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重庆商务职业学院
出版时间:2014年3月北京第1版第1次
本书概述:本书在廓清灵活就业概念内涵的基础之上,将灵活就业社会保障的政治理论基础与经济理论基础进行了阐释,同时梳理了国际上美国、德国、法国、英国、日本、挪威等国家社会保障建设模式特点,分析了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沿革
作者姓名: 赵崇平,谭勇
出版社: 光明日报出版社
订购电话:400-6677-036
优惠活动:出书作者购书享受65%折优惠。
购书服务:满59免运费 : 由一站出版服务网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6:00前完成下单,预计5天可送达
图书定价:68
内容简介
本书在廓清灵活就业概念内涵的基础之上,将灵活就业社会保障的政治理论基础与经济理论基础进行了阐释,同时梳理了国际上美国、德国、法国、英国、日本、挪威等国家社会保障建设模式特点,分析了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沿革及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灵活就业的发展趋势,结合重庆市灵活就业者社会保障情况,对中国灵活就业者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现状及问题进行了分析,针对现状对灵活就业者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建设对策和模式进行了探究。借鉴各位专家学者的经验,提出了一卡制模式,金保工程拓展模式,3+X模式等灵活就业者社会保障建设模式。
作者简介
赵崇平 重庆商务职业学院教授,全国职业核心能力研究培训专家团专家。主要研究方向:社会管理、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
1.灵活就业的概念界定及范围
1.1灵活就业的概念
1.11国际关于非正规就业、灵活就业的概念
1.12国内关于非正规就业、灵活就业的概念界定
1.2灵活就业的类型和特征
1.21国外灵活就业的形式和特征
1.22我国灵活就业的主要类型、特征
1.23我国灵活就业的作用
2.有关理论基础
2.1有关政治理论基础
2.11马克思主义理论
2.12现代自由主义理论
2.2有关经济理论基础
2.21有关劳动力转移的主要理论
2.22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
2.23贫困就业理论、非正式经济理论、福利经济学理论
3.国外灵活就业社会保障模式比较
3.1国外养老保险模式
3.11“传统型”养老保险模式
3.12“福利型”养老保险模式
3.13“储蓄型”养老保险模式
3.14混合型养老保险模式
3.15“国家型”养老保险模式
3.16智利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3.17小结
3.2国外医疗保险模式
3.21国家预算型医疗保险模式
3.22社会医疗保险模式
3.23商业医疗保险模式
3.24储蓄医疗保险模式
3.25启示
3.3国外失业保险模式
3.31国外失业保险的特点
3.32国外失业保险的典型模式
3.33国外失业保险强化就业的具体方式
3.34国外针对灵活就业人员的失业保险措施
3.35启示
3.4国外工伤保险比较
3.41国外工伤保险制度发展
3.42部分国家的工伤保险实施比较
3.43国外灵活就业群体工伤保险政策概说
3.5国外生育保险制度
3.51国外生育保险概况
3.52几个典型国家的生育保险制度
3.6国外社会救助制度
3.61国外社会救助概述
3.62国外社会救助的几种典型模式、政策变革
3.63国外社会救助特点
3.7国外灵活就业者社会保障综合模式
3.71几种典型的综合模式
3.72主要保障策略
3.73启迪
4.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沿革发展灵活就业的出现
4.1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沿革发展
4.11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沿革
4.12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
4.13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社会保障的成绩经验
4.14新时期中国社会保障面临的问题挑战
……
1.灵活就业的概念界定及范围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加快,劳动力市场出现日益壮大的灵活就业群体。相关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则是见仁见智。
1.1灵活就业的概念
1.11国际关于非正规就业、灵活就业的概念
1.111“非正规就业“概念沿革
灵活就业源于非正规就业(Informal Employment)。“非正规就业”一词起源于国际劳工组织的有关研究。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召开的和平大会上,联合国成立了一个旨在促进社会公正和国际公认的人权和劳工权益的专门机构——国际劳工组织(ILO)。该组织密切关注就业领域问题,主张通过劳工立法来改善劳工状况,促进充分就业和提高生活水平;促进劳资双方合作;扩大社会保障措施;保护工人生活与健康。
早在20世纪60年代,国际劳工组织就开始推行世界就业计划(WEP),并向发展中国家派出就业使团,帮助他们研究和制定国家和区域的就业发展计划。在有关贫困和就业问题的一系列研究中,研究者发现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中存在大量以维持生计为目的,但又未经政府承认、登记,也得不到政府管理和保护的经济活动。
1972年,通过对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各类就业现象的调查研究,国际劳工组织就业使团在肯尼亚完成了一份题为《就业、收入、平等:肯尼亚增加生产性就业的战略》的研究报告,并在该报告中,首次使用“非正规部门”这一术语,用这一提法概括此类经济活动,并将其相应的就业模式统称“非正规就业”,原意是非正规组织就业或非正规部门。由于国际劳工组织影响广泛,有关非正规就业的思想逐步得到国际社会的公认。国际劳工组织认为符合以下特征者即为非正规部门:(1)容易进入或没有进入障碍;(2)主要依赖当地资源;(3)家庭所有制和自我雇佣;(4)经营规模小;(5)劳动密集、技术含量低;(6)劳动技能不需要在正规学校获得;(7)较少管制或竞争充分刘燕斌.面向新世纪的全球就业[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0:150.。
从中可知,虽然当时并没有给出非正规部门的准确定义,却已经初步归纳了该部门的特征,如市场容易进入、易开工、小规模经营、活动无规则、劳动密集和技术含量低等。当时,它主要是指利用简单适当的技术进行劳动密集型的生产的规模很小的家庭作坊。
随着非正规就业在全球的快速发展,国际劳工组织、各国政府学界加大了对非正规就业的关注,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1991年,国际劳工组织(ILO)在《1991年局长报告:非正规部门的困境》中,进一步将非正规部门界定为“发展中国家城市地区那些低收入、低报酬、无组织、无结构的很小生产规模的生产或服务单位”,同时认定它有三种类别:小型或微型企业,家庭企业,独立的个体劳动者。在召开的国际劳工大会上,秘书长米歇尔·昂塞纳(Michel Hansenne)对非正规部门作了更为详细的描述:非正规部门的人员是指规模非常小的商品生产者和劳务提供者,大部分是独立小业主,主要存在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地区。他们的经济活动之所以被称为非正规的,是因为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人没有在官方统计机构登记,几乎不能进入有组织的劳务市场,得不到金融机构的资金,得不到正规的教育和培训,也得不到政府提供的服务和保护。因此,他们得不到政府的承认、支持和管理。尽管偶尔也在政府统计机构登记并且依法经营,但其经营场所几乎不受社会保障、劳动法规及劳动保护措施的约束。
1992年1月,国际劳工统计大会对非正规部门的定义及其国际标准进行了扩充修正,认为其从广义上说,非正规部门是由以创造就业和提供收入为根本目的,从事产品生产和劳务的单位构成。其基本特点是:组织水平低,作为生产要素的劳动和资本之间基本没有或较少有分工,生产规模小。
1993年1月,第15届国际劳工统计大会上通过《关于非正规部门就业统计的决议》,该决议给出了非正规部门的统计性概念与操作性定义。明确非正规部门是指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某些人创造就业和收入而提供货物和服务的生产单位。这些单位组织水平低下、作为生产要素的劳动力和资本基本无分工、经营规模小;其劳动关系大多建立在偶然的就业、亲属或个人以及社会关系上,而没有建立在具有正规就业保障的合同协议之上。从统计学角度看,非正规部门是一组生产单位的总称,按联合国SNA提出的定义和分类,该生产单位作为住户企业,是住户部门的一部分,或者相当于住户拥有的非法人企业赵云,非正规就业人员社会保障制度设计[D].北京交通大学硕士论文,2008.。非正规部门的生产单位具有住户企业的特点许春淑,城镇非正规就业人员社会保障制度探析[J].经济问题,2011(2):121~123.。