,遵照中央决定,闽北苏区和赣东北苏区合并,信江苏维埃政府改为赣东北革命委员会。1931年11月,赣东北特区苏维埃政府改建为赣东北省苏维埃政府,方志敏任主席。1932年11月19日,赣东北省苏维埃政府易名为闽浙赣省苏维埃政府,机关驻葛源枫林村,先后直辖闽北、皖赣、皖南3个分(特)区苏维埃政府(下辖21个县苏维埃政府)和15个县苏维埃政府。发展到闽浙皖赣四省边区五十多县的广大地区。省苏还设立了适应工作需要的各个工作部门。其间,颁布了《赣东北特区苏维埃暂行刑律》、《赣东北省苏维埃政府优待红军条例》和各项决议案。
闽浙赣省苏维埃政府于1932年底由葛源村迁址枫林村,1934年10月,因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葛源失陷而撤离。由于苏区失陷,为适应游击战争的形势,省苏维政府于1935年春撤销。先后担任闽浙赣省苏维埃政府主席的有方志敏,省苏副主席的有汪金祥、余金德、徐大妹。
1990年2月省文化厅拨款将旧址收归国有,并于次年进行维修,陈列开放。1999年8月,国家文物局拨款重点维修。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闽浙赣省军区司令部旧址
位于横峰县葛源镇枫林村,占地700平方米。前有院子和朝门,房屋分前后两幢,中间有一个天井,有房十二间,内设政治部、政委室、司令员室、军长室、传达室、办公室等。前厅左则偏房为军区政治保卫局旧址。
1932年11月,中共闽浙赣省委成立,根据武装斗争的需要,执行中革军委命令,将赣东北省革命军事委员会改为闽浙赣省军区总指挥部,习惯上称省军区司令部,为省苏维埃政府所属直接领导军事斗争的机构。先后任省军区司令员的有唐在刚、方志敏,政委有曾洪易、方志敏,政治部主任有聂洪钧等,参谋长邹琦、粟裕等。
该旧址于1999年8月按原样修复,并进行原状陈列,开辟了《闽浙皖赣苏区军事建设史》辅助陈列。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江西省军区官兵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